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靜脈曲張 竟可能是嚴重疾病警訊!

靜脈曲張竟然可能是嚴重疾病警訊!國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孟霖表示,靜脈曲張患者當中,約10%-15%是深層靜脈衰塞造成,而深層靜脈血栓一旦進入肺部,便可能引起肺栓塞,嚴重甚至會致命,建議檢查靜脈曲張時,最好也看一下有沒有深層靜脈栓塞,並針對病灶進行治療。

仔細檢查 便可發現深層靜脈栓塞病灶

李孟霖醫師分析,深層靜脈栓塞主要風險因子包括懷孕、抽菸、肝硬化等,靜脈曲張患者就醫時,醫師多半會安排超音波檢查,了解血管粗細、血管逆流狀況,若有深層靜脈栓塞,只要仔細檢查,就會看得出來。靜脈曲張如果是深層靜脈血栓造成,即使針對靜脈曲張做治療,還是容易復發,因此要好好治療深層靜脈栓塞,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許多原因 都會增加靜脈曲張風險

除了深層靜脈栓塞,許多原因也會增加靜脈曲張發生風險,李孟霖醫師指出,像遺傳、久坐、久站、懷孕等,都可能增加靜脈曲張發生機率,患者不只皮膚變薄,嚴重時,甚至傷口潰爛、反覆出血。門診中曾出現二十幾歲女性患者,連走路都受到影響。

目前治療靜脈曲張以「血管腔內射頻治療手術」為主,治療重點在於透過導管,運用能量將大隱靜脈封住,這樣血流較不會逆流,靜脈曲張也會有所緩解。

靜脈曲張患者 避免泡溫泉、泡熱水

李孟霖醫師提醒,想預防靜脈曲張,平常要避免久站、久坐。若真的需要久站、久坐、搬重物,可以考慮穿輕等級彈性襪,或多或少可幫助預防靜脈曲張。另外,靜脈曲張患者若泡熱水、泡溫泉,血管容易擴張,靜脈曲張就會更嚴重,本來沒有流血,一泡熱水,可能就「噴血」,因此建議患者最好不要泡熱水、泡溫泉,以免症狀加劇。

瘦身3原則 讓你不復胖!

成功瘦身後又復胖,原因不外乎是恢復減重前的飲食、沒有運動習慣、或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未根除,以致於體重又慢慢回升。楊尚文營養師表示,只要把握好三個大原則,自然能成功瘦身不復胖。

原則一 :從吃做起(飲食控制)

肥胖的原因在於飲食熱量大於身體所需,多餘的熱量便會以脂肪型式儲存。要減重成功,就必須控制熱量,這是一般減重者都有的概念。許多人自然就會覺得吃的越少越好,而採用極低熱量或偏食飲食。此種方式減重速度雖快,減到脂肪的比例卻不多。過度嚴苛的飲食也無法持續太久,自然容易瘦而復胖。

均衡飲食,控制好醣類、蛋白質、脂質各營養比例,才能減掉多餘的脂肪。減重成功後,飲食雖不需像減重時嚴格,但要將這些飲食觀念內化為日常生活之中,懂得控制熱量,挑選食物,自然能一直保持理想的體重。

原則二:從動做起(規律運動)

常見的運動減重也細分為許多種,例如:有氧運動、負重運動、核心運動、伸展運動等。隨著運動的時間與強度的不同,有的可幫助燃脂,有的可提升身體代謝,或者兩者兼具,適量運動對減重者而言都是有所幫助的,而這些不復胖的人,通常都有一至多種以上的運動習慣。運動的時間不需超過一小時,大致以20分鐘負重運動增加肌肉的質與量,配合40分鐘有氧運動增加熱量燃燒即可。

原則三:從生活做起(生活型態修正)

除了飲食與運動外,把生活中的中小細節做好也能幫助減重更加順利且維持成果更久。楊尚文營養師表示,例如適量的飲水、充足的睡眠,可幫助身體維持良好代謝。不以食物作為發洩情緒的替代品、看懂食品標示、三餐定時定量,能幫助熱量控制更加容易。記住減重的動機與目標,付出努力,當成功之後,更要記住當初的努力,維持好體重,才不會讓成果白費,做個真正減重成功者。(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感冒症狀莫輕忽 中藥茶飲防惡化

最近天氣不穩定,有好多人因此而感冒,甚至有人還遭到流感病毒入侵;中醫師提醒,一旦出現感冒症狀,就趕快用中藥茶飲來調理,可以顧表氣,並且防止風寒入侵,進而能預防感冒惡化。

