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資訊庫

熱性痙攣是小朋友常見的痙攣原因,多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之間,發作時全身會呈現大發作型態,時間小於1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高醫附醫小兒部醫師王晨華指出,引起熱性痙攣原因,主要是腦細胞不成熟,當體溫太高或上升太快時,就會引起不正常的放電,不過家長也要特別注意,若發作型態為單邊,且發作時間長或太頻繁,就恐要懷疑是否為其他原因所造成。

幼兒發燒引起手腳抽動 確診為熱性痙攣

臨床上,一名1歲半的幼兒,某天凌晨開始發燒,燒退了又精神奕奕,但到早上量體溫時又突然上升到39度,且媽媽發現孩子突然雙眼上吊,牙關緊閉,甚至雙手雙腳規律的抽動,緊急就醫後,孩子抽動的動作約莫一兩分鐘就停下來,且很快入睡,經醫師檢查,確診為熱性痙攣所導致。

熱性痙攣發作時 應保持呼吸道暢通

通常第一次發生發燒合併痙攣,除了透過詢問病史,也會施作神經學檢查,若檢查都無異常,且症狀都符合熱性痙攣表現,則不須經腦波或是影像的檢查;高醫附醫小兒神經科主任林龍昌解釋,家長若遇上孩子發作時,最重要就是要保持小朋友呼吸道的暢通,且可讓小朋友採以側躺,避免因舌頭後倒塞住呼吸道,或遭口水嗆到。

發作超過五分鐘未停止 應立即就醫治療

根據統計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未來會有再次的熱性痙攣發生,不過家長也不需過於擔心,隨著歲數增加,發作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林龍昌主任呼籲,通常小於五分鐘的發作是不會引起生命的危險,但若超過五分鐘仍未停止,則應盡快就醫治療,通常熱性痙攣是不建議使用藥物,但若孩子每次發燒都會頻繁發作,則可考量是否得在發燒期間間歇使用抗癲癇藥物,以控制病情。

空氣污染日益嚴重,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醫師陳瑩山指出,當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2.5濃度過高時,有些人就會出現眼睛不適症狀,舉凡眼睛結膜炎、過敏,或是PM2.5造成的眼睛發炎,都需要使用類固醇眼藥水,但使用藥水時要特別小心,因為有可能會造成眼壓升高的風險,若是長期點用,也有形成白內障的疑慮,請務必遵照醫生的指示使用。 青光眼患者點藥水 較易引起眼壓升高

在眼科門診的療程中,類固醇眼藥水是目前消炎的第一利器,但對一些患者會造成眼壓高的後遺症,因此醫界不斷積極研究,如何在藥性、濃度、點用法方面改進,以避免產生高眼壓後遺症。病人因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眼藥水治療,最好定期測量眼壓,萬一發生眼壓升高的情形,醫師都會做緊急處理,只要儘快發現並立刻暫停用藥,大多可恢復正常,在門診中由醫師繼續追蹤,就安全無虞。 陳瑩山醫師提醒,如果點用類固醇眼藥水眼壓會升高,病人可能本身就有青光眼體質,也可說是點了類固醇眼藥水,才提早發現了青光眼的症狀。對於已確診有隅角開放型青光眼的患者,約有五分之四點用類固醇眼藥水,眼壓會升高,其中約有一半會高於30mmHg。另外,具有青光眼病史者的子女,往往也會對類固醇眼藥水產生眼壓升高的反應。 高度近視、糖尿病友 也須小心點藥水 要注意的是,除了青光眼患者之外,如果本身是高度近視或糖尿病患者,在點用類固醇眼藥水時,都容易有眼壓升高的反應,需要遵循醫師指示用藥。由於這類病患本身也有早發性白內障,因此,點用類固醇藥水更要留意。

另外,類固醇眼藥水若被細菌感染,反而會造成眼睛細菌感染更加嚴重,當病人點用類固醇眼藥水時,應遵從醫師指示,依約定時間回門診複診。由於類固醇眼藥水是臨床上經常會用到的治療藥品,雖然可能有一些副作用,但是只要小心使用,即可避免發生合併症。

你曾經因為照顧阿茲海默症感到不耐煩嗎?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受到損害之後,心智功能逐漸退化,記憶也隨之倒退到小時後,認不得現在的家,經常吵著說「我想要回家」,若身旁的照顧者試圖解釋他們已經回到家中,這種方法往往溝通不成,還會生一場悶氣,不妨給予空間讓他們描述腦中對於家的印象,根據《dailycaring》報導,專家提供三項照護阿茲海默症的小技巧,讓你在照護上更順心。

三種應對姿態 照顧輕鬆有技巧

1. 舒適安心替代斥責謾罵-從怒氣爆發轉向空間表達

當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不斷跟你說「我要回家」,請不要直接說:「你要我講多少次,這裡就是你家了!」盡量避免用斥責語氣,讓他們產生防衛心理機制,你可以有技巧地讓他們感覺到被理解和得到支持,不妨給予更多空間表達有關家的事情,請他們多描述關於家的感覺,例如「你說的房屋聽起來很可愛,請跟我多說一點嗎?」、「你到家後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你最喜歡的房間是哪一間?」。

2. 用諒解替代推理和解釋-從堅持講道理轉向不做批判

使用過多的推理邏輯,堅持據理以爭可能會讓患者更加堅持、激動和沮喪。請不要用力解釋說:「我們三年前搬來了,你難道什麼都不記得嗎?」,他們受損的大腦無法處理太複雜的訊息,只能看到你失望的表情,有時不必要解釋,反而讓患者感覺沒有人在聽他說話,甚至是阻止他認為重要的事情。

3. 表達肯定技巧轉移注意力-從想回家轉到有意義的地方

當他們說想回家時,可能是想回到有意義的地方,請先不要急著否定他們,第一步採取肯定態度說,「喔!這真是一個好主意,好,我收拾一下等一下就回去了。」第二步再巧妙地分散注意力,從想回家的地方轉移開,可以握著他的手肘,沿著大廳走向陽台,看著窗外的小鳥等,或者轉移至另一個日常活動中,出門散散步、停下來喝杯茶,巧妙地做有趣的事情以分散注意力。

你可以多運用開放式問題引導,詢問他們的住所可以讓他們感覺被傾聽,鼓勵他們積極分享回憶,分散他們對回家最初目標的注意力。但是請記住,嘗試的方法並非在第一時間生效,也未必適用於每一位患者,但是盡最大努力保持鎮定,充滿靈活和富有創造力,通過練習這種技術讓照護變得更容易。

參考資料:

3 WAYS TO RESPOND WHEN SOMEONE WITH ALZHEIMER’S SAYS I WANT TO GO HOME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