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72歲阿嬤骨鬆 咳嗽跌坐腰椎壓迫性骨折

一名72歲張阿嬤咳嗽跌坐在椅子上,一坐就突然發生壓迫性骨折,痛到流淚,檢查診斷為腰椎壓迫性骨折,骨密度僅為負3.5,骨質嚴重缺乏,需穿上背架且經藥物治療,目前復原良好。新光醫院骨科釋高上主任觀察門診骨鬆個案,初步發現,個子瘦小、骨骼纖細的人較易罹患骨鬆,平衡感也不好,常容易跌倒,另外,急速減重也會造成骨質密度流失,增加骨折風險。

跌坐最常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釋高上主任指出,年長者骨折與手腳協調較差等種種因素易造成跌倒有關,跌倒時若用手去撐,會造成手腕(遠端橈骨)及肩膀(近端肱骨)骨折,若髖部著地會造成股骨近端如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或骨盆骨折,若跌坐在屁股上,最常見是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高達15%

駝背是骨質疏鬆的前兆,女性35歲後,骨量會以每年1~2%的速度減少,50歲更年期後更會以3~5%的速度快速下降,骨骼無法維持正確的姿勢,逐漸出現駝背、壓迫性骨折和姿勢不正的現象,若因骨鬆發生更嚴重的髖部骨折,不僅行動力下滑,一年內死亡率更高達15%,相當於末期乳癌 患者經治療後一年內的死亡率。

多吃含鈣食物、多運動、曬太陽

釋高上主任說明生活習慣也會影響骨質強度,如抽煙喝酒、停經後太瘦、不運動、鈣不夠,另外若父母曾發生骨折,特別是髖骨骨折,罹患骨鬆風險也會提高。避免骨鬆,平時多吃含鈣的食物,例如優酪乳、小魚干及牛奶等;多運動,最好每天曬太陽,只要約巴掌大的皮膚面積,在太陽底下曬個10~15分鐘,維生素D的攝取量就足夠了。

若有徵兆應早期篩檢治療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研究曾預測台灣2025年超過50歲以上女性將成長31%,推估恐有500萬名女性面臨骨鬆風險,尤以50歲以上停經婦女、65歲以上男性為主要高危險群。釋高上主任提醒,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適當飲食、生活習慣與藥物的協助,若有骨質疏鬆徵兆應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安寧照護需靈性 臨床宗教師培訓中心揭牌

為造福更多即將往生的病人,大林慈濟醫院安寧(心蓮)病房特別規劃佛教宗教師培訓課程,培養佛教宗教師參與緩和醫療臨終照顧的專業能力,建立本土化佛教宗教師的臨終關懷模式。此計劃由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與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陳榮基簽訂臨床宗教師訓練合作意向書,共同為臨床宗教師培訓中心揭牌,今年起將由醫院臨床宗教師普安法師為三位參與培訓法師提供臨床培訓課程。

安寧病房非等死 安寧照護讓病人活的更有尊嚴

陳榮基董事長表示,安寧照護剛開始時,有很多人誤會是讓病人安安靜靜地等死,幾經澄清,才讓民眾了解,安寧病房是讓病人在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或天堂之前,一個休息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快樂地活到最後一刻,很有尊嚴地往生。目前全臺除了臺大醫院外,大林慈濟醫院是南臺灣唯一的臨床宗教師培訓基地,期待在大家努力下,未來能讓更多臨終病患可以受到臨床宗教師的照顧,帶著笑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佛教宗教師助臨終病人、家屬無畏懼面對死亡

大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主任孔睦寰強調,安寧療護注重「身心靈」照顧的需求,越接近生命末期,癌末病人的靈性照顧越顯得重要。據臨床證實,由經過培訓的佛教宗教師所提供的靈性照顧,不但對佛教徒是強力的助緣,更能協助無宗教信仰,或非佛教信仰的臨終病人、家屬,能無懼、無畏及無憾地面對死亡,繼而提供後續的悲傷撫慰。因此,佛教宗教師臨床專業的建立與人才培訓,已成為末期臨終關懷不可或缺的一環。

