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用錯潤滑液 恐使保險套不保險

七夕情人節即將到來,在浪漫的氣氛中享用餐點、互贈情人節禮物後,通常還有一個激情火熱的夜晚!據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2018年一月至六月底止,HIV新感染人數為1,002人,其中以不安全性行為導致的感染比例最高,佔79.52%;由此可見,在享受愉悅的性生活同時,正確使用保險套很重要,才可以讓彼此更有保障。

HIV服藥可控制 防範未然是關鍵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表示,時至今日HIV已不再是致命的疾病,穩定服藥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但是避免感染,防範未然更重要,因此在每一次的性行為中,使用保險套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對方,讓「情人愛愛不用怕,套套保護你我他」不只是口號,落實安全性行為,不但是保護彼此,更是珍惜對方的重要法寶。

用對尺寸保險套 防護措施才有力

為了提醒大家最基本也最簡單的安全性行為,紅絲帶基金會特別舉辦一場「情人愛愛不要怕,套套保護你我他」的情人節活動。活動中邀請了大丁丁,現場示範使用保險套「撕捏套取丟」的正確方式,同時準備了幾種不同尺寸的蔬果,讓民眾瞭解到保險套也是有不同的尺寸,選用適當的保險套,才能讓防護措施達到百分百之效。

用錯潤滑液 當心保險套破裂

紅絲帶基金會強調,在愛愛時需要使用潤滑液時,要選擇水性而非使用油性潤滑液,因使用油性潤滑液容易導致保險套破裂,不但不能增加性趣,反而會在性行為中失去安全的保護。此外,戴兩層保險套非但不能增加保護效果,過程中的摩擦更易導致保險套破裂。

紅絲帶基金會再次提醒,要擁有一個完美且不留遺憾的情人佳節,安全的性行為不可或缺。

她食道潰瘍 竟因吃藥只喝少量水引起

一名30歲的許小姐是上班族,因胸口疼痛就醫。經過胃鏡檢查,發現病人食道中段可見圓形且對稱性的潰瘍,典型是因為吃藥導致。從內視鏡上清楚可見病人食道中段約20公分處有許多明顯潰瘍,這些都是吃藥引起。

吞藥只喝少量水 喉嚨疼痛蔓延至胸口

原來許小姐感冒至診所就醫拿藥,吞藥時只喝少量的水,結果感覺膠囊黏在食道上。因為總覺得喉嚨卡卡,2天後疼痛感更從喉嚨延伸至胸口,許小姐趕緊就醫。醫師提醒病人在服藥時應喝足夠的水,以免藥物侵蝕導致食道發炎、潰瘍。

止痛藥、膠囊藥丸等 易黏著於食道壁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部份藥物較容易導致食道發炎與潰瘍,常見的有四環黴素等抗生素、鐵劑、阿斯匹靈等止痛藥,膠囊藥丸也容易黏著在食道壁上。上述藥物對腸胃道有刺激性,若滯留在食道,容易造成發炎或潰瘍等傷害。

吞藥配足量溫開水 服後別立刻躺下

藥物卡在食道上引起潰瘍的事件不少見,洪弘昌院長提醒,病人吞服藥物時,務必搭配足量溫開水,避免藥物卡在食道傷害黏膜。服藥後別立刻躺下休息,應保持站姿或坐姿,以利藥物成功抵達胃部。如果服藥後出現吞嚥疼痛、胸悶胸痛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別讓食道受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按摩穴道和食療 有助緩解治療癌症不適

正確中醫穴位按摩 緩解治療時副作用

癌友接受治療時,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睡眠障礙、口乾、便秘等副作用;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喬韻文指出,癌友們可透過穴位按摩,緩解治療時的不適,包括與消化道有關的頰車穴、內關穴、中脘穴等,或是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百會穴、神門穴及太衝穴,都可透過按壓的方式,有助於身體健康。

