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血管疾病

alt
心臟病已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脈疾病,最近的發病率在全翃都告增加,尤其是在原本的發展中國家,因在飲食習慣方面,漸漸趨向西化,故患冠心病者大增...

回應「明愛」事件

(香港)日前,有心臟病人在醫院門前病發之後逝世,引起社會各界對搶救心臟病人過程的廣泛討論。據統計,全港約有二十多萬心臟病人,每年約有5,600人死於心臟病。在急救心臟病人的「黃金六分鐘」內,病人、照顧者及醫護人員的通力合作可增加病人的獲救率,以下的危急事故處理三部曲是心臟病發時的正確處理步驟:

危急事故處理

第一步:留意病者情況/初步判斷

若發覺病者感到非常不適,如暈倒、氣促及心絞痛等,服用藥物(如:三粒?底丸) 或心絞痛持續超過30分鐘後仍未見改善,應即時致電999求助熱線或直撥2735 3355消防處救護車調派中心,要求緊急救護服務。

第二步:電召救護車

為使控制中心人員能更有效率地調派救護車,當線路接通後,致電者可提供以下資料:

  • 發生事情 (例如:可強調患者曾有心臟病歷史、懷疑心臟病發、出現暈倒、氣促、心絞痛症狀等)
  • 要求的緊急服務 (例如:救護車)
  • 聯絡電話
  • 詳細事發地址 (例如:香港皇后大道中99號地下2C室)
  • 簡述病者情況 (例如:年齡、性別、病歷等)

第三步:等待救護車

  • 鬆開束縛衣物,保持呼吸暢通
  • 安排病者於一個舒適的地方躺下,等候救護車到達
  • 留意呼吸,脈搏及神志清醒程度
  • 給予病者安慰,以舒緩緊張情緒
  • 如發現患者人事不醒,應立刻讓患者平?,保持氣道暢通,檢查呼吸,有需要時,給予人工呼吸
  • 如心臟停頓,應即時施行心肺復甦法
  • 若身處室內,應打開門鎖,方便救護人員進入急救

其它特別注意事項:

  • 不宜自行徒步或乘車到急症室
  • 不宜留下病者獨自一人
  • 避免否認、逃避面對心臟病復發,以免延誤接受治療的時間
  • 避免讓病者隨意移動,以免增加心臟負荷
  • 避免讓病者進食任何食物,急救藥物除外(如?底丸、哮喘噴霧劑)

在日常生活中, 病人及照顧者及社區亦可注意以下事項:

病人:

  • 告知家人及常接觸的親友和同事,自己所患的心臟病種類及需注意的事項
  • 將?底丸放在適當的地方,並告知家人及同事
  • 將自己的病歷簡介放在銀包內,方便救護人員查閱。病歷簡介應包括:所患心臟病、其它嚴重疾病、所服食的特效藥、會敏感的藥物、緊急事故聯絡人、病發時在旁的人士可以如何幫助等
  • 在手提電話內以 ‘ICE' (In Case of Emergency) 字頭代表緊急聯絡人, 方便救護員聯絡
  • 從事體力勞動工作的患者,應請教醫生的建議,量力而為

照顧者:

  • 學習心肺復甦法
  • 學習危急事故處理
  • 了解病人的藥物及儲存的地方
  • 學習與醫護人員溝通,如致電999 時,應盡快告知接線生病者患有心臟病

社區

  • 在人流多及高危的地方增設手提除顫器,及清楚指止儀器位置。
  • 多作市民教育及宣傳,使市民明白除顫器的用處

資料由:「關心您的心」心臟病友互助組織提供

逾九成半冠心病患者不清楚

「通波仔」支架的選擇  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療法認知偏低

心臟病是本港的第二大殺手,當中冠心病人佔心臟病死亡人數的百分之六十八。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俗稱「通波仔」)為現時治療冠心病最常見的方法。但是,很多人忽略「通波仔」療法的選擇,包括其特質以及手術後所需的服藥療程。心臟病病友互助組織「關心您的心」今日發表一項有關香港冠心病人對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及其療法認知的調查。

