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老年護理

長輩、孩童需要充足的鈣質補充以利維持健康,已是眾人皆知的養生思維,不過,大眾卻常忽視孕婦的鈣質補充也相當重要。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玉思說明,若孕婦鈣質不足,不僅會影響腹中胎兒發育不良,也容易造成孕期中抽筋或早產,呼籲孕婦務必要透過飲食及運動來補充足量鈣質。

多數孕婦鈣含量不足 影響胎兒全面發育

鈣質對人體的幫助多,孩童需要補充鈣質以利成長、長輩需要藉此預防骨質疏鬆,相較上述兩者,孕婦的鈣質補充情況卻少被重視。根據衛生福利部營養現況調查,發現台灣各期孕婦鈣質的平均攝取量為 522 毫克,僅達每日建議攝取量 1,000 毫克的一半,遠低於每日身體所需。

蔡玉思營養師說明,鈣質攝取不足的孕婦,會導致胎兒的身體、骨骼生長以及腦神經發育有不良影響;相反的,若是懷孕媽咪補充足夠鈣質,則可預防抽筋、妊娠高血壓、骨質疏鬆且可避免早產。

飲食及運動雙向調整 加強鈣質吸收

對此,蔡營養師提醒孕婦,藉由正確的日常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運動等,可以協助鈣質吸收。每日攝取 1 至 2 杯牛奶,並利用鈣質含量豐富的奶製品(乳酪、優格)、小魚乾、深色的蔬菜、黑芝麻等來補充;若是素食者,則可以傳統豆製品做為鈣質主要來源。除了飲食補充,利用規律運動,並適度曬太陽,可協助體內合成維生素 D,加強鈣質吸收。

咖啡濃茶少喝 適時補充營養補給品

另外,平時的生活模式也須配合調整,避免高油、高鹽飲食,減少鈣質流失,同時少喝含有大量咖啡因的咖啡及濃茶,前者由於高濃度咖啡因會影響鈣質與鐵質吸收、後者則是因為含有單寧酸,會造成鐵質和葉酸的吸收不良,都需適量。

除了以良好生活習慣來加強鈣質攝取,若是飲食中無法攝取足夠鈣質,建議利用營養補給品來補足攝取不足部分,避免鈣質缺乏症發生,造成胎兒發育危機,並預防骨質疏鬆症或骨質軟化症。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依據歷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高血壓性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8名,排名居高不下。然而在老年人,過高或過低的血壓均會增加死亡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老年人重視血壓 死亡風險降低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指出,高血壓在臨床上是老年人常見疾病,血壓控制不良會導致腎功能受損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國際研究顯示理想的血壓標準在不同族群病患上有所差異。而該研究是第一個針對台灣老年人理想血壓標準的大規模觀察性研究,過高或過低的血壓均會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

以台灣老年人為主 理想血壓值出爐

為了解台灣老年人理想的血壓標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任唐德成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針對台北市65歲以上的老年人進行研究分析,追蹤128,765位65歲以上的老年人。

研究發現65歲以上的老年人理想血壓為收縮壓介於11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介於40~79毫米汞柱。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會增加7~25%的死亡風險及10~33%的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收縮壓如果低於110毫米汞柱亦會增加12%的死亡風險。

生活朝向理想血壓值 老年生活有保障

陳永泰醫師提醒,高血壓的控制標準會因為不同族群、不同共病症而有所差異。高血壓病患應諮詢醫師,定時服用藥物,每日定期量血壓、飲食減鹽、減重、戒菸、規律運動及節制飲酒,以減少高血壓的威脅。

此外,定期量血壓、定時服用高血壓藥物、減少鹽分攝取可以及早預防及控制高血壓,以降低高血壓產生的中風、心臟病、及洗腎等相關併發症。

資料來源:該研究亦發表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師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年紀大的老人家,很多器官都在退化,想要活得開心,能夠四處遊山玩水,就不得不注意營養;醫師提醒,尤其是攸關肌肉與骨骼的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D3及葡萄糖胺,銀髮族都應該要攝取足夠。

小分子胺基酸比大分子蛋白質有效

高齡醫學科彭莉甯主任表示,肌肉是由蛋白質組成,奶蛋魚肉豆類都是蛋白質的來源,銀髮族除了可從食物中攝取蛋白質之外,市面上有很多含有蛋白質和胺基酸的營養補充品可以食用。尤其是小分子的胺基酸,就要比大分子的蛋白質較快速有效,而且以支鏈胺基酸為主。

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

什麻是支鏈胺基酸呢?彭莉甯指出,支鏈胺基酸包括白胺酸與精胺酸,白胺酸是必須胺基酸,主要作用於肌肉的合成,精胺酸則是可自行合成,但是合成量不夠,要從外面補充,補充白胺酸與精胺酸可使血管放鬆,使血流量充沛,肌肉收縮更順暢,代謝廢物可更快。

防骨鬆要有鈣與維生素D3

彭莉甯主任進一步指出,銀髮族除了肌肉量要足夠,要有充分的白胺酸與精胺酸之外,也要防骨鬆,不但鈣質要攝取,也要有維生素D3,可以幫助鈣質吸收,也可幫忙長肌肉;有研究顯示,中風病人分成二組,一組吃二年維生素D3,一組吃安慰劑,比較肌纖維是否有改變,結果有吃那組肌肉沒有萎縮且較粗,以及骨折少,沒吃那組肌肉小,跌倒多且骨折機會大。

預防退化關節炎可吃葡萄糖胺

除了肌肉與骨頭要好之外,銀髮族的關節也要顧。彭莉甯強調,一旦出現退化關節炎,走路就不順,若是有疼痛,活動力就會受限;所以,要使關節軟骨健康,避免退化性關節炎,吃葡萄糖胺並沒有壞處,雖然有人說有效,也有人說沒效,但是如果吃了葡萄糖胺有效,就可以繼續吃。 (彭莉甯 -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