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病主法將上路! 特定5類病人適用

台灣器官捐贈人數和等待人數相差甚遠,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數據顯示,目前等待器官移植的病患有9767人,但今年度只有190位捐贈者完成501例器官移植。為尊重末期病人的醫療意願,多年來衛生福利部結合民間團體持續宣導安寧緩和醫療理念,鼓勵民眾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書」,並註記在健保IC卡上,醫師對於無法治癒的末期病人,在尊重其意願的情形下,不施予心肺復甦術及無效的維生治療,以減輕病人的痛苦。

符合5臨床條件 可預約自己的善終

而明年1月6日將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即是讓民眾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提前預立自己的醫療決定。舉凡是20歲以上有完全行為能力者,或是20歲以下但已婚者,本人、至少一位二等親,及未來可代替本人表達意願的「醫療委任代理人」,一起參與各醫院開設之「預立醫療諮商門診」,與醫療團隊深入討論後,事先立下書面的「預立醫療決定」。日後若發生「五項特定臨床條件」:末期病人、不可逆轉之昏迷、永久植物人、極重度失智症或經公告重症疾病時,經醫療團隊確診及確認意願後,可接受或拒絕維持生命醫療與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食,如鼻胃管灌食。

自己生命自己決定 親屬參與了善終心願

台北慈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總幹事、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說明,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和病人自主權利法都是強調特定病人有拒絕醫療的權利,但病人自主權利法擴大適用的疾病範圍,及增加拒絕醫療的選項,不僅限於癌症或器官衰竭的末期病人。希望尊重病人的醫療自主權,確保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依病人的意願選擇治療或善終。

常佑康醫師強調,不論是器官捐贈、安寧療護還是「預立醫療決定」,家屬的參與都非常重要,一定要提早共同討論和諮商,了解病人對生死大事的價值觀與偏好,才不會面臨生死關頭時難以抉擇,或無法善終的遺憾。

預立醫療決定減少痛苦 器官捐贈可遺愛人間

為提升民眾對於器官捐贈、安寧療護以及預立醫療自主的認知,台北慈濟醫院特別舉辦為期一週的宣導活動。台北慈院張耀仁副院長於宣導活動中致詞表示,每個人都會面臨生死,比起痛苦的離開人世,如今民眾有新的選擇,透過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事先和家人共同討論,向醫療團隊諮商,預立醫療決定減少痛苦,也可以將器官捐贈一併納入考慮,遺愛人間。

蛋蛋的哀傷! 男人40歲易受「鳥事」所苦

七夕度春宵,但對四十歲以上的熟男來說,若小老弟不給力,不僅沒有為感情加溫,還可能演變成婚姻危機。一名約莫40歲男性,上個月被太太拖著到醫院看診,太太對醫師抱怨,「老公的小弟弟慘變睡美人,怎麼喚都喚不醒」;原來該名男子長期受勃起功能障礙所擾,兩人都希望改善親密關係的品質,但卻礙於面子問題,遲遲不願就醫。最後在醫師建議下,先服用低劑量口服藥物,不到半年時間,每次男子與太太回診,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明朗,及時挽救婚姻「性」福。

台灣男性不願面對的真相 兩大共病問題應先處理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主任表示,根據國內外研究報告及最新人口統計,全台四十歲以上男性中,逾155萬人有「勃起功能障礙」與「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也就是說,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深受兩大共病困擾,但由於亞洲文化較保守,導致四十歲以上台灣男性中,承認有勃起功能障礙的比例,僅為實際人數的一半。

想讓「性」福增值加分 治療連一拉二密不可分

耕莘醫院外科部廖俊厚主任透露,七夕情人節前,男性因勃起功能障礙,自主就醫明顯較為踴躍,但男性共病的治療與照護就如同慢性病,長治久安才能真正改善,短視近利並不會對於「性」福增值加分。

廖俊厚主任進一步指出,攝護腺肥大伴隨下泌尿道症狀與勃起功能障礙,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遞增。根據德國研究發現,「勃起功能障礙」發生率與不「性」福指數,從30幾歲僅有2.3%,到40幾歲有9.5%,比例成長幅度達4倍,年紀到了7字頭,更高達53.4%的男性無法順利勃起;同一研究指出,有勃起功能障礙的30幾歲男性,近四成有伴隨下泌尿道症狀的問題,而50幾歲患者更高達有七成,男性共病常伴隨同時發生。目前已有口服低劑量藥物治療,定時定量,可同時改善兩大共病。

