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經濟艙症候群高峰期到來 嚴重可能致命

60歲的李姓婦人,去年10月因右側腦部基底核出血中風引起左側偏癱到醫院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後開始復健治療,原本除了行動較不便之外,其他身體狀況均正常。

但在某天卻因不明原因產生呼吸費力、喘併發呼吸衰竭、嚴重低血氧及休克而進行插管治療,經電腦斷層診斷為雙側肺動脈大片肺栓塞,心臟超音波也顯示右側肺動脈壓力增高,後來經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劑治療,病情總算趨於穩定,14天後順利拔管,救回一命。

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表示,這就是典型的「經濟艙症候群」。所謂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深層靜脈栓塞,導致下肢浮腫或呼吸喘,若血栓經由血流塞住肺動脈,引起肺栓塞,還有可能喪命,不得輕忽。 肺栓塞發生率約1%,每年10萬人約60到100個案例,30天死亡率卻高達10-30%。引起肺栓塞的原因包括長期臥床、手術超過30分鐘以上麻醉時間、中風、心臟衰竭、癌症、骨盆或下肢骨折、懷孕及接受賀爾蒙治療、自體免疫疾病等,其他少見的原因還有先天凝血功能障礙及抗心磷脂抗體症候群。

黃丞正醫師解釋,暑假將至,打算長程旅遊的民眾,亦要小心「經濟艙症候群」,因久坐不動,也可能造成深層靜脈栓塞是指血液裡的血栓塞住靜脈,靜脈血液無法回流,造成下肢浮腫、喘等現象。 肺栓塞是指血栓經由靜脈系統回流到肺動脈時,塞住肺動脈,引起呼吸喘與胸痛等症狀,血塊大部分源自下肢深部靜脈,因為下肢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造成血栓。

症狀為呼吸費力、喘、心跳快、胸痛、咳血或單側下肢腫脹的情形,因症狀與感冒或其他心臟疾病類似,容易被忽略或誤診,因此應综合判斷,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胸腔內科黃丞正醫師表示,臨床上治療以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及抗凝血劑為主,嚴重者則需要以心導管導引肺動脈注射血栓溶解劑或心臟外科手術去除血栓。 醫師提醒,長期久坐、臥床或中風、上班族或搭長途飛機的人,應每小時起身動一動,讓下肢血液循環改善,避免造成深層靜脈栓塞和肺栓塞,平常也可運動、飲食清淡與生活作息正常來避免血栓形成。

黃丞正,臺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

 

嬰兒不適照護無知 變色溫感衣立顯

寶寶究竟要穿幾件衣服?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新手爸媽常擔心寶寶穿太少會感冒,因而穿太多衣物,反倒造成寶寶體溫過高的情形;尤其現代父母忙碌、新手爸媽欠缺育兒經驗,很容易忽略寶寶細微的體溫變化。

小兒科醫師建議,可選用一目了然的溫感衣,即可及早得知寶寶的體溫狀況。 開業小兒科醫師陳家如指出,一般寶寶的體溫介於攝氏36.5至37.5度之間,2歲以下的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體溫無法持續穩定表現,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體溫高低,加上不會用語言正確表達,多數父母無法早期察覺,通常等到寶寶有明顯肢體反應,多半體溫都已過高。

陳家如醫師強調,尤其3個月以下的寶寶,對外界病菌抵抗力較弱;一旦感染細菌、病毒,很容易發燒,若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肺炎,後果不堪設想。當發現寶寶體溫過高,應立即量測耳溫或肛溫,若體溫升高狀況持續超過30分鐘以上,發現體溫超過攝氏38度以上,最好立即就醫檢查,排除病菌引起的發燒現象。

若是因穿衣過多引起的體溫升高,則可減少穿著衣物或鬆開衣物,保持環境通風,多補充水分,並觀察寶寶的活動力;陳家如表示,可以輕摸寶寶背部、手腳的皮膚,感覺體溫高低及流汗,作為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的依據;不過,現代父母忙碌、新手爸媽欠缺育兒經驗,很難及時察覺寶寶的體溫變化,建議可挑選一目了然的溫感衣,就能作為方便察覺寶寶體溫的參考工具。

