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老年護理

80歲邱女士日前因昏迷被送往台南市立醫院急診,家屬表示患者兩天前突然無法言語、食慾不佳、人越來越虛弱,甚至站不住;經詳細診察與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腦室內出血及水腦症。該院神經外科鄭憲宗醫師透過暫時性腦室外引流與腦室腹腔引流手術治療,患者術後恢復良好,已出院回家休養。

預計明年將邁入高齡社會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今年2月老化指數已達100.18,首度破百,代表老年人口超過幼年人口。台灣已是不折不扣的「高齡化社會」,預計明年將邁入「高齡社會」。人口老化不僅衝擊社會經濟面向,也更增加醫療照護上的需求。

無力照護往往被送往機構

台南市立醫院神經外科鄭憲宗醫師表示,走路緩慢、不穩,且時常跌倒,記憶力也大幅減退,甚至出現小便失禁,都是老化可能會面臨的生理狀況。當病情無法得到控制或治癒,或開始喪失自理生活能力,家人也無力親自照護,家屬往往選擇送往養護機構,對於患者身心或是家屬經濟負擔都可能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手術成功已回家休養

80歲邱女士出現意識不清且需經鼻胃管灌食時,家屬一度想送她到安養機構,經鄭憲宗醫師鼓勵,透過腦室腹腔引流與腦室外引流手術,成功恢復意識與活動力,患者無需被送往機構,還能回家和家人一起生活。

水腦症有3個特別症狀

腦脊髓液存在腦中具有保護作用,但當腦脊髓液過度形成或再吸收減少,以及腦脊髓液的流動受到阻礙時,就會產生水腦的症狀。鄭憲宗醫師指出,造成腦脊髓液異常的病因最常見為腦出血、感染、外傷、腫瘤、腦血管疾病和先天性腦畸型等。水腦症有3個特別的症狀:智能記憶力減退、步態不穩及尿失禁,若家中長者短期內突然出現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即早接受手術治療,就能順利復原。

如有異常應盡速就醫

鄭憲宗醫師提醒,邁向高齡社會,健康老化從中年就應開始做準備,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是拉長生命健康時間,延緩進入失能階段的不二法門。此外,子女也要多留意長者身體狀況,如有異常應盡速就醫,不要錯失治療機會。

-最新調查顯示,在65歲及以上的養狗人士中,他們散步的時間相較於普通人更長。

布魯塞爾2017年6月9日電 /美通社/ -- 據近期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養狗可以讓老年人更容易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身體運動量。眾所皆知,每日鍛煉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中風、多種癌症和抑鬱症的風險。該研究進一步證明,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養狗可以讓人們保持身體健康。

圖片最新調查顯示,65歲及以上養狗老人中養狗的老人們散步的時間更長

generated by system

研究專案負責人Daniel Mills教授表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運動量日益下降。通過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健康和生活品質才能有所保障。雖然提高成年人身體運動量的因素還有待考證,但我們感興趣的點在於是否可以透過養狗來增加運動量,進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在這裡閱讀研究:https://bmcpublichealth.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9-017-4422-5

在林肯大學(University of Lincoln)與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Glasgow Caledonian University) 威豪寵物營養研究中心*(WALTHAM Centre for Pet Nutrition)共同在《BMC公共衛生》上所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研究人員首次使用一種特定的活動監測儀,以客觀的方式收集參與研究的養狗與不養狗人士的活動數據。

主要研究人員Philippa Dall博士表示:「我們發現,養狗人士每天散步的時間比不養狗人士多超過20分鐘,在這多出來的時間內,他們散步的速度較慢。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人們每週至少要保持150分鐘的中至高強度身體活動。一周內每天多散步20分鐘就能夠達到這些要求。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通過遛狗散步,人們的身體運動量顯著增加。」

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研究人員、這項調查報告的合著者Nancy Gee表示:「研究顯示,養狗在老年人的散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客觀的方式對運動量進行監測,並建議未來的相關領域研究也將養狗和遛狗散步視為考量的依據。即使養狗不是重點,它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簡介

威豪寵物營養中心是瑪氏寵物護理的基礎科學中心,專注於狗、貓、馬、鳥和魚類的營養和健康,以及他們為人類帶來的好處。該中心位於英國萊斯特郡,為開發創新產品,切實滿足同伴動物的需求,提供相關專長和知識。該中心日前慶祝其成立50周年,它在相關領域率先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發表了600多篇同行審評科學論文。如今,威豪寵物營養中心繼續與全球首要科學機構合作,推動瑪氏寵物護理實現「為寵物創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願景,並實現支持Mars領先品牌的科學。Mars領先品牌包括PEDIGREE®、WHISKAS®、ROYAL CANIN®、 BANFIELD Pet Hospital、IAMS®、PERFECT FIT®、CESAR®、NUTRO®、SHEBA®、DREAMIES® 和 EUKANUBA®。