連日高溫降雨 小心病媒蚊超標警訊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公布今年第32週(8/5-8/11)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結果,總調查44里次,其中布氏指數3級(含)以上計5里次,分別為鳳山區(2里)前鎮、苓雅、鼓山區各1里,統計第32週全市病媒蚊陽性容器率9.3%較第31週7.3%升幅兩成。該局提醒,近日持續高溫雨,病媒蚊密度漸升,要特別注意環境清潔,去除積水容器,以免滋生病媒蚊。

病媒蚊比例增 高市確認23案例

依據高市府環保局進行捕蚊桶(gravitrap) 病媒蚊監測結果顯示,由捕蚊桶長期監測結果顯示陽性率大於30%里次百分比,已由27週的3.6%大幅上升至目前10.6%,顯示全市病媒蚊密度呈現攀升趨勢。高雄市衛生局近期進行各行政區里、公司行號、學校、機關等場域病媒密度調查,發現由於近日連續降雨,戶外瓶罐雜物、帆布積水孳生病媒蚊的比例大幅增加。

此外,該局日前針對高雄市境外移入登革熱確診第23例個案之大專院校進行其校園緊急防治病媒蚊密度調查時,發現校園內宿舍及校舍大樓地面已積水孳生病媒蚊,且校內花盆、底盤、帆布、水溝等26處場域亦發現陽性點,衛生、環保單位連續3日協助校方進行室內外噴藥滅蚊等緊急防治工作,並責請校方加強改善環境與提醒入校學生、民眾注意個人防蚊措施,嚴防次波疫情發生。

校園積水容器多 易生病媒蚊

高雄市衛生局提醒,暑假期間學校應加強巡查校園環境,落實自東南亞返國的教職員工生健康管理,回國後若出現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生病勿趴趴走,以避免造成同住家(友)人及社區接觸者感染風險。

高雄市政府呼籲,登革熱防治除了需要政府的努力外,更要民眾積極配合主動清除住家室內外及社區中的積水容器,各行政區與全體市民務必提高警覺,落實環境自我檢查,市府環保及衛生單位將持續進行高風險場域病媒監測工作,凡經查獲孳生病媒蚊,將依法開單告發,以捍衛市民健康。

小傷口別大意 防範蜂窩性組織炎這樣做

31歲的張小姐家中飼養貓,與貓咪玩耍時不慎被貓爪抓傷手臂,原本覺得傷口小不以為意,當天下午患部就紅腫熱痛,接著幾天腫痛加劇,皮膚表面不斷滲出組織液,第3天發燒才就醫。住院後經過施打抗生素施打、傷口換藥等治療,配合抬高肢體,改善紅腫熱痛情況,傷口復原良好,1週後可出院以門診追蹤。

糖尿病、癌症、洗腎病友 被感染的機率較高

桃園醫院傷口護理師黃怡靜說明,蜂窩性組織炎是常見的感染症,較常發生於下肢部位。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曾得過不同程度的蜂窩性組織炎,感染程度可能僅輕微紅腫痛,亦可能到達深部組織,導致壞死性筋膜炎,面臨截肢風險。若細菌入侵到淋巴血管內導致敗血症,嚴重將危及生命。

蜂窩性組織炎成因為任何外傷,濕疹、香港腳產生的表皮缺損;皮膚過度乾燥、水腫等皮膚不健康即可能讓細菌入侵造成感染,人體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動物蚊蟲咬傷、引起外傷的物品等,都可能帶入細菌。特別是罹患糖尿病、癌症、後天免疫缺乏症、洗腎病患、肥胖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病患,被感染的機率較高。

避免蜂窩性組織炎 穿著鞋襪、防刺傷

黃怡靜護理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方式會依照感染的嚴重度給予治療,若症狀輕微者,先投予口服抗生素,若情況變嚴重、紅腫擴大或疼痛增加,甚至出現發燒等,即懷疑感染擴散到血液或筋膜層,需要進行針劑抗生素治療,同時可能會透過抽血來檢查發炎程度,安排X光攝影確認筋膜骨頭是否受感染。若傷口出現化膿、壞死,則需由外科手術介入進行引流膿液、清創等治療。

