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一名70歲老太太原本個性開朗與體貼,與先生、子女關係融洽,但最近半年老太太經常懷疑先生外遇,限制先生外出,對先生惡言相向。同時,老太太也懷疑媳婦偷竊其首飾與衣服,堅持兒子欠其一百萬未歸還,到處向鄰居抱怨子女不孝,當子女與其溝通時,老太太會咒罵子女,甚至報警請警察來處理家暴事件。

認知障礙+精神症狀

若家中長輩的個性與情緒轉變,出現不合理想法,有可能是失智症引起的。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主要以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計算能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同時可能有妄想、幻覺、行為異常、個性改變等精神行為症狀。

對於妄想深信不疑

精神行為症狀可能發生在失智症病程中的任何時間,通常是令家屬最感困擾與最費心力的部分。失智症常見的精神行為症狀之一為妄想,妄想沒有發生過的事情,但患者深信不移。

可服藥減緩妄想症狀

目前精神行為症狀的治療方向可分為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若患者的妄想已明顯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建議至各大醫院神經內科或精神科就醫,經由醫師評估後服用抗精神藥物,減緩症狀。

症狀輕微可採非藥物治療

症狀輕微的患者建議先採用非藥物治療,其方向包含了解患者的行為乃是症狀所致,非故意為之;以溫和、同理態度與患者互動,思考患者當下可能有的情緒與想法,率先安撫患者情緒,避免激發患者更多負向情緒,務必留意不當面指責患者轉移注意力,引導患者轉移思緒去進行其感興趣的活動,避免情緒激動。維持規律與豐富作息有助減少精神行為症狀,建議患者作息規律,並安排其感興趣活動以減緩退化。

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

因為誘發妄想的原因、當下事件發生的情境、患者的情緒張力不盡相同,故即使同樣是有妄想的患者,其表現出來的樣貌與解決方法可能略有不同,上述非藥物治療僅提供部分原則性概念,實際執行時仍需照顧者仔細觀察,同理了解以及耐心引導患者,過程中若有困難,建議與醫師或臨床心理師討論,尋求專業諮詢。(文章來源: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臨床心理師李思儀)

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和腦部血管病變有關,主要是因高血壓和腦中風造成;安南醫院腦神經內科醫師李建欣指出,臨床上,患者雖有服用高血壓藥物,但血壓仍維持很高,長期下來造成腦部出現小洞性梗塞,引發小中風,一旦又影響腦部重要區域,就會出現記憶力差、反應變慢、頭暈等認知功能障礙的症狀。

罹患高血壓 應按時服藥降低併發症

根據2015年國際失智症協會發佈全球失智症報告,去年全球失智症人口數為4680萬人,到了2050年人數恐攀升1億3150萬人,估計光去年全球花費在失智症照護上成本為8180億美元,明年可能突破兆美元;李建欣醫師表示,以去年新增990萬失智症案例而言,平均每三秒就一人罹患失智症,因此一旦有高血壓,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病情,以免引起併發症。

中醫調理 有效幫助舒緩病症

在傳統中醫上,血管性失智症發病機轉是中風後病人的臟腑功能失調,加上勞累、飲食等因素影響,造成陰虧陽亢、氣血逆亂等,甚至精與氣血津液輸布排泄障礙等導致元神失養;中醫部醫師唐偉誠指出,這時可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根據患者病症給予適合的治療處方,達到舒緩病症效果。

發揮中西醫治療優勢 改善失智症患者病情

目前安南醫院業也已開辦中西醫合療門診,可望能幫助更多患者得到完善的治療和照護;唐偉誠醫師呼籲,預防勝於治療,高血壓就必須好好地控制,透過中西醫不同的治療優勢,,進而改善失智症患者病情,也能有效減輕家屬照顧上的壓力。

失智症人數隨人口老化快速增加,但絕大多數失智症無有效治療方法。傳統的藥物與醫療,在這些病人的照顧上,並無法有效的抑止病程的惡化;同時,在退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生活功能喪失或是行為問題,也常使照顧者疲於奔命。為此,各縣市政府、醫療機構以及民間團體,針對失智失能的照顧問題紛紛推出各式照顧服務,守護失智病患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跨專業合作照護 延緩失智更到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朱智邦表示,失智症的照護是全方位的,必須結合醫師、護理、各式治療師以及社工,針對病患以及家屬量身打造適合每一個家庭的照顧模式,像是成立失智症的整合性記憶門診,結合神經科,提供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照顧以及各式社會福利的諮詢與申請;提供老人日間照顧服務,藉由專業護理人員,職能治療師以及物理治療師藉由各種感官、認知、身體上的刺激與活動,進而達到延緩失智或失能效果。

日間照顧創雙贏 罹病不再是夢魘

朱智邦醫師也提到,在國外的研究當中,失智症的日間照顧的確可以減少家屬的負擔以及精神科藥物的使用,是一個病患與家屬雙贏的好辦法。因此,減少控制行為藥物使用的效果,對於家屬來說,不僅讓失智患者在平時有了一個讓人放心的去處,同時也減輕一部分照顧的壓力。

朱智邦醫師說,對於特殊難以照顧的個案,松德院區也設有失智症病房,專業的醫護人員以及社工,會針對個案的狀況,提供照顧上的建議,並做出藥物的調整。一方面讓個案在良好的環境中調整身心,另一方面讓家屬有了全天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