網址:www.waltham.com

林肯大學簡介

林肯大學是英國前50名大學(2017年完整的大學指南)之一,被譽為英國領先的年輕大學(2017年泰晤士報與星期日泰晤士報優秀大學指南)之一。該大學擁有英國最出色的學生,在《2016年國家學生調查報告》中位列學生滿意度前十,其多門課程在各自學科領域排名第一。我們在與雇主合作方面開創了先河,贏得了斯塔福德公爵獎(Lord Stafford Award)和泰晤士高等教育獎(Times Higher Education Award),並以此聞名。畢業生發展前景良好,在林肯大學最近一屆畢業生中,95%參加工作或畢業六個月後繼續進修,其中四分之三的學生已獲得畢業證書。在2014年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中,林肯大學提交的研究中有超過一半被評為國際卓越或世界領先水準。

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簡介

通過提供教育、開展研究和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格拉斯哥卡利多尼安大學(簡稱GCU)成為一所共同利益大學(University for the Common Good)。GCU在格拉斯哥、倫敦和紐約中心擁有現代化校園,並在孟加拉、模裡西斯、阿曼和南非與相關機構達成了教育合作關係。我們的2萬名學生接受將就業和創業與社會責任相結合的改革式教育。GCU在學位完成方面排名蘇格蘭現代大學第一,96%的畢業生走入工作崗位,或畢業後六個月內繼續進修。

GCU是一所在研究領域名列前茅的蘇格蘭現代大學,正在為構建包容性社會、支持健康生活和開發可持續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是蘇格蘭首個獲得認證的基本生活工資大學雇主(Living Wage University Employer),也是全球最大的企業可持續性計劃 -- 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的成員。

我們預計每年為英國經濟貢獻10億英鎊,作為一所共同利益大學,我們為國內及全球社區帶來的社會效益也有目共睹。

詳情請瀏覽:www.gcu.ac.uk,或通過@CaledonianNews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

銀髮族看過來,您平常在家都在做些什呢?根據一篇發表於「老化臨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期刊的研究指出,促成長輩自動自發起身運動的動機,例如大型桌遊遊戲,將可提高老年人主動參與運動的興趣及動機,為認知和身體方面帶來正向影響。由此可見,要活就要動,玩玩桌遊遊戲也是很好的!

研究:生活質量、平衡、步態和踝關節力度改善顯著

該項研究是由比利時列日大學的研究者,在兩個類似的安養院進行一個月大型(4×3公尺)桌遊干預方案,該方案實驗組為10位平均年齡82.5歲的參與者,對照組為11位平均年齡89.9歲的參與者,藉此了解此方案對安養院居民,在動態體能活動和心理健康上所產生的效果。

在實驗組中,體能活動在基準線時為每日2,921步,干預活動結束後為每日3,358步,干預活動結束三個月後為每日4,083步,同時體能活動後每日能量消耗增加110千卡,三個月後則每日增加219千卡。此外,三個月後,生活質量、平衡和步態和踝關節力度也有所改善;這樣的改善在對照組中並未呈現。

桌遊助活動腦力+體能 出門走走也可行

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劉嘉逸醫師表示,這是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之前在歐洲參訪時,就曾見到許多老年人在戶外打槌球,這也可視為桌遊的一種。而近年台灣也開始有人從事,但由於天氣因素,所以參與者還是較少。

劉嘉逸醫師說,想進行大型桌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結合一些高齡者較有興趣的桌遊放大來進行,如象棋、五子棋等,讓高齡者在原本的動腦活動之外,同時加入體能活動的元素,就是很好的方法。但由於國內目前較少類似大型桌遊,因此劉嘉逸醫師建議,高齡患者若能多出門走走,其實就是最容易也最可行的身體活動。

大型桌遊運動 助降低死亡率、提升生活品質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說明,過往的文獻指出,規律的體能活動有助於減少老年人的死亡率和改善生活品質。從觀察那些改變運動習慣的人身上可觀察到,在晚年從事較多運動的老年人其健康狀況也比較好,同時僅是低量的中度至激烈運動都能減少老年人百分之22的死亡風險。

葉雅馨主任建議,在引導長輩的活動,重點可以放在增加「愉快感」和「社交性」,才會使動機持續,如採漸進式的誘導與勸說,甚至讓鄰居來邀請,較容易成行;另外, 高齡化社會來臨,我們可以有更多巧思,一方面引導高齡者有夠多活動,不管是增加體能或肌力,漸進式的增加步行耐力與距離,都可以提高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