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資訊庫

過年後就要迎接新的學期,父母期待孩子們會變得成熟、懂事,然而有時事情不會如你所預期。最近幾個父母不約而同地反應孩子升上高年級後,在家變得越來越不說話,父母有問才會回答,而且應答內容都很簡短,多以「還好、沒事、嗯嗯」等二字敷衍帶過。

想坐下來聊聊學校的事情,孩子不一定理會你,總有藉口婉拒,或者隨便講講,想再多了解一下,孩子立刻變身成為省話一哥、一姐。父母們不禁懷念起當年孩子主動嘰嘰喳喳報告學校發生的事情之光景,可惜好景不再。也有家長挫折地表示「他(她)都不說學校的事情,等到老師打電話來我才知道。」正是所謂一問三不知,二問敷衍了事,三問家長氣(急)得快升天。

孩子省話 可能是踩到這些地雷

為什麼孩子不太想跟父母聊天?父母困惑的同時,不妨思考從什麼時候開始親子間的互動變得疏離?什麼原因可能造成此現象?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變質的親子聊天時光也非突然造成。若上述問題您心中有答案,恭喜您,重新開啟互動的鑰匙就在眼前,請行動吧。若您實在思不透孩子為什麼不想聊天,但想要改變互動關係,不妨參考以下可能會扼殺孩子聊天動機的行為。

孩子可能反感的聊天地雷如下:

一、父母經常問課業與成績

孩子容易覺得挫折與困惑,容易出現下面的疑問,例如:難道成績就等於我這個人嗎?為什麼每次都只會問功課寫完沒?父母怎麼不想知道我的其他事情呢?

二、父母不清楚孩子的興趣、時下流行的話題與活動,欠缺共同語言

父母又不知道IG、動漫、電玩、當紅偶像等,沒有共同話題。

三、容易被反駁、否定或被訓話

聊我喜歡的手機遊戲、偶像,他們只會說這些 是在浪費時間,不如去讀書,一點都不想知道這些對我的意義。每當我提出想法,十之八九會被質疑與反駁,他們總是不仔細聽我的想法 ,總以為我年紀小不成熟,應該聽他們的。

四、父母太早下指導棋或干預

我只是說我的座位在教室後門附近,我媽就說大家都會在門口來來去去,這樣容易影響學習 ,她要跟老師反應讓我換座位。拜託,有需要這樣嗎?這樣同學會怎麼看我?顯得我很沒用 ,早知道就不要跟她說。孩子的自主性與解決問題能力會隨年齡漸增,太早或過度干預可能會讓孩子覺得不被信任與尊重。

避開或拆除地雷的方法有:

一、與時俱進

主動了解孩子感興趣的流行事物,營造共同話題。

二、耐性聆聽,不急著給評價

暫時放下手邊活動與手機,認真聽孩子說話,而且謹記不急著給建議或提醒,即使你可能會對孩子使用的流行用語或訊息感到陌生、可能因觀念不同,無法很快認同孩子的某些觀點,或者可能需要忍耐孩子的出口成「髒」或態度 隨便。請以想要認識孩子的角度耐心聆聽,然後適時給予回應,例如:不錯、嗯嗯、然後、所以?營造讓孩子願意多說點話的氛圍。

三、從多元角度認識、欣賞您的孩子

觀察並欣賞孩子的興趣、喜惡、專長、社交等 ,進而與孩子有共鳴或聊天話題,減少只聚焦孩子的課業、成績,或者某些令您困擾的行為,減少開啟碎碎念模式。

四、學習接受孩子長大,不再依賴父母

有時,孩子只是需要抱怨,需要你關心,不代表需要你為他們做什麼。引導孩子學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成長,更能協助孩子。而且,自己思考出來的解決方法,執行時的動機較高、心情較甘願,遇到挫折也較不會輕易放棄。

文 / 李思儀 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心理治療組臨床心理師

文章來源: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39.pdf

有位80歲的黃奶奶,因為扶起在家跌倒的先生後,就有腰痛不適情形,一開始以為是拉傷,想說休息幾天就好了,可是下背痛持續長達兩個多月,每天翻身或起床時、走路或拿起稍微重量的東西都會導致嚴重疼痛,疼痛導致黃奶奶睡眠品質、行動能力變差,生活品質嚴重下降。

老齡化社會問題 易有骨質疏鬆症

黃奶奶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就醫,經胸腰椎X光、骨質密度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胸椎第12節及腰椎第1節壓迫性骨折了,並且發現骨密度小於-2.5(骨密-2.5以下屬於骨質疏鬆),原來早已經骨質疏鬆症;經彰基微創脊椎中心主任陳建民醫師給予胸腰椎骨水泥灌注手術治療後,疼痛已有改善,但骨質疏鬆症的問題,還需要搭配骨鬆藥物長期治療及追蹤,才能避免骨密度變差及再次骨折。

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謝明家醫師表示,台灣已經正式邁入老齡社會,隨著老化,各項慢性病隨之而來,其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就屬骨質疏鬆症了,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二大流行病。

骨質疏鬆症特徵多 觀察是否有症狀

彰基微創脊椎中心主任陳建民醫師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骨骼疾病,其特徵包括: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變差、骨骼脆弱、骨折危險性增高。如同海砂屋一樣,雖然房子外觀看來一樣,但內部結構中空疏鬆,稍微碰撞就會坍塌。因為骨頭疏鬆、脆弱,容易骨折,多半骨折後才發現有骨質疏鬆問題,很多長者彎腰駝背、身高變矮(與年輕時身高相比減少3公分以上)、或是常常腰酸背痛,都要懷疑是不是有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群包括父母有骨質疏鬆症或駝背症狀者、年過50歲或已停經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體重過輕、連續服用類固醇超過三個月,或長期服用胃藥(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及抗癲癇藥物。

骨折聯合照護 個案管理式服務

陳建民醫師指出,骨折聯合照護服務(FLS,Fracture Liaison Service)藉由個案管理的方式,以有系統的方式來辨識具脆弱性骨折的高危險病人,並提供個案良好的生活衛教及治療評估,進而給予適當的介入治療與定期追蹤。個案管理師將扮演照護的協調者,評估病人的健康、生活習慣及骨折的風險等,針對個案安排個人化的營養、復健、運動處方等不同領域的介入,提供多元化及全方位的個案照護,並將相關訊息回饋給個案的醫師,讓醫師除了治療病人的骨折及骨質疏鬆外,可以同時兼顧其他相關疾病,以提供完整的全人照顧服務。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