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減重的成效不僅與飲食量有關,也取決於身體代謝與耗能的效率。中央研究院生醫所黃怡萱副研究員團隊近期發現一套「耗能機制」,在哺乳類動物的棕色脂肪細胞中,CPEB2蛋白會與UCP1 mRNA相互作用,促進身體耗能。實驗結果也進一步發現,過度節食恐因降低身體的耗能效率,導致減重效果不如預期。

棕色脂肪越多 代謝率越好

研究顯示,哺乳類動物體內的棕色脂肪組織負責消耗能量以維持體溫,其活性越高,身體的代謝率便越好、體脂肪也就越低。在棕色脂肪細胞中,蛋白質UCP1扮演著關鍵角色,燃燒身體的化學能產生熱能。

過去研究已證實UCP1和棕色脂肪可幫助控制體重。為進一步探討UCP1的生產過程,黃怡萱團隊從UCP1的mRNA開始探索。UCP1的mRNA在小鼠體內有長、短兩種形式,絕大多數是短的,僅有約10%為長的。團隊以基因編輯技術,將小鼠體內長的mRNA轉換成短的mRNA後發現,雖然UCP1 mRNA的總量不變,但UCP1蛋白的產量竟因此減少將近60%。由此可見,為數不多的長形mRNA才是製造UCP1蛋白的關鍵。

過度節食無法刺激耗能 減重效果差

黃怡萱表示,人體與小鼠不同,恰好只有長的mRNA。可以推測,其調控機制對人類的能量代謝更為重要。研究團隊也透過實驗觀察飲食與環境溫度對小鼠產生UCP1蛋白質的影響,並發現這兩種刺激也是促進CPEB2-UCP1此一耗能機制的因素。因此,過度節食恐因無法刺激耗能機制,導致減重效果不彰。

經過小鼠實驗證實,UCP1長形的mRNA要有效的產生UCP1蛋白,須透過與CPEB2結合而受其正向調控。透過對此耗能機制的瞭解,未來便將有機會進一步調控,以有效促進代謝效率、提升減重成效。

雖然運動有益健康,但是心臟衰竭病友可要慎選運動!最近天氣炎熱,稍微活動就汗流浹背;醫師提醒,心臟衰竭病友選錯運動、運動量過大,容易脫水及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不但無益健康,反而傷身。

運動改善病情 死亡率風險降低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心臟科主任吳政儒表示,運動能夠訓練肌力、增加肺活量,對心臟衰竭病患來說,適度運動可使心肺耐受性增加,進而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更能降低死亡率。根據最新研究發現,運動治療介入心臟復健,心血管相關死亡率可減少20至30%。

心臟衰竭病患 適合有氧運動

運動的種類眾多,哪種才適合心臟衰竭病患呢?吳政儒主任認為,輕到中度的有氧運動較適合,例如散步、慢跑,最好採取漸進方式,慢慢增加至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而劇烈運動及競賽性活動則應避免,包括重量訓練容易加重心臟負擔。另外,運動的環境也要注意,避免溫差太大,環境最適宜溫度為攝氏25至28度,並選擇在空氣流通的地方。

身體不適快停止 老年人要留意

若在運動過程中,發生頭暈、目眩、心悸、胸痛,以及無法忍受的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運動,以免有生命危險。吳政儒主任指出,臨床統計,心臟疾病患者,從事激烈運動有較高的猝死風險,而大多心臟衰竭病患為老年人,運動後發生猝死及急性心肌梗塞機會,也比一般心臟病患者高。

心臟復健 減少心血管疾病惡化

適度運動有助心臟復健,其實廣義的心臟復健,涵蓋了運動療法、藥物治療、戒菸、營養諮詢,以及心理協助等多學科介入。吳政儒主任強調,透過行為改變可有效提高生理與心理健康,恢復社會功能,並進一步減少心血管疾病惡化,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整形術後、開心手術後,以及心臟衰竭與其他心血管病患都可適用。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勿併用 以免心腎功能惡化

如何延緩心臟衰竭病情一再惡化?吳政儒主任建議,每天測量血壓、脈搏及體重,體重變化必須控制在一天0.5-1公斤內,且每日飲水勿超過1000至1500毫升,包含蔬果、飲料、白開水及湯品,鹽分攝取也要注意,尤其對老年患者來說,限鹽比限水重要。烹調時少用調味料,以天然食材取代人工調味。另外,應依照醫師指示規律服用心衰竭藥物,同時注意服藥時不可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併用,以免造成心血管收縮、腎功能惡化。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一、「長生不老」的神話名詞,在醫學發達的今日,是否真的能夠實現?

