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資訊庫

農曆新年是華人重要的節日,今年春節年假為期九天,連續假期在家當然免不了長時間「久坐」及「不常活動」的靜態性姿勢,當人體缺乏活動時,肌肉就容易變得僵硬緊繃,引起肩頸痠痛,所以每當過完年後,復健科就有許多下背痛及肩頸痠痛的病患上門求診。因此,若要擺脫肩頸及腰背痠痛,就要適度伸展脊椎與骨盆周圍的肌肉。就讓樂生療養院物理治療師來教大家,如何讓脊椎與骨盆擺在適當位置上來伸展肌肉遠離痠痛。

1.下巴內縮

作法:一手輕壓下巴一手輕扶頭部後上方,下巴向下向後緊縮,此時會感覺頸部後側些微緊繃感,但須注意不是做點頭動作!維持動作10秒後再慢慢放鬆,重複上述動作10次。

圖片

物理治療師叮嚀:

不可憋氣,做此動作時身體放輕鬆,可配合照鏡子,確認頭頸部位置均保持正直而非向前或向後傾斜。

2.坐姿軀幹旋轉

做法:下半身坐在椅子上固定不移動,上半身向後旋轉至最大角度,雙手拉住椅背,維持動作10秒,放鬆後換身體向右旋轉。兩側動作各重複5次。

圖片

物理治療師叮嚀:

不可憋氣,呼吸平順,身體放輕鬆。

3.肩部與胸部後背伸展運動

做法:站姿下雙腳微寬於臀部,將雙手向後方伸直,十指互扣,手向上抬離背部,軀幹盡量向前挺胸來牽拉前胸肌肩部,數20秒後再放鬆,連續十次。

圖片

物理治療師叮嚀:

不可憋氣,呼吸平順,身體放輕鬆。

4.站姿軀體側彎

做法:左手插腰,身體向左側彎,將右手舉起貼齊耳多輕輕向左側壓,此時應感到軀幹右側有些微緊繃感,維持10秒再慢慢回復立姿;換手、向右側彎,重複上述動作5-10次。

圖片

物理治療師叮嚀:

不可憋氣,呼吸平順,身體放輕鬆,依自己能力許可來調整伸展的緊繃感,切勿勉強。

5.下肢前弓後箭

做法:雙手扶著穩定物,眼睛直視前方,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呈前弓後箭姿勢,此時左腳應有些微緊繃感並數20秒,放鬆後換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兩腳動作各重複5次。

圖片

物理治療師叮嚀:

不可憋氣,呼吸平順,身體放輕鬆,依自己能力許可來調整伸展的緊繃感,切勿勉強。

(文章授權提供/徐子銘 物理治療師)

1名66歲陳先生,過去沒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史,且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一個月前卻因車禍造成左腳掌骨骨折,就醫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因腳裹上石膏,活動受限,因此患者只能每天窩在沙發看電視,但數天後,卻出現胸悶症狀,起初不以為意,但因症狀持續發作,才緊急急診治療,沒想到確診為急性肺動脈栓塞。

這名患者急診後,醫師原以為是心臟病所致,準備做心電圖檢查,患者卻突然昏眩,甚至心臟停止跳動,緊急實行心臟按摩及給予強心劑,所幸救回一命;彰化秀傳紀念醫院胸腔外科主任李佳穎指出,安排患者接受電腦斷層攝影,發現右心的出口及肺動脈內充滿血栓,且右心血流出口阻塞,才使心臟突然休克不動。

李佳穎進一步說明,急性肺動脈栓塞就是俗稱的機艙症候群,主要是因久坐後,腿部產生血栓,這時血栓隨著血液流回右心,造成右心出口的肺動脈阻塞,通常多發生在乘坐長途飛機之後,起初毫無症狀,或僅些微胸口不適,但嚴重恐怕會造成猝死等風險。

治療上,輕微者可透過口服或注射抗凝血藥物治療;但若嚴重危及生命,則須緊急注射血栓溶解劑,甚至開刀取出血塊。李佳穎提醒,除了乘坐長途飛機,包括接受長時間手術的患者,也恐有發病風險,因此建議常需久坐的民眾或剛術後的患者,應定時起身活動雙腳,降低出現血栓風險。

近幾年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一件可抵禦低溫,但醫師提醒,發熱衣雖有保暖效果,卻因皮膚溫度上升,可能引發搔癢、汗疹、黴菌感染或毛囊炎等問題,並非人人都適合。

發熱衣 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等不適合

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度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發熱衣主要靠「吸濕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濕又熱。李孟穗建議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1. 新陳代謝快: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門診就曾有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

2. 痘痘肌: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

3. 異位性皮膚炎:這類病人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

4. 冬季癢: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濕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

「洋蔥式」多層次穿法 保暖又方便

李孟穗說,臺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度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很方便脫除。

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家長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另外,女性流行的雪靴(毛毛靴)雖保暖,但李孟穗表示,靴內溫度高,如果本身已有足癬(香港腳)、甲癬(灰指甲)等問題,就等於給黴菌良好的生長環境,而且臺灣冬季常下雨,雪靴一旦進水,黴菌會愈長愈多,腳悶著一整天,更容易長甲癬或足癬。加上有些人穿雪靴不穿襪,雪靴又不常洗,黴菌便一直窩在靴內,造成反覆感染。她提醒,穿鞋一定要穿襪子,如果腳趾甲有黴菌,掉在襪子裡,襪子可常常汰換,但鞋子很少洗,容易成為黴菌溫床,反覆穿、反覆感染。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