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戴隱形眼鏡游泳、沐浴 英女感染近乎失明

洗澡時不要帶隱形眼鏡!《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一篇案例報告指出,一名英國女性習慣戴隱形眼鏡游泳和洗澡,卻感覺左眼畏光、疼痛、視力模糊超過兩個月,進而就診。醫師發現其左眼視力近乎失明,診斷為棘阿米巴原蟲(Acanthamoeba)感染引起的棘阿米巴角膜炎(Acanthamoeba keratitis)。

畏光、疼痛、視力模糊 竟是「寄生蟲」作祟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一名41歲英國女性,因左眼畏光、疼痛,並出現視力模糊持續2個月,尋求眼科醫師診治。視力檢查發現,該名患者左眼視力只剩0.1(達英美「法律失明」的標準),且她的眼角膜模糊,而不是正常的透明外觀。

醫師進一步使用一種螢光染劑,在藍光照射下,其可顯示角膜受傷的區域,呈現綠色光澤。檢測顯示,該女患者的左眼角膜受損嚴重。

「棘阿米巴原蟲」感染 角膜受損傷視力

確認患者角膜受損後,醫師採檢後確認為棘阿米巴角膜炎,這是一種罕見的寄生蟲感染,已知會造成失明。曼徹斯特皇家眼科醫院博士 Lanxing Fu表示,這種情況與隱形眼鏡使用有關;問診時,該名患者也透露,她習慣戴隱形眼鏡游泳和洗澡。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棘阿米巴原蟲是一種常見於水、土壤和空氣中的變形蟲。如果隱形眼鏡佩戴者未注意使用方式,如用生水消毒鏡片,或戴隱形眼鏡游泳或淋浴,就可能感染棘阿米巴原蟲。

《紐約郵報》報導,儘管罕見,但已有多起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案例。不久前,即有一名英國青少年,染病並引發其他併發症,治療後,竟意外地發展為肌痛性腦脊髓炎(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或稱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上述女性患者清除感染後,一年後接受眼角膜移植,然而她的視力仍然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但眼睛不再疼痛。

參考資料:

1. Another Person Goes Blind After Wearing Contacts in the Shower.

2. Another person goes blind after showering with contacts left in.

3. Lanxing Fu et al. Acanthamoeba Keratitis. N Engl J Med.

醫療、太空跨界合作! 質子治療機助太空測試

質子治療不僅可醫治癌症,還可測量衛星元件!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日前宣布與國研院太空中心合作,提供質子治療實驗室,模擬太空高能質子的環境,協助太空電子元件的抗輻射測試。國研院太空中心林俊良主任表示,太空中的高能質子會破壞衛星的精密電子元件,最好先模擬類似太空的險峻環境先行測試,挑選最具抗輻射的電子元件。

質子治療中心造福癌友 更可模擬太空環境

長庚醫院副院長洪志宏介紹,林口長庚質子治療中心2015年開幕以來,累積服務2千多名病人,當初設立宗旨除醫療服務,更兼顧全方位研究,當時由長庚醫院和長庚大學成立放射科學研究院,從事放射物理、生物等研究,耗資1億成立粒子物理暨放射核心實驗室。

質子治療照射是在腫瘤處釋放能量傷害癌細胞,但在穿越的路徑上能量較低,且腫瘤後部位也不殘留輻射量,可以精準打擊癌細胞,並降低正常組織輻射劑量及副作用,可應用肝癌、肺癌、腦癌、食道癌、頭頸癌等。

洪志宏提到,太空領域是國家發展重點,長庚與太空中心接洽後發現,質子中心可在太空領域做出貢獻。他解釋,太空看似寂靜無塵,其實充滿各種粒子會破壞太空儀器的電子元件,因此升空前需測試,「過去要送去美國測試,費錢耗力,如今國內實驗室可提供服務,協助太空和半導體產業發展。」

台製衛星升空 抗輻射測試至為關鍵

林俊良解釋,衛星要送到太空前會經過地球周邊的能量帶,當中有很多游離的質子跟中子,輕則改變電子元件的信號造成失常,需重新開機恢復運作;重則損壞電子零件,衛星最終因而無法執行任務。「雖然電子元件都有降低輻射影響的保護設計,但最好的策略為模擬類似太空的險峻環境先行測試,挑選出具抗幅射的電子元件,才能保證衛星在太空中正確可靠的執行太空任務。」

