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根據統計,台灣每天約增加25名失智人口,失智症的預防刻不容緩,英國最新研究發現,700名70歲的捐血人中,有部份受試者,血液中的RNA老化標記年齡,明顯低於其生物年齡20年以上,有極高的失智風險。

長庚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指出,人口老化是失智人口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家屬更是首當其衝。

有鑑於此,失智者及照顧者,需要社會上各團體的支持及參與,目前已有80間教會加入瑞智友善教會,學習接待失智者及提供教導課程,為家屬提供心靈上的力量,也讓未來的陪伴之路更圓滿。

家中失智長者何處去?衛福部彰化醫院開辦「憶延堂」課程,即日起至11月底週一至週五的上午,都可以帶著失智長者來免費上課,透過跳動音符、波動記憶、手動藝術等課程,幫助長者快樂尋找舊時光,延緩失智症狀,所有課程不僅免費,中午還提供免費便當給長者及陪伴家屬。

早發、中度、疑似失智皆可報名參加

彰化醫院長照部居家護理所護理長許淑純表示,只要長者被醫療院所評估為早發或中度失智,或是疑似失智都可報名參加,但建議有家屬陪伴,除了讓長者比較安心,也提供家屬學習照顧技能,當長者情緒有波動時,可以協同安撫因應。

國際失智症月 協助長者營造快樂時光

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彰化醫院特別在9月辦理失智長者課程,希望和家屬一起幫失智長者營造一些快樂時光,9月4日已經開課,目前還有名額,歡迎有需求的民眾報名。

延長失智長者記憶 找尋快樂舊時光

許淑純指出,「憶延堂」顧名思義就是要延長失智長者的記憶,因此他們規劃了許多課程,包括由音樂老師帶領長者隨音樂律動,讓長者找到自己快樂的動作;由職能治療師帶領長者找尋童玩的樂趣,回味舊時光,找回最無憂快樂時期的記憶。

英雄重提當年勇 強化長者人際互動

許淑純說,課程也將讓長者動手玩創意,刺激感官,激盪腦力,互相學習;甚至有算術課、「重提自己當年勇」的說話課,以強化長者認知功能和人際互動。

在算術課時,長者算起基本的加減法頗為得心應手,還會調侃老師「這麼簡單你不會嗎?」在協調訓練時,長者必須把球丟入籃子內,雖然坐著輪椅,但大部分長者不服輸,還會互相傳授技巧,場面融洽。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李伯伯患有阿茲海默症,使用阿茲海默的藥物長達5年,3年前喪偶後,李伯伯不僅記性退化的更嚴重,生活上也逐漸仰賴他人。近一個月來,同住的女兒發現李伯伯常半夜出門,更出現被偷妄想、隨地大小便等情形。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病人因腦部退化而導致生活自理的能力逐漸喪失。因此病人與家屬必須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

失智症中期 認知功能未完全退化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范齡勻表示,在失智症中期,病人的認知功能因尚未完全退化,可以參加日間養護機構以及職能活動以維持大腦活性,到了中期,某些失智症病人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例如妄想症、遊走等等)。

隨疾病發展需要照顧的時數會越長

隨著疾病進展,病人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仰賴第3人的照護的時數也會越來越長,透過失智症的診斷申請外籍看護工可減輕照顧負擔,倘若家屬打算讓病人住進24小時養護機構,也可以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以減免部分費用。到了疾病末期,家屬會面臨病人因吞嚥困難的營養問題、臥床造成反覆感染以及種種醫療決策。

記憶整合門診可提供更全面的諮詢

記憶整合門診除神經內科失智症專科醫師看診外,必要時可照會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社會工作師、個管師等在診間提供服務,目的是針對病人或家屬的需求提供協助讓失智症病人家屬可以更全面諮詢。(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