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有位41歲黃小姐,於三年前開始全身各處起搔癢感,嚴重時曾去急診就醫打點滴,經西醫診斷為蕁麻疹,但抽血檢查卻無發現過敏原,抗組織胺未吃馬上發作,只要每天晚上一發作就沒法入睡,上班也是到處亂抓,即使用減敏療法也無效,因此前往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予以「換膚方」一天早晚各兩包,並搭配中藥方荊防敗毒散做治療,於服藥一周後搔抓感減輕,睡覺時已不被癢醒,一個月後蕁麻疹發作一周小於兩次,即使發作也很快消退,病人自述如獲新生,目前持續門診追蹤治療中。

逾半慢性蕁麻疹找不到病因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蕁麻疹有急慢性之分,若超過六周仍是反覆發作,表示已經轉為「慢性」,女性好發率為男生的2至3倍,超過一半的慢性蕁麻疹臨床上找不到病因,西醫常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及減敏療法,但病人因狀況控制不佳,或是不想要抗組織胺的口乾、頭暈、嗜睡副作用,因而轉而尋求中醫的協助。

「換膚方」可治療頑固性的蕁麻疹

蕁麻疹在中醫有「風疹」、「癮疹」、「鬼飯疙瘩」之稱,認為本病與風邪相關,由謝旭東醫師所創「換膚方」中有荊芥、防風,能夠除風邪抗敏,知母、石膏、黃芩清熱抗炎,現代藥理研究,荊芥、防風具有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減緩蕁麻疹發作時的腫脹及搔癢感,因此「換膚方」可治療頑固性的蕁麻疹。

想要蕁麻疹好得快要做到這3點

謝旭東醫師建議,杜絕蕁麻疹再發,健康的生活習慣很重要,也與療程息息相關,想要蕁麻疹好得快,要做到以下3點:

1.飲食:

避免容易誘發蕁麻疹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鴨肉、鵝肉、辛辣食物、酒、咖啡、食品添加物、水楊酸高的蔬果等,多補充維生素C飲食,以降低發炎,減低蕁麻疹症狀。

2.生活:

找出誘發因素。因為藥物所誘發,則禁止服用;因為衣物誘發,則避免穿此類衣物;因為冷熱刺激誘發,反而不用過度迴避,應少量逐步接觸,以增加適應性;因流汗所誘發,則保持身體乾爽。須根據個人不同誘發原因採取不同作法。

3.心理:

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個人的情緒上佔有相當大的重要因素,保持健康心態抗病,適時緩解自身的壓力,不只能夠減少蕁麻疹的發作時間,更有機會讓疾病達致痊癒。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好發於冬末春初,臨床表現為發熱,結膜炎,上呼吸道炎等,以頰粘膜出現麻疹粘膜斑,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為特徵,起病最初症狀為發熱,體溫逐漸升高,同時出現全身及呼吸道症狀。如全身不適、精神不振,食欲減退,伴咳嗽、流淚,流涕,兩眼結膜充血,畏光,聲音嘶啞等,起病第二天後患兒口腔粘膜充血粗糙,頰粘膜有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初為針尖大小,逐漸增大或部分融合,稱麻疹粘膜斑,有助於早期診斷,但出疹後2~3天即消失,經麻疹疫苗注射,患兒可不出現此粘膜斑。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和麻疹疫苗的接種,麻疹的發病率已大大降低,但偶爾在流行季節出現少數麻疹患者。麻疹患者在出疹高峰期,患兒相當難受,熱度高,咳嗽重,兩眼紅腫,聲音嘶啞,哭吵不安,除必要的藥物治療外,護理得當會加速患兒早日痊癒,防止併發症發生。家庭護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隔離: 麻疹流行期間應進行呼吸道隔離,以減少或防止本病傳播,一般應隔離至病人出疹後的第五天。對密切接觸者應嚴格隔離2-3周,如無症狀出現方可離開隔離區。流行期間,不要帶小兒外出或到公共場所遊玩,更不宜與麻疹患兒一起玩耍。
  • 居室通風: 室內保持安靜,空氣新鮮,經常開窗通風,患者停留過的房間應開窗通風 30 分鐘以上。患兒應臥床休息,儘量保持環境安靜,房間窗戶上都要掛上暗色窗簾,使光線柔和,以避免陽光刺激眼晴。冬天最好一日開窗2-3次。
  • 空氣消毒: 空氣消毒可殺滅感冒病毒,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較好,常用的有食醋薰蒸法:將市售食醋與水按1:2比例配好後加熱薰蒸,每次薰蒸2小時,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用中藥艾葉、蒼術點燃以煙熏消毒。
  • 調理飲食: 飲食要求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如牛奶、果汁、稀菜粥、面片湯等,不宜吃油膩葷腥食物。隨著病情的好轉,可逐步調整飲食結構。患病期間要多喝開水,既可補充體液,又有利於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
  • 注意衛生: 患病期間特別要注意患兒耳、鼻、口、眼的清潔衛生。眼、鼻可用溫開水將毛巾浸濕後輕輕擦洗,口腔可在溫開水中加少許食鹽,用紗布或棉花一日清洗二次,口水或淚水流進耳朵要及時擦幹。衣服要寬大柔軟,蓋的被子重量適宜而衛生,防止受涼。
  • 藥浴促疹: 對麻疹出疹不暢者,可選用中藥水煎取汁藥浴,有很好的發汗促疹作用,可選用香菇、或西河柳、芫荽等水煎取汁藥浴,每日1-2次,連續2-3天即可。
  • 謹慎退熱: 麻疹患兒發燒時一般不要進行冷敷或服用退熱藥,這樣不利於出疹。如果高燒至 39.5 ℃以上,可遵醫囑用透疹劑擦塗四肢或用小劑量退熱鎮靜劑,以減緩患兒的痛苦。如發現患兒面色發青、呼吸困難、神志昏迷、抽筋等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Dated: 2004-04-13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近年全球中藥材價格飆漲,不只小吃店家提高藥膳湯品售價,更直接衝擊中醫院所經營成本,但多數只能默默吸收漲幅。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政府,調整健保總額進行補貼,以免影響民眾就醫權益。

中藥材仰賴中國進口 價格漲價高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國內9成中藥材仰賴中國進口,近年來,537種中藥材中約84%漲價,包括金銀花、當歸、黨參等,漲幅高達60至100%。未來中國新醫改政策推動,中藥材將更為稀有、競爭,中醫院所經營更加艱苦。

中藥材取自天然 無可替代性

陳旺全理事長說明,中醫與西醫面對藥價調漲承受能力,有先天本質上的極大差異,原因在於中藥材多取自天然動植物,只要遇到藥材調漲,中醫院所沒有任何可替代性方案,而西藥為化學合成,可能有十多種以上種類,遇到藥品漲價或缺貨,可選擇其他的替代藥品。

籲調健保總額分配 貼補中藥材成本

民眾對中醫需求不斷提升;反觀,中醫在健保總額協商卻身處劣勢。陳旺全理事長表示,健保開辦迄今,中醫在健保總額分配上,只有增加微薄的支付標準1元,難以符合中醫藥發展現況,呼籲政府調整總額分配比例,貼補中藥材成本。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