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碘攝取不足 會影響胎兒發育

很多人都知道碘攝取不足會有大脖子的疾病,也就是會有甲狀腺腫大,造成甲狀腺亢進或是低下;殊不知,碘攝取不足,還會影響胎兒發育。醫師提醒,尤其是孕婦應該要攝取足夠的碘,而食鹽中含碘,是最好攝取的來源。

很多進口食鹽沒有添加碘

食鹽中有添加碘,吃含有碘的食鹽,是攝取碘最方便的來源;但是,市售食鹽中,卻有很多是沒有添加碘,例如玫瑰鹽、岩鹽等。臺大醫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邱偉益表示,雖然台鹽有添加碘;但是,台灣加入WTO後,食鹽自由販售,有很多國外進口的食鹽,是沒有添加碘。

尿液中碘含量應在100微克/升以上

邱偉益醫師指出,根據調查顯示,民國93年以前,國人尿液中碘含量中位數為123微克/升左右,但是之後即一路下滑,至今只有96微克/升左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人尿液中碘含量若是不到100微克/升,就是不足,值得國人注意。

孕婦尿液碘含量應在150微克/升以上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並建議,孕婦的尿液中碘含量應該要在150微克/升以上;邱偉益醫師進一步指出,因為孕婦要提供胎兒所需營養,除了自己要有碘來維持健康之外,胎兒更是需要碘來成長發育。

1公克食鹽有20微克碘

邱偉益醫師建議,民眾去買食鹽時,可詳閱標示說明,通常1公克食鹽會有20微克的碘,一天吃5-6克食鹽,可以吃到100微克的碘,其他也可以從海帶、牛奶等食物中攝取到碘;另外,碘也不可攝取太多,一天上限是1000微克。

名醫分享咖啡的健康力量! 但這種人別喝

許多上班族每天都少不了一杯香濃的咖啡,同時也會擔心咖啡喝多是否會妨礙身體健康,台灣醫學大學外科名譽教授張金堅醫師愛咖啡成痴,甚至出了一本「癮咖啡研究室」,來與民眾分享咖啡健康的力量。

咖啡能提高止痛藥的功能

張金堅醫師表示,許多非處方治療頭痛的藥品中常有咖啡因成分,在服用低劑量止痛藥時,若能配上一杯溫熱的濃咖啡,可以讓低劑量的止痛藥發揮更好的急性陣痛效果。但長期熬夜、喝咖啡容易導致眼壓升高,因此熬夜時最好不要喝超過2杯咖啡。

咖啡不會讓血壓升高

張金堅醫師指出對不常接觸咖啡的人以及高血壓患者,血壓容易因咖啡因的影響而升高,但研究顯示咖啡中的綠原酸可以顯著降低收縮壓與舒張壓,所以咖啡對血壓的影響還是有限,並且咖啡因對人體有耐受性,因此長時間喝咖啡並不會讓血壓升高,甚至還能降低中風及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咖啡因助預防老人癡呆

長期服用咖啡或咖啡因可以防止認知功能下降,增強短期記憶,並降低巴金森氏症及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機率,因此張金堅醫師建議,中年時期每天喝三至五杯咖啡,可以降低老人失智的風險。

咖啡可抗癌 但孕婦別喝

張金堅醫師提到,咖啡中的咖啡醇和咖啡亞醇有抗癌特性,對不同的癌症也有不同的影響,咖啡中除了咖啡因以外的成分,均有降低口腔癌、咽喉癌的作用。研究更發現每天喝2杯咖啡能降低乳癌復發的機率,對於習慣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細胞癌的機率也較低。但孕婦若喝咖啡則可能會增加小孩罹患白血病的機率,建議孕期要遠離咖啡。

六成女性未做乳房篩檢 怕痛是原因之一!

