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牙齒護理

一名剛長出恆牙的7歲男童,在與家人遊戲時,不小心撞到椅子,下門牙應聲斷掉;經過牙科急診治療,將脫落門牙植回,不僅完整保留牙齒,也不需要裝置假牙。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陳冠良表示,若發生牙齒斷掉的意外,應立刻找回牙齒,並放入牛奶、清水或口中保存,把握找、沖、放、送的SOP,可大幅增加傷口癒合的機會。

小朋友常在運動、遊戲過程中,因碰撞造成牙齒斷落,最常發生在7至9歲間,此時小朋友的顎骨仍在成長階段;若脫落的牙齒未保留,容易造成牙齒周圍骨頭生長缺陷、牙齦萎縮,將影響美觀。陳冠良說,牙齒脫落後的治療,應考慮兩個因素,包括牙齒掉落的時間和是否放入保存液體。

據研究指出,若牙齒脫落超過1小時,且沒用適當液體保存,即使再植回口中,牙根會因逐漸發炎,而無法保存。陳冠良建議,若碰到類似斷牙意外,可把握找、沖、放、送的SOP,第一步是找尋掉落的牙齒,第二步是用清水沖洗牙齒,第三步是盡速放進齒槽窩動中,或含在口中、放進保存液體,第四步是盡速就醫。

若是牙齒很髒,無法放進口中,應盡速找尋保存牙齒的液體,按照有效的排名,分別是鮮乳、自己的口水、生理食鹽水、清水或礦泉水。根據經驗;若脫落的牙齒能在1小時內放進保存液體,並盡速就醫,牙齒的存留機會也愈高,有望免去植牙之苦。

許多家長都有相同的疑問,為什麼我家的孩子明明一天至少刷兩次牙、定期向牙醫診所報到,甚至還塗氟,怎麼牙齒還是會蛀光?你家的寶貝可能有「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小朋以最常見的慢性過敏性疾病之一,根據調查,台北市學齡兒童(7歲以上)的罹患率高達百分之40以上。

郭俊良,台灣微創植牙醫學會理事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主要會引起鼻部搔癢,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而且症狀會有間歇性反覆發作,因此造成鼻子呼吸的不順暢,容易用口呼吸取代鼻呼吸。

在正常情況下,嘴唇自然閉合與舌頭處的運動,剛好呈現一個向內與向外的「零合力量」,讓齒列維持在一個正常狀態。如果小朋友長期鼻部發炎以口來呼吸,嘴巴需長期微開,甚至在吃東西吞嚥時,必須用口呼吸,嘴唇無法閉合,嘴唇處於鬆弛狀態,向內的力量不見了,牙齒受到舌頭向前推進的壓力,容易造成暴牙,尤其在兒童時期若不加以治療,容易造成日後顎骨發育異常及齒列不正,如上顎牙弓狹窄、暴牙、開咬等症狀,再者利用口呼吸也容易引起口乾與口臭,增加齲齒的機會。

郭俊良醫師提醒,家長若發現家中孩童明明就做好口腔保健,卻蛀牙蛀不停,而且有長期過敏性鼻炎症狀,嘴巴常常張開無法自然閉合,甚至睡覺時嘴巴打開呼吸,建議家長應帶孩子到耳鼻喉科醫療院與牙科所檢查治療,以免錯失治療先機。

 

為了使微笑曲線好看,很多人去做牙齒矯正,然而,若是你的牙齦過於肥厚,可得要先處理;牙醫師指出,牙齦肥厚不但容易造成牙周病,而且會干擾牙齒矯正,最好是先將肥厚的牙齦先切除,再進行牙齒矯正。

牙齦肥厚易造成牙周病

賴弘明醫師, 台灣牙科健康照護協會理事長表示,牙齦肥厚可經由牙齦切除來改善,通常牙齦肥厚會讓人無法好好的清潔牙齒,因而較會藏污納垢,以致產生牙結石,就容易造成牙周病。

所以,在做牙齒矯正之前,應該要先做完整的口腔檢查,尤其是近年罹患牙周病的人比例高達九成以上!賴弘明指出,由於牙齦肥厚腫脹,會干擾到牙齒矯正的效果;因此,最好是先予以切除修整,使牙齦的肥厚量減少,除了美觀之外,也可減少牙周病發生機率。

治好牙周病才適宜牙齒矯正

另外,牙周病患者也有不少人是有牙齦退縮的情形,主要症狀會出現牙齒痠軟,這多是因為牙根露出,由於牙根部位沒有琺瑯質,會使得牙齒非常敏感,因而會有牙齒痠軟的症狀,而這種牙齦退縮的患者若要做牙齒矯正,也應該要先治療好牙周病,才適宜再進行牙齒矯正。

進行牙齒矯正也經常會需要拔掉牙齒,讓牙齒能夠排列整齊;賴弘明建議,對於已經有長智齒的人,可選擇拔掉智齒來矯正牙齒,因為智齒往往長得不好,所以要矯正牙齒,就要留下好的牙齒,淘汰不好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