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小細節大學問 服藥不慎引起侵蝕食道

一名年近六十的陳姓糖尿病患者,不小心「自撞」電線桿受傷,緊急送醫包紮後,即返家休養。不料,回家居家休養後,服用藥物時只喝了兩口水,就覺得喉嚨卡卡,但卻不疑有他,就去臥床休養。幾天後,又因為吞嚥困難、脖子有腫塊、發燒再度到急診就醫。醫師診斷後,發現病患縱膈腔炎,有膿傷外,並有敗血症跡象。

收治病例之胸腔外科主任童詠偉醫師指出,病患食道上段有對稱性潰瘍腐爛,經過問診後,發現病患是因為藥物卡在食道而造成潰瘍,但造成食道嚴重腐爛破裂情形則不常見,主要原因應該是此患者本身有糖尿病,且血糖又控制不佳,導致免疫系統與細胞組織自癒力差,所以當藥物侵蝕時,食道嚴重潰瘍而穿孔破裂。

收治病患後,緊急開胸將損壞的食道切除,以胃造口提供腸道營養,再使用大腸進行食道重建手術,目前患者復原良好,已能正常從口飲食。童詠偉醫師表示,有些藥物成分酸鹼性較強,如治療青春痘的四環黴素、鐵劑、消炎止痛藥等;另外,因膠囊遇熱遇水會產生粘黏,所以在服用膠囊性藥物時若開水攝取量少,易黏著在食道上,造成藥物侵蝕食道黏膜,進而產生發炎與潰瘍情形。

醫師解釋,因食道的構造關係,食物與藥物多是以「一節一節」得方式推進、蠕動,因此吞藥時還需要搭配喝下300cc溫開水。童詠偉醫師建議,服用藥物後,不可馬上躺下,應先保持站姿或坐姿約30分鐘;此外,建議一次只吞一顆藥,尤其膠囊型藥物要特別注意。當喉嚨或食道的異物感遲遲無法消除,或出現不適症狀時,就應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傷害食道。

 

低頭族小心! 藍光恐傷眼

許多現代人十分依賴3C產品,尤其上下班時間,更可見到許多「低頭族」,但醫師提醒,部分3C產品會釋放出藍光,長期暴露下,對眼睛有不利影響。中壢地區醫院眼科醫師洪維廷解釋,人體眼角膜的結構可過濾大量紫外線,但對藍光的過濾性有限,因此,建議勿長時間注視電腦或手機螢幕,不可連續超過1小時,最好每30分鐘休息一次,以保護視力。

洪維廷指出,自然環境中,並非所有光線都是人眼可見,「可見光」指的是波長400〜700nm的一部分光線,其中,波長較短的藍光,因為擁有較強的能量,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而紫外線則屬於不可見光,但同樣因波長較短,所以也易傷眼。然而陽光中同時含有藍光和紫外光,人體的眼角膜雖然可過濾約90%的紫外線,但對藍光的過濾相對有限,因此遮蔽藍光,對眼睛相對重要。

日常生活中,許多產品也會釋放出藍光,尤其是白色的LED燈、電腦和手機螢幕等。洪維廷透露,多數LED的白光,是由波長460到500nm的藍光發光二極體,激發外層包覆的黃磷螢光粉,仍屬於藍光光源。根據台灣大學研究指出,在實驗環境下,暴露在藍光LED下的老鼠,視網膜傷害較一般省電燈泡更加顯著。雖然如此,但民眾不需太過擔心,因為在日常生活正常使用下,藍光光源未必會對視網膜造成重大傷害。

為了視力健康,洪維廷提醒,注視手機、電腦螢幕,最好每30分鐘休息5分鐘,勿連續超過1小時;眼睛與書本、平板電腦的距離,應保持30到40公分;看電視時,距離應至少是對角線的3倍。此外,趴著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對視力的影響最大,應盡量避免。平時可多走出戶外,因為陽光可刺激眼內多巴胺的濃度,達到控制近視目的,遠望則能幫助眼睛放鬆;飲食上可多攝取葉黃素含量高的深綠色、深黃色蔬果。

 

