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為人母總想給寶寶最好的營養,但許多選擇哺餵母乳的媽媽,明明就有好好地擠奶,卻還是得到乳腺炎,只好被迫放棄。醫師指出,乳腺炎常見在泌乳期婦女,當泌乳小管因受傷部分破裂造成阻塞、乳房外來壓力,如胸罩太緊、安全帶勒住、單側太常餵,另一側太不常餵、斷奶太快、媽媽營養不良,造成乳房腫脹及引流不良,或是細菌在停滯的乳汁中孳生,都可能導致感染性乳腺炎發生;若不及時治療,感染可能進展為局部膿腫復發,不得不慎!

泌乳期婦女最常見 乳房紅腫熱痛是症狀

彰化醫院乳房外科李忠懷醫師指出,乳腺炎臨床症狀為乳房紅腫、熱痛,在餵乳的前三個月,最為常見。最初因乳汁排出不良而產生腫脹,若症狀持續超過12-24小時,滯積的乳汁細菌孳生,進而產生感染性乳腺炎;若為感染性乳腺炎,胸部會出現局部硬塊,且常合併發燒、乳汁分泌減少,除胸部不適外,也可能引發腋下淋巴結腫大、全身肌肉痛、寒顫和類似感冒症狀。

治療哺乳期乳腺炎 3方式對症緩解 治療方面,李忠懷醫師分享,若哺乳期乳腺炎很嚴重,,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冰敷和完全排空乳房,不需要停止哺乳;若為感染性哺乳期乳腺炎,症狀持續超過12-24小時且伴有發燒,治療包括上述方式外,也須投與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治療,當使用抗生素治療48-72小時後,臨床症狀沒有改善,則需再進行超音波評估,是否有膿瘍沒被引流出。 擺脫乳腺炎 乳酸桿菌益生菌降風險 李忠懷醫師強調,乳腺炎最佳治療時間沒有定論,完整治療10-14天可降低復發風險,但如果對治療的反應迅速而完整,則可使用較短的療程;此外,哺乳期乳腺炎復發並不常見,但若使用不適當或不完全的抗生素治療,也可能導致復發。

哺乳媽媽想預防乳腺炎,李忠懷醫師建議,有哺乳期乳腺炎病史的孕婦,在妊娠晚期可使用乳酸桿菌益生菌,降低哺乳期乳腺炎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若面臨乳腺炎無法改善時,一定要找專科醫師診治,才能讓哺餵母乳之路更加順遂。

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乃僅次於惡性腫瘤與心臟病之後的第三大死因。慢性腎臟病病人隨著腎功的的退化,免疫系統也被大大干擾,這群病人得到肺炎後的死亡率明顯高於一般人!嚴重感染往往造成急性腎衰竭,有些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因此便進入長期洗腎的行列,若能恢復,研究也發現曾經發生急性腎衰竭的病人、日後進展至末期腎病而需要長期洗腎的機率也增加了。

慢性腎病免疫差 施打肺炎疫苗做保護

安南醫院腎臟科張凱迪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是一種常潛伏在人類鼻腔中的格蘭氏陽性球菌,型態上有莢膜,由於顯微鏡下的型態常成雙成對存在,又被稱為肺炎雙球菌。

基於目前仍無良好有效的藥物來扭轉腎功能的衰退,因此施打肺炎疫苗除了能減少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保護,也可能帶有避免因急性腎衰竭導致腎功能加速衰退的潛在好處。

免疫力不佳易感染 6種人皆列高風險群

張凱迪醫師指出,免疫力不佳的族群屬肺炎的高風險群,包括:(1) 5歲以下的小朋友及65歲以上的老人、(2) 患有心血管疾病、肺病、肝病、糖尿病或腎病 (慢性腎臟病或腎病症候群);(3) 癌症病人;(4) 接受類固醇治療、(5)菸癮、菸癮患者;一旦細菌侵入呼吸道,會很迅速地便發展出肺炎、菌血症、腦膜炎等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故疫苗所帶來的預防效果,在這群病人身上的效果益發重要。

