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連日高溫,在夏天頻繁的進出冷氣房的情況之下,許多民眾紛紛出現感冒的症狀,扶原中醫診所台北院區許中嚴院長表示,最近短短一週內,門診中便陸續出現許多典型燥咳(乾咳)患者,其中包含七旬長者、更年期婦女、未成年幼童等多年齡層,這些患者皆因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而感冒,雖然感冒後大部分症狀都已解除,但卻咳不停,且症狀已持續數週仍未緩解,咳嗽時略感咽癢,有時會咳到引起支氣管痙攣性的收縮,產生無法克制的咳嗽,甚至會有胸痛、胸悶,感覺臟腑器官都要咳出來了,予以中藥治療後,約一週即有明顯的改善。

你是乾咳或濕咳? 治療乾咳以調理肺、胃為治療重點

許中嚴院長指出,治療咳嗽要先區分咳嗽的類型,基本上可從乾咳(痰少)或濕咳(痰多)進行分辨,有痰牽制到支氣管發炎,痰多表示濕多,所以在呼吸道大量分泌,若有黃痰則表示感染的部分持續進行,需針對感染治療。

許中嚴中醫師提到,中醫治療乾咳,可區分為外感溫燥與外感涼燥,但是上述案例之門診患者都已咳嗽數週,且服用數次西藥仍無法緩解,多由外感轉為內傷,在中醫用藥上以麥門冬湯加杏仁、厚朴為主。麥門冬湯包含了大劑量的麥門冬以及半夏、人參、大棗、梗米、甘草,可滋養肺胃,快速改善中上焦的乾燥問題;半夏的降逆止嘔,可以減緩咳不停的胃逆感;而因咳嗽已持續數週,故以人參補氣;杏仁、厚朴則是止咳開胸的常用藥,如果真的沒感覺到痰,可以再加上貝母,潤燥止咳的效果更好。

自製川貝止咳膏、蜂蜜水 簡單食療緩解乾咳

許中嚴院長也提到,以川貝母和水梨一起蒸熟吃來食療咳嗽,針對的就是乾咳,水梨正是處理入秋溫燥的水果,若無水梨,也可以用川貝蒸煮過後再加蜂蜜,這也是川貝枇杷膏之基本組成;或用蜂蜜1和水10的比例沖泡蜂蜜水來飲用,也是緩解乾咳的方式之一。

預防之道:勤補水、搭配穴位按摩

許中嚴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因現代的空調設備普及化,導致燥症容易提前出現,若需長時間在冷氣房,應適當補充水分,也可考慮搭配有補氣、運氣作用的合谷穴按摩,可達到一定的止咳效果。

最後許中嚴中醫師也特別提醒,造成慢性咳嗽的原因,可能還有鼻涕倒流、氣喘、胃酸逆流、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其他慢性呼吸道感染、肺腫瘤等等,當有咳嗽超過數週未緩解,請立即尋求醫師診斷與建議,再做自我保健!

迎接夏季到來,人體正處於新陳代謝最快速時期,以傳統中醫而言,注重天人合一,這時包括飲食等生活起居更應隨著四季來調整;中藥師楊佳蒨指出,飲食上建議以清熱消暑、健脾益氣為主,像是適量吃苦瓜、西瓜、酸梅、綠豆湯等具有良性退火的食物,且飲食上也可藉由蔥、薑、蒜等食材,幫助增進夏天食慾。

平時在穿著上,應選擇透氣寬鬆且排汗的衣物,且若流汗後也應盡快換洗,且可依照晚睡早起、中午休息的原則,配合夏季晝長夜短的特性,幫助補充足夠體力;楊佳蒨說,出門時,除了基本防曬工作要確實做好外,也應適時補充水分,降低中暑機率。

夏天在中醫而言屬於火,對應五臟中的心,和心智、情緒息息相關,因此更應讓自己保持心情愉悅,可利用片刻休息時,透過靜坐幫助調養心神,若想在夏天出外運動,建議選擇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期進行較佳。

夏天容易有腸胃或皮膚,甚至中暑等問題出現,透過中醫藥材,像是藿香、蒼朮、銀花等健脾化濕的正氣茶,或是採用烏梅、甘草、陳皮、山楂等生津止渴、助消化等藥材組成的香梅飲等,能有效幫助患者改善體質;楊佳蒨提醒,透過中醫藥養生的幫助,調節身體機體,這個夏天也能舒適度過。

楊佳蒨, 鹿港基督教醫院中藥局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