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老番顛」通常用來形容人老了變得頑固、脾氣壞,其實也可能是失智症徵兆!60歲的王奶奶,原本親切和善、很少發脾氣,近來卻常常生氣,甚至情緒衝動無法控制,家人帶她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了失智症。

用錯失智藥物 病情更惡化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甄瑞興指出,該患者原本在他院就診,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並開始服用失智相關藥物治療,結果症狀不減反增,轉至門診才發現,其記憶力退化不多,但腦部額顳葉部位明顯萎縮,確診為額顳葉型失智症。

失智症類型不同 藥物治療也不同

甄瑞興醫師說明,常見的失智症為阿茲海默症,其實還有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等,因腦病變的部位不同,治療的藥物也不一樣;若診斷錯誤,恐延誤治療時機,造成失智症病情變惡化。

再過50年 國內失智人口恐破百萬

甄瑞興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國內失智症人數約24萬人,隨著人口老化加劇,再過50年,可能超過100萬人,呼籲臨床醫師能夠學習正確的失智症診斷方式,目前國內也將研發腦適能測驗,幫助快速篩選失智症高危險群。

根據統計,台灣每天約增加25名失智人口,失智症的預防刻不容緩,英國最新研究發現,700名70歲的捐血人中,有部份受試者,血液中的RNA老化標記年齡,明顯低於其生物年齡20年以上,有極高的失智風險。

長庚失智症中心徐文俊主任指出,人口老化是失智人口增加的最重要因素,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巨大的衝擊,家屬更是首當其衝。

有鑑於此,失智者及照顧者,需要社會上各團體的支持及參與,目前已有80間教會加入瑞智友善教會,學習接待失智者及提供教導課程,為家屬提供心靈上的力量,也讓未來的陪伴之路更圓滿。

全球每三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在臺灣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除了西醫外,中醫治療對失智症到底有沒有效?根據研究證實,中醫治療確實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病人發生失智症的可能,這項研究已獲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刊登,同時也是國際上首篇中醫治療降低高血壓患者失智症風險的世代研究。

接受中醫治療明顯降低失智症風險

這項研究由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陳昆豪醫師等人,以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篩選1998~2007年間的14萬3千多名高血壓病人,發現除西醫治療外,同時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有較低失智症發生率,且研究顯示降低失智症的風險與更早期和更長時間的中醫治療有關,尤其接受中醫治療超過半年者表現更好,機率可降至65%,同時明顯降低失智症風險。

根據體質證型調配藥物與穴位治療

陳昆豪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老年人腎精虛衰,而高血壓常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等證型,腦部易有痰濁血瘀積滯而逐漸造成失智。治療時根據每位病人不同的體質證型,調配不同的藥物與穴位治療,增進療效並避免副作用。

葛根、決明子具有保護腦神經作用

在常用的中醫藥方中,天麻鉤藤飲、加味逍遙散、丹參、川牛膝、葛根、決明子等,與降低失智症風險有顯著相關性,而這些藥物也多被認為具有保護腦神經的作用,但使用上應經由專業中醫師來辨證評估與調理。

針灸治療延緩記憶力衰退

在針灸治療方面,則以百會穴(位於兩耳尖連線與頭頂正中的線的交會點)、四神聰(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相距一個拇指寬度處)、耳神門穴(位於耳朵上方三角窩處)、內分泌穴(位於耳甲腔底部,屏間切跡內)等穴位為主,可幫助益智醒腦,延緩記憶力衰退。

三高患者失智風險也高

陳昆豪醫師強調,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這三高中任一項的病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應該提早接受治療並配合中醫調理。此外,平時可多按壓上述穴位,加上動腦筋持續學習,多與社會人群互動,每天安排規律運動、多攝取各種蔬菜水果、睡眠充足及避免抽菸少喝酒,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