感染是造成死亡的前3大原因 其中以肺炎為最

最後,張凱迪醫師也補充,菸也是引發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因吸菸後血壓會升高,導致蛋白尿的發生,而高血壓又是引起跟加重腎臟損傷危險因素之一,再者吸菸也會增加腎臟血管阻力,增加血液中某些可能會導致血管收縮的物質含量,進而損傷腎臟。

此外,感染是造成腎臟病人死亡的前3大原因,其中肺炎最麻煩;連洗腎長達20年的「俠醫」林杰樑也因肺部感染過逝,所以腎友千萬不可小看肺炎。

去年全球Sartan類高血壓藥不純物風波剛平,日前「雷尼替丁」(ranitidine)胃藥也驗出不純物,食藥署緊急下架23項、420批藥品。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政策執行長沈采穎藥師呼籲,食藥署除要求廠商自主檢驗外,應主動查驗,並公布實際檢驗結果,讓民眾了解風險。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藥廠送檢實驗室都為食藥署認定,且胃藥採高標準,籲請民眾放心。

藥物不純物又延燒 多款胃藥下架

藥物致癌風波,始於去年中國大陸浙江華海製藥公司的高血壓原料藥,遭驗出動物致癌成分的不純物「N-亞硝基二甲胺」(NDMA)。今年9月歐美又驗出胃藥中成分「ranitidine」也含有NDMA,食藥署要求業者先暫停供應並下架,重新檢驗後才能販售;除了15項檢驗已合格的胃藥外,另外23項胃藥則檢驗出有含NDMA,共420批藥品要回收。

沈采穎表示,NDMA屬於2A等級,對人體致癌性並不明確,然而,2B級以上疑似致癌物,每天長期暴露仍可能增加致癌風險。而這類非預期不純物,是藥物製程中使用DMF溶劑去除不純物,但是會產生二甲胺,必須再用亞硝酸鈉去除,但兩者卻可能反應生成亞硝胺類不純物。這類「意外」是去年Sartan類高血壓藥品中首次發現,並非特意添加,各國才有所警覺。

不純物含量標準 藥師籲政府公告

雖然非預期不純物難以預料,沈采穎強調,發生就要解決,目前台灣要求業者比照高血壓藥的標準,每顆含量不得超過96ng,然而2016《癌症病因學》(Carcinogenesis)研究指出,含有不純物的藥品進入人體後,可能爆量達4百倍,必須審視各藥品標準濃度的標準。

沈藥師呼籲,NDMA標準應比照美國發正式公告,讓廠商有所遵循,民眾權益受損也有所依據。另外,食藥署也應公布實際檢測數據,非只有合格或不合格。

吳明美受訪時則表示,目前針對胃藥NDMA各國仍無標準,由於高血壓藥必須每天吃,胃藥至多吃1-2個月,因此台灣胃藥比照高血壓藥已是最高標準。至於要求廠商自主檢測部分,她提到,藥者送檢實驗室都是食藥署所認定,且食藥署也會抽驗把關,除了NDMA外,另外5種亞硝胺類不純物也都一併檢測。

還有34種胃爆彈 食藥署排定監測序列

沈采穎還提到,除了降血壓藥、胃藥有NDMA疑慮,國際文獻還指出34種原料藥可能含有致癌物NDMA,包含了胃藥、抗生素、抗組織胺、止痛藥、抗憂鬱藥等,許多是長期服用的慢性病藥物,應針對高風險藥物先行檢驗防範。

吳明美指出,食藥署已經針對這34種藥物排定監測序列,若是健保用量大、口服劑型、長期使用、劑量大等優先監測,並會與業者開會,要求加強自主管理。

沈采穎說,民眾沒有專業,購藥時應注意「一分錢一分貨」,希望有關單位反應能更加迅速,保障民眾用藥安全。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