誤觸假藥 嚴重恐致命

近來偽藥風波不斷,尤其是男性性功能藥物更是氾濫,甚至有部分偽壯陽藥含局部麻醉劑,藉由延緩男性生殖器的敏感度,延長勃起時間,長期使用恐造成「命根子」搔癢、起疹子,甚至可能出現腫脹疼痛,若是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者服用,更有可能因此致命。廖俊厚主任提醒,民眾在用藥前應諮詢藥師,若是處方用藥,不要自行上網網購,建議要就醫問診,請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再開立適合的藥物,才能享受幸福事。

勇敢接受化療 擾人副作用可這樣改善

接受化學藥物治療期間,黃先生進食量少且常感覺噁心、平均一天吐約3至4次並頻頻表示化療真痛苦,吐到膽汁都出來,真沒勇氣繼續接下去治療!黃先生的心聲對多數癌友們來說感同身受,甚至高度共鳴。接受化療是抗癌過程中極其重要的武器,癌友們面對聞之色變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該如何避免甚至改善呢?

化療引起噁心嘔吐 分3種樣態

桃園醫院副護理長王嘉華表示,首先瞭解藥物對身體所造成的噁心嘔吐的過程。化學物質在體內釋放後,經由腦脊髓液或血液傳遞到大腦的化學受體觸發區,導致各種神經傳導物質釋放,直接刺激嘔吐中樞,隨後造成嘔吐產生。使用的化療藥成份也分成高致吐性、中致吐性或低致吐性型化療藥,皆是引起噁心及嘔吐的重要原因。化療引起的噁心及嘔吐分為3種樣態:

1、急性

通常在接受藥物後24小時內發生。

2、延遲性

發生在給藥後24小時及往後數天。

3、預期性

常見於受過去接受化療經驗影響、本身情緒易緊張焦慮者、不佳味道造成。

類固醇、血清素拮抗劑等為常見的止吐藥種類

王嘉華副護理長說明,臨床上合用不同種類止吐藥物是常見避免此副作用的療法。常見的止吐藥種類有類固醇、血清素拮抗劑、適吐朗、Tropisetron、神經激肽受體拮抗劑Aprepitant。其他種類止吐劑有多巴胺拮抗製劑、butyrophenones。輔助型止吐劑有抗組織胺製劑diphenhydramine,其副作用主要嗜睡;安眠藥benzodiazepines除了抗嘔吐的外,還有遺忘的作用,可忘卻不愉快的化療記憶。(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建構失智症友善社區 提供全方位多元照護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統計,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在今年6月底已達44萬7,737人,占總人口16.73%,已是「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明顯增加,依衛生福利部民國100年至101年調查結果發現,臺灣65歲失智症人口約佔8%,推估臺北市失智人口達3萬多人。為提升失智照護服務量能,臺北市政府結合各相關局處、地方社區各類資源與相關團體,建構失智症友善社區,完善照護體系。

整合相關單位 全方位支持多元照護

臺北市政府整合內外資源,對內建立跨局處網絡平台、失智共照中心及失智服務據點等單位共同參與,對外整合社區資源包括NGO組織如臺灣失智症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等,發展多元照護模式。臺北市衛生局指出,透過社區、醫院及健康服務中心提供失智症篩檢,及建置在地化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與失智社區服務據點提供失智症照護服務,可對失智長者及家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早期發現失智早期介入 個案管理分級照護

臺北市衛生局結合健康服務中心、醫療院所及社會局老人服務中心等單位,運用各項活動進行失智症社區篩檢,轉介疑似失智症個案至合約醫院進行檢查、診斷及醫療服務。臺北市衛生局表示,針對確診失智症個案,會依罹病程度或需求,發展個案管理分級照護模式,以主動關懷了解個案需求及問題,並視情形進行關懷訪視;此外,結合健康服務中心及委託民間單位等辦理樂齡成長團體活動,幫助長者獲得自我認同,持續運用現存的能力,也讓主要照顧者有短暫的喘息機會;提供預防走失之愛的手鍊及指紋捺印申請服務、建立社區失智服務志工團隊等失智症照護活動。

在地友善失智照護網絡 長照服務專線1966提供市民協助

臺北市已設置2處失智共照中心,整合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等資源,提供失智個案轉介及追蹤服務、訓練失智照護人才及輔導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以社區為單位,設立9處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分別提供失智者及其家屬認知促進、緩和失智、家屬支持團體、家屬照顧課程等支持服務。為配合長照2.0「看的到、找的到、用的到」宗旨,民眾可撥打長照服務專線1966單一窗口,讓失智者及家屬妥善且快速地得到協助與支持。

台灣「軟男」增5成 不舉之苦如何解?

