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國內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後,染病及死亡個案中不乏有慢性病友,其中糖尿病更名列其中,但部分糖尿病病友在防護疫病同時,卻忽略了本身慢性病照護的基本功。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乃誠指出,許多病友因擔憂赴醫療院所有染疫風險,反而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導致疫病一段時間後,常看到急性併發症拖到嚴重時才送至急診的案例。

糖尿病照護不良 恐增加染疫風險 

其實糖尿病照護不良不僅增加染疫機率,也提高住院後死亡風險。葉乃誠醫師解釋,糖尿病友若長期處於高血糖的狀態下,就容易出現血栓、免疫力下降等狀況,而新冠病毒正會促使發炎、血栓反應,並導致胰島素阻抗增加,甚至胰島ß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下降,進一步導致血糖惡化,惡性循環。

外在因素難掌控 糖友首要就是穩定病情

葉乃誠醫師說明,糖尿病族群一旦染病重症入加護病房風險為非糖尿病人的2.8倍,死亡率高了8倍,事實上,這些風險都與平時控制血糖狀態息息相關。其實,面對外在因素在無法操之在己的情況,能掌控的只有糖友自己,因此除了藥物控制、規律回診外,維持規律的生活、定時定量飲食、適度運動也是穩定病情的關鍵。

糖友隔離或染病期間 需注意血糖並補充水分

此外,糖友血糖狀態需要客觀數據,這時就可藉由血糖機幫助,讓病友不需來醫療院所的情形,就能準確知道自己血糖狀態。葉乃誠醫師提及,第2型糖尿病及第1型糖尿病友酮酸中毒風險都較高,尤其新冠病毒更易加重酮酸中毒風險,因此若隔離或染病期間,除了解酮酸中毒的症狀,也要注意血糖且適時補充水分,且可在醫療團隊建議下,適時隨血糖高低調整胰島素劑量,面對後疫情時代,糖友更要懂得控制血糖,善用工具及遠距醫療、衛教的資源,為自己健康把關。

新手媽媽因為寶貝出生後帶來喜悅外,更帶來無限的焦慮與壓力,手忙腳亂,加上缺乏支持狀態下,產後憂鬱便不請自來,如未早期發現治療,嚴重時還會出現睡不著,吃不下,甚至輕生的念頭。產後憂鬱有五個徵兆,及早發現便可及早治療,還能找回快樂的自己。

產後憂鬱五大高危險群與徵兆

(1)有憂鬱或精神科病史:注意過去發病症狀是否又再次出現,孕期不宜過度勞心勞力並主動與醫師討論孕期情緒變化;(2)懷孕已有憂鬱或焦慮:嘗試調整飲食、生活型態、適度運動,轉移憂鬱;(3) 生活中遭遇重大事件:例如失去親人、婚姻家庭問題、失業,請配偶、家人、朋友多予傾聽、支持及協助,也可尋求社福機構電話免費心理諮詢服務,紓解當時心中的壓力;(4)社會支持或資源不足者:例如:經濟負擔大、無家人可分擔協助或照顧,可尋求社福機構協助諮商或提供社福資源,或詢問社區鄰里長,是否有其他社區資源可協助;(5) 懷孕或生產時出現併發症:如妊娠高血壓、早產或生產併發症等,若是併發症引起的身體不適,先透過醫師治療緩解不適,治療期間,可適度運動、聽輕音樂,或做身體肌肉按摩放鬆,轉移擔憂煩惱的情緒。

自我評估產後憂鬱 察覺應尋求協助與治療

若要知道自己是否有產後憂鬱,可從以下兩個面向來評估:(1) 過去一個月,是否常被情緒低落、憂鬱或感覺未來沒有希望所困擾?(2) 過去一個月,是否常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做事沒有愉悅感?若出現以上這兩種狀態,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建議透過心理衛生機構協談及轉介協助,若出現想傷害自己念頭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憾事發生。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