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好奇寶寶愛吃手 當心輪狀病毒找上身

一名出生才八、九個月大的女嬰,因感染輪狀病毒,發燒、嘔吐厲害、食慾變差而送急診,住院後狀況卻未改善,並開始出現脫水、解水便,一天達十幾次,而且持續發燒,住院1周才痊癒,但體重卻因此輕了許多,嚇壞了爸爸媽媽。「嬰幼兒一旦感染輪狀病毒,即便痊癒短時間内也無法恢復食慾,而且很有可能再次受到感染。」開業診所小兒科蔡光賢醫師提醒,家長務必按時程讓寶寶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免像這名女嬰一樣受折騰,家長也很心疼不捨。

蔡醫師表示,輪狀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和飛沫傳染,傳染力相當強,幾乎無處不在。輪狀病毒可在固齒器、嬰幼兒玩具、門把或水龍頭等物體上生存長達數天之久,如果小寶寶特別愛吃小手、啃玩具,病毒就容易被吃下肚;當家長雙手或衣物受病毒污染,在未清洗乾淨的情況下和嬰幼兒接觸,同樣會造成病毒傳染,而年齡較大的兒童或大人,也可能從外面將病毒帶回家。此外,消毒不徹底也會讓病毒有機可乘,很多家長會依賴酒精性乾洗手液,卻忽略了酒精無法有效破壞病毒,導致寶寶一直曝露在感染風險中。

「嬰幼兒特別容易感染輪狀病毒,主要因為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加上嬰兒在4個月前的免疫力是受到媽媽抗體的保護,4個月後從媽媽接受的抗體會慢慢消失。」蔡醫師表示,輪狀病毒感染多在秋冬季節,但台灣感染季節不明顯,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案例,家長千萬別以為感染高峰已過而失去警覺。

「防範輪狀病毒,接種疫苗是最有效方式。」蔡醫師進一步補充,以美國為例,美國疾病管制署自從2007年將輪狀病毒疫苗納入常規接種疫苗,至今輪狀病毒感染情況已明顯且持續減少中,下降幅度由2007年的57.8%擴大至2014年的89.9%。

因此,建議寶寶6周時即可開始接種口服疫苗,間隔4至8周接種第二劑,最晚在8個月前須完成三劑,以達到完整的保護效果。最新臺灣本土研究顯示,完整接種完三劑輪狀病毒疫苗,能達到97%的保護力。接種疫苗除了保護寶寶免於受感染而需住院、打針,甚至引發其他併發重症之外,更廣泛的意義在於可形成有效的群體免疫力。

蔡醫師也特別提醒將小寶寶交給托兒所照顧的家長,更應該讓孩子接種疫苗,前述案例就是在托兒所受到感染,要知道嬰幼兒一旦感染,症狀會特別嚴重,家長不可不慎。

 

壯陽藥治陰莖短小? 醫:別相信

「那話兒」行不行,是所有男人最在意的事;網路上常有宣稱壯陽,甚至治療陰莖短小的藥物,讓人躍躍欲試。醫師提醒,坊間壯陽藥物或食品,多半未經研究評估其副作用及療效,或違法添加西藥成分且劑量不明,藥效誇大不實,千萬不要相信。

泌尿科主治醫師周政緯表示,陽痿是男性最常見的性功能障礙問題,原因包括抽菸、酗酒、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壓力、心理健康等都是可能的危險因子,建議就醫評估及檢查後,給予個人化的治療方式。

目前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主要有威而鋼、犀利士及樂威壯等藥錠,但威而鋼專利到期後,很多藥廠已自行生產的學名藥美好挺及喜力昂,也可提供病患效果相當,但價格便宜的新選擇。

不過,周政緯提醒,威而鋼是醫師處方用藥,雖可治療陽萎,但須避免與心血管疾病用藥一同服用,否則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等不良反應,造成低血壓、中風或猝死等危險。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周政緯,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三伏貼增免疫力 預防冬病復發

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每到冬天容易發作;中醫講究冬病夏治,在一年當中最炎熱的三天,同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時,利用中藥材在穴位上進行敷貼,達到提升免疫力,減緩冬病發作的目的。中醫師指出,今年三伏天為7月13日、7月23日、8月12日,民眾可把握。

中醫部主治醫師戴有志表示,三伏貼是利用可溫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結、開竅通絡的中藥材,如白芥子、細辛、甘遂等,依一定比例磨粉,混和薑汁製成藥餅後,在患者背部的大椎、肺俞、風門及膻中等穴位進行敷貼,成人貼藥時間為1至4小時,5歲以下為30分鐘至1小時。

戴有志強調,溫性藥物透過穴道刺激,將熱能經由皮膚傳導進入穴位,可調節經絡及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的效果,有助改善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到了季節交替時也能預防感冒發生。

三伏貼有禁忌。戴有志提醒,治療期間,切忌吹冷風、避免游泳等浸泡冷水活動、吃生冷食物及冰品,才能讓三伏貼效果事半功倍;至於孕婦、嚴重心肺功能不足、1歲以內的嬰兒、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的病患,以及有發燒和咽喉發炎者,不適合三伏貼療法。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戴有志,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勝利組多憂鬱 變「人生剩力阻」

一名中年男子,就是人人口中的人生勝利組,卻在娶了才貌雙全的妻子、雙胞胎女兒出生後兩年後,未留下任何的隻字片語,自殺了。所謂的「人生勝利組」究竟是福氣、還是負擔?醫師說,這些人生勝利組,家庭有一定的社會經濟地位、求學時就讀名校、出社會後有人人稱羨的工作、與完美的另一半結為連理似乎是SOP。這樣被設定好的人生,看來順遂,實際上真有如此幸福嗎?勝利組,還是剩力阻?

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秉彥表示,臨床上常遇到此類型的患者,多是因失眠問題來求診,經過問診後才發現自己竟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如憂鬱、焦慮等問題。醫師說,現今社會上,這樣的病友不在少數。為什麼會罹患精神經病呢?醫師解說,除了人格特質之外,某種程度上也深受因外在因素影響。

所謂的外在因素,如父母在社會上擁有正面評價、良好的教養與收入優渥的工作,因此認為孩子也應該這樣被要求著,常以「孩子,你得比我好」的旗幟來掌控著子女,不僅如此,連子女的交友、甚至另一半的條件,都希望能夠某種程度上的干涉。但,當這樣的孩子成長後,開始反思,這樣的人生是我要的嗎?當價值觀受到衝擊時,便衍生出許多問題,如精神疾病。

許多精神病友都有相同經歷:當他們達到父母或長輩的要求時,其實是沒有成就感與開心感的,多數時候只煩惱著「這次達標了,那下次,我要怎麼達到要求呢?」陳秉彥醫師解釋,這樣的病患,內在性格多數有過度在意外在評價、缺乏自信、對自我肯定度低、強迫性的要求完美等特質,再加上,負面情緒無法適當排解,主因是在意外在眼光、社會評價,不願輕易開口求助,認為求助即為示弱。這樣的患者除了常見的憂鬱症,多有合併其他精神疾病,嚴重者甚至有自殺念頭。

陳秉彥醫師說,臨床上多以「認知調整」為治療方式,例如,教導患者別由結果論來評斷自己的評價,多體會過程中所得到的成就感,提升自信心等,也可藉由培養興趣、嗜好等方法來改變心態,才能有身心健康的人生。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