七夕情人節將至,精心策劃的約會不能只做到表面功夫,床上的表現也要兼顧!根據最新男性硬度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男性的自評硬度,三年來「剝皮香蕉」(二級硬度)與「蒟蒻」(一級硬度)的比例增加超過5成!醫師呼籲,男性若輕忽自身問題,可能會愈來愈軟,而目前勃起功能障礙(ED)藥物安全性及療效,已經獲得全球臨床證實,在醫師評估之後使用,有助於改善問題。

帶皮香蕉男+蒟蒻男增5成 不積極治療恐「愈來愈軟」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張宏江醫師說明,勃起硬度不足是常見的男性性功能障礙之一,臨床上勃起硬度分為四級:小黃瓜(四級硬度)、帶皮香蕉(三級硬度)、剝皮香蕉(二級硬度)、蒟蒻(一級硬度);三級以下即是勃起硬度不足;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約48%男性自評為小黃瓜、33%自評為帶皮香蕉、14%自評為剝皮香蕉,以及5%自評為蒟蒻。相較於2015年「兩性健康觀念調查」結果發現,帶皮香蕉男比例減少近2成;剝皮香蕉男與蒟蒻男比例合計增加約5成,其中蒟蒻男比例還增加超過2倍,可見台灣男性「軟化」嚴重。

不落入假藥陷阱 選擇ED藥物3訣竅

根據2015「兩性健康觀念調查」顯示, 4成男性不滿意自己的勃起硬度,其中就有3成曾想上網購買壯陽藥物。林口長庚醫院男性學與婦女泌尿科主任陳煜醫師指出,面對ED,很多男性因羞於啟齒而上網尋找方法,反而落入假藥的陷阱,不僅無效且傷荷包又傷身。

陳煜醫師建議,可依據1、合法管道:經醫師診斷,提供專業治療建議,並透過醫療管道取得處方用藥;2、長期追蹤:藥物必須具有長期追蹤的研究報告;3、臨床經驗:最多臨床使用經驗的藥物,滿意度最高等三點訣竅,選擇ED藥物。

ED口服藥物重啟「性福」 滿意度高達85

張宏江理事長強調,男性如長期忽略自身勃起硬度不足的問題,除可能影響兩性關係,更會導致自信心低落,影響心理健康。隨著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口服藥物問世後,讓原本是許多男性羞於啟齒的性事,得以透過專業醫師幫助。目前,全球至少有6,400萬位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受惠,而治療後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對於自身表現的滿意度更高達85%。此外,勃起硬度不足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徵兆,建議病友一併檢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指標,了解身體是否有其他異狀。

人瑞罹攝護腺癌、腎衰竭 跨科團隊成功治療

有一名102歲人瑞李老先生患有攝護腺肥大及高血壓,但他素來身體勇健,100歲時還能騎腳踏車趴趴走。近一個月來李老先生出現水腫、血壓飆高及精神不濟等情形,檢查結果顯示,有攝護腺腫大合併尿滯留及雙側腎水腫,引發急性腎衰竭、肺水腫及酸中毒,還發現有攝護腺癌,病況危急。經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透過泌尿科、腎臟科以及老人醫學科的團隊合作,成功讓人瑞阿公恢復健康。

緊急血液透析治療 攝護腺雷射切除手術

由於腎衰竭情形太過嚴重,腎功能僅餘正常的百分之二,該院腎臟科醫師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幫李老先生進行緊急血液透析。待狀況初步穩定之後,再由泌尿科黃志平醫師主刀進行攝護腺雷射切除手術。術後李老先生腎功能回復並停止洗腎,惟其身體功能衰弱,由老人醫學科團隊接手功能性復健及後續照護。

新一代賀爾蒙治療 目前狀況穩定

中國附醫泌尿科黃志平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所造成尿路阻塞進而引發急性尿滯留,對於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心臟衰竭病患常潛藏致命的風險,特別是年長的病人。由於手術前已知這位人瑞的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PSA偏高,及手術後病理切片報告顯示有攝護腺癌,所以術後得定期接受新一代賀爾蒙治療,目前他的狀況穩定,癌指數PSA保持在極低的水準。