劍橋大學的老年醫學專家奧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提出,醫生對人們進行定期「技術保養」和「更換失效器官」,這項看法引起許多科學家認同。他們相信,透過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等生物技術,可以延長人類壽命30至40年,人類雖然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的美夢,延長生命長度的確可以實現。

二、請談談「自體幹細胞」優於「異體幹細胞」的原因?

「異體幹細胞」就是來自別人體內的幹細胞。傳說唐三藏是金蟬子的化身,擁有十世修行,只要吃他一塊肉,就能增加百年功力,這種概念存在很大的風險。臍帶血銀行儲存的都是新生兒的臍帶血,接受移植的患者,必須經過配對後才能使用,所以接受移植者,都是使用異體幹細胞,移植之後可能引發過敏、腫瘤,或是成為反撲人體正常細胞的源頭。很多文獻指出,使用異體幹細胞在治療初期,的確非常有效,但是過了半年或三年後,卻產生過敏反應,如自體免疫性的疾病、癌症、糖尿病等。但是,若使用「自體幹細胞」,就能排除細胞個體之間排斥及產生蛋白過敏的風險,是現今最安全、有效的醫療方式。

三、錯過一生只有一次的「臍帶血幹細胞」儲存,人們還有其他的選項嗎?

每六個人的臍帶血幹細胞,只能治療一個人,新生兒到20歲之間,罹患血液方面疾病的機率有多高呢?從過去十年間國內「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組織庫20萬筆以上的組織中,僅有不到50個應用與配對成功的案例,配對成功的機率低,使用的機會也低。而且臍帶血幹細胞僅限於治療血液相關的疾病,應用上受限,還伴隨著可能感染的風險及細胞個體排斥。成年人錯過「臍帶血幹細胞」儲存,「牙齦幹細胞」將是最佳選項,理由是:

➸〈一〉他是真間質幹細胞,從膠原母細胞裡面純化出來的細胞,其穩定性、可複製性,遠優於骨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

➸〈二〉他的活性及產生的細胞溝通語言,能影響其他蛋白質的種類最接近臍帶間質幹細胞。

➸〈三〉口腔幹細胞有牙齦幹細胞、乳牙幹細胞,舉例,我們去拔智齒,裡面含有珍貴的牙髓幹細胞,或是小朋友換牙的過程中,乳牙也含有幹細胞,這些都可以儲存,就可取得性來看,6歲至70歲都可以取得口腔幹細胞(牙齦幹細胞。)

四、牙齦幹細胞在醫療上有甚麼醫療價值及優勢?如何取得呢?

牙齦幹細胞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取樣安全性、低風險性、低過敏風險、低個體排斥。進行牙齦幹細胞取樣時,在口腔內找到一塊先天神經分布特別少的區域,無須麻醉、手術,大約30秒即可完成,短期內就會自然癒合,具有無創、無疤痕、取樣迅速、多次儲存等優勢。儘管國內有多家私人機構具備取得牙齦幹細胞的技術,然而在取得後續的培養方式、篩選過程,甚至取得牙齦組織後,能成功在3至5天內複製成牙齦幹細胞的機構少之又少,而台灣某家生技公司已成功獲得「取得牙齦組織轉化成間質幹細胞專利」,目前擁有這項尖端科技的機構,全球沒有超過五家,這項技術對人類的健康深具意義,所以值得推廣給民眾知道。

────── 醫師小語 ───────

在抗衰老醫學的範疇裡,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是統一協調並喚醒各組織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 cells),而牙齦幹細胞正是屬於間質幹細胞,目前已經成為幹細胞治療的主流,且最具有發展空間。幹細胞是極為珍貴的生命資產,然而老化一直進行中,現在儲存自己的「牙齦幹細胞」,將來需要運用時,透過科技的力量,就能幫自體進行組織修補、促進細胞再生、治療免疫系統、延緩衰老,聰明的您,現在就行動吧!

醫師小檔案

陳德福醫師

經歷:台北醫學大學|台大公共衛生碩士|臨床醫學博士候選人|台大醫院外科醫師|台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連江縣立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肥胖醫學專門|美容外科專科|美容醫學專科醫師|超音波醫學會專科醫師

專長:神經外科|抗衰老醫學|肥胖醫學|美容醫學|幹細胞及生長因子應用研究|微整雷射|超音波影像醫學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