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女性健康


更年期女性中,約有7成出現熱潮紅、盜汗、睡不著、情緒激動等困擾。江千代醫師在婦產科資歷超過45年,目前仍在執業中,是前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院長、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兼任主治醫師,她建議,女性想健康、快樂度過更年期,有6項原則:1、必要時,可考慮接受荷爾蒙治療。2、多參與社交活動。3、規律運動。4、多咀嚼。5、營養要均衡、充足。6、熱量要控制。
荷爾蒙治療 幫助舒緩更年期症狀 江千代醫師指出,經歷更年期5、6年後,有些女性會開始出現血壓高、骨質嚴重流失,心血管疾病風險、中風風險也會上升。想紓解不適症狀、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可以考慮接受荷爾蒙治療,一方面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也能舒緩更年期症狀。
接受荷爾蒙治療 每半年要做婦科、乳房檢查 部分民眾擔心接受荷爾蒙療法,可能增加乳癌、婦癌風險。江千代醫師對此表示,基本上只要沒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病史、高風險因子,便能接受荷爾蒙治療。另外,用藥時每半年需要接受婦科、乳房檢查。肝功能異常患者不宜使用口服荷爾蒙藥物,此時可考慮以陰道塞劑或用塗抹方式補充荷爾蒙。
做家事 不等於做運動 江千代醫師也提醒,更年期女性要規律運動,每人每星期需要運動3、4次,每次運動30-50分鐘,做家事不等於做運動,運動時每分鐘心跳要達100下,且要運動到流汗程度,才能刺激筋骨、消耗熱量。
一口食物 咀嚼超過15次 更年期女性飲食也要盡量少油、少糖、多喝水、多咀嚼,一口食物建議咀嚼超過15次。有時也可以補充鈣片、維生素B群等。熱量方面,體重一公斤需要攝取30-35大卡熱量,若要減重,熱量攝取要減少。能做到這些,將有助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不過是感冒咳嗽、怎麼就漏尿了?」「用力打個噴嚏,竟然會尿失禁?」「是因為年紀大了嗎?怎麼連走路走著走著,也會漏尿?」即便是在診間,女病人們也一樣問得很不好意思。55歲的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開始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常常睡不好。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漏出,讓她感到非常困擾。
40歲以上女性 近2成發生尿失禁 依據國民健康署顯示,40歲以上女性19.2%的人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79.2%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發生,但只有17.7%的婦女尋求西醫治療。患尿失禁的婦女大部分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致身心不適,嚴重甚至影響人際社交。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尿失禁發生原因是皮下負責支撐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降低了道前壁的支撐力(膀胱前壁與尿道),因此發生骨盆腔脫垂與尿失禁,經歷過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的婦女,也可能發生尿失禁。
尿失禁類型分3種: 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應先了解致病因素再行治療。 1)應力性尿失禁 運動、咳嗽、笑、舉重物、跑步時,腹部壓力突然增高,尿液漏出。常發生在多產婦、停經後、肥胖及曾接受過骨盆腔腹部手術(如子宮全切除)的婦女身上,主因是骨盆底及尿道肌肉變鬆弛。 2)急迫性尿失禁 強烈尿意突然發生,無法憋住而造成尿液滲漏。常見於腦中風患者或老化,研究顯示,年紀愈大,罹患急迫性尿失禁的機率愈高。 3)滿溢性尿失禁 通常是因為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或骨盆腔手術後)造成膀胱長期無法排空,導致患者膀胱變大、缺乏收縮力,無意識到膀胱容量已接近滿溢程度而繼續儲尿,而發生尿失禁。常發生在罹患子宮頸癌,接受子宮根除性切除手術的婦女身上。
擺脫尿失禁、提升生活品質、找回自信: 1)生活規律、均衡飲食,避免不良習慣 均衡飲食,維持正常體重及排便習慣,避免導致腹部壓力的習慣,例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一想到「從現在開始不能去廁所了。」就會立刻想去。因此請保持隨時都可以如廁的輕鬆心情,就不需要跑廁所。
2)適當飲水及排尿習慣
避免膀胱過度擴張及小便太少,建議每小時飲用100至150cc或4小時不超過600cc,每天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至2000cc。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一天約8至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勿喝太多茶或咖啡這類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3)凱格爾運動及專業治療
尿失禁大多是骨盆腔、尿道、膀胱的肌肉及韌帶退化萎縮引起,可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強度,也可尋求專科醫師給予藥物、荷爾蒙或採用現代外科手術治療,幫助解決尿失禁困擾。
透過踮腳夾毛巾的動作,就能鍛鍊內收肌群,並刺激骨盆周邊肌肉與下腹內側的腹橫肌,除了提高基礎代謝、幫助消耗熱量以外,也有助改善年紀或生產造成的骨盆底肌衰弱,避免漏尿、子宮脫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