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機構

巴黎2018年3月1日電 /美通社/ --

  • 消費品論壇CGF稱,越來越多的公司與社區進行健康合作;
  • 85%的消費品公司稱,他們與社區利益相關者建立了合作關係;
  • 58%的消費品公司參與食品銀行計劃,分發1.8億份餐點並捐贈超過77,400噸食物;
  • 超過160萬名員工參與健康福利計劃。

消費品論壇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越來越多的公司與所在社區開展健康主題的合作。年度《健康福利進展報告》Health & Wellness Pillar Progress Report)強調,去年消費品論壇成員參與健康相關計劃的數量增加26%。該報告以對83位消費品論壇成員的調查為基礎,而這些成員的合計收入達到2.97萬億歐元。

去年,社區參與成為快消品公司(FMCG)的主要關注點之一,85%的消費品公司與社區利益相關者建立了合作關係。

超過160萬名員工參與健康福利計劃。員工在本地社區內組建關鍵組織和致力於改善工作場所健康狀況也被視為向更加健康的社區邁進的主要手段。

此外,近六成的消費品公司(具體比例為58%)稱,他們參與了食品銀行計劃,分發了1.8億份餐點並捐贈了超過77,400噸食物。

消費品論壇的為更加健康生活而合作Collaboration for Healthier Lives,簡稱「CHL」)倡議推動將社區健康計劃和與本地公共衛生當局合作作為董事局的首要日程。該倡議旨在推動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積極行動,鼓勵快消品公司走進社區並積極促進健康福利事業的發展。

2017年,CHL倡議在哥倫比亞、日本和美國開展,計劃於今年在哥斯達黎加、墨西哥和英國開展更多的活動。相關活動包括在商店分發教育材料,與本地教育機構合作,透過健康展覽和免費店內體檢來宣傳更加健康的選擇和定期鍛煉所帶來的好處。由於這些活動,本地參與成為今年《健康福利進展報告》的主題,突出零售商與製造商合作所帶來的好處。

今年《健康福利進展報告》還顯示重新制定產品配方成為去年的持續關注點。將近九成(具體比例為88%)的消費品公司稱,他們推出了制定或重新制定配方的相關產品,為更加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提供支持。對於在其產品中減少鹽糖含量的消費品公司,這些公司的數量也增加了12%。

雀巢公司(Nestle S.A)行政總裁 Mark Schneider 和 Ahold Delhaize 總裁兼 CEO Dick Boer 等消費品論壇董事局聯合發起人在今年《健康福利進展報告》前言中寫道:「我們的理想是支持消費者過上更加健康的生活,而這是一項重要的長期目標,需要持續的努力。我們正在幫助改善我們所服務的社區的健康狀況,不過我們也知道我們可以共同開展更多的工作。從2013年發展我們最初的5年計劃,我們目前希望在未來5年及以後加強我們在此方面的領導力。」

消費品論壇健康福利主管 Sharon Bligh 在對此評論時表示:「今年的年度報告突出正在社區層面所取得的進展。我想要對我們消費品論壇的所有成員公司表示感謝,因在這項涉及零售商和消費品製造商的唯一全球性調查中,他們分享各自的數據並且不懈努力來增加健康福利日程的關聯性。我還想要對聯合利華(Unilever)營養與健康業務部高級經理Mary Kearney表示感謝,因為她作為測量與報告工作流程負責人起到了領導作用。我們很高興看到,我們成員的各個項目覆蓋至如此大量的員工和社區。」

下載2018年健康福利進展報告

消費品論壇簡介

消費品論壇(CGF)是一個以平等為基礎並實行會員制的全球性行業網絡,鼓勵全球採用服務於全球消費品行業的準則與標準。該論壇將70個國家的約400家零售商、製造商、服務提供商和其他利益相關企業的行政總裁和高層管理者團結在一起,反映出這個行業在地理、規模、產品類別和形式上的多樣性。該論壇會員單位的合計銷售額達到3.5萬億歐元,直接僱用著近1000萬名僱員,並在整個價值鏈上進一步提供估計9000萬個相關工作職位。消費品論壇由超過50位來自生產商和零售商的行政總裁組成的董事局領導。詳情請訪問:http://www.theconsumergoodsforum.com

上海2017年5月8日電 /美通社/ -- 五一之際,火爆大螢幕的電影《拆彈專家》讓人們領略到這一具有專業技能的警察隊伍:他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極強的心理素質和極高的專業素養完成拆彈。與時間賽跑,與自己較量,是他們的日常工作……

