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多重人格真的存在? 孔繁錦:情緒太壓抑導致

你覺得身旁是否有人就像是有多重人格般,不斷的在變化?有部電影「分裂」就是演出一人具有20多種人格,劇情有些誇張,但是真實人生是否也可能發生呢?精神科醫師指出,會有多重人格都是因為情緒太壓抑導致,通常都是雙重人格,會有20多種人格不太可能。

「24個比利」多重人格令人驚悚

電影「分裂」是根據小說「24個比利」改編拍攝,劇中雖沒有將主人翁24個多重人格全部都演出,但是已經非常驚人,劇情充滿驚悚,令人難以釋懷;若是有人真的具有這麼多重人格,確實是滿困擾的,不只是身旁的人,本身也應該是會很難過!

情緒受到壓抑導致精神出現解離狀態

衛福部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孔繁錦表示,多重人格有其時代背景,主要是因為情緒受到壓抑沒有出路,進而導致精神出現解離狀態,以致發生人格大暴走,而有如電影中所出現的20幾種人格,則是電影演出來的。

孔繁錦醫師進一步指出,現代社會多鼓勵做自己,較不會跑出另一人格,臨床上其實已很少見到有多重人格的病例

二種不同人格會彼此不知道

通常現實社會裡較會出現雙重人格,孔繁錦醫師指出,二種不同的人格,會彼此不知道,若是知道,就顯然不是雙重人格,而會有雙重人格往往是在古時候很壓抑的社會,因為禮教緣故,常無法表達自我,以致情緒在作怪,甚至因此而會被認為是鬼上身,而會遭到撲滅燒死。

鼓勵做自己 讓情緒得到紓發

孔繁錦醫師進一步指出,現代社會多鼓勵做自己,較不會跑出另一人格,臨床上其實已很少見到有多重人格的病例;而對於多重人格的治療,主要是應將心事談出來,讓情緒得到紓發,很多事情講清楚,不要讓心理太壓抑,就不會跑出另一個人格。

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 常被輕忽、當成老化現象

骨髓纖維化(Myelofibrosis, 簡稱MF)是一種罕見疾病,常引發腹部不適、吃東西容易飽、疲勞等症狀,但這些疾病常被當成老化、遭輕忽。在「別把一切正常化,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巡迴衛教展開跑儀式中,內科部血液科主任劉俊煌表示,骨髓纖維化常發生於60歲以上年長者,患者平均年齡67歲,由於骨髓造血細胞產生基因突變,導致種種連鎖反應、症狀,患者若及時接受治療、控制症狀,就有機會延長壽命、增加存活機率。

骨髓纖維化 容易合併產生脾臟腫大

劉俊煌分析,根據國外統計,每10萬人就有1.5人出現骨髓纖維化。由於骨髓造血細胞發生基因突變,DNA無法修補,導致造血細胞不受控制增生,此時,不只骨髓細胞大量增生、纖維化,脾臟、肝臟也容易因造血組織、血球異常增生而腫大,以脾臟來說,正常脾臟約10公分大小,發病時,脾臟可能腫大成20公分,進而壓迫其他消化器官。

圖片

骨髓纖維化及時治療 有助延長壽命

骨髓纖維化症狀包括疲勞、體重下降、夜間盜汗、腹部不適、活動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搔癢、骨頭疼痛、發燒、吃東西容易飽、貧血、血球增加、減少等。劉俊煌主任指出,骨髓纖維化患者如果沒有接受治療,平均存活期只有6、7年,治療方法以骨髓移殖為主,但年長者若接受骨髓移殖,治療風險較高,若以標靶藥物治療,可幫助減輕症狀、延長壽命,並維持患者生活品質。

骨髓纖維化 衛教展開跑!

為了讓民眾多了解骨纖維化十大症狀,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與台灣諾華特別舉辦「別把一切正常化,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巡迴衛教展,這次活動與台北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知名插畫家陳欣湄合作,將十大症狀以可愛插畫形式呈現,並設計成明信片格式。這次衛教展於6月8日至6月21日於台北榮民總醫院開跑,民眾可於觸控螢幕親手寫下對家人的關心,並上傳至社團法人台灣髓緣之友協會粉絲專頁,或下載後傳給親友,透過文字的力量,表達對親友的關心。

對骨髓纖維化症狀 應提高警覺!