四神湯強化癌友腸胃功能 百合蓮子湯有助改善睡眠

除了穴道按摩,病友也可採以食療方式,幫助增強體力;喬韻文中醫師指出,像是以茯苓、山藥、芡實及蓮子煮成的養生食療四神湯,就適合用來強化腸胃功能,至於水梨牛奶,適合放療後口乾的病人食用,但若屬於脾胃虛寒或有乳糖不耐症者,則可用水梨煮薑取代,另外,病友可飲用百合蓮子湯,有助於改善睡眠及心浮氣躁。

以烏梅、陳皮、白糖煮成的烏梅湯,解決口乾困擾,但若是有感冒咳嗽、胸悶、腸胃炎者不宜;或是可以用麥冬10g、玉竹10g、枸杞8g、薄荷3葉煮養津茶,可以補津液,改善口乾的症狀,但脾胃虛寒者要少喝。

癌症癒後注意營養 良好作息降低復發率

即使癌症癒後,營養也得多注意,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建議癌友們應減少糖分攝取,避免含糖飲料、蛋糕等,且多吃蔬果,增加植化素的攝取,多喝水並養成規律運動和生活作息,才能有效降低復發率。

腎臟完全失能 該洗腎或做器官移植?

面臨病苦考驗,更見夫妻情深!ㄧ名擔任警察的46歲葉先生,在罹患慢性腎臟疾病後仍堅守人民保姆崗位,直到近日身體開始出現頭暈、嘔吐、抽筋等症狀,到醫院檢查才得知腎臟已失去功能,需趕緊洗腎才能保命,妻子不忍丈夫受病痛折磨,因而捐出一顆腎臟救夫,讓先生重拾健康,繼續維護治安。

妻英勇捐腎 盼警夫健康繼續報效國家

收治葉先生的大林慈濟醫院移植中心尹文耀醫師表示,夫妻倆因考量警務輪班工作,加上一個禮拜需安排三天洗腎,洗完後也沒有體力再回到工作崗位上,於是妻子提議捐出自己一顆腎臟,希望能讓先生恢復正常生活。經評估及配對檢查,確定可以進行移植手術,在內、外科等移植醫療團隊用心照顧下,葉先生恢復健康順利出院。

新型活體捐腎微創手術 傷口小、疼痛低、復原快

尹文耀醫師說,妻子藉由腹腔鏡手術進行腎臟移植,過程相當順利,加上傷口小恢復快,在術後隔天已能下床走路,且相較於以往傳統手術,活體捐腎者的腎摘取術,須在腰部做20公分左右的切口,有時甚至必須切斷肋骨,造成捐腎者對傷口疼痛,影響體力及恢復工作能力,使得捐腎者裹足不前;近年來,微小創傷手術技巧的進步,腎切除手術可使用腹腔鏡操作,減小手術切口及傷口疼痛、加速復原。

腎臟出現症況恐為時已晚 腎臟保養這樣做

尹文耀醫師提醒,人體五大器官中,腎臟疾病最容易被忽略,一旦出現症狀都已相當嚴重,因此平時注意腎臟保養,包括正常生活作息、清淡飲食,容易造成腎臟負擔的蛋白質類食物也要適量,尤其在大熱天一定要多補充水份,養成習慣間隔性的1至2個小時喝一次,才能讓腎臟遠離疾病威脅。

親子共讀訓練 促進孩子語言發展

有位王太太帶著二歲的孩子打預防針時,跟醫師抱怨還沒有聽過孩子喊過一聲媽;醫師發現,這名小孩的身體發展正常,但語言功能似乎跟不上同齡的孩子。透過專業解說與建議,讓家長增加親子共讀與互動,並誘導其願意說話之技巧,三個月後,這名幼兒的語言有顯著進步,還會說「玩具掉了」。