孫立忠教授介紹德達100台外科手術的基本情況
孫立忠教授介紹德達100台外科手術的基本情況

在心血管疾病領域,主動脈疾病如腹主動脈瘤、胸腹主動脈瘤以及主動脈夾層等,則被稱為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發病時它瞬間爆發,可致人猝死,搶救時間以分秒計算。在上海德達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醫療院長孫立忠教授掛帥,組成多學科的德達團隊,在大血管疾病和危重心臟病手術治療領域屢攀高峰,為挽救患者生命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可以說,他們是一群活躍在生命線上的「拆彈專家」。

主動脈疾病極其凶險專業團隊迎難拆彈

2017年5月6日,上海德達醫院舉辦了百台心臟外科手術案例研討會,以現場交流及線上直播的方式,向國內外的同行介紹了其百例手術的典型案例。作為一家成立近8個月的外資醫院,上海德達醫院的心臟團隊已累計完成了逾100台複雜、高難度的心臟大血管外科手術。其中,超過80%是病情凶險的主動脈(大血管)手術。主動脈從心臟發出,根據行程分為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降主動脈和腹主動脈,其中任何一處出現病變都會致命,而解決這些病變的最主要途徑便是心臟外科手術。

按人口比例保守估計,我國大血管手術應達到30萬至80萬例。然而,據《2015年中國心臟外科和體外循環數據白皮書報告》,中國主動脈手術共完成12828例,僅佔總心臟手術量的6%左右。特別是我國每年新發20萬例主動脈夾層病例,絕大多數患者因無法得到有效治療而死亡,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國有近800家醫院開展心臟外科手術,然而能夠實施主動脈手術的醫院卻主要集中在幾家大型醫院,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

「中國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國家,這也是上海德達醫院確立將心血管疾病作為主要診療領域的考量之一。我們希望通過高水平的醫療團隊和對國際經驗的借鑒,為中國心血管病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多的人文關懷。」德達醫療首席執行官張文明博士說。

團隊協作,拆彈分秒必爭

在百台心外科手術研討會上,德達心臟團隊回顧幾台特殊的手術時,仍難掩激動。第一台手術是馬凡綜合征主動脈根部巨大動脈瘤切除、主動脈根部替換手術。由於該患者是非常罕見的「熊貓血」血型,在人群中比例不足千分之三,同時血液中還存在不規則抗體。因為血型稀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備足手術可能需要的用血量;即使備足了血液,因為不規則抗體陽性,患者輸血時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困難擺在眼前,但德達心臟團隊接受了挑戰,在做好完整預案的前提下,手術過程實現全程未輸血,患者康復順利。

另一個手術案例則充分體現了德達的「拆彈速度」。這是一起急性主動脈夾層搶救案例,也是主動脈疾病中最為凶險的一種 -- Debakey II 型。升主動脈血管內膜被升高的血壓撕開一個破口形成血管壁的夾層, 情況非常危急。從救護車駛入醫院大門到完成術前準備進入手術室開始麻醉,僅用時30分鐘,為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德達心臟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深知,每提前一個小時,因突發主動脈夾層破裂導致的死亡率就會下降1%。在已完成的100例外科手術中,就有6例類似的急性主動脈夾層救治。

在上海德達醫院完成的逾100例高難度手術中,45%為二次或多次手術。其中,1例為第四次手術,1例第三次換雙瓣,1例急性心梗後室壁瘤合併室間隔穿孔,均搶救成功。患者的各項預後指標也引領行業水平:約71%的患者於術後8小時內拔除氣管插管,35%的患者於術後24小時內轉出重症監護室(ICU),30%的手術全程未輸血。

「我們的『心臟團隊』跨越各個科室,除了心內和心外科,還包括介入影像、麻醉科、體外循環科以及護理團隊。作為一個整體,心臟團隊為患者提供整合的醫療服務。因為我們能夠專注的以患者為中心,最迅速的調動可利用的院內資源,我們在死亡率、併發症發生率、拔管時間、快速康復等各項主要指標上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上海德達醫院醫療院長孫立忠教授驕傲地說道。孫立忠教授是中國主動脈外科學科帶頭人,他曾自主研發術中支架人工血管和輸送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並應用這項發明創立了孫氏手術,臨床稱為「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開創了我國主動脈疾病治療的新領域。

醫者仁心成就職業素養不懼拆彈只為初心

在上海德達醫院完成的100例外科手術患者中,有一部分屬於手術高危人群,手術風險極高,他們四處求醫卻由於種種原因無法進行手術。「上海德達醫院的建立,為中國心血管疾病患者解決看病難問題提供了又一可靠、優質的保障。」上海德達醫院外科主任劉建實教授說。劉建實教授擅長複雜的心臟病手術和嬰幼兒先心病,成人先心病,瓣膜病等疾病的診治。