各年齡層都有人找中醫治感冒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表示,感冒以中藥治療效果很好,各年齡層都有人因為感冒而來找中醫,尤其是有些家長比較不敢讓小朋友吃西藥的解熱鎮痛劑和抗組織胺,怕會有副作用,因此一有感冒症狀,就都會帶小朋友來看中醫。

輕微發燒 中藥調理可使症狀消除

傅宗楷主任指出,感冒時若是一般輕微發燒,先以中藥調理,使症狀消除,就可以避免感冒惡化,出現更嚴重的病況;由於中醫認為感冒有區分為風寒、風熱,或是痰濕、痰燥,就會依據每個不同的證型來用藥。

風寒型感冒用葛根湯、辛夷散 風熱型感冒用麻杏甘石湯與銀翹散

傅宗楷主任進一步指出,若是一開始是打噴嚏、流鼻水,鼻水是清清如水透明狀,就是風寒型感冒,這時要用葛根湯、辛夷散等中藥治療;若是風熱型感冒,會有發燒,鼻涕是黃色,以及喉嚨痛等症狀時,就用麻杏甘石湯與銀翹散等來調理。

多吃含維他命C水果 中藥茶飲增強免疫力

更重要的是預防感冒,若是有感冒病毒流行時,傅宗楷主任建議,可以多吃含維他命C水果,例如芭樂、奇異果等,或是喝些中藥茶飲,尤其是含有黃耆可以預防寒氣從呼吸道入侵,或是桂枝、粉光參、黨參增強免疫力,例如參脈飲中有麥冬、五味子、粉光參、黨參來去表氣,玉屏風散中有白朮、防風、黃耆可顧表氣,並防止風寒入侵。

出門帶件薄外套 不要吃冰以免降低免疫力

傅宗楷主任提醒,在室內不要開太強冷氣,尤其是下雨天,雨水會使熱帶走,晚上睡覺沒有蓋被子,或是穿太少衣服,很容易感冒;所以,要注意溫度變化,出門帶一件薄外套,去公共場所有冷氣,突然熱又進入冷氣間,寒氣太盛也會感冒,而且在夏天也不要吃冰,吃冰對呼吸道不好,並會降低免疫力,就很容易引起感冒病毒侵犯。

5種營養素發功 補鈣才會成功!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加上飲食習慣不良、少運動,越來越多人面臨骨質流失、骨鬆威脅。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師趙順榮指出,骨骼健康、骨密度都與鈣攝取量息息相關。若想補充鈣質、提升鈣質吸收率,除了鈣離子,維生素D、B群、礦物質鎂、鋅等也都非常重要。

5種營養素共同作用 促進骨骼健康

趙藥師分析,研究顯示,攝取充足鈣質,不但可預防骨質疏鬆症,對降低直腸癌、男性前列腺癌風險也有幫助,鈣濃度充足,肌肉、心臟才能正常收縮,神經功能也才能維持順暢。維生素D則可促進鈣質吸收,當缺乏維生素D,骨骼容易變薄、變脆。

鈣:鎂 黃金比例2:1

此外,礦物質鎂可幫助骨細胞對鈣的吸收、利用,臨床研究證據顯示,鈣與鎂的比例為2:1,較能提升鈣質吸收率、利用率。而礦物質鋅主要在促進骨骼形成,對於提升免疫力、維持正常食慾、味覺,也有正面效益。至於維生素B群則可以維持心臟、神經系統健康,並減少腰酸背痛發作風險。

碳酸鈣 較為穩定、安全

趙藥師表示,「鈣補充劑主要成分為鈣化合物,如碳酸鈣、磷酸鈣、檸檬酸鈣等」,以吸收率來說,磷酸鈣約25%,碳酸鈣約27%,檸檬酸鈣為35%,民眾選購鈣補充劑時,要多注意鈣離子含量、來源。依據美國藥典鈣元素比率數據,碳酸鈣為40%,因此較為穩定、安全。

正常成年人 每日鈣攝取量建議800-1000毫克

以一般正常成年人來說,每天鈣質攝取量約需要800-1000毫克,更年期女性為1000毫克,建議在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睡眠服用鈣片,避免食物影響鈣質吸收。至於維生素D3,建議每日補充800-1000國際單位,以利鈣質吸收。

規律運動、健康飲食 降低骨鬆風險

趙藥師也叮嚀,根據2015年台灣骨質疏鬆症防治共識、指引,想預防骨質疏鬆症,就要適量攝取鈣質、維生素D3,避免過度節食,也不要吃太鹹,不要攝取太多含磷食物及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咖啡因,不要抽菸,飲酒不過量,也要多運動、定期做骨密度檢查。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