日前福衛7號升空感動不少台灣民眾,林俊良透露,未來升空的福衛8號,就會使用長庚實驗認證的電子元件,並進一步協助台灣航太進入世界產業鏈。

粒子物理暨照射核心實驗室 提升IC產業

林口長庚粒子物理暨照射核心實驗室主任林倩伃說,林口長庚質子中心於2012年建置完成,一台迴旋加速器配置前4間為臨床治療室,2015年以來治療患2千多位病患。第5間實驗室則配置為照射實驗室,已於今年7月已通過高強度輻射設施使用許可認證,將用於太空測測試。

針對該實驗室配置,林倩伃說明,「是由迴旋加速器提供的質子射束進入後,可經由切換磁鐵選擇要使用的粒子射束,另有四極磁鐵主要是使質子聚焦。」

長庚大學醫學物理研究中心趙自強主任補充,該實驗室在未來3年執行超過135小時的測試。他強調,「粒子物理暨照射核心實驗室」更可提供地面、高山、飛行高度的微電子抗輻射測試,在物聯網、車用裝置、醫療電子的可靠度提升也有很大助益。

恙蟲病死亡率高 「這些地方」都列盛行區

適逢暑假旅遊旺季,有些國人熱愛的旅遊地區,可能是恙蟲病的盛行地區,像是花東、澎湖、綠島、蘭嶼等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蔡斗元提醒,旅遊後出現發燒、頭痛、全身痠痛等類似感冒症狀,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同時留意身上是否有恙蟲叮咬的焦痂,把握治療時機。

恙蟲病死亡率高達6成 焦痂是警訊

蔡斗元解釋,由於恙蟲病的症狀和感冒一模一樣,剛開始都是發燒、全身痠痛、頭痛,若是病患未告知之前的旅遊史,或是曾接觸過草叢等,通常醫師不易聯想到是感染恙蟲症。

蔡斗元說,感染恙蟲症若未經治療,死亡率高達60%;若及時施打抗生素治療,死亡率則小於5%,但恙蟲病診斷不易。他提醒民眾到郊外、草叢處,最好穿上長袖、長褲、襪子,避免皮膚曝露,戶外活動時,使用防蚊液,預防恙蟲叮咬。

此外,若是從草叢、山區、郊外返家後,儘速洗澡、並換掉全身衣服。出遊後若是發燒,要仔細找找身上是否有小傷疤,尤其是腋下、鼠蹊部等隱秘處,盡速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

醫師化身繪本作家 提醒防疫恙蟲病

五年前,蔡斗元在花蓮慈濟醫院擔任見習醫師,在小兒科朱紹盈醫師的鼓勵下,開始針對較少見,但卻重要的疾病進行創作,恙蟲病就是他的研究創作主題之一。蔡斗元醫師原本只是寫故事,後改為創作繪本,後來遇到慈濟大學醫學系愛畫畫的學妹傅于珊,兩人攜手合作出版「恙蟲特攻隊」,讓民眾得以一窺恙蟲樣貌與疾病歷史。

點對眼藥水 這幾個步驟很重要

不同類型的眼用藥有不同的操作使用方式,何時須點、點些什麼、點在什麼位置上較有效?需正確瞭解才不會浪費藥物又能改善眼睛不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劑科吳旻哲藥師表示,不同類型的眼用藥,如:溶液劑、懸浮液、凝膠或藥膏,停留在眼睛的時間不同,使用懸浮液時,要先搖晃藥瓶10下左右,確保每次滴入的眼藥水濃度均勻,才能發揮作用。

正確使用眼藥水的步驟 使用眼藥水要先將雙手洗乾淨,頭部可向後仰或仰臥,眼睛向上看,將下眼瞼往下拉呈現袋狀,再依據藥袋上指示的藥水滴數滴入,接著輕閉眼睛,並緩慢轉動眼球,使藥水均勻分布在眼角膜上,此時也可輕輕按壓眼睛內側靠近鼻子的地方,避免藥水從鼻淚管流出。記得不要頻繁眨眼睛或緊閉雙眼,以免擠出藥液影響療效。眼用藥的瓶口請避免跟眼瞼、睫毛、手指等地方接觸,也不要使用任何東西擦拭。在打開瓶蓋之後,瓶蓋須橫向放於乾淨桌面或乾淨的衛生紙上,勿將瓶蓋立直於桌面,或瓶蓋口朝上放置。

