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中醫治療登革熱 縮短病程助恢復

36歲男性病人,來診時發燒頭痛反覆已經三日,經快篩檢查證實為登革熱,已服二次退燒藥,體溫仍偏高,而且陣發性全頭刺痛,無法入眠。

許堯欽博士,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任表示,依中醫診治,處方用藥一日後發燒即已退,二日後頭痛明顯減輕,皮膚密集紅點與出血疹已退,食欲恢復,口臭已無,體重已回升一公斤。本案例充分反映中醫若能透過正確的判斷與用藥,病人的感冒症狀多能快速的獲得緩解,元氣、腸胃功能與血球數量也能順利恢復。

今年的登革熱疫情異於往常地延燒,至今台灣已突破兩萬個案例。臨床上所見,今年的第二型案例明顯數量較多,病人常在發燒、畏寒、頭痛、筋骨痠痛等感冒症狀之外,還有皮膚出血斑疹、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症狀,這是氣營兩燔,濕熱困脾的現象。

治療以清氣涼營為主的清瘟敗毒散來清熱解毒,配合清熱利濕的四味香薷飲來改善腸胃道功能,有異於往常的以第一或第四型為主。 大部分病人在病程中期多都會出現皮膚出血斑,導致白血球與血小板數量迅速下降。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是熱毒迫血妄行所致,用藥應加強清營涼血的藥物,例如:牡丹皮、赤芍、白茅根。在發燒逐漸減退的中後期,病人常出現嚴重的疲倦、食慾減退與體力耗竭等症狀,這是氣陰兩虛的表現。則需採需用竹葉石膏湯為主來健脾益氣養陰,兼清虛熱。

加速病人體力的恢復。 透過二十多個案例的臨床經驗觀察,許堯欽博士表示,中醫可以有效縮短登革熱的病程,前期重在解表透熱轉氣,迅速改善頭痛、筋骨痠痛等不適症狀。中後期重在健脾益氣滋陰,加速血球數量上升與人體原氣修復。經過妥善處理,一般病人的腸胃功能可在3-5日內逐漸恢復。出血斑也會在3-5日內逐漸消退。 如果是住院重症登革熱病人,多是年老體衰,或是先前罹患慢性病,人體無法抵抗病毒,所以在感染本病後,容易出現體液大量滲漏、血壓下降、心肝內臟損傷、內臟大出血、昏迷、休克等重症病變,對生命造成嚴重威脅。這是登革熱高危險族群,需要中西醫同時會診,進行治療。

 

癌續希望共譜精彩人生 高雄場 11/21免費參加

癌症高居國內死亡原因之首,若家中有癌症病患,甚至自己罹患癌症,對於生活、工作都會帶來很大的衝擊與影響。一向致力於癌症營養照護的觀文醫學營養中心,今年六月於台北舉辦『癌續希望活出精彩人生健康講座』,廣受各界好評,同年十一月,將再次帶領專業營養師群,移師高雄舉辦健康公益講座,邀請振興醫院放射治療科王崇義醫師及觀文醫學營養中心王柏勝總營養師,針對《面對癌症的正確認知及癌後照護》與《癌症營養照護需知》進行專業闡述,有興趣的民眾可以採線上預約報名。

放射治療是癌症常見的治療方式,根據癌症不同的種類、範圍和階段,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王崇義醫師從事癌症放射治療多年,接觸過無數癌症患者與其家屬,深刻了解到癌症對一個人的人生驟變,也清楚如何透過醫學療程的介入,可以協助患者有效對抗癌細胞,減低癌症復發機會。他以為,隨著科技的進步,事實上癌症已經不是絕症,他將在講座當天,教導民眾由簡單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的調整做起,將致命的癌症轉變為可以控制的慢性病。

癌症治療患者的飲食調整更是重要,觀文醫學營養中心王柏勝總營養師表示,體力不支是癌症患者最常面臨的問題,主因是癌症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及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多數癌症治療患者都有惡病質,出現食慾不振、疲勞及虛弱等症狀,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造成體重持續下降,影響治療成效,甚至放棄治療。

王柏勝營養師強調,癌症治療患者特別應該注意營養是否充足,如果出現胃口較差的情形,應該補充適當的營養成分,或改善腸胃吸收,或加速黏膜修復,而非一味食用保健品,得不償失。如何為癌症患者設計專屬的飲食與治療配套,減少治療副作用,提升免疫系統增加抗病力,正是王柏勝營養師會在講座當天分享的重點。

11/21活動當天,觀文醫學營養中心也將安排專業營養師於台下進行一對一營養諮詢服務,更特別邀請觀文之友於講座中分享個人罹癌經歷與生命轉機,透過親身經歷的分享,傳遞正面能量;期望藉由多方力量,與癌症患者及家屬,共譜精彩人生!

