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夏日炎炎 百日咳入高峰期

近期亞洲頻頻飆出高溫,宣告夏季正式來臨,值得留意的是,夏季也是幼兒腸病毒和百日咳的高峰期。其中,由於百日咳的症狀和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類似,以至於常被忽略。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指出,超過5成的百日咳病例集中於夏季,又以未施打疫苗的嬰幼兒為染病高危險群,因此,提醒家長應按時帶家中嬰幼兒接種疫苗,避免百日咳上身。

疾病管制署資料顯示,百日咳確診人數逐年攀升,超過半數患者為尚未接受疫苗的嬰幼兒。感染百日咳後,嬰幼兒的症狀又比成人嚴重,可能有嘔吐、呼吸暫停和發紺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肺炎,甚至死亡。尤其目前小於2個月的嬰兒,無疫苗可施打,因此成為被成人傳染的高危險群;當中超過8成的嬰幼兒感染百日咳,是來自密集接觸的家人或照顧者。

目前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時接種疫苗,目前百日咳疫苗包含在五合一疫苗中,現行預防接種政策為出生滿2、4、6、27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在接種疫苗施打後,其抗體的保護力可持續約10年;部分成人疫苗保護力,會隨年紀增長而漸漸下降,因此,建議孕婦、幼兒主要照顧者及常與小嬰兒接觸的醫護人員,應施打成人劑型的百日咳疫苗。

除了接種疫苗之外,建議家長,盡量避免帶嬰幼兒出入醫院、空氣不流通和人潮擁擠的公共場合。家長或家中年紀較大的兒童,在接觸嬰幼兒前,應更衣、洗手,降低感染機會。

 

李開復罹患癌症 學習死亡學分

「每天睡超過5小時、花時間運動就是浪費生命。」經歷蘋果、微軟、Google等打磨的光環,更在微博有5千萬粉絲,曾獲選時代雜誌百大風雲人物,人稱青年導師的李開復,直到2年前罹患淋巴癌前是這樣認為。如今,李開復發表新書,分享罹患癌症,讓他修了7個死亡學分,知道生命該怎麼過才最圓滿。

2013年,李開復在微博留下:「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正式對外公開他罹癌的消息。他說,在52歲生日前不久,醫師宣判他罹患濾泡性淋巴癌第4期,腹腔中有高達26顆腫瘤,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刻,頓時彷彿從雲端瞬間墜落,不知身在何處,渺小且無助。

李開復說,這場大病讓他學到的死亡學分共有7個,包括領悟健康無價、萬事都有理由、珍惜緣分、學習如何生活、經得住誘惑、人人平等,以及人生究竟是為什麼,這場生命之課,逼他反省自己是否已陷入名利陷阱而不自知。

「這一場大病,把我推到生命的面前,一次次的質問,脫去這些虛名與成就,人生還剩下些什麼。」李開復說,罹癌的這段期間,讓他深深感受到身心痛苦及家人無盡的愛,懂得分辨真正有意義的事,才值得奮力追求。

 

男子刮痧感染 引發壞死性筋膜炎

台中一位40歲的張姓男子,日前因大腿肌肉痠痛,自行用刮痧板在大腿內側刮痧,卻因刮痧不當造成細菌感染,引發壞死性筋膜炎,醫師緊急進行切開引流清創手術,並以抗生素治療,患者住院2周後,才康復返家。

中醫科主任林慶鐘表示,刮痧可舒緩頭痛、痠痛和中暑等,但刮痧有三忌,忌傷口、忌乾刮、忌氣虛,避免刮痧不成,引發更嚴重的疾病。 醫院外科主任吳建廷表示,這位患者掛急診時透露,兩隻大腿內側在刮痧後出現紅腫潰爛,且出現全身痠痛、發燒等症狀。

治療時,將傷口切開引流清創發現,大腿肌肉深處出現化膿,已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患者手臂上還發現4個凸起的結節,直徑約1.5公分。分析造成結節的原因,主要是壞死性梭狀桿菌順著血液循環,從大腿轉移到手臂,進而出現硬塊,最後一併透過切開引流清創,用抗生素治療。

醫院感染科主任王唯堯指出,透過細菌培養,確認患者感染壞死性梭狀桿菌,引發壞死性筋膜炎,若病情惡化可能引發敗血症而致命。一般來說,壞死性梭狀桿菌多半是因外傷感染,這是第一次遇到因刮痧引起的案例,研判是刮痧板不乾淨,加上刮痧過度使皮膚破皮,才讓細菌趁虛而入,造成續發性感染。

林慶鐘說,刮痧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自然療法,具有疏通經絡的功能,包括頭痛、痠痛、中暑等,都可透過刮痧來舒緩不適的症狀。尤其每到夏天,許多人中暑時,都會透過刮痧來讓毛細孔擴張、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散熱效果。

建議民眾,皮膚有傷口時不宜刮痧,且避免刮痧過度造成破皮;刮痧時,應塗上潤滑劑,如米酒、凡士林、按摩油、面霜或乾淨的水等。此外,氣虛、有癌症腫瘤、傳染性疾病則不適合刮痧。

林慶鐘, 豐原醫院中醫科主任, 吳建廷, 豐原醫院外科主任, 王唯堯, 豐原醫院感染科主任

 

燒傷慌張脫衣 恐影響傷口治療

八仙樂園舉辦「彩色派對」,從失事前的影片可看到,噴槍噴出彩色粉塵,竟閃燃引發大爆炸,產生熊熊火焰造成重大燒傷意外,有民眾嚇得趕緊脫下著火的衣物。對此,皮膚科醫師表示,發生燒燙傷一定記得沖、脫、泡、蓋、送5字訣,先沖水、再脫衣物,以免連同皮膚一起撕掉,只會影響傷口後續治療。

開業皮膚科醫師蔡佳祝指出,根據臨床觀察發現,10名燒燙傷患者中,約有5、6人,一慌張就情急脫掉衣物,而沒有先沖冷水,結果造成皮膚黏著衣物一同掀掉,無法在後續治療中提供保護。

蔡佳祝強調,當發生燒燙傷意外,第一時間記得鎮定,應遵循沖、脫、泡、蓋、送5字訣的步驟,首先用冷水沖20至30分鐘,沖水能讓起水泡的皮膚持續提供保護,接著泡在冷水裡將衣物剪開,再覆蓋乾淨毛巾就醫。

蔡佳祝表示,燒燙傷深度分為一度、淺二度、深二度及三度。一度的皮膚呈現紅腫,傷口約3至5天後可癒合,不會留疤;淺二度傷及表皮及真皮層,皮膚有小水泡,14天內可癒合,可能留下輕微疤痕;深二度有大水泡,傷口癒合需要21天以上;三度則傷害達全層皮膚,皮膚呈現死白色或焦黑、乾硬,必須以植皮方式癒合傷口,會留下功能障礙,必須復健治療。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