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曾被醫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的二十多歲男子,自幼不喜歡與人互動,有時想說話卻不知如何表達。十五歲時開始尋求中醫治療,父母也督促服藥長達4年,病患的行為、心理都有明顯的進步,去年還進入了理想中的大學!

收治病例的林寶華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腦神經精神障礙者可能與「額葉症候群」有關,如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強迫症,這些病患多有注意力過於集中、過動等現象。其中,亞斯伯格症候群有社交、溝通較為困難、人格特質是固執,興趣狹隘且專精。多數的亞斯伯格症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表達方式與文法特為特殊。

林寶華醫師進一步說明,就中醫學而言,精神認知情緒異常包括聲語穢語、專注力差、躁動不安、侵略性、視幻覺、聽幻覺、睡夢遊、煩熱難眠、反社會行為;兼有強迫症、自閉症、憂鬱症、威爾森氏症(肝病和腦病)等。所以,亞斯伯格症的中醫實證以清熱、熄(內)風藥為主,虛證則補氣血、養陰健脾。病例中的病患虛實互見,寒熱錯雜之證候,應先治實熱證,再補虛寒。可依病人之個別情況,依一般療法加減藥物。

林寶華醫師說,一般亞斯柏格患者以虛症者居多,多有肝腎、氣虛等問題,可尋求中醫來補身。以中醫藥治療此類腦神經精神障礙的優點是有效性,還能解緩病狀;也較安全,短期有效,長期也有效,且無副作用,不傷身心;持久穩定性,停藥久而病狀不回復。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Asperger's, 簡稱AS)是神經發展障礙的一種自閉症 。在外界一般被認為是「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在精神病學常用的美國心理學會的診斷基準 (DSM-IV-TR) 當中,則稱之為亞斯伯格障礙。

你也常感到自己雖然善變但卻固執,或喜愛孤獨卻又渴望注目嗎,其實有可能就是屬於「B型人格」,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制訂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將人格類型分為A、B、C三大類,相較於社會互動需求最低的A型人格,以及願意為了他人改變自己的C型人格,B型人格卻顯得複雜許多,因為他們看似關心別人的心態,其實最在意的卻是別人眼中的自己。

大起大落趨兩極 巔峰時走上絕路不奇怪

精神科專科醫師陳俊欽表示,B型人格者的生命際遇差異極大,最廣義的B型人格者接近人口總數的20%,其中,平凡者居多,在你身邊應該有人就是──也許就是你自己;只有少數的B型人格者特質會變得很強烈,甚至到達病態(人格違常)的地步,趨於大好與大壞的兩極,在政界、演藝、傳播、行銷、藝術、創業、證券投資、宗教、多層次傳銷、八大行業與黑道等等,都不難見到他們的身影,有人得意,有人落魄,擺盪在被眾人膜拜與唾棄之間,甚至在事業巔峰時走上絕路也不奇怪。

親切卻難深交 B型人格難捉模

陳俊欽醫師說,B型人格心情變化極快,且容易前後行為不一致,儘管相處上總是蠻親切,但交往久了就會發現彼此間彷彿有無形的屏障,難以深交,尤其B型人格遠超過其人數比例,但常常被社會大眾所忽視,若僅是一點點B型人格特質並無大礙,但若特質明顯,甚至達到「人格傾向」的程度時,不僅不易被社會諒解,還可能遭到排擠或標籤化。

B型人格偏差嚴重 恐危害身邊親友

陳俊欽解釋,尤其B型人格者本身不太會表達自我,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容易成為憂鬱症或精神官能症的溫床,不只如此,更常把身旁親友給拖下水,嚴重時可能會喪失自我覺察的意識,導致臨床上多數B型人格疾患會就醫治療,多半是因家屬忍受不了他們的情緒,因為比起憂鬱症僅會傷害自己,B型人格隨著偏差越來越嚴重,對旁人造成的傷害也會越來越大。

從根本解決 才能降低潛在患者

但到底要如何防備B型人格違常患者的傷害,甚至幫助他們自救呢,陳俊欽提醒,其實可依照當事人態度分成在問題不嚴重、當事人有意願要改變的情況下提供自救與他助的辦法,以及在問題嚴重、但當事人仍有意願要改變的情況下提供尋求專業協助的方法,或在問題嚴重、且當事人毫無改變意願的情況下,提供其他人自我保護的技巧,最重要是仍是認清且熟悉B型人格潛在的心靈亂源,從根本解決,才能降低社會上持續增加的憂鬱症與精神疾病潛在患者。

(本文參考:原來這就是B型人格:那些自戀、善變、邊緣、反社會的人在想什麼? 作者:陳俊欽 圓神出版社)

七十餘歲的曹老伯,有長期的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不過控制尚稱穩定。眼科方面則因為隅角開放型青光眼、白內障而在眼科追蹤,以及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接受過全視網膜雷射光凝固治療。某次於眼科回診,主訴左眼視力變差約兩周,經眼底檢查,診斷為高度懷疑左眼發生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即俗稱之眼中風)合併黃斑部水腫。

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 危險因子有這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張庭嘉說,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是一種不算少見的眼底血管疾病;依據眼底缺血的嚴重情況,其影響視力程度可以從輕微到嚴重破壞。

而比較重要的危險因子包括:年紀在50歲以上、男性、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隅角開放型青光眼;其他可能因子還包括有口服避孕藥或是利尿劑、或是有些患者有血液疾病因此導致血液黏稠度上升時,也可能會誘發類似的病況。

傳統治療效果有限 且易有後遺症

張庭嘉主治醫師指出,造成的視力威脅主要透過兩種方式達成,一是血管內皮新生因子刺激形成虹彩新生血管、進而產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另一則是血管內皮新生因子直接誘發黃斑部水腫。針對後者的治療,傳統的治療方式是施行黃斑部雷射或是玻璃體內注射類固醇,但是效果很有限,甚至會引起其他的後遺症。

血管內皮新生因子拮抗劑 保全視力不受損害

目前醫學界最新的治療主軸,則是在疾病的急性期進行血管內皮新生因子拮抗劑的玻璃體內注射,以便移除過多的血管內皮新生因子,而達到黃斑部水腫吸收的目的,以儘可能保全視力;每次注射的藥效大致可以維持一至二個月,使病患能度過疾病的急性期,減少後續造成視力持續破壞而無法逆轉的情況發生。

視力急遽下降 盡快就醫把握治療黃金期

張庭嘉主治醫師提醒,如果身體有多項危險因子存在,視力又在短期內急遽下降,請儘早就醫,以便在疾病發生的治療黃金期間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