點眼藥膏 建議睡前使用較理想 點眼藥膏的方式與點眼藥水大致相同,在下眼瞼內,擠入約0.5至1公分長的藥膏,接著需要輕閉眼睛1到3分鐘,一樣緩慢的轉動眼球,但是點藥後會有短暫的視力模糊,在睡前使用較理想。

一次使用二種以上藥水 建議間隔5分鐘 如果同時間點兩種以上的眼用藥,沒有辦法一次吸收完全,而點眼藥水或眼藥膏的先後順序,也會影響到吸收效果。若同時要點兩種以上的眼藥水或眼藥膏,建議每種品項間隔至少5分鐘,先使用藥水、懸浮液、凝膠,最後再使用藥膏。

眼藥可儲存於室溫或冰箱 勿至於車內或冷凍庫 存放眼用藥時,不可放在貼身的口袋或車上,以免因溫度升高影響藥效。眼用藥適合存放在陰涼處,並避免太陽直曬。有些藥物會註明須存放在冰箱中,一般所謂的冰箱存放為冷藏(攝氏2-8度C),千萬不可放在冷凍庫,否則藥品可能會變質失去療效。當您從冰箱拿出藥品時,可先放在手掌上回溫,避免將冰冷的藥水滴入眼睛時,產生不適。

眼用藥打開後,保存期限為1個月,或該次療程結束即可丟棄,建議可以在瓶身空白處寫上開封日期,若1個月後沒有用完,務必要把眼用藥丟棄,不要再使用。勿用來路不明及標示不清的眼藥。戴隱形眼鏡時勿點眼藥,除非經醫生允許。點完眼藥若有不適反應,應儘速就醫。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掌握黃金原則 產婦開心坐月子

許多產婦坐月子時,都會遵循傳統觀念,不能洗澡、洗頭,以免因受涼造成日後身體不適等問題,台南婦兒安婦幼中心醫療院長陳祥君指出,只要把握黃金原則,產後照常洗澡、洗頭,不但能幫助全身增加血液循環,還能加快新陳代謝和解除疲勞。

室溫維持25至28度 避免吹到冷氣風

陳祥君表示,過去生活條件較差,無法良好控制水溫和室溫,加上水源多來自自家井水等,導致容易不慎使用不乾淨的水清洗傷口造成感染,隨著醫療資訊進步,其實只要把握黃金原則,產後照常洗澡、洗頭,不但能幫助全身增加血液循環,還能加快新陳代謝和解除疲勞。

何謂黃金原則,就是室溫、衣著以及睡眠三部分;無論是夏天或冬天,坐月子產婦均需開空調讓室溫維持在攝氏25至28度,且保持空氣流通,避免直接吹到冷氣或電扇,另外,在衣著部分,除了要勤洗勤換,洗淨後應放在太陽下曝曬消毒,且材質最好選擇寬鬆,睡覺時記得要穿上襪子保暖小腿,避免半夜抽筋。在睡眠上,應把握修復體內細胞讓身體恢復活力最重要的階段,也就是晚上12點到凌晨4點,透過此階段熟睡才能幫助恢復元氣。

寶寶愛哭鬧 找出原因就能順利安撫  

除了好好坐月子,養足精神,面對安撫寶寶上,父母們也不用太焦慮,只要瞭解寶寶常見的哭鬧原因,就能分辨寶寶的需求;陳祥君醫師表示,像是寶寶若抱起來時,四處找尋乳房,就表示他可能餓了,這時就可以繼續餵,另外,剛出生的寶寶因容易受外界環境刺激過量而崩潰大哭,這時應多重視寶寶睡眠,或抱著寶寶走動,有助於安撫寶寶哭鬧情緒。

寶寶哭鬧不休 父母應先仔細觀察

陳祥君醫師進一步說明,當寶寶哭鬧不休時,父母可仔細觀察寶寶,看是否是尿布濕了、太冷或太熱、皮膚乾燥發癢等因素,這時可以立即更換尿布外,也可摸摸寶寶的背部或肚子,看看他是否過熱或過冷。

陳祥君說,寶寶未滿四個月之前,因腸壁神經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腸絞痛,尤其晚上會發生反覆發作的哭鬧,一般開始為3週大時,是導致3個月內嬰兒哭鬧不安且睡不安穩最常見的原因。掌握判斷腸絞痛的333規則:一天哭超過3小時、一個星期超過3天以及時間超過3個星期,且加上寶寶食慾正常,沒有合併其他問題,就可能是腸絞痛引起。這時爸媽就應考慮是否餵奶的方式不正確、奶嘴的口徑太大,拍打嗝方式不對等因素;陳祥君提醒父母,可在寶寶肚臍周圍塗抹嬰兒脹氣膏,並順時鐘腹部按摩,或將嬰兒包裹起來可以增加安全感等安撫方式。萬一還是找不出寶寶哭泣原因、或安撫的方式無效時,陳醫師建議最好尋求兒科醫師協助。

