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性常識

alt

墮胎傷身,若是不想懷孕生子,避孕一定要做好!現今性觀念開放,三總婦腫科主任王毓淇透露,診間常有家長、男朋友陪少女來墮胎,對身體傷害大;其實,只要做好避孕措施,就可避免,而舉目歐、美,事前避孕藥是目前最好的避孕方式,不僅成功率高、使用方便,且最新三、四代藥物副作用已降至非常低,安全性有保障。

常見避孕方式多 安全期易失誤

針對常見避孕方式,王毓淇醫師指出,計算安全期容易失誤,許多年輕女性週期並不規則,即使醫護人員也不見得算的準;其他如避孕環等避孕器,沒生產過也不好安放;而保險套避孕成功率雖達9成,仍有1成風險會失敗。

至於事後避孕藥則盡量避免,其屬於緊急避孕,用於不安全性行為後,3天內服用有95%成功率,但其是高量黃體素,容易造成出血,效果也非百分百,不建議青少女使用。

正確服用事前避孕藥 最好避孕方式之一

目前事前避孕藥是被認為最好的避孕方式之一,始於1930年代,隨時代演進不斷改良,目前已達低劑量來避孕。王毓淇醫師說明,原理是透過外在激素來影響女性本身的黃體素、女性激素,阻斷排卵進而防止受精懷孕,因其模擬人體月經週期,因此也可能使女性月經更規則。

許多人好奇,事前避孕藥需搭配保險套嗎?王毓淇醫師指出,單就事前避孕藥的成功率達99%,若有固定安全的性伴侶,如夫妻,不搭配保險套影響較小;但若年輕人有多重性伴侶,戴套可預防愛滋病等性病,有其必要性。

劑型不同怎麼選? 醫師這樣分析

市面上事前避孕藥,有21劑、21+7劑、24+4劑,如何選擇?王毓淇醫師解釋,這是藥物劑量持續降低的過程,因傳統事前避孕藥吃21天後必須休息7天,當藥效消退時,有時會引起經期不適。「因此最新的24+4劑,多吃幾天可以延緩荷爾蒙消退,減少不適症狀。」

至於現有避孕藥也會添加鐵劑等添加物,是否有效?王毓淇醫師指出此為新觀念,因有些女性有肌瘤、內膜肌腺症等,出血較多,「正常一次經血量約87毫升,若超過就可能貧血。」而血色素來源是鐵劑,因此最新事前避孕藥添加鐵劑,可預防貧血,以免頭暈影響工作、運動等日常生活。

事前避孕藥不罹癌 但這些人NG

而坊間流傳事前避孕藥的荷爾蒙會致癌,王毓淇醫師解釋,高劑量荷爾蒙確實會引起部分癌症或血栓等風險,但口服避孕藥的劑量較低,「而且停經後的荷爾蒙變化,才是引發乳癌等癌症的原因之一。」許多研究反而顯示,事前避孕藥可以減少卵巢癌、子宮癌和直腸癌等癌症風險。

針對血栓部分,醫師強調,確實與女性激素高低有相關,不過目前口服事前避孕藥已經降低女性激素劑量,只要低於35歲、沒有抽菸,就可以安全使用。

民眾若要使用事前避孕藥,應聽從醫師處方,並事前檢查。王毓淇醫師提醒,35歲有抽菸、肥胖、不正常出血、持續性高血壓、血栓等族群則不適合事前避孕藥。

直播預告 王毓淇醫師教你避孕不傷身

若民眾對於避孕方法還有更多疑問,想進一步了解王毓淇醫師對於避孕的建議,歡迎10月16日中午12點30分,至健康醫療網 FB「健康Live直播」現場,由王毓淇醫師親自解惑,同時歡迎您在直播期間隨時在線上提出問題!

