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身體危險3徵兆 腦中風警訊!

當旁人臉歪、手無力、說話口齒不清,可能是腦中風了!根據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腦中風患者3分之1到院前死亡,更是成人殘障、失能的主因。醫師表示,一旦發現旁人有上述徵兆,應立即在3小時內送醫,爭取最佳治療時間。

掌握FAST 搶救腦中風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龍強調,人人應學會腦中風急救口訣「FAST」,包括觀察患者是否臉歪、手臂是否無力、說話口齒不清,以及記下患者發病時間;一旦患者符合前3項情形,應在3小時內送醫,使用靜脈血栓溶解劑。

腦中風後遺症 增死亡風險

陳龍醫師表示,腦中風患者3分之1到院前死亡,3分之1留下後遺症,其餘的3分之1復原情況良好。腦中風後遺症是成人殘障、失能的主因,其中有3分之1的罹患失智症,而長期臥床更增加死亡的風險。

控制三高 遠離腦中風

如何遠離腦中風?陳龍醫師建議,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分別為血壓130/80毫米汞柱,糖化血色素7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100mg/dL以下,另外,養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可以有效預防發生腦中風。

失智症十大徵兆 銀髮族及家屬要警覺

二林基督教醫院為關懷銀髮族對失智症〈老年痴呆症)健康的重視,舉辦「幸福老寶貝」健康篩檢活動,活動內容包含一系列無菸、器官捐贈及癌症等健康宣導活動。

小心!失智症會影響日常生活

活動特別邀請心理治療師邱于真,為二林四鄉鎮民眾宣導失智症並做篩檢,讓家庭中患有失智症的家屬及本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邱于真表示,什麼是失智症(老年痴呆症),因智能有障礙與減退,顯著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情況者,其所呈現之症狀為記憶力減退,判斷及抽象思考以及其他腦高度機能均呈失常,至於行為及性格亦有變化。

老年痴呆有症狀 10大徵兆看過來

邱于真提醒失智症(老年痴呆症)初期徵兆有以下10大症狀:

1.對於剛發生的事情全部不記得。

2.忘了自己把東西放在那裡,忘了關水龍頭、瓦斯。

3.無法做一些複雜的事情(如準備晚餐、逛街挑選東西、處理金錢、旅遊)。

4.尚能到熟悉的地方,但在不熟悉的地方易走失。

5.常否認自己忘了,而會講出許多根本沒有的事。

6.可自己處理生活起居。

7.注意力變差。

8.情緒較低落或易怒。

9.初期的癡呆症表現出病態的健忘,例如:完全不記得自己剛吃過的東西。

10.忘記剛剛講過的話。

連續高溫細菌也飆升 防腸胃炎上身7妙招

連日大雨過後天氣終於放晴,近日氣溫飆高,今日全台各地溫度甚至超過35度,台北市體感溫度甚至高達41度!醫師提醒,民眾在面對高溫時除了注意防曬,更要注意水份的補充,防止高溫引起的熱傷害,加上每年6到8月是台灣的夏季,氣溫動不動就飆破36度以上,民眾防範中暑之餘也要記得防夏季腸胃炎。

高溫環境下活動要小心引起熱傷害

在高溫的環境下從事戶外活動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熱傷害,熱傷害大致可分成熱衰竭、熱中暑及熱痙攣。絕大多數病患都是因為高溫的環境所造成水分及鹽分大量流失的熱衰竭症狀,少部分會合併熱痙攣。

7撇步防範腸胃炎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洪世昌提醒,當民眾體溫高於40度、脫水、肌肉痙攣、情緒不穩等症狀,即可能是熱傷害,這時應盡速離開高溫的環境,並立即就醫。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為防範氣溫飆高導致不潔食物引起腸胃炎的發生,營養師提供以下幾點小撇步:

1)勤洗手

應維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調理或接觸食物前後都應使用徹底洗手。

2)廚房用具分開擺放

生熟食刀具、砧板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

3)避免傷口碰觸烹調的食物

傷口容易感染到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了食物造成食物中毒。

4)選擇新鮮食材

在食物的選購上需注意是否在保存期限內?是否有妥善的儲藏?肉品是否合有CAS優良肉品認證?海鮮是否新鮮且保存是否適當?食物應煮熟避免生食,食材購買後應儘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

5)儲存溫度

冷藏室上層的溫度應保持在攝氏5~8度以下,冷凍庫的溫度應在攝氏零下18度以下。冰箱的開啟不宜過度頻繁,會使冰箱無法保持低溫。要定期清潔冰箱內部避免冰箱中細菌的繁殖。

6)勿購買過量食材

若買量較多的食材,應按照一次食用的份量將食品分小包裝好放置冰箱,使用時一次取出一包,可避免反覆退冰所造成的安全風險。

7)餐點烹煮不過量

若未食用完畢,也應避免在室溫下貯存過久,應儘速放入冰箱,並儘早食用完畢。(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老公緊握老婆的手 可減輕產痛

美國、以色列最新研究發現,當夫妻緊握對方的手,不只呼吸、心跳會同步,疼痛也會減輕、甚至消失。研究認為,女人生產時,先生若在旁邊緊握產婦的手,有助減輕生產劇痛。

夫妻、情侶感情越密合 牽手、握手的止痛效果越強

研究首席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認知與情感神經科學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帕菲爾‧戈斯丹表示,夫妻、情侶感情越密合,兩人接觸時,呼吸、心跳越會同步,止痛效果也越強。

這項研究以22對夫妻、情侶為研究對象。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當兩個人,生理現象就會變得很相似、逐漸同步,這項研究更證明這種「人際同步」現象(Interpersonal Synchronization)。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熱戀情侶在一起 生理節奏會同步

過去科學家早發現,兩人一起走路時,腳步會逐漸同步,或者兩個朋友聊天時,兩個人的姿勢也會不由自主調整,變得越來越相似。近來還有一些研究發現,觀眾一起看感性的電影或一起唱歌時,大家的心跳、呼吸節奏會逐漸同步。若主管與下屬互相扶持,彼此的腦波模式也會越來越像。更有研究顯示,熱戀情侶只要在一起,心肺節奏、腦波便會同步。

戈斯丹招募22對23至32歲的異性戀夫妻進行研究,這些夫妻感情都很長久、穩定。研究團隊請這些人在類似產房的地方接受一連串測試。研究人員請男性擔任觀察員,女性則是疼痛刺激對象。

研究人員設計三種情況,第一,兩人坐一起而肢體不接觸。第二,兩人坐一起,但彼此緊握雙手。第三則是兩人坐在不同房間。在這三種情境中,女性前臂會接受約2分鐘的輕度灼熱刺激,以引發疼痛,研究人員就運用儀器測量這些人心跳、呼吸頻率。

老公握著老婆的手 有助減輕生產痛苦

研究示,就像過去研究一樣,夫妻即使單純坐一起,兩人的生理節奏多少就會同步,當老婆感覺疼痛,兩人的生理同步現象會遭打亂,不過若老公緊握老婆的手,兩人的生理節奏又會開始趨於一致,而老婆的疼痛感覺,也會跟著緩解。研究作者認為,這代表老婆生產時,老公握著老婆的手,或可幫助減輕生產所帶來的痛苦。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