「別把一切正常化,小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衛教展也將於8月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9月在亞東紀念醫院、10月在高雄榮民總醫院陸續登場,民眾可至現場親身體驗。陳欣湄醫師表示,透過這樣的衛教宣導活動,希望民眾對這種疾病多一層認識,出現相關症狀時,也可以提高警覺、盡早就醫。 (劉俊煌 -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主任)

 

周末假日high太晚、晚上床 身體容易元氣大傷

不少民眾總是會在周末假日狂歡、放鬆一下,紓解壓力,晚上就寢時間自然延後。不過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如果每到周末假日,睡覺時間就延後,很容易就會產生心臟病,整體健康也會比較差。

假日晚睡覺 

心臟病風險上升11%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睡眠〉醫學期刊(Sleep)。研究顯示,周末假日就寢時間如果比平常晚1小時,心臟病風險就會上升11%,且長期下來,週末假日晚就寢的人往往心情較差,也常昏昏欲睡、倦怠無力,整體健康狀況較不好。

過去研究發現,周末假日狂歡所造成的「社交性時差」可能傷害身體健康。有些研究則認為,這種社交性時差與肥胖有關聯,也有學者發現,社交性時差問題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

這項研究計畫主持人為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睡眠與健康研究計畫主任麥可‧葛蘭德納,研究團隊分析984名22歲至60歲成年人數據,因而得到上述結論。這項期刊論文也發表於在美國波士頓所舉行的第31屆專業睡眠醫學會聯合會年會。

社交性時差 

也會影響身體整體狀況 研究人員運用「就寢時機問卷」(Sleep Timing Questionnaire)了解受試者周末假日、平常上班日就寢情況。研究人員也評估受試者失眠輕重程度,研究也含括年齡、性別、種族、教育、職場位置、收入與睡眠時間長短等變數。此外,研究人員也追蹤受試者憂鬱、倦怠、昏昏欲睡情況,以及心血管疾病病史等。

研究結果顯示,周末如果狂歡、晚就寢,或有其他「社交性時差」,每晚睡1小時,心臟病風險就會增加11.1%,身體狀況變差機率也增加22.1%至28.3%,無論有沒有失眠問題、睡眠時間有多長,結果都一樣。

研究學者認為,從研究結果來看,除了睡眠時間長短,就寢、起床時間是否規律,也會對身體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盡量讓就寢、起床時間固定,或許是預防心臟病的好方法,這種方法不只有效、簡單,還很省錢,且不只心臟病,這還可以預防其他多種疾病。

 

養生免熬煮藥材 6款即飲包好方便

為便利不敢吃中藥藥粉,又不知道該如何「熬煮藥材」的民眾,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推出中藥即飲包,民眾可省下煎煮的時間及準備的繁瑣步驟,只要簡單的隔水加熱,就能隨時隨地輕鬆調養身體。

6款即飲包 輕鬆調養身體

中醫部主任柯建新指出,6款即飲包分別是「強筋健骨方」、「加味四物湯」、「生新化瘀湯」、「生脈保元湯」、「補氣健脾湯」、「祛風減敏湯」。

  • 生脈保元湯 調養心脈
    • 「生脈保元湯」主要有黨參、麥門冬、五味子、黃耆、甘草等藥材,可以治療虛勞煩熱、肢體倦怠、口乾口渴,秋冬時節飲用可調養心脈。
  • 強筋健骨方 強筋健骨
    • 「強筋健骨方」則是針對筋骨較容易退化的長者、術後需加強骨頭癒合速度的患者,以及生長發育中的孩子轉骨之用。
  • 加味四物湯 補血調血
    • 「加味四物湯」的功用是補血調血,適用於血虛患者,不論是有貧血體質,或是經期過後、血液流失較多,都可飲用加味四物湯補充營養。
  • 生新化瘀湯 排除惡露
    • 「生新化瘀湯」的功效有活血化瘀、排除血塊,常用於幫助產後惡露的排除,女性月經期間,有滴滴答答「淋漓不盡」的情況,也可獲得改善。
  • 補氣健脾湯 改善食慾
    • 「補氣健脾湯」的成分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的功效,具有甘溫益氣、健脾養胃等功效,能夠改善食慾差、消化不良、精神不濟、常感冒、冬天手腳冰冷。
  • 祛風減敏湯 提升免疫力
    • 「祛風減敏湯」能除風寒、提升免疫力,適合長期晨起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眼睛癢、皮膚過敏困擾的患者。

(柯建新 - 花蓮慈院副院長中醫部主任)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