乳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報告顯示,每46.6分鐘就有一位女性罹患乳癌,為了提高乳癌篩檢的精確度,萬芳醫院規劃增設頂級的斷層乳房X光攝影儀,照護女性的健康。

乳癌早期發現治療 存活率高

萬芳醫院副院長暨血液腫瘤科醫師賴基銘表示,台灣乳癌發病年齡層約是45歲至55歲,相較歐美國家提早十年發生,目前研究顯示與飲食西化、運動量低、體重增加等因素有關係。透過乳房X光攝影發現的乳癌個案,有85%屬於早期乳癌(0-2期),若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乳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

台灣女性六成未做過乳房篩檢

國健署雖致力推動婦女做乳房篩檢,但在2012到2014年之間,篩檢率皆未超過40%,相較於韓國58%、美國80%,明顯偏低很多,賴基銘醫師指出,篩檢率偏低的原因有:(1)怕痛拒絕接受治療、(2)覺得麻煩、(3)台灣女性普遍害羞而拒絕檢查、(4)生活忙碌沒時間、(5)鴕鳥心態。

新型斷層機器 提高篩檢精確率

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榮邦表示,防範乳癌是全民都該重視的課題,尤其台灣乳癌發生年齡層有下降趨勢。乳房微鈣化是初期乳癌最重要的徵兆,但台灣女性乳房較緻密,在傳統乳攝儀下易與乳房微鈣化的影像混淆,影響判斷,而斷層乳房X光攝影儀可偵測出乳房組織有無鈣化或微小腫瘤,增加0期乳癌發現機率,同時此機器所需的壓力磅數也較低,女性不必再因害怕疼痛而躲避篩檢。

拋磚引玉 盼引起國人重視乳癌

白氏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白錦松,為了感念兩次開刀住院,都仰賴萬芳醫院的醫師才能平安迅速出院,特別餽贈100萬元給萬芳醫院添購該設備,也希望能拋磚引玉,喚起國人對乳癌的重視。

戰勝糖尿病 也需要病友支持與關懷

根據國民健康署102~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男性13.1%;女性10.5%),全國約有227萬5,267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估計以25,000名速度持續增加。

控制不佳將引發不可逆病變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若沒有控制好,將引起全身性不可逆的大、小血管及神經等病變,產生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等併發症,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及增加醫療負擔,不容小覷。

病友團體相互支持鼓勵

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李炯宗主任指出,民眾罹患糖尿病,常需要經歷生活與心理的調適,才能做到自我保健與正確醫療,除了專業醫療團隊的支持與指導,也需要透過病友團體相互鼓勵及共同學習,透過結合糖尿病人、高危險群及其家屬成立糖尿病支持團體,藉由團體運作及成員間相互支持與關懷,使糖尿病人可以做好糖尿病控制。

早期發現治療 幸福久久

除此之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治療糖尿病及延緩糖尿病合併症更形重要,尤其是糖尿病高危險群者,包括糖尿病家屬、曾罹患妊娠糖尿病者、體重過重或腰圍異常者、血脂異常者、高血壓、前期糖尿病者,更須每年定期檢測血糖、多運動、攝取均衡飲食,透過病友團體的永續運作,不論是糖尿病病友或高危險群皆能獲得更多的相關資訊及照護,共同達成健康100幸福久久。

腸胃不健康比例最高的縣市 你上榜了嗎?

台灣不少民眾飽受腸胃問題之苦,首次公布的「台灣腸胃健康地圖」發現,基隆市人民腸胃力最弱,第二名則是新竹縣。一名剛畢業的陳小姐在飯店業任職,工作壓力大、飲食也不正常,直到肚子劇痛掛急診,才發現是胃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潰瘍。

腸胃不好與飲食習習相關,國人平均每日蔬菜攝取量不足三份,水果攝取比例偏低,從排便型態也發現腸道內普遍缺乏好菌,但益生菌其實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關鍵。

腸道內好菌多,不僅能改善胃部機能,更能增強免疫力,建議選擇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也能讓健康多一份保障。

關鍵「兩好三壞」 遠離沉默高血壓

根據國健署102-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民眾18歲以上的盛行率是23.7%,換句話說每4個台灣成年人就有1人有高血壓,全台約有624萬人是高血壓的高風險群。2016年世界高血壓日以「完勝高血壓,健康樂無壓」為主題,提出「高血壓兩好三壞」預防關鍵新招,協助民眾將血壓值控制在正常值內。

沉默殺手高血壓 易併發重症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葉森洲教授表示,血壓素有沉默殺手之稱,典型徵兆為頭頸之間緊繃、頭部有沉重感以及易疲倦,但大部分患者罹患高血壓時沒有特別明顯的徵兆,往往等到併發嚴重疾病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及腎臟病等的疾病後才發現。