男友「壁咚」好害羞 嘴臭嚇跑他

能被心儀的男友「壁咚」一下,對許多戀愛中的女性來說是件浪漫的事!不過,當近距離接觸時,嘴巴卻散發出陣陣異味,除了自己尷尬,也可能因此嚇跑對方。30歲的李小姐在金融業工作,平常不愛喝水,夏天更是猛灌飲料,加上刷牙習慣不好,經常早上起床後忙著上班就不刷牙,因此口臭上身卻不自知。最近交了新男友,約會時男友一時興起,想來個「壁咚」讓女友開心,沒想到卻被李小姐的口臭嚇到退避三舍。

連鎖藥局蔡明涵藥師指出,夏天天氣炎熱,身體容易缺水,若水分補充不夠,就很容易有口臭問題;若加上工作壓力大,或睡眠不足,也會加重口腔異味。此外,現在很多人常常三餐外食,飯後20分鐘內的口腔較偏酸性,若沒有及時做好口腔清潔與保養,則也會容易有口臭或蛀牙的狀況發生。嚴重口臭的人,常常不開口就可聞到,除了影響自信心之外,也會影響到人際關係。最近到藥局購買改善口腔異味,如薄荷糖或漱口水等物品的民眾激增三成,顯示民眾對於口腔異味問題愈來愈重視。

蔡明涵藥師說,愈來愈多上班族飽受口臭問題困擾,不少人會大嚼口香糖,或吃薄荷糖來改善口腔異味,但效果相當短暫,於是只好一直咬口香糖,長期可能會造成顳顎關節損傷;另外有些涼糖雖含薄荷香味,但過度食用也可能因為吃下過多糖份變胖,使用上也要相當謹慎。許多用來消除口腔異味的產品,如口香糖或漱口水等主要用於口腔清潔,對於長期口臭問題並沒有預防及治療的效果。

預防勝於治療,口腔保健也應該建立像皮膚保養一樣的觀念。蔡明涵藥師說,許多人在大太陽下出門知道要防曬,也會在使用化妝品時先擦化妝水,目的就是保護皮膚不受外力傷害。目前市面上有一種齒妝水,就像牙齒的化妝水,利用IPC正電晶球技術,幫助去除口中異味,加上噴劑使用方便,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是預防牙齒問題發生及消除異味的方便選擇。提醒想要有一口好牙的民眾,平常就應該做好清潔及保養工作,同時注意生活及飲食習慣,才不會換來一口臭牙。

 

為何麻醉前要禁食? 防吸入性肺炎

有麻醉手術經驗的患者,都不免經歷過,手術前被要求禁食的過程。然而,為什麼手術前不能吃東西呢?

麻醉部醫師張敬道指出,平時吃東西時,身體會有正常機制來保護呼吸道;但進行麻醉後,患者會失去呼吸道保護機制,一旦未消化的食物向上逆流到呼吸道,恐引起吸入性肺炎,嚴重恐造成死亡。

提醒患者術前應遵照麻醉師建議,若需服藥也應事先與麻醉師討論,預防風險。 一般來說,手術前麻醉科醫師訪視時,會叮嚀患者半夜12點後應禁食、禁水。

主要原因是,平時吃東西時,身體擁有正常機制保護呼吸道,一旦有食物不小心進入,就會引起劇烈咳嗽將食物咳出。但麻醉時,患者會失去呼吸道保護機制,此時胃中未消化完的食物,若向上逆流進入呼吸道,並不會引起咳嗽;且未消化的食物和胃液,若傷害肺部或呼吸道,將造成吸入性肺炎,恐引發呼吸衰竭、敗血症,甚至死亡。

張敬道透露,另一種情形是,接受半身麻醉或神經阻斷術,即使手術中全程清醒,仍需要禁食。因為手術中有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可能因解剖構造而無法順利麻醉、麻醉效果不完全、手術時間比預期長,造成藥效已退等,都必須將半身麻醉或神經阻斷術,轉為全身麻醉,以順利維持手術。此時,若患者未提前禁食,可能使患者暴露在非預期狀況和吸入性肺炎等雙重風險,後果難以設想。 雖然麻醉手術前應禁食,但部分口服藥仍可被允許。

部分用藥有助於手術中與手術後的安全和穩定,如部分高血壓用藥、氣喘用藥、甲狀腺用藥、抗癲癇用藥、精神科用藥等,應在手術前告知麻醉科醫師相關用藥情形。值得留意的是,並非所有藥物都能服用,如糖尿病用藥應避免,建議患者,可先與麻醉科醫師討論,勿自行用藥。

張敬道,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醫師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