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血管疾病

alt
心臟病已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脈疾病,最近的發病率在全翃都告增加,尤其是在原本的發展中國家,因在飲食習慣方面,漸漸趨向西化,故患冠心病者大增...

「注重健康」的人最重視的,不外乎卡路里、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控制鹽分等,但完全沒有考慮糖質的多寡。餐飲店的菜單也一樣,比較講究的餐廳,會註記該餐點的鹽分和卡路里,但很少看到有哪家店會主動寫出糖質含量。此外,幾乎每個人一天三餐的飲食,都是把醣類(即碳水化合物)當成主食,但我們卻對自己攝取了多少糖質毫不關心。

體內鐵質分兩種 好比現金和支票

體內缺乏鐵質的人,通常同時缺乏其他維生素或礦物質。那是因為他們的日常飲食多以糖質為中心。

人體內的鐵質有「血清鐵」(Serum Iron)和「鐵蛋白」(Ferritin)兩種。血清鐵是血液裡的鐵,呈現馬上可使用的狀態;鐵蛋白則屬「貯藏鐵」(Storage Iron),是被蓄積起來的鐵。若以金錢來比喻,血清鐵就相當於身上的現金;鐵蛋白(貯藏鐵)則是像支票一樣,留待需要時再兌現。現金和支票的使用方式本來就不同,常見的狀況是,儘管鐵蛋白足夠,但實際上身體卻很缺鐵。這是因為當身體出現發炎反應、肝臟數值異常時,鐵蛋白的數值會隨之上升,但這不代表體內可用的鐵質充足。

身體缺鐵?!透過血液檢驗可知曉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可以使用TIBC(總鐵結合能)檢驗人體內的鐵質狀況。TIBC是表現「載運鐵質的蛋白質」有多少的數值;只要TIBC的數值有上升的現象,便可推斷為缺鐵。臨床上醫師還會以血清鐵、鐵蛋白、TIBC、發炎反應、肝臟的數值等,來進行綜合性判斷。

戒斷糖癮 多食含鐵食材補充 

無法戒斷糖質的人,可先到醫院安排身體檢查,確認是否有缺鐵的現象。現代人常有鐵質缺乏的問題,尤其女性,較容易有貧血問題更為嚴重。各位身邊應該不乏愛好甜食的「甘黨女子」吧?這些人之所以「無糖不歡」,或許正是因為缺鐵所致。

一旦確定體內缺鐵,便可多吃富含鐵質的食材,如:牡蠣、大豆、燕麥、杏仁、馬鈴薯、肉類、全麥麵包、胡蘿蔔、南瓜等,或服用鐵質補充劑等營養食品來補充鐵質,這正是擺脫糖質成癮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少吃點藥,血糖值照樣穩妥當:斷開胰島素注射,脫離率100%》

出版社:方舟出版社

貧 血 的 種 類 可 依 照 紅 血 球 容 積 大 小 ( MCV ) 來 分 類 , 可 分 為 三 類 :

  • 小 型 紅 血 球 性 貧 血 ( MCV <80 fL ) : 原 因 有 缺 鐵 性 貧 血 、 地 中 海 型 貧 血 、 慢 性 疾 病 的 貧 血 、 鉛 中 毒 、 維 生 素 B 6 或 C 缺 發 引 起 的 貧 血 ; 其 中 缺 鐵 性 貧 血 是 常 見 的 。
  • 正 常 大 小 紅 血 球 性 貧 血 ( MCV80 - 100 fL ) ; 此 為 慢 性 病 造 成 的 貧 血 最 常 見 , 包 括 腎 臟 病 、 內 分 泌 疾 病 , 慢 性 發 炎 性 疾 病 。
  • 大 型 紅 血 球 性 貧 血 ( MCV > 100 fL ) ; 如 維 生 素 B12 及 葉 酸 缺 乏 。 紅 血 球 容 積 大 小 的 測 定 很 簡 單 , 只 要 一 點 血 放 入 自 動 血 球 測 定 儀 上 可 以 呈 現 出 MCV 即 是 。

60多歲黃女士罹患糖尿病多年,尿毒指數在3~4之間,換算成腎絲球過濾率為15左右,慢性腎疾已經到了第五期,血色素只有6~7,屬重度貧血,氣色相當差,且體力不好,走沒幾步路,就喘個不停。因經濟條件不好,無法自費施打紅血球生成素,但所幸健保給付已修改規定,讓她得以接受治療,施打二個月後,整個人氣色明顯好轉,現在早上下午還能接送孫子上下課。

腎臟病友易惹貧血、心血管疾病上身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部主任兼腎臟內科主任郭豐吉表示,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者高達九成併發貧血,不治療恐影響預後,加速腎病惡化,甚至有致命風險。針對慢性腎病第五期嚴重貧血病友,健保已經給付施打紅血球生成素,有助提升生活品質、改善預後,延緩慢性腎疾惡化,是一大福音。

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與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相當,約占10%左右,全國患者超過兩百萬人,其中大部分病友並未長期追蹤治療,不少人容易發展到末期腎病,這也是台灣洗腎比率世界第一的主因。慢性腎臟病可分為五期,越到晚期,心血管病變風險越高,臨床統計,心血管疾病為末期腎病患者死因第一名。

「腎臟病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互為因果關係。」郭豐吉主任說,腎臟是排泄、維持身體平衡的器官,可排除多餘的鹽分及代謝廢物。一旦腎功能不佳,體內累積鹽分與水分過多,就容易產生高血壓,血壓越高,腎功能下降越快,兩者惡性循環。

腎性貧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應及早對症治療

貧血也是慢性腎臟病患重要的併發症之一,臨床顯示,腎性貧血患者容易出現頭痛、頭暈、心悸、心絞痛、臉色蒼白、四肢無力、怕冷、疲勞、呼吸急促、運動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食慾不振等症狀,生活品質當然極差。

如何改善腎性貧血?郭豐吉主任指出,首先應找出貧血原因,通常腎功能不佳者,腎臟無法製造紅血球生成素,而紅血球生成素是骨髓造血的訊號,因此,患者需接受血液檢查,觀察血球體積大小、病人體內鐵及維他命的儲存量是否足夠,然後對症治療。

施打紅血球生成素 助改善貧血症狀、延緩腎疾惡化

郭豐吉主任表示,若能針對貧血原因及早對症治療,施打紅血球生成素,患者活動力將明顯獲得改善,提高心血管功能,減輕心臟負荷,增加食慾,而慢性腎病的惡化可隨之延緩。以黃女士為例,在接受紅血球生成素治療後,活動力變好,現在經常參加社區活動,跟家人到處旅遊,不再整天唉聲嘆氣。

腎病患者易合併貧血症狀,郭豐吉主任提醒病友應定期抽血檢查,第三期患者至少每半年一次,第四期患者建議三個月一次,第五期最好每個月都檢查腎功能及貧血狀況,適時介入調整,患者應配合醫囑,不要擅自停藥。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