預防蜂窩性組織炎,避免皮膚過乾或潮濕,定時追蹤治療皮膚疾病如香港腳、濕疹。注意環境及個人清潔衛生,糖尿病患者須控制血糖、定時檢視雙腳、穿著鞋襪減少皮膚被穿刺或割傷風險,修剪指甲須避免剪到周圍軟組織。不要忽略任何小傷口,部分病程進展快速,演變為嚴重的壞死性筋膜炎可能僅需短短幾天。當發現患部出現紅、腫、熱、痛時,建議立刻就醫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深受慢性鼻竇炎之苦 每四人就有一人

環境空氣品質差,不少人深受鼻炎所苦,其中又以鼻竇炎最嚴重,鼻涕、鼻塞整日不停歇,日常生活甚至睡眠都受到干擾。根據統計,台灣每4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慢性鼻竇炎,長期之下會對生理與心理造成不少負擔。

環境差鼻炎苦 傳統內視鏡復發高

嚴重鼻竇炎的治療,過去得依靠內視鏡手術,器材深入鼻腔,將嚴重病變的組織去除,讓鼻竇開口恢復通暢;但內視鏡提供2D平面影像,較無法精準切除病灶,醫師在靠近腦部與眼部等危險區域動刀也較為保守;若病灶未徹底清除,疾病便可能復發。

立體定位導航系統 提升手術精準度

羅東博愛醫院引進新一代電磁立體定位導航系統,同步結合電腦斷層影像與術中3D立體定位,讓醫師清楚辨識鼻腔內病變部位。除了有助醫師精準移除病灶,更能夠協助醫師避開神經、血管等重要構造,大幅降低術後併發症機率,為病人豎立一道最佳安全防線。

鼻腔構造繁複,這套導航系統便是將類似行車衛星導航的原理,應用在鼻竇手術上,藉由磁發射器在鼻腔中建立磁場,器械上附有線圈,能在磁場中精確定位,以3D立體方式呈現在系統螢幕上。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陳盈霖則表示,導航系統能廣泛運用在嚴重鼻竇炎或復發手術、顱底骨折、鼻部及顱底腫瘤等病症上;此外,利用這套系統,面對鼻腔二度動刀、鼻腔結構改變的病人,也能夠得心應手。

守護健康! 智慧醫療進駐花蓮秀林

為了讓醫療資源能真正的深入每個鄉鎮民眾的家中,守護民眾健康,花蓮慈濟醫院2018年通過衛生福利部評選,與花蓮縣政府共同建構「幸福花蓮健康秀林」整合性照護計畫。結合專業醫療與資通訊技術,整合成最新的智慧醫療照護科技,進駐花蓮縣秀林鄉偏遠地區,進行秀林鄉健康福祉整合照護,為鄉親提供貼心的醫療服務。

跨醫療照護 提供偏遠鄉親服務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表示,這次計劃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跨醫療照護、社會福利、兒童早療系統的連結。並且培訓出在地的「健康守門人」,目前初步已經有三十位健康守門人的加入。藉由專業的照護訓練,讓居服員或待業人才能成為鄉鎮裡的醫療點,化被動為主動去關心社區民眾。

科技結合醫療 創健康福祉計畫

「讓科技不只是停留在電視裡。」衛福部資訊處處長龐一鳴表示,科技不應該只是在電視裡或者網路上看到的「新奇」,透過醫療與科技的結合成智慧醫療照護,可以消去到醫院的距離,讓科技能確實發揮效用。

行政院科技會辦副執行祕書丁詩同特別感謝花蓮慈院的努力,把科技引進醫療,讓醫院變得沒有距離,這也正符合這幾年來,政府推動健康福祉計畫,讓更多產業能一起進入,成就全民健康照護。

雲端科技 協助花蓮鄉親居家照顧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2014年花蓮慈院就透過「以雲端科技提供高品質的末期病患居家照顧」,結合資訊與醫療專業,讓病人能安心回家,後續這幾年也積極地爭取資源,在東部地區推動智慧醫療。

林俊龍執行長表示,此計畫預計將涵蓋秀林鄉全鄉各村及部落,關注秀林鄉所有的居民,應用資通訊科技縮短偏鄉的距離。

放下3C! 家扶引領青少年走出虛擬世界

烈日當空,能夠躲進涼爽的冷氣房內打手遊、追劇及使用社群軟體,儼然是現代兒童與青少年現實生活的寫照。而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有感於國中生花太多心思在線上遊戲或3C產品上;新北市家扶中心邀請荒野保護協會,特別辦理為期兩天兩梯次的國中生營隊,帶領67名國中青年放下3C產品,走出虛擬世界,走進國寶級濕地,迎接陽光熱浪,用眼去觀察、用耳去聆聽、用手去觸碰、用心去體會,實際的感受人與大自然間相互尊重的感動。

