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50歲的張姓婦人,感冒後發覺肩頸痠痛而到醫院看診,檢查後發現左下肺有2.5公分的結節,婦人立刻轉診至臺中醫院治療,經病理切片後診斷,確定是第一期肺癌;該院進一步以骨頭掃描與腦部核磁共振檢查後,確定無癌細胞轉移,並以手術及化療繼續追蹤。

肺癌位居台灣人癌症死因的第一名,黃丞正醫師臺中醫院胸腔內科表示,因為台灣民眾無定期做肺癌篩檢習慣,導致早期肺癌發現率偏率,以及後續治療方法有限,進而位居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建議民眾應每年有健康檢查的習慣,而在健檢時,可考慮將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納入,才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依據美國癌症資料(2000-2010年)統計顯示,美國肺癌診斷第一、二期比例為33.6%,而台灣卻只有15.9%,且存活率較美國為低,原因無他,就是臺灣早期肺癌診斷率低。病例中的張姓婦人,因為早發現早治療,所以癌細胞控制狀況佳。

常有病人會問「我明明沒有抽菸,為什麼會罹患肺癌?」黃丞正醫師說,這是許多肺癌病人常問的問題,但其實,肺腺癌跟抽菸的相關性較小,與空氣汙染、肺癌家族史、化學元素砷與氡、石綿瓦、油煙與二手菸較有相關性,可知早期篩檢的重要性。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便是篩檢的一大利器,不僅檢查出來的肺部影像品質好,且不需要注射顯影劑,便可將肺部的每個橫切面影像重組,也可偵測到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

黃丞正醫師提醒,若有肺癌家族病史、抽菸病史(每天抽一包菸超過30年)、暴露在石棉瓦環境(如礦工、玻璃工、石棉瓦工人等)、慢性阻塞性肺病與肺結核之病患,應定期追蹤肺部狀況。

 

小娟(化名)的哥哥因為酒精性肝炎導致嚴重的肝硬化,進入加護病房等待換肝,她不忍心哥哥受苦,也不願意哥哥就此離開人世;主動提及捐肝給哥哥。然而不幸於篩檢時發現自己有C型肝炎因此無法如願捐肝。經主治醫師建議C型肝炎可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癒,另一方面通過奇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2個月後,小娟如願捐贈肝臟給哥哥。如今活肝移植已經超過一年,兄妹倆人均無C型肝炎感染。

奇美醫院內科部部長暨肝膽科主任郭行道醫師回憶此案例,仍不免激動,「國內等待換肝的人不知有多少,現在全口服新藥幾乎可將C型肝炎百分之百治癒,如此一來,增加捐肝的機會,不僅自救、還能救人。」

六一起C型肝炎 全口服新藥擴大給付 健保給付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繼今年初擴大不受肝纖維化條件限制後,6月1日起增加新藥擴大給付病毒基因第二型肝硬化失代償病人,給付條件幾近完全涵蓋所有C型肝炎病人。只要病人驗出C型肝炎病毒,就能立即接受全口服新藥治療。 對此,郭行道部長呼籲,曾經接受過干擾素治療受副作用影響而退縮的C型肝炎病患,應該積極回診專科門診治療,「此外,由於C型肝炎有家族群聚之情況,已接受C肝病毒治療的病人更應該負起向自己親人推廣的責任。但不要誤將過去干擾素治療的不適推到目前全口服治療上,造成自己親人無法接受治療的遺憾。」

C型肝炎不治療 其他器官會受損 郭行道部長提醒,積極篩檢可早期發現C肝感染,降低C型肝炎病毒對肝臟與其他器官的破壞。況且,如今C型肝炎的篩檢與治療並不困難,「各地衛生局、醫療院所都可做篩檢,政府成人健檢也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年滿45歲的民眾,終身可接受一次B肝、C型肝炎篩檢服務。而對於偏遠地區,各地衛生局也已積極展開偏鄉或原鄉篩檢服務。」 C型肝炎病毒不只是慢性肝病、肝癌的重要病因,也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特別是腎臟。郭行道部長指出,C型肝炎對於洗腎病患的預後也有很大的影響,「而C型肝炎病毒本身也會造成骨髓的抑制,或全身皮膚症狀。更有研究發現,C型肝炎病毒治療成功甚至可以治癒少數早期成熟型淋巴瘤。奇美醫院就曾治癒一位脾臟腫大約30公分的原發脾臟淋巴瘤,治療C型肝炎後淋巴瘤也消腫了。因此治療C肝不只能保肝,也間接保護了身體其他器官。」

治療輕鬆、療程短 及早治療別拖延 對於目前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的效果,郭行道部長予以肯定,這也是畢生難得一見,醫學戰勝疾病的例子。「如今全口服新藥,治療C型肝炎的效果都很好,可涵蓋所有基因型1至6型的病毒型別,而且治療輕鬆、療程短、副作用也低,8至12週即可根治。」更重要的是,過去對於腎功能不好的病患,不適合使用干擾素治療者,也可安心輕鬆以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治癒。他呼籲,C型肝炎病人務必及早治療,政府及民眾一起合作找出尚未被診斷的C肝病人,以期國人於2025年完全根絕C型肝炎。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根據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惡性腫瘤連續35年蟬聯冠軍。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都榜上有名,其中多項疾病皆與飲食有關。因此,彰化基督教醫院將建立「健康食力」平台,發展網站購物、健康養生餐飲等,盼能推廣乾淨安全的食材,提升民眾健康意識,呼籲大家「選好食,防治癌症、慢性病」。

推廣養生食材打造健康好體質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郭守仁醫師指出,現代的醫療健康概念就是「健康促進」。民眾的健康和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是相關,且根據醫療團隊輔導癌症患者抗癌的經驗,深感營養、飲食的重要性,改變選食的習慣、選取乾淨安全的食材實為重要的課題;盼能透過推廣乾淨安全的食材,提升消費者健康意識,吃出健康、提升免疫力,有更強壯的體魄來預防疾病,降低得病率。

有機食材入菜吃得更安心

彰基體系營養暨膳食部主任林佳青營養師表示,提供乾淨安全的食材,不論是自然農法種植、趙漢圭自然農業、生物互動農法、無用藥耕種、有機認證等,皆是對土地環境友善的耕種方式。彰基醫院盼望能透過支持友善農耕,提供有需求的病患、同工或民眾,當季新鮮安全食材。

彰基醫師領軍開辦防癌課程

彰基醫院日前也由南基協同院長蔡松彥醫師領軍,為癌症病友開辦「癌症養生調理班」,陪伴癌友抗癌。林佳青營養師也親自開課,教導防癌的實作課程。近日,更推出有機食材便當供民眾、員工選用,另外也提供友善農耕的優良農產管道,支持農友們的健康信念。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