● 講座資訊

日期:2015 年11月21日(六) 下午13:30報到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S204教室 (高雄市九如一路797號)

對象:年滿12歲以上民眾免費參加

報名須知:本講座採預約報名制

報名網址:https://goo.gl/MoXz1f

 

不出所料! 媽比爸讓人有安全感

誰最讓兒童有安全感呢?結果不出所料是媽媽!國內最新調查發現,半數學童認為媽媽最能帶給安全感,較爸爸多出一倍,而家是最有安全的的地方,當父母吵架時覺得最沒空全感。

肯愛協會針對201名國小5、6年級學生,進行兒童安全感指數調查,結果發現,若將安全感總分為5分,多數自認安全感有3分;5成認為媽媽最能帶給安全感,其次為爸爸,占2成5;8成1認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

調查進一步發現,兒童覺得在家中最沒空全感的情境為父母吵架時,占3成2;其次是自己一人在家,占1成8;第三,是家人情緒失控,占1成6;而在學校覺得安全感最不足的情況,是放學家人沒來接,占2成8;其次為被同學霸凌,占2成7;第三是,開學第一天面對新同學、新老師。

肯愛協會秘書長蘇禾表示,家庭經濟影響情緒,該會共服務320個近貧家庭,有些孩子因家庭經濟出現了情緒的問題,希望除了關心外,也以助學金、待用餐點等方式,提供經濟協助,滿足最基本的需求。希望藉由發起「近貧兒童待用餐認養」活動,招募400位認養人,以待用餐點的方式,幫助孩子舒緩的經濟壓力。

 

塑造健康生活 活躍老化人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於20日舉行益智拼圖競賽活動,協同久如社區發展協會及私立汐止康復之家,期待藉由活動讓長輩腦力激盪,提升高齡長者生活品質。

根據衛福部最新全國老人狀況統計數據顯示,預計107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14%,進入高齡社會。臺北市2014年底65歲以上老人已佔總人口數14.08%,是六都老化速度最快的直轄市,南港區也不例外,對於人口老化的衝擊,需要從根本解決老化問題,就是促進長者身心健康。

104年度作為南港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有鑑於此,依據衛生福利部補助「104年健康營造計畫」,以提升高齡長者生活品質做為計畫推動的重要議題。今年度以「活躍老化活到老 學到老」為主題,益智拼圖競賽活動正是結合競賽模式,透過拼圖,讓參與活動的長者能了解社區健康營造的五大議題(營造生活化/運動社區/減鹽/肥胖防治/菸酒檳榔防治/活躍老化),藉由與長者交流及透過社會參與,進而提升整體生活的滿意度,促進長者健康,推動高齡友善城市,讓長輩能活得健康且有品質。 益智拼圖競賽活動現場參與的每位參與志工都可以把拼圖帶回家,隨時提醒自己健康的重要性,同時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讓自己身心靈都健康。

 

境外生產疑慮多 機艙壓力易流產

日前有孕婦隱瞞懷孕身份,計劃搭機前往美國洛杉磯生產,沒想到登機後羊水就破了,只好緊急在飛機上產女、迫降阿拉斯加,除了衍生出國籍問題外,現在還傳出航空公司要對婦女求償,而衛福部國健署表示,孕婦出國旅遊可能導致流產、早產等健康風險。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由於飛機上的溼度較低、易使血液濃縮,可能會導致孕婦靜脈栓塞與早產。而隨著飛機高度升高,會使孕婦的心跳增加、血壓升高、貧血,對於健康的孕婦,或許還可適應,但若患有心臟病、貧血、糖尿避、胎盤異常的孕婦來說,高危險妊娠風險跟著升高。

妊娠期間由於生理性靜脈擴張與體內黃體素作用,搭機容易發生血栓,而搭機久坐也會讓下肢水腫、腹腔靜脈也可能壓迫嬰兒,加上機上可能沒有醫生可協助,可能導致生命危險。邱淑媞提醒,進入第三孕期(指懷孕27周到生產)後,就應禁止搭飛機,尤其是患有中重度以上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鐮狀細胞貧血的孕婦,她建議禁止於妊娠中期之後搭機,胎兒可能發生嚴重缺氧,甚至導致死產、流產,或較容易發生血尿及腎小管血栓症狀。

而若是懷孕早期就有異常出血或是下腹痛等症狀,也可能出現胎兒流產與早產的危險。搭機時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應經常移動及走動,維持適當周邊循環。 邱淑媞建議, 孕婦如果計劃在國內或到國外旅遊時,請告知您的醫師,事先取得醫師開立的預產期或適航證明書。聽從醫師建議注意行程不要太過緊湊,避免前往衛生條件不佳的地方。出發之前也可先查詢當地的醫療照護服務,此外,旅行時,也應適時休息,每兩個小時將膀胱排空。