22歲大學才剛畢業的米米(化名),剛找到第一份工作,某日帶著23歲尚未就業的男友踏入診間,戰戰兢兢地拿出媽媽手冊與滿滿的產檢紀錄,跟醫師要求中止已經21週的妊娠,原因是雙方家長認為他們經濟不穩定,養不起孩子,逼得他們不得不面對現實。因已超過13週,醫師只能安排米米住院催生,並期望她身心早日恢復。這樣的憾事看似八點檔劇情,卻往往在社會角落經常上演,最好的方法還是在前端做好避孕,才能避免走到這一步。

慎選避孕方式 體外射精算安全期不安全

常見的避孕方式很多,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葉長青說明,從性行為的流程來看,保險套主要目的是阻止精蟲進入;而中斷性交、體外射精這類型其實不算是有效的避孕方法,失敗機率高,也會降低性行為品質;口服避孕藥目的是抑制排卵,適合健康年輕女性;而計算安全期也是效果較差的方式,避孕機率大概不到七成,且不適用於經期不規律的女性;置放避孕器則是阻止著床,一般建議生產過的女性使用,且需5年更換一次。

新型事後避孕藥 副作用小成功率高

而性行為容易受到氣氛加溫,年底佳節將近,不免一連串的慶祝活動,賀爾蒙與酒精在燈光美氣氛佳催化下,讓情侶們忍不住擦槍走火,若激情過後發現避孕措施失靈,或是根本來不及準備的情況下,許多人會選擇服用事後避孕藥作為最後一道防線。

葉長青表示,傳統型荷爾蒙類事後避孕藥採高劑量黃體素,藉此延遲排卵,容易造成噁心、嘔吐等副作用,需在72小時內服用;新型事後避孕藥則是黃體素受體調節劑,與人類黃體素接受器有很高的親和力,副作用較小,在性行為後5天內服藥成功率亦高於傳統高劑量黃體素避孕藥,即使在排卵前危險期服用也有效果。

不建議常規使用 事前避孕最重要

葉長青醫師提醒,事後避孕藥不建議常規使用,因可能會打亂經期或有不規則出血;最好還是能在第一時間做好避孕措施,正確且完整了解懷孕及避孕的過程,勿聽信網路錯誤資訊,才不會被迷思誤導。尤其青少年們因好奇、不懂拒絕、節慶氣氛催化而進行性行為的比例極高,但其中有做好防護的不到七成,希望還沒做好準備的年輕人能確實避孕,減少憾事再發生。(葉長青 - 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

 

事前避孕藥避孕機率將近百分之百,前提是必須長期正確服用才有效。有些人使用後,會有水腫、痘痘等問題,還有人擔心服用避孕藥會導致不孕,讓醫師來破解這些疑慮。

水腫、痘痘副作用 黃體素新舊有影響

婦產科王孫斌醫師指出,早期避孕藥因為荷爾蒙濃度高,加上採用第一、二代黃體素的關係,有時候會造成容易發胖,這最主要是因為內有男性荷爾蒙、利尿激素及皮質類固醇的關係。而現在的劑型,跟新一代的黃體素,這些作用就很少了。

王孫斌醫師舉例,多囊性卵巢症或比較容易變胖的女性,她如果服用避孕藥以後,有些避孕藥可以降低男性荷爾蒙跟抗利尿激素的荷爾蒙及皮質類固醇,把這些都降低以後,要減肥也比較容易成功。

避孕藥吃多會不孕? 醫:不影響

目前市面上許多避孕藥,改用抗雄性化的新一代黃體素,反而成為了治療痘痘、痤瘡的常用藥物。但是還有人擔憂吃了以後會不孕,其實大可安心。

王醫師表示,據最新報告指出,避孕藥吃完以後,一年後的懷孕率有8成以上。至於為什麽不是百分百?那是因為,不孕原因很多,尤其譬如說患者本人的年紀、先生精蟲品質變差,都有關係。事實上避孕藥不會導致不孕,若要準備懷孕,停藥以後,大概停一、兩個月就可以懷孕,完全不會影響到懷孕的結果。

用藥可降這兩癌風險 這些族群不合用!

研究指出,跟完全沒服用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相比,長期使用反而可以降低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乳癌與避孕藥則還沒有研究指出兩者具有明確相關性。不過服用避孕藥確實會有增加血栓的風險,提醒民眾,35歲以上或有吸煙、乳癌、血栓病史的女性不適合服用避孕藥,建議選擇其他安全的避孕方式。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