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資訊庫

小真擔任公司總機,最近一直頻尿,因為工作關係無法一直離開座位,可是如果忍住不尿,下腹便會感到痙攣疼痛,無法忍受。只有把它尿完,小真才會感覺到舒服,這種情形一天要重複十幾次,逼得她只好暫時先請假休息。就連休假期間,朋友找她出去逛夜市,她也都只能婉拒,就怕到了夜市一直要上廁所。

與膀胱過動症不同 憋尿會下腹疼痛

經過一番檢查之後,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新營醫院泌尿科陳建升醫師說,臨床上,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過動症的表現很像,都是以頻尿為主,但間質性膀胱炎患者在膀胱漲尿時會有下腹疼痛感,而膀胱過動症患者則無。這兩者的差別在於致病機轉不同,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膀胱發炎的狀況,在膀胱內視鏡底下會看到膀胱黏膜的破損,也因為發炎過後,膀胱組織纖維化的關係,膀胱會攣縮,容量會比之前少,所以間質性膀胱炎患者一直會頻尿,而上述情形在膀胱過動症則無。

膀胱內視鏡灌注食鹽水 診斷兼治療

因為膀胱黏膜的破損與容量縮小,是間質性膀胱炎的特色表現,所以膀胱內視鏡是必要檢查項目之一,很多人因為不了解膀胱內視鏡檢查,害怕反而延遲了治療時間,加重病情。膀胱內視鏡檢查一般是在麻醉下進行,不會有疼痛感,以80公分水柱壓力的生理食鹽水灌注膀胱,正常的膀胱黏膜可以承受此種壓力,但有病變的膀胱就會看到表皮黏膜破裂、腎絲球狀出血點、出血斑以及片狀出血,甚至會產生黏膜裂縫。陳建升醫師解釋,這是一種診斷兼治療的方式,因為膀胱的過度撐張,破壞膀胱壁的感覺神經纖維,而使得病患對於尿液的感覺比較遲鈍,因而緩解了頻尿症狀。

針對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療,就是以恢復膀胱黏膜的完整性為目標,目前治療藥物以玻尿酸的膀胱灌注或口服藥物為主,除此之外,也可以灌注肝素或以肉毒桿菌施打。小真在接受了膀胱水擴張與玻尿酸的灌注治療之後,病情獲得大大的改善,目前已經回到原本的工作崗位。

間質性膀胱炎發展慢 治療時程長易復發

間質性膀胱炎並不是一種會致命的疾病,但是會緩慢的進展。形成疾病的時間歷程往往需數年之久,在短暫的一兩年內可以將它控制下來,已屬不易。陳建升醫師提醒因為疾病容易復發,患者必須要有耐心持續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避免一些會刺激膀胱黏膜的高鉀類食物,才能讓膀胱恢復健康。

運動風氣漸盛,越來越多人喜歡運動,為了擺脫戴眼鏡從事運動的不方便,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有高達5成的近視患者詢問近視雷射手術,像是高小姐就是其中一例。

近視雷射手術後 享受運動更快活

高小姐表示,因為雙眼視差達500度,戴眼鏡運動時感到頭暈,後來改戴隱形眼鏡,卻容易感到眼睛乾澀;如果不戴眼鏡運動,又看不到教練動作,讓她感覺非常不便,最後決定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終於能夠盡情享受運動。

角膜地形分析系統 精準矯正度數

近視雷射手術發展至今,安全性非常高,搭配最新的角膜地形分析系統,可精準算出個人化矯正度數,在提升視力品質同時也能降低光暈、眩光的問題。

陳威霖院長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熱愛運動的近視族群,選擇接受近視雷射手術,目前手術方式以無刀飛秒為主,手術時間約15分鐘,手術當天休息4至5小時,隔天就能正常上班,恢復清晰的視力。

無刀飛秒雷射手術 復原快、安全性高

不少民眾以為夏季容易流汗,可能不適合接受近視雷射手術。陳威霖院長強調,透過無刀飛秒雷射手術,不但復原快、安全性也高,患者完全不用擔心術後傷口的問題。

抗老花晶體置換術 同時解決5大問題

陳威霖院長也說,若近視族群患有老花及白內障,也可考慮抗老花晶體置換術,可同時改善白內障、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等視力問題。

要預防MERS或病毒細菌的飛沫傳染,除了正確勤洗手,落實洗手5步驟,也需注意咳嗽禮節及正確配戴口罩。專家表示,惟有正確配戴口罩才能真正避免病菌感染,達到防護效果。

而口罩,從一片五元到上百元都有,比較貴的,真的比較有效嗎?民眾又該怎麼選呢?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肝膽胃腸科主任譚健民醫師指出,口罩的分級,以N95最為常見,N95口罩是美國指定防範肺結核病菌防疫的口罩,可以有效濾除結核桿菌,防止空氣感染。醫師解釋,所有N型口罩都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非油性懸浮顆粒,可反覆使用。除另有標示外,通常無使用時限。

而P型口罩都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油性與非油性懸浮顆粒,使用時限為八小時。R型口罩是用來過濾空氣中的油性與非油性懸浮顆粒,可反覆使用,除另有標示外,通常無使用時限。至於外科專用手術口罩則只能使用四小時,四小時後就應該廢棄而不可再循環使用。

譚健民醫師進一步說明,我們常看見N、P、R型口罩後連接著數字,此數字是表示口罩之阻隔效率須達一定百分比,如N95之阻隔效率達95%以上,並經帶用者臉龐緊密度測試,確保在密貼臉部邊緣狀況下,空氣能透過口罩進出,符合此測試的才發出N95認證號碼。

標準的外科醫用口罩有三層的,最外層具有阻塵阻水作用,防止飛沫進入口罩中,中層則有過濾作用,可隔絕90%以上的五微米顆粒,近口鼻的一層用以吸濕。醫師指出,N95口罩可以反覆使用一個月,但並非人人都應使用,如孕婦、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哮喘病者,不適宜使用N95口罩。

譚健民醫師強調,使用口罩前應洗輕雙手,若發現口罩有破損、污漬或潮濕情形,應立即更換;醫師提醒,要預防MERS或病菌飛沫傳染,除正確勤洗手,同時需注意咳嗽禮節及正確配戴口罩,才可減少呼吸道病菌飛沫傳播及感染機會。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