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嚴重藥物過敏 婦人全身扒了一層皮

恐怖!平日常見的感冒藥吃下肚,全身皮膚竟像洋蔥一樣層層脫落。大林慈濟醫院近日接獲一名婦人,到院時整身沒有一處完好皮膚,就像受到嚴重燙傷,從頭到腳被狠狠扒了一層皮,嚇壞的家屬趕緊送醫搶救,在安排住院治療後,婦人目前已控制住過敏症狀,逐漸長出新皮,挽回寶貴一命。

吃了感冒藥 差點要了命

今年55歲的徐姓婦人,日前因頭痛、發燒等感冒問題,由先生載到診所看病後拿藥回家,當晚服完藥就上床睡覺,沒想到隔天開始肚子痛、全身奇癢無比,整身還佈滿了紅疹子,後續疹子變成一顆顆如蠶豆大小的水泡,連嘴巴裏也全都是,很快水泡開始融合成片狀,包括雙腳及背部、臀部,只要用手輕碰皮膚就大片掉落,甚至褲子穿的合身一點,脫下時皮就跟著掉下來。

徐姓婦人的先生說,當時趕緊帶妻子到鄰近醫院掛急診,醫生診斷後表示嚴重藥物過敏,必須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婦人全身仍不斷出現紅腫、癢、水泡、發高燒、解黑便等症狀,整個人已呈現昏睡狀態,後續因全身有大面積的皮膚掉落,使得真皮曝露在外,於是醫師建議轉至大林慈濟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除了抗過敏 還要全身防感染

大林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黃介琦說,毒性表皮壞死症能侵犯全身皮膚,包括口腔、眼睛、消化道與泌尿道有上皮的地方,婦人在治療期間,除了給予抗過敏的藥物之外,同時還要保護皮膚不受感染,主要是怕沒皮的部分細菌會跑進去,造成感染,加上全面積的脫皮,抵抗力就會變弱,若沒有妥善處理,嚴重時甚至會引發敗血症而死亡。

主動告知藥物過敏 小病換命不值得

黃介琦醫師指出,部分痛風藥、抗癲癇、消炎藥等易引起藥物過敏,輕微時的藥物過敏多數是起疹子或眼睛腫,可能一天內就消失,不過若是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病人則會出現脫皮、喉嚨腫、呼吸急促、氣管收縮、休克死亡。

他提醒民眾有藥物過敏或不適的情況,別忘了每次看病時,主動提醒醫師或藥師,並將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名稱寫下來隨身攜帶在身上,以提供醫護人員做為參考,且更能確保個人用藥的安全。

雙腿潰爛不就醫 自行擦藥險喪命

一名60歲的黃姓患者,一年多前小腿莫名長出一顆小水泡,到了晚上水泡突然腫得像十塊錢硬幣大,這一年間擔心雙腳被截肢,只願求助藥局,前後換了多條藥膏不見傷口復原,反而越來越嚴重,直到敗血症昏迷送進急診,經醫師水刀清創手術,傷口才漸漸復原,免於截肢風險。

莫名水泡沒改善 自行買藥了事

黃姓患者表示,一年多前的某一天,覺得天氣特別冷,腳變得很腫,突然發現小腿長了一顆小水泡,不會痛也不會癢,不料到了晚上水泡變得非常大,比十塊錢硬幣大,當時以為自己是腳氣症又犯,於是找藥局藥劑師開藥,前後擦了五條治療皮膚炎的藥膏都沒改善,且越來越嚴重。

免疫系統差 小心引起敗血症

即使家人要求前往醫院求診,也非常堅持不願到院治療,加上自己本身就不愛出門,退休後更少外出機會,情願擦藥膏也不想到醫院,更不想聽見醫師如果對自己說要截肢的話該怎麼辦。