泌尿道阻塞打通 腎功能回復可停止透析

中國附醫腎臟科葉宏傑醫師表示,尿路阻塞是造成腎衰竭常見的原因之一,若能及早發現並治療,腎衰竭仍有恢復之可能。本案例緊急血液透析的目的在穩定生理狀況,讓阿公得以接受下一步的手術治療,待泌尿道阻塞打通,腎功能回復就可以停止透析。

離島救護服務 專機駐地、安全轉送

為因應金門、連江、澎湖三離島地區民眾緊急醫療空中轉診需求,及考量離島緊急醫療後送之必要性及時效性。衛福部與交通部民航局、內政部空勤總隊、國防部等相關部會共同協作,啟動「專機駐地、安全轉送」緊急救護新政策,以達到(一)時間減半、效率倍增;(二)專機駐地,功能整合;(三)遠距加值、安全第一的效益。

離島救護直升機 駐地服務鄉親

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表示,本計畫透過中央跨部會單位、地方政府及跨領域夥伴,共同協力完成此任務,讓10多年來離島居民的「盼望」,可以在今年實踐。這個新政策是為因應三離島地區民眾緊急醫療空中轉診需求,及考量離島緊急醫療後送之必要性及時效性。

這個計畫歷經「跨部門10次研商會議」、「1年採購作業期程」及「1年建置整備」,目前三離島都依合約完成駐地整備,也在8月1日三離島救護直升機開始駐地服務鄉親。

離島健康照護 未來三項政策

對於離島健康照護政策,衛福部表示,未來強化重點有三項,(一)從數據找方法,從健保資料庫分析就醫的缺口與需求,作更有效率的離島資源配置;(二)從科技找突破,因離島受限地理位置,而運用科技突破離島地理限制的健康照護創新,是未來的重點計畫。(三)從在地找強點,因離島衛生所是離島民眾平常的健康照護中心,如何透過由下而上,在地的整合,成為守護離島健康的媽祖婆,做好初級預防、健康促進,提升健康識能是離島的幸福工程。

十大死因癌症居首 定期篩檢來預防

根據衛福部統計,去年2017年男性十大死因排名前5名分別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可見得癌症、慢性病與心血管疾病對於男性的健康影響甚大!其中癌症可以透過定期篩檢來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就能降低死亡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主因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引起。

心血管疾病風險 男高於女

烏日林新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古育瑄表示,男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於女性,且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有近半數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如果長期血糖超標,會引起心血管併發症、中風、失明、截肢、洗腎,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大幅增加死亡風險。

癌症連續36年蟬聯十大死因第一名,身為家中支柱的男性,有些人對於癌症篩檢會因忙碌工作怕麻煩或逃避的心態,而拒絕接受檢查,直到有其他明顯症狀出現才就醫,癌症病程可能已經第二期以上,臨床證實癌症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提高治癒率與預後。

大腸癌篩檢簡單 快速、非侵入性、無痛安全

古育瑄醫師強調,大腸癌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許多民眾以為只要沒有症狀,肉眼沒看見出血,就不需要做大腸癌篩檢,但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可透過糞便潛血檢查來提早發現大腸癌及瘜肉,再加上大腸癌篩檢與其他癌症篩檢相比更簡單,只要將採便管帶回家自行取樣微量糞便樣本,帶回醫院或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3週後就能知道結果,屬於快速、非侵入性且無痛安全的篩檢工具。

呼籲男性族群培養正確的生活型態、定期接受篩檢,可以有效預防癌症,更要均衡飲食、作息規律、適當運動,遠離三高疾病才是健康關鍵!如果發現身體出現異狀時,建議提早就醫檢查,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與評估,才能真正找出問題並及早改善。

30歲以上嚼檳榔、吸菸者 每2年可接受1次口腔黏膜檢查

男性朋友可透過八月關懷男性健康月活動,配合國健署推動的免費四癌篩檢。男性朋友有大腸癌、口腔癌篩檢可選擇,50歲至74歲的民眾每2年一次可接受糞便潛血篩檢,早期揪出大腸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或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每2年一次可接受口腔黏膜檢查,遠離口腔癌風險。有癌症相關家族史的民眾,更不能輕忽癌症篩檢的重要性!

八月起凡男性朋友於上午8時30分至11時30分至烏日林新醫院接受口腔癌、大腸癌篩檢,加碼提供免費的尿糖與尿蛋白檢查,更能參加抽禮券活動,以及限額一百名的血脂肪(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密度、低密度膽固醇)、糖尿病檢查(飯前血糖、糖化血色素)。(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