資料來源:《生產坐月子圖解手冊 暢銷新版》作者:陳祥君醫師

(文章授權:遠流出版社 )

海洛因媽媽不敢產檢 美沙冬治療給勇氣

「毒癮媽媽不是壞人、犯人,也有夢想要改變,為何不給她們一個機會?」許多毒癮媽媽備受歧視,懷孕不敢產檢,孤立無援又增加生產風險。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陳娟瑜研究發現,海洛因成癮孕婦若在產前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MMT),往後產檢率可提升8%。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強調,成癮媽媽只要求助,不用擔心警察介入,鼓勵患者治療。

海洛因成癮孕婦怕被抓 畏懼產檢

陳娟瑜表示,利用台灣現有美沙冬替代療法計畫,分析約1700位個案分析發現,海洛因成癮孕婦處於社經弱勢的比例偏高(未婚為36.9%、失業為69.6%),且海洛因成癮孕婦產檢利用頻率(5.3次)遠低於社經地位相似的孕婦(8.3次),甚至近1/5懷孕過程從未使用產檢。

陳娟瑜提到,這類患者怕被抓、就醫歧視,懼怕產檢。然而,毒癮媽媽生產可能早產、低出生體重;且寶寶出生後,使用健兒門診使用次數很低,六歲前死亡率偏高。因此,產檢是協助這類族群的寶貴機會,尤其這類寶寶出生後需要高規格照護,減少新生兒戒斷綜合症。

美沙冬治療助戒毒 醫療協助不孤單

海洛因成癮後,停用會有戒斷症,影響孕婦和寶寶,甚至流產;WHO建議,孕婦不要斷然停用海洛因,需透過醫療協助。陳娟瑜指出,毒癮者其實是精神疾病,是慢性、容易復發的物質使用疾患,目前海洛因可使用美沙冬和丁基原咖因治療,減少患者對於海洛因的需求。

針對產檢利用進一步分析發現,海洛因成癮孕婦若在產前就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產檢利用率將會提高約8%,若是配偶一起參與治療,則可提高至18%(1.1次),顯示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對於海洛因成癮孕婦而言,對於媽媽及胎兒都有正面的助益。

給一個機會 毒癮患者也能圓夢當媽 

社團法人臺灣照顧管理協會理事長張淑慧提到,有一名未成年毒癮孕婦,被男友遺棄,又被趕出家門,沒法租房子,不敢看醫師,也不敢尋求社工協助,怕孩子被帶走,「別人都說她沒能力照顧孩子,勸她墮胎;還有人說她是毒母奶,養出的孩子不健康。」這名媽媽悲痛反問,「然道我沒有當媽媽的權利嗎?」

張淑慧說,毒癮媽媽面對的悲傷,包含社會排除、歧視和汙名化,從社會、經濟、居住到孩童發展都受限,沒辦法給孩子安全未來。曾有媽媽懷孕時戒毒,竟因戒斷性不幸流產,為了孩子想嘗試改變,卻又求助無門,「為什麼不給這些媽媽一個機會?」

張淑慧呼籲,應秉持「1教」,在高中健康教育時,強調吸毒對於健康影響;並針對婦產科醫師、社工人員、大眾教育,減少毒癮媽媽汙名化;「2篩」,加強婦產科醫師辨認毒癮媽媽、新生兒戒斷症知能;「3治」給予毒癮媽媽適當治療,包含配偶和家庭照顧者的支持,鼓勵毒癮媽媽餵母奶;「4護」,在懷孕期間避免起訴或入獄,提供產檢、衛教等醫療服務,替代監禁措施,並提供產後一年持續追蹤。

毒癮媽媽安心就醫 別怕警察上門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也呼應,不要把毒癮患者當犯人,社會應以接納、保護的態度看待,並鼓勵患者向任何婦產科、成癮科醫師求助,保證絕對不會被警察逮捕,可以安心治療,後續更有經濟等問題協助。