豐原醫院傷口照護科主任陳明澤表示,黃姓患者因免疫性統不佳,導致莫名水泡出現,如果患者能盡早就醫,傷口就能及時治療,不至於雙腿潰爛,甚至出現嚴重敗血症。

清創水刀手術 治療佳風險低

一般使用手術刀清創,很難控制清創的力道,「清創水刀手術」可以調控清創的深度,比較不會在清創時切割到下面的皮層,經治療後,患者傷口漸漸復癒,也免於患者擔憂的截肢風險。

豐原醫院傷口照護科主任陳明澤再次提醒:剛開始時千萬別隨便自行治療 ,應盡早至醫院就醫且選擇有傷口整合性照顧的團隊,做好完整性的評估再治療 這樣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跑步後心肌梗塞 36歲男得心衰竭

心衰竭可不是老人病!一名36歲陳先生,無慢性病史,去年初跑步後,自覺呼吸喘、胸悶,到急診等待就醫,突然發生休克,經過心電圖檢查,確診為心肌梗塞,且合併心室頻脈、心因性休克;儘管急救後撿回一命,但又發生心衰竭。

心導管手術 搶救性命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指出,該患者休克後,醫療人員立即給予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時放置葉克膜、主動脈氣球幫浦置放術,並安排心導管手術,發現其冠狀動脈中段完全阻塞,確診為冠狀動脈心臟病,經放置支架後轉入加護病房,經過一周病情穩定出院。

心臟功能變差 罹患心衰竭

曾炳憲表示,患者在門診治療半年後,追蹤發現其心臟變大、功能仍持續下降,日常生活容易呼吸喘不過去而無法工作,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心臟衰竭,透過安排心衰竭門診,提供居家心臟復健指導、運動心肺功能測驗評估治療效果,以及藥物調整;如今,患者能夠返回工作崗位,觀察至今恢復良好。

多運動、少油鹽 預防心血管疾病

曾炳憲主任強調,心臟衰竭不是老年人專利,很多病患年紀輕輕人也罹病,多數病因為擴張性心肌病變,極少數是心肌梗塞造成,提醒民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規律運動、飲食少鹽少油;若有心跳異常、莫名呼吸急促,應就醫檢查。

 

視線突然霧茫茫 驚!視網膜剝離上身

高度近視民眾要當心,視網膜剝離恐隨時找上門!一名年約50歲的男子上班前突然感到右眼出現煙霧籠罩,霧濛濛的影像讓視線模糊,沒想到就診後醫師指出該名男子的右眼視力極差,僅能於30公分左右距離辨識手動。經散瞳檢查,發現患者除了明顯玻璃體出血外,視網膜上方有一裂孔並於裂孔周圍有視網膜局部剝離的狀況,趕緊安排手術治療。

視網膜變薄範圍擴大有可能失明

視網膜剝離患者有可能出現飛蚊症、視野缺損、視線有閃光等症狀,衛福部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表示,視網膜剝離指的是視網膜神經層與下方的色素層分離的現象,若不處理任其範圍擴大有可能會導致失明。由於視網膜本身有變薄之處,再加上玻璃體變質液化,形成牽扯的力量,可能進一步引發視網膜剝離。

何建賢主任提醒,視網膜剝離屬眼科重症,需要即時、積極的治療,否則可能會造成視力永久的損傷。高度近視、有視網膜剝離家族史、曾經動過白內障手術摘除水晶體、眼球或頭部受過劇烈撞擊、曾眼內發炎、周邊視網膜退化變薄、另一眼有裂孔或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等皆是產生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

術後2至4週要避免劇烈運動

何建賢主任提到當裂孔產生時,可利用雷射或冷凍治療。2種治療目的都是在視網膜裂孔周圍形成瘢痕組織,使裂孔周圍之視網膜與其下組織焊合在一起,防止視網膜剝離的發生。但何建賢主任也提醒術後2至4週要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身體的碰撞及頭部快速擺動更應避免,直到瘢痕足夠強固。

院方提醒高危險病患須定期安排視網膜檢查,每半年或一年至眼科進行散瞳檢查眼底,若發現有可疑病變應即刻處置,避免後續衍生視網膜剝離,視力受損的憾事。(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