德達心臟團隊的醫師們多來自國內三甲醫院及海外醫院,帶著對職業的理想走進了上海德達醫院。在醫院行政管理和醫療管理雙線並行的體制下,醫生只需聚焦於患者和臨床,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放棄三甲醫院體制選擇加入上海德達醫院的劉巍教授現擔任上海德達醫院心外科主任及醫療事務部總監,他說:「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嘗試,給中國醫療的改革事業提供一些探索性的意義。在這裡,我可以專心『拆彈』,患者也能夠有品質的接受治療。這是我作為一名心臟外科醫生的初心。」

上海德達醫院在迅速成長進步的同時,也不忘反哺社會。自成立之初便設立了德達心康公益基金。該基金的一項重要用途便是為患有先心病的孤兒、貧困兒童及成人弱勢群體提供慈善醫療救助。

上海德達醫院(DeltaHealth Hospital ·Shanghai)

上海德達醫院隸屬於創新醫療服務提供者德達醫療,是一家按照JCI標準建設的以心血管為特色的綜合性外資醫院,德達醫院提倡國際化標準的高品質醫療服務,是美國哥倫比亞心臟中心在中國唯一的臨床合作夥伴。上海德達醫院及其診所網絡將逐步建立以心血管疾病為重點的一體化綜合醫療服務平台,造福華東乃至全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醫院總建築面積五萬平方米,一期設有200張床位,二期規劃350張床位。擁有38間重症監護病房,7間手術室,2間心導管室和2間復合手術室。開設心臟內科、心臟外科、醫學影像與介入治療科。充分發揮心血管專科特色的同時,輔以婦科、兒科及全科等綜合科室,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診療照護。

地址:中國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徐樂路109號,201702

咨詢及預約專線:4008210277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公眾微信號「德達醫療」和我們的官方網站:
www.deltahealth.com.cn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70508/1845249-1

香港2016年4月18日電 /美通社/ -- 4月15日,平安天下通「人臉識別」技術發布會在北京盤古七星酒店舉行。中國平安實現了「人臉識別」「刷臉」貸款的全球技術首發。發布會上,平安天下通、平安普惠共同宣布將人臉識別技術深度應用於其財富管理等服務內容,實現國內放款最快,6分鍾完成放貸作業。

中國平安集團資訊安全部總經理戎國強
中國平安集團資訊安全部總經理戎國強

在基於大數據的人腦模擬算法帶來人工智能的革命浪潮下,人臉識別作為一種生物識別技術,與其他生物技術相比,具有安全性、便捷性、非強制性、非涉密性等優勢。

中國平安科技首席戰略官李亮
中國平安科技首席戰略官李亮

人臉識別技術基於神經網絡,讓計算機學習人的大腦,並通過「深度學習算法」的大量訓練,讓它對人臉產生記憶,實現識別。其之所以能夠准確率高於人眼,主要在於計算機可以關注更多的關鍵細節,並通過算法,剔除一些干擾因素。

自2014年開始,經過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平安科技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完成了從核心技術研究到產品、技術的實現,最終完成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

據發布會介紹,此次發布的人臉識別技術,由平安科技基於平安生物特征認證平台(BioAuth)開發,通過對人臉的數據信息,包括結構、五官以及肌肉等方面的數據分析,提供端到端身份認證類服務。

在安全層面,該人臉識別技術自優化的架構已經可以應對人臉隨著年齡增加而發生的變化,可達到99 %以上准確率,高於人眼的97.53%。至於大眾比較關心的雙胞胎如何進行人臉識別的問題,只要具有兩個雙胞胎的對應照片和相關數據,機器依然分辨出誰是誰。

同時,作為一種先進技術,人臉識別不僅能保障用戶賬戶和資金安全,更將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該技術在平安天下通上的應用,意味著傳統金融機構進一步利用高新技術顛覆互聯網金融發展。

事實上,從長遠來看,人臉識別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必將推動在線信貸的發展,從而推動消費金融的變革。與傳統線下信貸相比,接入了人臉識別的平安天下通將為用戶帶來更便捷、高效的信貸體驗,一場消費金融的變革正在到來。

媒體垂詢:

伯樂公關有限公司
蔡鍵儀 Kiny CHOI
電話:(+852) 2153 6566
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60418/8521602471-a
圖片 - http://photos.prnasia.com/prnh/20160418/852160247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