而且寶寶的貼身衣物,應以透氣、吸汗及簡單為原則,最好選擇純棉的材質,避免毛料及裝飾品,如珠珠、別針及鈕扣等。 業者潘福睿也發現,一般父母等到寶寶出現噁心、嘔吐時,才會用溫度計測量體溫,而溫感衣的特殊設計,當寶寶體溫超過攝氏37度時,衣著上的印刷圖案會開始變色,溫超過38度以上發燒時,則圖案將完全消失,父母可提早清楚得知寶寶體溫升溫的異常狀態,並即時給予正確處置,是「最柔軟的溫度計」。 潘福睿強調,溫感衣是由韓國政府出資成立的「嬰兒研究所」所研發,經過國際有機纖維標準認證及安全認證檢查,使用無農藥及化學肥料栽種的有機棉花,製作過程時,也未經任何化學加工處理,可避免皮膚敏感的寶寶發生過敏症狀。

 

肥胖四大類型 搞懂體質減重不停滯

據統計,六成的人認為自己過胖,其中更有六成六的民眾都施行過各種減重計畫,女性同胞更是將減肥視為終身職志。運動減重是不二法門,但多數人仍是怎麼都瘦不下來而中途放棄,其實,減重停滯多半是選擇不適合自己體質的方式而無勞而終。

醫美診所院長劉明偉醫師指出,女性對於體重要求十分嚴格,也常想盡各種方式極端地快速減重,然而女性肥胖體質分為四種,各有不同瘦身方式,應先認識自己的體質再選擇方式,避免極端地少吃或過度激烈運動。針對四大類型肥胖體質的民眾,張長生中藥師表示在中藥材中有不同的成份能對應,中西醫雙管齊下,瘦身才健康長久。

四大類型肥胖體質

1. 肥人痰濕(水腫體質)

體內的體液異常積留,會造成人體臟腑、陰陽失調及身體各部水腫或下肢水腫。飲食中飲酒、乳酪、生冷飲料都可能造成使水腫更嚴重。

調理方式:主要針對肺、脾、腎三內臟來調理,利用利水、利尿、宣肺、健脾、潤腎的成分來調理。

2. 油脂停聚(腰腹肥胖體質)

常表現的有體型肥胖、腹部肥滿鬆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

調理方式:利用相關消除油膩停聚協助改善體質的中藥成分調理。

3. 宿便堆積(便秘體質)

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內,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發生結塊、腐敗、發酵,日積月累造成這些食物殘渣會形成惡臭的物質堆積在腸道之中。

調理方式:對於便秘患者,補強患者氣力、強健腸胃機能、加速腸道蠕動及排空效果、潤滑腸道及糞便。

4. 代謝失調(綜合型肥胖體質)

顧名思義,這類型的人就是屬於上述的狀況都有,也是最易胖的體質,除此之外,這類型的人體內代謝循環也不佳,會伴有四肢冰冷、老化速度較快,以及易感到疲勞的狀況。

調理方式:利用草藥的「寒熱溫涼」,藥材彼此之間交互作用,可以調整體質,改善身體機能。

而中藥故方「防己黃耆湯」,含有黃耆、防己、白朮、甘草等天然中藥材,藥性溫和不刺激,其適應症為油脂停聚、肥人痰濕、便秘及多汗,可將體內多餘的油脂及水分排出,避免油膩停聚在體內,整腸健胃助消化、消除下肢水腫、解除便秘、改善多汗體質。

 

夏天海邊玩水 要擦防水防曬乳

「每到夏天我要去海邊,海邊有個漂亮高雄妹…」這不只是耳熟能詳的歌曲,更是許多人的心情寫照,但到海邊享受清涼的海水,最好記得防曬。醫師指出,陽光中的紫外線是皮膚的健康殺手,不只會造成曬紅、曬黑及曬傷,更會加速皮膚老化,尤其從事水上活動,應選擇防水性的防曬乳。

夏天日照強烈,沒有做好防曬,一不小心就可能曬傷。耕莘醫院皮膚科主任陳志剛表示,夏天一家大小常會去海邊玩水,不只大人要注意防曬,小孩更要做好防曬。根據研究發現,孩童時期常曬傷,長大以後容易長痣,皮膚癌的機率也會較高。

到海邊玩水怎麼選防曬乳?陳志剛指出,防曬乳可分為水性及防水性,從事水上活動時,若使用水性防曬乳,防曬效果只能持續不到20分鐘,而防水性防曬乳又可分為耐水及抗水性,耐水性可提供4小時的防曬效果,而抗水性則有8小時的防曬,但塗起來較油膩。

陳志剛提醒,夏天選擇防曬乳,除了注意防曬係數SPF外,還需要注意防曬乳的防水性,建議準備兩種防曬乳,一種為水性防曬乳,可提供臉部日常使用,另外一種為防水性防曬乳,提供身體部位防曬,從事戶外及水上活動也可使用。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