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銀髮族如果平常缺少運動,會肌肉無力,而且會沒有平衡感,一旦有突發狀況,就很容易跌倒;所以,想要預防跌倒,很重要的關鍵就是要運動。復健科醫師建議,銀髮族最好是每天都做運動鍛練身體,訓練好體力與耐力、肌力與平衡力,才能預防跌倒。

盡量出去活動 家事不是運動

高雄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辛宜蓉表示,銀髮族要預防跌倒可以從簡單的運動開始做起,不要爬太高的山,或是去慢跑,要盡量出去活動,其實每次運動十分鐘,一天做五、六次就好,不用一次做運動一、二小時;但是要記得,家事不是運動,千萬不要以為做很多家事就是運動。

做下肢運動 訓練肌力與平衡力可防跌

辛宜蓉醫師建議銀髮族盡量做下肢運動,每天都做運動鍛練身體,訓練好體力與耐力、肌力與平衡力,才能預防跌倒。她並提供以下運動方法:

一、坐在椅子上,一腳伸直後腳踝往上翹,數到五再放下,一次做三十下,換腳同樣做一次,每天做三次,可以增加下肢肌力。

二、下肢拉筋運動,坐在椅子上,一腳彎曲握住腳踝,使大腿的股四頭肌緊繃,然後停留三十秒,一次做三十下,換腳同樣做一次,每天做三次。

三、下肢肌力運動,拿一張穩固的椅子手扶著椅子靠背,在其後站直,墊腳尖,數到五再放下,一次做三十下,每天做三次。

四、扶著穩固椅子的靠背,站直後,半蹲數到五,再站起,一次做三十下,每天做三次。

五、扶著穩固椅子的靠背,站直後,單腳往後方抬起,數到五再放下,一次做三十下,換腳同樣做一次,每天做三次。

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學會經研究決定,60歲作為我國劃分老年的標準。

當人體進入老年期後,各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有規律的衰退。其呼吸、消化、迴圈、泌尿、神經等各系統、各器官的功能逐漸減弱,機體的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機能也減弱,因而容易發生各種疾病,再象年輕時那樣貪這貪那,勢必會造成機體障礙,無形間就縮短了自己的壽命。

進入老年你可要警惕了,切莫有以下十種貪婪的行為。


貪坐:

與貪臥老年人儘管應該多休息,但絕不是休息的時間越長越好。有些老年人喜歡在床上躺著或是長坐沙發。其實這樣不太好,因為越不運動,身體的抗病能力越下降,各種疾病就會悄悄地找上門來。因此,堅持每日適量的運動和活動對老年人養生防病是非常有益的。


貪臥:

老年人需要多休息,累了應該躺一會兒,但不宜久臥不起。臥床時間過久,肢體活動減少,會導致機體功能減弱,體力下降,抗病力隨之降低,會加速衰老及誘發多種疾病。
貪吃: 在老年人的飲食中,優質蛋白、維生素和各種必需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是不可缺少的。但由於人到老年,消化等各種功能逐漸減退,因此,老年人不宜吃得過多、過快,特別是在星期天、節假日的餐桌上,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豐盛時,尤其不可貪吃,以免加重胃腸道和心血管的負擔,誘發意外。


貪杯:

老年人少量飲酒對身體無大妨礙,但不可貪杯。因為老年人對酒精的耐受力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者也多,多飲酒對身體極為不利,啤酒也不宜多飲,尤其是冰鎮的涼啤酒,多飲可誘發心血管病。
貪涼: 有些中老年人到了夏天特別怕熱,常常滿身是汗就吃冷飲或洗冷水澡,往往因此感受風寒,或導致面部下肢浮腫,頭昏頭痛,關節酸痛等。所以,老年人夏天應注重生活調節,防止病邪入侵,既要加強鍛煉又不要消耗過多體力,以保津液氣血。因此不要貪涼,洗澡應有節制,更不要帶汗沖洗,少吃冷食,多飲開水;衣著不宜過於單薄,背腹部應保暖。


貪熱:

老年人飲食宜溫不宜燙,因熱食易損害口腔、食管和胃。老年人如果長期服用燙食熱刺激,還易罹患胃癌、食道癌。


貪玩:

有些老年人貪玩,打麻將常至深夜,或下棋時一下就是大半天。殊不知玩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疲憊不堪,進而引起多種疾病。老年人娛樂也要講科學,玩的時間不宜過久,更不要參加賭博性遊戲,以免因精神緊張而發生意外。


貪看:

老年人不宜每天連續長時間地看電視,尤其是情節緊張、場面驚險的鏡頭,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更為不利,甚至可誘發中風。另外,長期坐位還會妨礙下肢血管迴圈,易引起電視綜合症。專家們建議老年人每天看電視不宜超過一至兩個小時,而且在內容上應有所選擇。
貪財: 老年人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情況下,不應把金錢看得過重,期求過高。因為,貪求物質財富,心裏得不到安寧,反而會增加失落感和不滿足,因而產生消極情緒,對健康無益。過於看重金錢,也會影響老年人與子女的關係。


貪活:

一些老年人勞動時不量力而行,總是想一口氣幹完或幹重活,老年人過度勞累會導致機體的抗病力下降,使多種病原體乘虛而入,進而引起多種疾病。因此,老年人勞動必須輕一點,慢一點,時間短一點,休息次數多一點。腦力勞動者亦是如此。

曉衛/ 季衛華

家中長輩隨著年紀增長,看著親友離世的頻率漸增、身體不如以往靈活,從前能輕易記住的事,現在卻要加倍努力才不會遺忘。面對接續而來的失落事件,長者會比年輕人更失落、焦躁、憤怒嗎?

研究:接納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憤怒與焦慮的感受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該研究以340名21至73歲,近期經歷緊張生活事件的參與者為對象,評估他們接納負面情緒的狀況;結果顯示,接納是晚年面對身心挑戰與負向特定情緒間的中介因子,接納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研究者指出,悲傷並不會隨年紀增加而減少,但接納可能在悲傷的經驗中扮演調節角色,使長者在不斷面對失落事件之餘,不致於崩潰或失控。

學會接納 情緒免於飽受負面干擾

臺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蔡佳芬醫師表示,當人面對悲慟或重大失落事件時,可能會經歷拒絕相信、想念、憤怒、憂鬱等情緒變化,最後才轉為接受事實。接納並非意味對情緒感到麻木,長者面臨失落事件時仍保有悲傷的能力,但抱持接受的心態,可以減少被憤怒與焦慮的情緒干擾,方能走出低落情緒的窘境。

適切給予心靈關懷 讓長者享受快樂銀髮生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當長輩面臨強烈的失落事件,家人可適時分散悲傷的焦點,但不宜過於急切的提供建議或安排活動,應給予他們時間沉澱與消化,才能緩和情緒及接受事實。而除了關心家中長者的身體健康外,也不要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才能讓長者樂齡又樂活。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