小星星閱讀家族 專業技巧早期訓練

收治王太太小孩的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這位孩子平常不願意說話也不善於回應,連想喝水都是指著水杯,許多家長跟孩子特別有默契,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小動作,就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然而這些舉動卻限縮了讓孩子表達說話意願的動機。

為了讓這樣的孩子能更早接觸適合的療育,王太太帶著孩子加入馬偕兒童醫院去年11月成立的「小星星閱讀家族」,透過專業的技巧訓練,幫助早期語言能力發展較慢的孩子,能在進入早療過程之前,強化孩子的語言能力。

幫助幼兒語言發展 「親子共讀」愈早愈好

根據研究也顯示,「親子共讀」不僅幫助語言發展,時間並且「愈早愈好」。此外,在學習過程中,字型的意識能力增長,則能為日後閱讀及學習寫作奠下基礎。

陳慧如表示,文字是生活中經驗與智識累積的過程,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階段中,圖畫是最早接觸的部分,家長可以讓孩子先接觸50%以上為圖畫的繪本,掌握快樂的氣氛,可以幫助孩子的腦部刺激、增加美學潛能,對未來的認知功能也能及早培養。隨著圖畫說故事或問問題,伴隨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必刻意約束孩子讀書的地點,反而應開放家中任何一處都可以成為讀書區,鼓勵孩子主動學習。

心悸當沒事 當心中風隨時引爆

有位76歲的李爺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平時經常出現心悸的症狀,但由於早已習慣而延誤就醫,直到近期回診時再次心悸發作,醫師立刻為他安排24小時的心電圖,結果發現,一天當中居然有高達七成的時間,心跳都是不規律的,透過心臟超音波更顯示,左心耳內已出現血栓;所幸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一個月後,左心耳內已無血栓現象,目前仍持續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預防血栓與中風的發生。

心房顫動患者75%沒症狀! 恐因習慣成自然

收治該名病例的汐止國泰醫院心臟內科葉勳龍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常見的症狀包含心悸、暈眩、胸悶,但卻有高達75%的心房顫動患者是完全沒有症狀的;然而,嚴格來說,並非無症狀表現,而是患者已習慣因心房顫動所引起的不適,因此忽略治療的重要性。忽略心房顫動 腦中風發生率高5倍!

葉勳龍醫師說明,心臟跳動需仰賴體內電氣傳導,但若心房內電氣傳導不規則,使心跳紊亂,便是心房顫動。當心房顫動引發亂流,可能會形成血栓,若血栓順著血液流向左心室通往大腦時,就可能會引發腦中風,也因此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發生率高出常人5倍;因此,可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來預防中風。

圖片

心房顫動患者的專一守備之力 反轉劑可恢復凝血功能

新型口服抗凝血劑顧名思義就是對抗血液凝結,當血液不易凝結,便不易產生血栓,藉此預防中風發生;但患者面臨意外時,卻可能因抗凝血功能導致血流不止而失去寶貴性命!所幸,目前已有健保給付通過的專一反轉劑,能短時間內與抗凝血劑中和,即刻恢復凝血功能,讓患者能在與時間賽跑的狀況下,以最快的速度接續下一步緊急治療,成為危及時刻的最佳守備之力。

預防心房顫動 每天測量脈搏與血壓

最後,葉勳龍醫師提醒,預防心房顫動可透過定期量血壓及心跳,並觀察每一次的心跳是否規律,同時控制三高、戒菸、少喝酒、維持正常作息等,冬天則要注意保暖,上班族則要避免過勞,因為腎上腺素分泌也可能促使心房顫動發生,預防心房顫動與中風從日常做起,但倘若出現不適症狀時,務必要前往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

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變 可使用線圈栓塞治療

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屬於肥厚型心肌病變(HCM)的一種;因為左心室中隔增生的肌肉,肥厚病變阻塞左心室出口,使血液無法順暢通過,心臟細胞得不到足夠血液而缺血,稱為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變。醫師指出,目前針對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變治療方法,可以採用「經皮穿刺腔內間隔心肌消融術」,且原本使用無水酒精注射的方式,可由線圈栓塞來治療。

