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健康- 檔案室

心 臟 病 是 現 今 最 普 遍 的 疾 病 之 一 。專 家 指 出 , 心 肌 梗 塞 的 形 成 是 由 於 病 者 受 到 情 緒 影 響 或 壓 力 , 令 腎 上 腺 素 分 泌 增 加 , 於 血 管 壁 形 成 不 穩 定 硬 塊 , 令 血 小 板 通 過 這 些 血 管 時 , 遭 外 露 硬 塊 弄 穿 , 以 致 凝 聚 在 整 個 心 臟 血 管 , 形 成 心 肌 梗 塞 。 心 肌 梗 塞 病 人 病 發 時 , 若 遲 一 小 時 救 治 , 每 一 千 人 中 便 多 一 點 六 個 人 死 亡 。 心 肌 梗 塞 病 患 者 通 常 有 胸 部 壓 榨 感 的 症 狀 , 不 過 病 患 者 當 中 , 有 三 分 一 病 者 沒 有 胸 口 痛 楚 感 覺 , 一 半 的 心 肌 梗 塞 病 者 縱 使 經 過 心 電 圖 檢 查 也 未 能 驗 出 , 導 致 延 誤 醫 治 。 因 此 愈 早 確 定 病 因 , 成 功 救 治 機 會 愈 高 。

六至八小時可知結果

香 港 威 爾 斯 親 王 醫 院 急 症 室 主 管 張 偉 麟 昨 在 記 者 會 上 表 示 , 院 內 科 及 急 症 室 , 2000 年 底 提 供 一 種 快 速 心 肌 梗 塞 測 試 方 法 , 令 無 胸 痛 病 徵 及 連 心 電 圖 也 不 能 診 斷 出 的 病 患 者 , 可 及 時 發 現 病 患 接 受 治 療 , 以 免 因 心 臟 衰 竭 或 心 肌
梗 塞 死 亡 。

使 用 這 種 新 的 診 斷 技 術 , 利 用 血 液 測 試 以 診 斷 心 臟 有 否 病 變 , 只 要 在 六 至 八 小 時 內 前 後 分 別 測 試 兩 次 , 便 能 準 確 檢 查 患 者 是 否 有 心 肌 梗 塞 問 題 。

由 於 心 臟 的 動 脈 被 阻 塞 而 出 現 心 臟 缺 氧 問 題 , 令 心 肌 細 胞 發 生 滲 漏 , 細 胞 內 的 「 肌 鈣 蛋 白 T 」 會 釋 放 到 血 液 中 , 因 此 只 要 測 驗 病 人 血 液 中 有 否 該 種 蛋 白 , 便 能 準 確 得 知 病 人 是 否 患 上 心 肌 梗 塞 。 整 個 測 試 過 程 都 是 在 邊 進 行 , 引 進 這 種 方 法 後 , 每 名 病 人 平 均 住 院 時 間 由 七 天 縮 短 至 五 點 三 天 , 測 試 成 本 約 需 港 幣 一 百 元 。

 

綜合報道

20000715da

年 尾 開 始 的 流 感 高 峰 期 將 至 ﹐ 香 港 衛 生 署 發 言 人 表 示 ﹐ 鑑 於 長 者 抵 抗 力 較 差 ﹐ 一 旦 染 上 流 感 ﹐ 未 必 能 抵 受 因 而 出 現 的 併 發 症 ﹐ 加 上 院 舍 的 居 住 環 境 密 集 ﹐ 流 感 容 易 傳 染 ﹐ 署 方 近 年 均 會 在 流 感 高 峰 期 前 ﹐ 為 院 舍 的 長 者 注 射 流 感 疫 苗 。 今 年 並 已 購 入 五 萬 支 流 感 疫 苗 ﹐ 準 備 為 全 港 七 百 間 老 人 院 舍 的 長 者 注 射 。