看3D電影容易暈 雙眼訓練遊戲有助改善

看3D電影時常感到看不清楚,且有頭暈的感覺嗎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眼科醫師孫普能表示,立體視覺發育不完整,恐有弱視的問題,初期的研究已證實,成年人可透過兩週的雙眼訓練,有效提升立體感,就連對弱視眼的視力也有所幫助。

立體視覺發育不完整 日後恐有弱視

孫普能表示,雙眼立體感是指兩眼共同注視一個物體時,能有三度空間感,可以判斷物體的遠近深淺及距離,一般而言,嬰兒大約在18個月大時立體視覺會發育完成,除非因其他因素,導致兩眼不能同時看到清晰影像,這時就會使得立體視覺發育不完整,且通常日後也恐有弱視的問題產生。

透過VR虛擬實境眼鏡 訓練立體視覺

在過去,對於弱視的治療,會透過遮眼及弱視訓練來改善視力,但不僅對立體視覺卻沒有太大幫助,尤其滿8歲以上者幾乎無效;孫普能醫師指出,最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其實不然,像這幾年發展的雙眼訓練,就是透過紅/藍色眼鏡或VR虛擬實境眼鏡,並配合特製程式來同時訓練雙眼。

兩週雙眼訓練 有效提升立體感

孫普能醫師進一步解釋,初期的研究已證實,成年人可透過兩週的雙眼訓練,有效提升立體感,就連對弱視眼的視力也有所幫助,但對於成年人視力則改善有限,不過目前雙眼訓練還沒正式引進國內,民眾若想訓練雙眼,可透過網路上,像是使用紅/藍色眼鏡的俄羅斯方塊、使用VR眼鏡的虛擬現實遊戲等手機遊戲,嘗試訓練看看。

不過立體感差的成年人,訓練上應以每天半小時,每週五天,為期兩週為主,有助於看3D電影時能更清楚,減緩頭暈情況;孫普能醫師呼籲,但若是小孩有類似情況,則不建議自行使用訓練遊戲,應先給眼科醫師檢查治療較佳,以免對眼睛造成傷害。

中醫針刀療法 治癒頑固痠痛

人體組織因為各種原因(例如:運動傷害、重複動作、施力不當等),使各處肌肉韌帶損傷發炎,造成頑固性疼痛或久年痠痛症狀。針刀療法對於一般常見的軟組織沾黏,如媽媽手、板機指、網球肘、五十肩等療效不彰之頑固性疼痛、久年痠痛皆有特殊療效。臨床上,針刀治療的疾病不僅僅是針對人體肌肉、肌腱、神經、血管等軟組織損傷有顯著療效,甚至也有應用到內臟系統的部分疾病。

56歲吳小姐近一個月來右手大拇指以及中指掌指關節腫痛,屈伸時總有聲響以及阻滯感,經醫師診斷為「手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俗稱「扳機指」,接受針刀治療後痊癒,順利回復正常的生活。

無切口、不流血、痛苦小 為中醫的微創針法 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何裕鈞主任說明,小針刀是將傳統醫學的針灸「針」,和現代醫學的手術「刀」,結合為一體的新醫療工具。融合二者的特色和原理,用類似針灸的不銹鋼針,再把針尖改為刀刃狀,針柄呈現葫蘆狀,針入穴道內或骨骼肌肉間,剝開軟組織黏連病變和鬆解肌肉筋膜,治療只要數秒、不需留針即可完成。由於針具非常細,刺入時痛感非常輕微也不需麻醉,進針針孔非常小、幾乎看不出治療點,以後也不會有疤痕。病人除了感受到打針般的疼痛感外,就是類似針灸的脹、麻和酸等感覺而已。所以也稱為中醫的微創針法。

小針刀的適應症 1)各種慢性軟組織損傷黏連所致頑固性疼痛;如:滑囊炎、狹窄性腱鞘炎、肌肉和韌帶累積性損傷、五十肩、網球肘等。 2)骨質增生(骨刺)引起的痠痛;如:頸椎腰椎骨刺引起的頸部或腰部酸痛、退化性膝關節炎、創傷後關節炎、足跟痛等。 3)脊椎滑脫、頸或腰椎間盤突出、腕管狹窄造成神經受壓所產生的麻痺疼痛。 頸椎退化導致眩暈、偏頭痛、耳鳴、後頭痛等。

何主任建議,當民眾有軟組織損傷、頑固性疼痛、久年痠痛問題,可尋求中醫科醫師的專業診察、配合詳細正確的醫學診斷,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避免再受疼痛之苦。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