該調查成功訪問了393名「關心您的心」病友,發現當中僅有不足半成人能清楚說出

市面上三種心臟支架的名稱

1) 分別為裸金屬支架、

2) 藥物塗層支架及

3) 生物工程抗體支架;

七成八受訪者表示不清楚醫生會因應不同的心臟支架類別而建議不同的服藥時期;有一成九患者表示有因為一些不可預計的身體狀況變化而需要被迫停止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經歷。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甄秉言表示:「每種支架因應其作用原理的不同,所引致血塊形成、導致血栓的風險有不同,因而醫生所建議需要服食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療程時長也有所不同。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作用是減低裝有支架的血管部位血塊形成的機會,從而減低血栓的風險。有研究顯示,血栓所引發的死亡率高達45%。醫生一般建議裸金屬支架及生物工程抗體支架的服藥時期為一個月,藥物塗層支架的服藥時期為12個月或以上。因而裸金屬支架及生物工程抗體支架特別適合不能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病人,即使在一個月後停藥,血栓風險亦不會增加;另外,生物工程支架的再狹窄率較裸金屬支架為低。」

該調查也發現有近九成六的受訪者不清楚或誤解手術後服用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功用其實為阻止血塊形成或血栓;另外,有約一成六受訪者表示經常(一個月大約有一次)忘記服藥。

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作用是減低血管裝有支架部位血塊形成的機會,以減低血栓風險,但同時病人出現不能預計的出血情況亦相對增加,一些年老或在短期內需要進行手術的病人或不適合使用。因此,不遵從醫生的建議服食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或會危及病人生命。

甄教授指出:「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是指阿士匹靈及氯格雷兩種抗血小板藥物,作用是減低血栓風險,病人或會忽略冠狀動脈介入手術後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低估忘記服藥引發的後果,嚴重的會危及生命。病人除了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以外,更必須按照醫生指示,依時服藥。」

另外,調查報告亦指出,大部分(八成六)病人在進行「通波仔」之前,並沒有主動了解不同心臟支架的相關資訊;另外,報告建議病人在決定療法之前,應主動多徵詢醫生的意見及全面了解各種支架的優缺點,特別是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長期服食雙重抗血小板藥物。

 「關心您的心」病友互助組織外務副主席李永偕表示:「很多病人都不會主動地全面了解各種不同療法。我們建議病人在接受手術之前應作多方面瞭解,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手術後護理方法等各方面,確保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療法。」

最後,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者在未有冠心病徵狀前沒有到診所或醫療機構進行心臟健康檢查的習慣,表明他們在未出現病癥之前並沒有為意自己的心臟健康狀況。

經過是次調查,「關心您的心」理解到患者以至公眾對冠心病及其療法的了解不夠深入,決定在12月3日假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舉行大型冠心病講座,在「關心您的心」網站更新有關冠心病療法的資訊,並在超過1400間診所派發冠心病手冊,旨在讓患者以及公眾更深入了解療法資訊。

 

詳情請到訪組織網站 www.careheart.org.hk

 

 

alt

 

 

再 缺 血 性 心 臟 病 或 是 一 挾 金 屬 瓣 膜 得 病 人 , 醫 生 會 給 予 阿 斯 匹 靈 或 是 抗 血 劑 以 預 防 血 栓 形 成 阿 斯 匹 靈 具 有 抗 血 小 板 的 功 能 , 但 是 相 對 的 亦 使 患 者 容 易 在 產 生 凝 血 不 易 , 當 為 血 管 破 裂 時 血 小 板 功 能 較 差 , 便 易 在 皮 膚 上 形 成 小 紅 點 。 至 於 抗 凝 血 劑 則 是 結 抗 患 者 的 凝 血 因 子 , 使 凝 血 功 能 變 弱 , 所 以 身 體 一 為 碰 撞 , 便 容 易 造 成 淤 青 得 現 象 。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