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健康

男性疾病

熟男請注意!若出現不明腰痠、骨頭疼痛現象,可能不只是上了年紀,還要小心晚期攝護腺癌悄悄找上門!一名七十歲的王伯伯,五年前開始出現頻尿問題,但一直沒有去找醫生檢查;半年前常腰痠背痛,以為只是年紀大了,除了自行貼膏藥外,偶爾會去按摩推拿紓緩痠痛。上個月洗澡不小心輕輕撞到手臂,骨頭疼痛不已,經家人送醫檢查,照X光竟發現骨折,進一步檢查確診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因癌細胞轉移至骨頭造成疼痛,目前積極接受治療中。

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五名 晚期骨轉移機率達九成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榮譽理事江博暉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登統計,攝護腺癌名列男性癌症第五名,發生率逐年攀升,二十年前確診人數不到千人,近年來每年卻有將近5,000人被診斷為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臨床經驗顯示,晚期攝護腺癌轉移至骨頭的發生機率達九成,初期時癌細胞存留在攝護腺內,會出現頻尿、急尿及尿流細小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因此容易被忽略。待患者因骨痛或骨折而就醫,才被診斷出罹患第四期的晚期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這類患者的骨頭不僅脆弱、疼痛,且易發生病理性骨折,嚴重者甚至因脊椎折斷壓迫神經,造成下肢癱瘓、臥床不起,大大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同位素療法可減緩骨轉移惡化 延長晚期攝護腺癌患生命

江博暉醫師說,過去治療無法手術的攝護腺癌骨轉移,原則上採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為主,以抗雄性素藥物阻斷男性荷爾蒙作用,藉以抑制攝護腺癌的生長,再運用雙磷酸鹽類藥物預防骨質疏鬆及骨折。然而,雙磷酸鹽類藥物雖能緩解骨轉移疼痛,長期使用卻可能造成下頷骨壞死,也無法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目前已有的同位素療法,一樣能降低骨頭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風險,但不會使骨頭壞死,突破過往治療面臨的困境。同位素療法中的放射性元素模擬成骨頭中的鈣質,被吸收進入骨轉移的部位,殺死癌細胞,減緩骨轉移惡化,進而延長晚期攝護腺癌患者的生命。

預防勝於治療 50歲以上男性應檢驗PSA、肛門指診

江博暉醫師提醒,雖然有新的治療方式幫助攝護腺癌晚期患者,但預防遠勝於治療,日常飲食上應避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並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保有良好體態。50歲以上的男性應定期做抽血檢驗PSA(攝護腺特異抗原)、肛門指診,早期發現就有機會完全治癒,即便篩檢發現為晚期攝護腺癌,只要配合醫師接受適當治療,還是能夠控制病症、減低疼痛,有機會延長存活時間並改善生活品質。

1名35歲彭姓男子,某天下班後突然忘記回家的路,家人動用各種管道尋找,好不容易找到了,回家後竟然什麼事情也記不起來,就連自己的房間也認不出來,也沒辦法自己去上廁所,就連100減7也算不出。

年紀大、加護病房患者 易出現敗血性腦病變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表示,經檢查後發現男子「忘記」的情形,主要是因為腎結石造成尿路感染,導致「敗血性腦病變」,出現腦波異常,敗血性病變並不是因為壓力所引起,而是潛在性疾病所引起。

「敗血性腦病變」通常好發於年紀較大的民眾、或是加護病房的患者,同時伴隨病人的死亡率也比較高。意識不清或意識混亂較常見,而失憶表現的情況很少見,若沒即時診斷並開始治療,可能錯失治療時機。

腎結石造成尿路感染 引發敗血性腦病變

洪良一主任表示,這名患者因「敗血性腦病變」,除了記憶受影響外,會不記得時間、地點等,其實連運算也受影響,好比基本的算術100減7,也無法算出來。腦部病變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

幸好這名年輕男患者經過2周將「潛在性疾病」腎結石造成尿路感染治癒,「敗血性腦病變」也改善、恢復記憶,然患者一旦再出現染,「敗血性腦病變」仍有機會再復發。若有發現突然意識不清、意識混亂或是失憶的表現,應速就醫進一步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

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男性若接受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嚴重血栓風險,在接受治療前六個月,風險最高。研究發現,男人接受男性荷爾蒙療法後,出現靜脈血栓風險上升63%,當靜脈產生靜脈血栓,便可能引起靜脈血管栓塞。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這些血栓可能造成心臟病、中風、器官受損,嚴重甚至導致死亡。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英國醫學期刊〉(BMJ)。

治療剛開始六個月 風險最高

研究首席作者德國流行病學、統計學與資訊學研究院學者凱羅斯‧馬提尼斯表示,患者接受睪固酮治療後,在剛開始六個月,靜脈血栓風險快速上升,這樣的風險可延續九個月,之後風險就會逐漸下降。

醫界早發現,女性使用含雌激素避孕藥會增加血栓風險,過去研究認為,睪固酮療法也可能產生相似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曾在2014年6月要求所有睪固酮產品要提醒民眾,這類產品可能增加靜脈栓塞風險。美國食藥署也提醒,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心臟病、人格改變、不孕等風險。

男性接受睪固酮治療 血栓風險上升六成三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團隊收集約19,000名英國靜脈栓塞患者的數據,與其他909,000名年齡相仿控制組相比,結果發現,與沒有接受睪固酮療法的人相比,男性接受睪固酮治療後的前六個月,血栓風險上升六成三。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靜脈栓塞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長時間靜止不動、年齡增長等,過去曾出現血栓的人,靜脈栓塞風險也比較高。

男性睪固酮低下 仍應積極就醫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睪固酮會造成血栓問題,可能是身體有些酵素會分解血栓,而睪固酮會干擾這些酵素作用,特別是本身較容易產生靜脈栓塞的人,更容易受影響。因此民眾接受睪固酮療法前,一定要諮詢醫師,評估用藥利弊得失,以減少用藥風險。

由於男性睪固酮低下恐出現更年期症狀,而且男性睪固酮濃度和精神活力及三高息息相關,若睪固酮低下應積極就醫,依照醫師建議,適當補充睪固酮並監測健康狀況,以增進身體健康。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