香 港 流 感 疫 苗 供 應 商 亦 稱 ﹐ 今 年 已 預 備 較 以 往 多 三 成 的 流 感 疫 苗 。 疫 苗 將 會 是 一 種 針 對 甲 類 莫 斯 科 ﹝H3N2﹚ 、 新 喀 里 多 尼 亞 型 ﹙ H1N1﹚ ﹐ 以 及 乙 類 北 京 型 流 感 的 三 合 一 疫 苗 。 該 三 種 流 感 均 為 世 界 衛 生 組 織 預 計 ﹐ 在 本 年 十 一 月 至 明 年 四 月 北 半 球 最 主 要 的 流 感 病 毒 。 截 至 10 月 14日 的 一 周 內 ﹐ 每 一 千 個 到 衛 生 署 普 通 科 診 所 求 診 的 個 案 中 ﹐便 有 三 點 四 個 流 感 病 例 ﹐ 而 每 一 千 個 私 家 醫 生 診 症 ﹐ 則 有 四 十 二 點 二 個 流 感 個 案 。

 

 

綜合報道

20001108db

香港及中國東北地區,近日天氣急轉寒冷,各市民(尤其是長者、長期病患者、特別是患有心臟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士)應特別小心,適當採取保暖措施,以防受疾病侵襲。呼籲各讀者應以下防禦及應對方法保溫。

寒冷天氣容易引起併發症,長者和長期病患者應特別小心

  • 長者皮下脂肪較少,體溫調節機能減退,故在寒冷天氣下,身體未能對周遭氣溫下降作適當的反應。
  • 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內分泌失調人士,會令他們的新陳代謝率減慢,因而減低熱能的製造。
  • 中風、骨折、柏金遜病及老年癡呆症,往往令長者或行動不便者,因而減低身體產生和保存熱能的能力。

照顧好兒童及嬰兒

  • 其衣物宜輕巧,以防限制其身體活動
  • 嬰兒就寢時,父母應注意嬰兒睡姿宜仰睡,毋須使用枕頭
  • 嬰兒腳部貼近床尾,手部宜放輕柔的棉被外,而被邊應藏入床褥下,以防嬰兒把棉被拉高蒙頭。

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留意天氣預報,按氣溫加穿適當禦寒衣物,包括帽、頸巾、手套和襪等;
  • 應進食足夠及高熱量的食物及熱飲,例如熱湯、熱飯和麵;
  • 經常作適當的運動,以增加血液循環及產生熱能;
  • 逗留在溫暖的環境內,避免過分暴露於戶外;使用保暖電器時要注意安全,室內也應保持空氣流通;
  • 如有不適,應盡早求醫。

應避免飲用含酒精的飲品

  • 不要依賴飲酒保暖,因酒精會令血管擴張,使身體熱量極快流失。

採取以下可減少患上"流感"或"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措施:

  •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着口鼻,用紙巾妥為包好痰涎及分泌物,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及盡快徹底清潔雙手;
  • 確保獲得充足休息,飲食均衡,勤做運動,盡量不要吸煙及減除太大壓力;
  • 保持空氣流通;
  • 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
  • 凡有感冒病徵、需要照顧病人及進入醫院及診所的人士,都應戴上口罩。
  • 遇有不適,應留在家中休息及立即各醫生就診。

避免疾病從食物中傳播

經由食物傳播及在天氣寒冷時很常見的疾病,特別是與火鍋食品有關的疾病,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進餐前及處理食物及應該洗淨雙手。
  • 處理食物時,應徹底清潔並煮熟所有食物。
  • 確保蔬菜經徹底洗淨,可能的話將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以確保能洗掉蔬菜上的殺蟲劑。
  • 選擇食物時,不要光顧無牌或衞生環境惡劣的食店;
  • 購買海產時,要選擇新鮮、外殼完整無缺及不帶異味的種類。
  • 處理海產亦應非常小心,蝦類在烹調過程中剛剛轉紅時還不能吃,應多煮五分鐘才享用,並應避免進食蝦頭;
  • 貝殼類海產的外殼應該除掉,並應於沸水中煮一段較長時間,以確保徹底煮熟。
  • 避免在食物上灑生蔥。
  • 洗乾淨及煮好的食物,應儲存在攝氏四度以下的雪櫃裏,並在煮熟後盡快食用。
  • 生雞蛋可能受沙門氏菌污染,切勿以此作為火鍋蘸醬。
  • 應使用不同筷子夾取生肉及熟肉,減少交差感染機會。

 

hno1-sign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