藥物治療成效不佳 可用經皮穿刺腔內間隔心肌消融術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任陳鉞忠表示,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措施,部分HOCM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要藉助非藥物治療方法,非藥物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和介入治療。而免開刀的介入治療稱為「經皮穿刺腔內間隔心肌消融術」,通過導管注入無水酒精,使擋住出口的肥厚室間隔心肌缺血、壞死、變薄,減輕心室出口阻塞壓力。

納入「經皮穿刺腔內間隔心肌消融術」治療條件有三,第一項為症狀(心衰竭藥物治療反應不良或外科手術高危險族群),第二項為休息壓力差≥50mmHg,或生理誘發後壓力差≥70mmHg,最後一項治療條件為心臟超音波確診。此種治療首先於1995年由Sigwart在Lancet報導,由於創傷小、操作方便,這種技術現已在世界範圍廣泛使用。

國際應用廣泛 術後需住加護病房

德國早期進行了療效及安全的觀察,對比術前和術後3個月、1年和2年的左心室出口壓力差和心功能變化,結果顯示,左心室出口壓力差隨著時間下降,心功能改善,運動時間及耐力也逐漸增加。然而,2011年美國心臟學會(ACC/AHA)建議小孩不應做此種介入治療。年紀大的病人術後3個月壓力差降低不穩定需密集追蹤,且術後需加護病房監測24-48小時。

注射無水酒精 可以線圈替代

陳鉞忠說,由於無水酒精刺激性大,不只病人術中需打嗎啡止痛,相對併發症也多。因此有其他非使用無水酒精的介入治療方式包括線圈、乳膠顆粒及直接腔內消融,但目前這些方式並無大型資料研究可供參考。

該院使用線圈取代無水酒精至今執行過5例,手術時間平均30分鐘,無人出現術中併發症也不需住加護病房觀察,術後隔天即可出院,追蹤心臟超音波壓力差下降明顯,成功率100%。由於此種病人數量不多,未來仍須累積更多經驗,不過目前看起來可以此種方式代替無水酒精。

腰痠背痛bye bye 選用下背護具有撇步

有位上班族黃小姐,每天平均坐在辦公室長達7小時以上,加上缺乏規律運動,時常腰痠背痛。除了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治療,搭配合宜的下背護具,遵照指示正確穿戴使用,再配合適當規律運動及維持良好姿勢,可改善下背痛。然而,要如何選用下背護具呢?

下背護具輔助使用 遵照醫師醫囑

人體的腰背部位主要是由脊椎骨、韌帶、椎間盤以及肌肉等所組成,如果這些組成異常而壓迫到神經組織,就容易有下背痛的毛病。食藥署表示,下背護具可穿戴於因骨折、拉傷或扭傷造成不適感之腰或下背部位,係以簡易拉伸固定方式等來達到宣稱效能,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需有衛生福利部核准之醫療器材許可證,且需由具備藥商許可執照之藥商販售。

要注意的是,下背護具穿戴太緊會阻礙血液循環,穿戴太鬆則無法達到支持與保護效果,在接受治療期間應依專業人員指示,逐步訓練強化穩定自身骨骼肌肉的強度,慢慢脫離對下背護具的依賴,或持續穿戴下背護具,以避免受傷部位產生二次傷害,使用過程中都要和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充分討論。

透過簡單三步驟 找出合法醫療器材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自行選購下背護具之前,可善用「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口訣;第一要先認識下背護具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才能正確使用醫療器材。

透過簡單的三個步驟,才能確保買到合法的醫療器材並安心使用。食藥署提醒民眾為保障自身消費權益和生命安全,除了學習認識醫療器材,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先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如有發現不良品或使用時/後發生不良反應,請至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通報,或撥打不良反應通報專線:02-23960100進行通報。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