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跑步時腳撞擊地放面最傷骨頭?許多運動員因訓練過度,累積過多壓力在下肢骨頭,易產生疲勞性骨折。美國范德比大學研究團隊測試10名跑者後發現,骨骼上絕大部分壓力實際上來自肌肉收縮,而非腳踏地面的力量。

疲勞性骨折 過多壓力累積

根據《Science Daily》,骨骼本身具有修復能力,面對外力時,通常能再生和重塑,來適應外界拉扯和壓力。疲勞性骨折源於外來壓力超出骨骼本身可支撐的力量,常始於足部或小腿持續性和刺激性疼痛,然後變得強烈,可能伴隨腫脹,最後骨頭出現裂縫,運動員不得不中斷訓練數月。

為免除運動員痛苦,許多公司設計可穿戴裝備,監測雙腳撞擊地面的壓力,產值高達數十億美元。然而,范德比大學機械工程學助理教授卡爾澤利力克(Karl Zelik)發現一個重大問題,感應器僅測量足部撞擊路面的影響,鮮少透露其他會造成骨折的力量資訊。

地板作用力恐非主因 肌肉收縮更有關

研究團隊在一系列速度和坡度上測試10名跑者,使用高速動作相機捕捉跑者動作,並使用測力跑步機記錄腳下地面的反作用力,再透過生物力學演算結合信號,估計小腿脛骨承受的收縮力(疲勞性骨折常見部位)。研究發現,地面反作用力與脛骨負載沒有很強的相關性,骨骼上絕大部分力量來自肌肉收縮。

在某些情況下,較小的地面反作用力反而對脛骨的壓力更大,這與大多數運動員認知相反,並且不同於大多數現有可穿戴設備運作方式。

預防疲勞性骨折 運動量力而為

機械工程博士艾米莉·馬蒂耶維奇(Emily Matijevich)在新聞稿中指出,穿戴式設備應同時監測地面反作用力和內部肌肉壓力。目前團隊正在開發可穿戴感應器,結合新算法更精確計算骨骼壓力,可望能幫助跑步者降低受傷機率。

如何預防疲勞性骨折?對不常運動民眾而言,應量力而為,多補充鈣質及維他命D,並確實更換跑鞋。

參考資料:

1. Stress fracture? Your foot hitting pavement wasn't the main problem.

2.Stress fractures and running wearables: The mistake that could mean injuries.

更年期力不從心?近來天氣忽冷忽熱,中年熟男們因性功能障礙求診的比率增高,代謝及心血管門診求診率也大幅增加,根據北市聯醫陽明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杜元博表示,天氣異常易造成周邊血管循環障礙,使陰莖海綿體血流量受影響降低,導致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增加。

臺灣熟男70%對性功能不滿意

杜元博醫師指出,華人地區50~60歲的熟男們,臺灣勃起功能障礙問卷調查有70%對性功能不滿意,其中「中重度」勃起功能障礙的比率也較50歲前增加,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可能是因為以往挫折的經驗而導致失望、焦慮及壓力產生,生理方面則有荷爾蒙性勃起功能障礙、神經性勃起功能障礙及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

中年熟男可能因為更年期困擾、睪固酮濃度逐漸降低,導致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增加,再加上生活壓力、經濟負擔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喝酒、日夜顛倒及失眠等,導致多重性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發生。

硬度類似小黃瓜則勃起功能為正常

杜元博醫師解釋,自我硬度簡單評量就是看「勃起硬度」,重度勃起功能障礙大概如蒟篛,中輕度勃起功能障礙像剝皮香蕉或軟皮香蕉,一般而言,若硬度類似小黃瓜則勃起功能約為正常。

根據文獻指出,勃起障礙可做為45~60歲台灣男性,後續5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和腦中風的預測指標。對50~60歲熟男、有輕中度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另外,「斯特茲震波治療系統」作為治療男性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儀器,也治療以輕中度多重性勃起功能以血管障礙為主的男性患者。

可改善約65%~92%性功能障礙

此儀器的震波治療屬於非侵入性治療,依病情不同約需8~12次療程,患者不需要麻醉,治療僅有微酸痛感,可改善約65%~92%輕中度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礙。(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膽管系統阻塞時不僅會使膽汁鬱積,患者也會出現皮膚及眼睛鞏膜變黃、茶色尿等黃疸表徵,且感到上腹不適及消化不良。台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蔡炘儒醫師指出,膽管阻塞常見原因多是膽囊內的結石掉入總膽管所導致,一段時間後,容易伴隨細菌感染而引發膽管炎,嚴重甚至導致敗血症。

結石卡緊膽囊管 內視鏡取石新技術順利移除

一名60歲男性,多年前曾接受膽囊切除術,近來又因腹痛、發燒及黃疸等症狀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結石卡在膽囊手術後殘存的膽囊管內,且結石外壓總膽管,造成膽管阻塞及膽管炎。蔡炘儒醫師表示,因結石卡緊在膽囊管,內視鏡取石網無法順利取出,因此採以導管式膽管內視鏡系統,搭配親水性電擊碎石術,順利擊碎結石,並以內視鏡取石網移除碎石。

膽管結石過於巨大 建議外科手術治療

蔡炘儒醫師說明,治療確診膽管結石的患者,通常建議以十二指腸內視鏡,搭配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來取出膽管結石至十二指腸,結石會隨糞便排出體外,通常取石後無體外傷口,且術後恢復快,但若為膽管結石過於巨大、堅硬結石等因素,則得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不過因手術得評估患者麻醉風險,加上術後需較長復原期,對於年紀大或合併多種慢性疾病患者較不適合。

導管式膽管內視鏡系統 提升膽胰管結石診斷率

為了降低外科手術風險,目前已有新發展的導管式膽管內視鏡系統,透過操作一支更細的內視鏡進入膽管,直接目視觀察膽管的構造及結石的狀況,且搭配親水性電擊碎石術或雷射碎石術,可順利擊碎巨大堅硬的結石,幫助更多以往困難處理的膽管結石病患。蔡炘儒醫師強調,臺中榮總自110年6月開始透過此治療方式已成功完成3例困難膽胰管結石治療,透過目視下執行病灶處切片,可望提升診斷率。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