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42歲劉先生平日身體健康,無特殊病痛。最近兩個月接送小孩途中,常感到暈眩疲累,需停靠路邊稍作休息後,才能繼續駕駛。檢查才知血紅素只有7.3g/dl,貧血嚴重(正常男性應為13~16 g/dl),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鏡與斷層掃描,發現是大腸癌第三期,經手術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

初期並無明顯症狀

大腸癌初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尤其是右側結腸因管徑寬,大便未成形,一般民眾不易察覺。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陳莊偉醫師表示,以劉先生例子來說,升結腸癌第三期並侵犯到十二指腸,腫瘤所造成的慢性出血,使身體嚴重貧血,因而感到暈眩。

大腸癌高居癌症第一名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95年以來,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為我國國民最常見的癌症,每年罹患人數約一萬五千多人,約有五千多人因此死亡,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

與年齡及飲食生活有關

大腸癌主要成因與年齡及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陳莊偉醫師表示,年齡50歲以上、動物性脂肪攝取過量、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家族內有大腸癌病史者,都是大腸癌高危險群,不過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

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高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但可以藉由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依據歐美國家經驗,每1~2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33%的大腸癌死亡率。因此,陳莊偉醫師建議,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每5年至少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若家族有大腸癌病史或家族得癌者,則建議40歲開始每3~5年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提早,以期能提早發現病灶。

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很重要

除了定期檢查,陳莊偉醫師也提到,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也是減少大腸癌發生的不二法門。陳莊偉醫師建議,平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做定期的篩檢。

1名42歲婦女,因私處搔癢問題困擾已久,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定至中醫看診;長庚醫院中醫婦科醫師林玫君指出,其實婦女陰部搔癢是常見婦科問題,雖部會造成立即性的危害,但多數婦女患者因羞於看診,常常因此延誤就醫,使病情更為加劇。

外陰癢多為陣發性 夜晚症狀恐加劇

外陰癢多發生在成年女性以及過了更年期的婦女身上,包括各種原因引發的女性陰蒂、小陰唇甚至肛周等部位出現搔癢症狀;林玫君說,外陰癢多是陣發性發作,通常夜晚症狀更為加劇,因此造成患者睡眠品質不佳,嚴重恐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解決外陰搔癢問題 中醫分濕熱和陰虛對症下藥

醫師林玫君進一步說明,中醫治療上,外陰搔癢又稱為陰癢,主要以濕熱或是陰虛情況為主,若為濕熱下注,患者恐伴有白帶量多、色黃等症狀,這時可選擇以龍膽草、黃柏、蒼朮等輕利濕熱的藥物,幫助舒緩症狀,若為陰虛,則多發生在過更年期婦女身上,這時可以利用山藥、生地黃、當歸等滋陰潤燥的藥物較佳。

另外,也可使用蛇床子散的中藥外用洗劑,以煎湯趁熱且先薰後洗的方式,每天一次,以十天為一個療程,也能幫助治療外陰癢問題;林玫君提醒,平時也應做好正確的衛生清潔工作,包括每天清洗外陰部,避免用熱水燙洗,且注意局部透氣,衛生用品應勤於更換等,若出現搔癢現象時,也避免用力抓癢,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使症狀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