 

笨蛋加五級! 長期喝鉛管水恐變笨

「笨蛋加三級」是罵人的話,事實上,長期喝鉛管水恐怕更笨!最新研究發現,長期鉛曝露恐影響兒童智力發展高達5倍,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環境研究國際期刊》。醫師指出,孕婦喝鉛管水可能是原因之一。

台大醫院環境醫學中心發表「兒童出生世代研究」,收集北部地區230名寶寶臍帶血,結果發現,其中有58名寶寶臍帶血鉛濃度過高,進一步追蹤發現,這些寶寶至2歲時的整體神經行為發展與其他寶寶有明顯落差,特別是在認知及社交方面的能力,與正常小孩相差高達的5倍。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研究員林靜君指出,研究顯示,這些寶寶的母親在產前就暴露在鉛毒的環境中,原因可能包括長期飲用鉛管水,或房屋油漆含鉛等有關。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陳保中也說,國內已於2000年全面禁用含鉛汽油,改用無鉛汽油,而全台約有3.6萬戶民宅,是透過老舊的鉛製管線供水,台灣自來水公司與台北自來水事業處目前轄下50個淨水場,有高達25場供水被驗出含鉛,管線中的鉛含量從每公升0.25到7.76微克,可能是導致寶寶臍帶血鉛濃度過高的原因之一。

 

獨立生活從小開始 家事體驗營洗手做羹湯

根據兒福聯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超過三分之一(35.1%)的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四成五(44.9%)的父母也僅偶爾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

兒福聯盟舉辦兒童家事課程,教導偏遠地區國小學生,以簡單的食材烹飪料理,透過烹飪能力及廚房安全知識的增強,降低未來在烹飪時孩童受傷的危險和可能性。 洗菜、香菇切丁、油蔥酥爆香、醬油調味小火悶煮,一步步繁雜的烹調程序,透過烹飪老師細心教導下,小朋友們做來可是一點都不馬虎,分工合作之下,孩子們完成一道道美味菜餚,好吃的營養午餐就是自己親手調理的餐點,看著師長同學們一碗接著一碗,讓孩子們好有成就感。完美的佳餚,除了需要良好的烹飪技巧,對於食材營養的了解也是不能少;

第二堂課邀請營養師,教導孩子們認識食材、六大營養素與添加物,課後並透過兒童繪本與食物香精實驗,帶領孩子試聞五顏六色的香精,還利用這一罐罐的香精,調配成孩子們最愛的橘子汽水。這堂課不僅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各種添加物,也提升偏鄉學童對營養攝取與慎選的重要性,降低「病從口入」的危機,也能有個健康的身體! 兒福聯盟偏鄉兒童服務的王靜文主任表示:在訪視過程時,經常聽到學校老師反應孩童在家需時常幫忙煮飯,甚至親自料理三餐等情形。

「家事體驗營」的目的在於搭配營養均衡的觀念知識,讓偏鄉孩童有機會能夠學習切菜、炒菜等烹飪技能,同時具備基礎營養的觀念。期待未來孩童回歸日常生活在操作烹飪時,能帶著習得的營養知識與技能,有能力避免烹飪過程中的危機與風險。期待透過家事營的活動,讓孩子能夠肯定自己,具備有照顧自己與照顧別人的能力,協助缺乏照顧的孩子在成長中能夠更順利。

 

林書豪為他打氣 塵爆住院111天終出院

八仙塵爆全身灼傷85%的林祺育,一度昏迷2個星期,又在加護病房與死神搏鬥了2個月,才轉入普通病房,經過111天的住院治療,如今終於出院。他說,很感謝林書豪的錄音打氣,希望有天能夠與他見面,也希望自己能夠重回球場打球。

當林祺育還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時,母親為了讓兒子好好堅持下去,透過媒體告知林書豪,希望能拿到偶像的錄音。林書豪也在2天內回應,並錄音說「在我聽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就是非常非常難過,我一定會為你跟你的家人禱告」。

林祺育回想,當時還在加護病房,家人播放林書豪的錄音給他聽時,感到很開心,很謝謝林書豪為他加油打氣,希望出院後能夠親眼見他一面,也希望自己趕快好起來,能回到球場上打球。

林祺育也說,謝謝黃銘德副院長、張孟宗醫師及雙和醫院的醫療團隊,他才能從死神的手上逃脫。這段漫長不斷的復健與治療的日子,令他最害怕的就是每次換藥,要咬著牙才撐過來。

雙和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張孟宗指出,林祺育在入院的第一個月最辛苦,不僅出現腹腔症候群,開刀切除壞死的100多公分小腸,又昏迷長達2周才清醒,是他治療過最堅強的病人,在整個療程中都不曾哭泣,能活下來真的是奇蹟。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