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血管疾病

alt
心臟病已成為人類的第一大殺手,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致的冠狀脈疾病,最近的發病率在全翃都告增加,尤其是在原本的發展中國家,因在飲食習慣方面,漸漸趨向西化,故患冠心病者大增...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的捐贈數目成長當中,截至8月上旬,總共收到11位捐贈者捐贈骨髓,目前已突破4000例。而網路上常有人說,「聽長輩說,捐骨髓給血液疾病患者,會傷害細胞、神經,導致貧血,甚至得癌症!」此類的言論,令許多滿腔熱血的民眾裹足不前。究竟捐骨髓,對身體有沒有傷害? 是否將民眾暴露於罹患癌症的風險之下呢?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佳宏醫師來解惑。 什麼是「捐骨髓」?對於許多血癌疾病患者,接受骨髓移植是有效的方式之一。一般來說,就是將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患不正常或失去造血功能之骨髓裡,讓病患的造血功能能夠恢復。 骨髓的來源有什麼?骨髓移植,依骨髓來源不同分為「異體骨髓移植」與「自體骨髓移植」,而自體骨髓移植其供髓者就是病人本身,當病人以化學治療達到緩解時,將病人骨髓抽取處理後冷凍起來,再於適當時機進行骨髓移植;而異體移植又可分為「親屬性」與「非親屬性骨髓移植」,親屬性骨髓移植其供髓者為病人的兄弟姐妹(因同父同母之子女基因型較類似)或其他近親家屬,而非親屬性骨髓移植其供髓者,則為一般志願捐髓的民眾。 捐贈骨髓的手術為何,是不是很痛苦?以往傳統的骨髓穿刺,是在捐贈者的脊椎骨上進行莫約1百多次的骨髓穿刺,過程確實很辛苦。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的採骨髓的方式也大有改善,如同採周邊血一樣快速、簡單。 手術過程為何?當捐髓者準備捐出骨髓時,先施以全身麻醉,使用「抽髓針」,從捐髓者身上兩邊腸骨處來抽取骨髓,骨髓就如同血液一般,通常要抽多少是依受髓者病人體重來決定,一般抽取骨髓約每公斤病人體重10至15c.c,的骨髓,舉例來說,50公斤的女性,一次得抽取500至750c.c.的骨髓量。 捐贈骨髓後真的會貧血、罹癌嗎?一般來說,當血液量或骨髓量減少時,大腦會接收到身體的指令而繼續工作、造血,因此不論是捐血或捐骨髓,體內自然有機制會啟動「再生」機制,骨髓捐贈不同於器官捐贈,因健康的人體其骨髓再生力強,每日可生成約70c.c.新的血液,因此一般捐過骨髓後約休息2周即可恢復,不會有血液抽乾導致貧血或罹癌的風險存在。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1名40多歲男性幾年來接受健檢時,都被檢驗出有貧血現象,但因工作忙碌並未理會,沒想到近來出現頭暈、容易疲勞,甚至吃不下飯等現象,就醫檢查竟已是胃癌末期合併肝臟轉移;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血液科醫師林明恩指出,貧血千萬別忽視,恐是身體警訊徵兆。

健檢出現貧血 應提高警覺

臨床上,另一名50多歲民眾,檢查出貧血症狀,且腎臟功能異常被轉診至醫院,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癌,經過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後,貧血症狀也逐漸改善;林明恩醫師說,若抽血檢查被告知有貧血現象,就應提高警覺,必要時就應進一步接受檢查。

大腸直腸癌患者 恐有貧血現象

林明恩醫師進一步說明,美國哈佛大學在1999年研究指出,約占一半的大腸直腸癌患者,診斷時都有貧血症狀,且2005年英國報告也顯示,容易貧血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比一般人高出2至3倍,另外,包括胃癌、食道癌、血液腫瘤等消化道惡性腫瘤,都有可能在被確診前,就先出現貧血的現象,不得輕忽嚴重性。

貧血久拖 小心危害健康

雖多數貧血主要是因生理、身體缺少造血等營養或基因遺傳等造成,但少部分人出現貧血現象,仍有可能是身體潛藏極大危機;林明恩醫師呼籲,貧血雖不會馬上致命,也有許多人頂多購買補血健康食品補充,但若長期處於貧血狀況,建議仍需進一步檢查,確保健康。

一名53歲男性糖尿病患者,最近一年血糖控制良好,近期追蹤時血糖值為126 mg/dl(控制目標為80-130 mg/dl),但糖化血紅素明顯增高達8%(控制目標為5至7%)。原來患者最近幾個月痔瘡經常出血,已接受治療,但常感到頭暈虛弱,理學檢查顯示皮膚、手指、眼結膜蒼白,檢驗發現缺鐵性貧血。經服用鐵劑、配合糖尿病治療,血糖值逐漸改善。

有貧血問題時 會影響糖化血紅素的準確性

家醫科醫師何一成表示,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而糖化血色素是檢測紅血球中血色素與葡萄糖聯結的百分率,糖化血色素可反映出最近1至3個月的葡萄糖濃度,有貧血問題時,會影響糖化血紅素的準確性。貧血可分為缺鐵性貧血、海洋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惡性貧血等等,其中以缺鐵性貧血最常見。

貧血缺鐵血糖值跟著升!醫學研究指出,缺鐵性貧血會干擾糖化血紅素的數值檢查,使糖化血紅素數值升高。若罹患再生不良性貧血,糖化血紅素也會被高估,這2種貧血可能降低紅血球新生成,使紅血球中血色素與葡萄糖有較多時間聯結,檢驗數值上升。

出現貧血症狀如頭昏、虛弱、皮膚蒼白 應妥善診斷

糖化血紅素也有被低估的時候,何一成醫師說明,海洋性貧血與溶血性貧血可能降低紅血球存活時間,使紅血球中血色素與葡萄糖較少時間聯結,因此在檢測糖化血紅素時,數值會比血糖真實情況低。

由於貧血會影響糖化血紅素數值,若糖尿病患或血糖值偏高者,疑似出現貧血症狀如頭昏、虛弱、皮膚蒼白等,應妥善診斷,才能正確判讀血糖值。有先天性的貧血如海洋性貧血,也應在就醫時一併告知醫師。養成自我定時量測血糖的習慣,就醫時供醫師參考與糖化血紅素數值對照,才能準確評估血糖變化。(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