迎接大自然 拉近人與人間的距離

雖然3C產品獲得的資訊和刺激變多變廣,但實質的人際冷漠、疏離,虛擬世界吞噬了真實的社交,新北市家扶中心透過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帶領國中青年放下3C產品,實際走訪宜蘭員山鄉雙連埤,除了打開五感體驗自然外,也與當地小農學習友善耕作,一同為這片國寶濕地進行棲地保育,學習妥善對待自然生態環境,守護台灣這片美麗的土地。

一名患有自閉症、蠶豆症、地中海貧血,目前就讀國二的阿翔分享,個性內向寡言,不善言辭表達的他,鮮少有外出遊玩的機會,更遑論至森林裡參加自然體驗活動,當得知有這個機會可以參加活動開始,便每日倒數計時,期待營隊活動日子來臨;阿翔的母親也很感謝能給孩子走出家門,向自然學習的機會。

另一名不同於在校園中就讀的國中生,選擇在家自學的小崴也說,他在學習上雖有更多的自主權,但卻少了與同儕互動的機會,透過本次營隊能與自然環境近距離接觸,更與夥伴產生互助合作的關係,這根本是超值營隊。

向下扎根 夏令營寓教於樂

新北市家扶中心主任陳美君表示,對中心扶助的國中青年來說,為暑期特別籌辦的國中生營隊,是弱勢青少年們一年之中非常重要的生命體驗與學習,更是專業社工運用團體動力、寓教於樂的好契機,看見社工的揮汗、孩子們的投入與改變,學習用愛與人相處、安全關係建立、性別議題討論等,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助,不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同時間也提升人際互動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守護原生食藥用植物 已完成648例保種

臺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在三萬六千餘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蘊育了超過4600種以上的植物種,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植物是臺灣特有種,此多樣化的自然資源為臺灣最珍貴的瑰寶。但面對全球環境急速變遷,許多物種正面臨消失或滅絕問題;因此,如何確保臺灣原生植物物種之永續保存及維持生物多樣性,為當前重要課題。

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保種 成果豐碩

為守護台灣原生食藥用植物,興大於日前在惠蓀林場舉辦「臺灣原生食藥用植物資源與開發討論會」,參與此討論會的永豐餘集團何壽川先生說,從臺灣自然環境中,找尋具備食用、藥用或加工用途潛力的本土植物物種,進行種原調查及保存,研究並開發其永續利用模式,期能在兼顧生態保育及維持生態多樣性之前提下,確保臺灣農業的永續發展,達到「環保」、「永續」、「利他」的理念。現已完成648種食藥用植物之培育保種、設置保種教育中心、臺灣原生種活性分析、開發月桃飲品及保養品等豐碩成果。

特有種植物開發 以達自然資源永續利用

中興大學副校長黃振文召集興大在生態保育、植物分類、天然藥物開發等專長的研究團隊,針對臺灣原生的食、藥用的植物進行蒐集、保種以及活性探索的研究工作。而為了發掘所保種植物於醫藥、保健功能發展的可行性,同時進行植物成分活性研究,目前已發現土肉桂、南投月桃、金櫻子、中國柃木、毛柱楊桐、凹葉柃木、杉木、鐵丁樹、樹參、裏白忍冬、三葉五加、厚皮香、恆春山茶、短柱山茶、臺灣肖楠、臺灣粗榧、鳳凰山茶等植物均具有進一步開發為代謝症候群、癌症預防等醫藥保健產品之潛力。

產學合作 提升醫藥開發潛力

興大校長薛富盛說明,除了醫藥保健功能的產業開發潛力外,此計畫的成果更可與山村再造計畫,以及大學社區關懷責任結合,如本計畫所蒐集的優良品種月桃,已協助部落居民於原住民保留地上種植,而研究團隊所開發的月桃萃取物應用於飲品、保養品的技術也與生技公司合作完成產品生產。未來也將在此基礎下,繼續結合校內外研究團隊與產業界,共同開發臺灣珍貴的自然資源。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