外食族吃重鹹 高血壓年輕化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葉宏一教授指出,,高血壓的好發族群以往以65歲以上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年輕族群因為外食機率高吃重鹹、不運動造成肥胖(體重每增加1公斤,血壓值上升5mmHg),使得高血壓有年輕化趨勢。根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18-39歲年輕人的高血壓盛行率為4.7%,亦即平均約每21個年輕人就有1個人患有高血壓,估計18-39歲的國人有超過36萬人罹患高血壓,且根據調查,更有七成的青壯年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防高血壓 「兩好三壞」法則

葉宏一副執行長強調,除了人口老化外,造成高血壓疾病年年升高的最主要原因為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為讓民眾更容易了解如何預防高血壓病,2016年世界高血壓日園遊會主題為「完勝高血壓,健康樂無壓」,結合棒球規則提出「高血壓兩好三壞」預防關鍵新招,「兩好」就是希望民眾在生活中遵守「正確吃」、「健康動」,「三壞」就是「戒菸、戒酒、甩肥胖」,以實際行動來摒棄不良的生活型態,亦即「少鹽少酒少體重、戒菸蔬食多運動」共同對抗高血壓疾病的危險因子,並將血壓值控制在正常值內。其中「正確吃」的飲食五大原則:(1)選擇五穀根莖類、(2)天天5+5蔬果、(3)多喝低脂鮮乳、(4)紅肉改白肉、(5)吃堅果、用好油以及每天鹽分攝取不得超過6公克。

大熱天坐月子 吃什麼好呢?

天氣越來越熱了,這時候產婦生產坐月子,到底要吃什麼好呢?台灣很流行坐月子,仍然有很多老一輩的婆婆媽媽,會準備酒水或是麻油雞等料理,為產婦大補特補;然而,中醫師則認為這都不適宜。

不需要過於進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黃浩瑞表示,產婦坐月子是早期抵抗力弱的時候需要,現代人營養豐富,抵抗力好,其實是不需要過於進補;尤其是大熱天,吃麻油雞或是燒酒雞,反而過於燥熱,容易上火,甚至會起疹子。

可服用十三味保產無憂散退熱養陰

黃浩瑞醫師建議,產婦可以服用十三味保產無憂散,能夠退熱養陰,這味藥不只是產婦可吃,生產前的婦女也可以服用,通常是散劑,可將其泡成湯劑服用;其次,則是可以喝些雞精或是雞湯,能補肺氣。另外,最好不要喝酒水,尤其是哺乳婦女,即使是酒水已經煮掉酒精,也不宜。

吹冷氣應在25度適溫下

還有不少產婦對於坐月子時是否可以洗頭、洗澡而困惑不已?黃浩瑞醫師強調,以前人是怕感染,會要產婦禁風禁水,現代人其實不必如此,而且也可以吹冷氣,只要在25度適溫下,並不會對產婦造成傷害。

不安全感! 原來是罹患思覺失調症

你會有不安全感嗎?還是你周遭的親友會有不安全感呢?若是此不安全感情況一直持續,有可能是出現精神疾患,最好是立即就醫診治;臨床上,就有一名男子,經常有不安全感,之後被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所幸以藥物治療後,病況有所改善。

常覺得有人搞破壞

收治這名男子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表示,該名男子60歲左右,目前已退休,原本任職於金融機構,負責ATM業務,每天都要把錢登記好,以及金額是否正確;然而,他卻對此工作充滿不安全感,經常覺得有人會針對他搞破壞。

壓力是最後一根稻草

這名男子一個人獨居,他不但會覺得別人看他一眼都是有計謀,並且常覺得有人在監看他,心中充滿了不安全感,之後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出現幻聽、妄想;陳大申醫師指出,經由診斷發現,他因為腦中多巴胺影響,以及壓力,進而促使他誘發思覺失調,而壓力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應積極就醫

很多人都會出現不安全感,例如發生重大事件後,會因為壓力而有防衛機制,事件過了之後,就會慢慢好了,但是也有人會無法釋懷。陳大申醫師進一步指出,例如有人發生車禍,車禍後,往往會對於重回事發地點感到不安全,但是會逐漸恢復正常,但是也有人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而會有焦慮、憂鬱、恐慌等情況;所以,如果有出現不安全感時,應積極就醫診治,及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病況加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