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別讓這性格壓垮自己 過度追求完美易陷負情緒

上個月大學學測放榜,獲滿級分人數創下四年來新高!現今,年輕人在充滿比較與競爭的Y世代裡,因追求完美的特性,使得焦慮及憂鬱情緒隨著成績高低顯現。根據一篇《心理學公報期刊》研究指出,Y世代的年輕人竟處在比十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

完美主義不利心理健康 誘發憂鬱、焦慮機率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一般人往往認為自我要求完美的個性有助於學業和工作,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不僅在社會面向和其他面向不利於心理健康,自我面向亦是如此,並且和憂鬱、焦慮、厭食等心理問題有顯著相關。

林家興教授表示,台灣雖人人可上大學,但現今補習風氣興盛,社會追求成就、重視分數及排名,升學壓力仍很大,且社會常提醒他們競爭的不僅是國內,而是亞洲甚至是世界,導致國內Y世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高於上一代;林家興教授建議,有完美主義傾向的大學生,容易自我批判及害怕失敗,長時間下會越來越不快樂,因此家長應多給予肯定,並留意子女身心狀況。

Y世代青年壓力大 長處虛擬世界易與現實脫軌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Y世代年輕人處於精英世代,常認為出人頭地一定要達到高標準,若沒有念特定大學、進特定職業就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處在跨域、多元及網路世界,缺乏直接的人際互動,往往所見所聞和事實有很大的落差,易誤以為標準如虛擬世界所見,生活中又被隨處可見的品牌廣告行銷影響,讓年輕人認為擁有那些才是好的,為滿足物質慾望而追求更高的收入,無形中給自己增添莫大壓力。

找到自我獨特性 減緩負情緒更快樂

葉雅馨主任提醒,無論是學校或社會專業協助機構,應先幫助Y世代年輕人察覺自我,進而修正調整對自我對完美的標準;在教育中,則應多鼓勵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不論是想法、外貌、個性等,從中找到自我的獨特性,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這都將有助於Y世代青少年減緩焦慮及憂鬱,重拾快樂。

空汙達非常不良  學生 即應停止戶外活動

空氣污染指標依據當日空氣中懸浮微粒(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等空氣污染物濃度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的指標值。由低到高區分為良好、普通、不良、非常不良和有害等級。一旦達到非常不良等級以上(AQI>200),學生應立即停止戶外活動,並將課程調整於室內進行。

香菸、甲醛、燃料 亦是眼部不適的空氣汙染來源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陳子儀指出,與空污直接接觸下,黏膜比皮膚更易受影響,對於空汙的討論往往聚焦於呼吸道,忽略對眼部的影響。空污造成眼部不適,大多和淚液層變化有關。除了環境因子外,個人條件亦左右每個人症狀及程度。

空污中的化學物質或煙霧可能會影響淚液層穩定性,誘發搔癢、乾澀、灼熱等乾眼相關症狀。若刺激性汙染物造成化學感知甚至發炎反應,更使症狀加劇。除了空污指標中採用5種指標成分,香菸煙霧、甲醛、燃料燃燒是室內環境常見造成眼部不適的空氣污染來源。

用眼過度、睡眠不足 提高眼睛對空汙敏感度

個人因素方面,用眼過度、睡眠不足、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結膜眼瞼疾病、年長、女性賀爾蒙波動、使用特殊藥物、或自體免疫疾病等情況,都會提高個人眼睛對空污敏感度。文獻中空污對眼睛的影響大多以外眼部症狀為主,少部分環境職業病醫學研究亦提到對水晶體混濁、色覺、視網膜血流可能造成影響。

陳子儀醫師表示,空污程度提升時,可從減少暴露時間下手,並且在暴露嚴重空污環境後,以生理食鹽水眨洗出汙染物質,再適度補充人工淚液重建穩定淚液層;如果已有發炎反應,則需進一步就醫治療。有眼疾的患者對空污敏感度更高,除了原本疾病的控制與治療,也需更積極的防護工作。(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感冒喉嚨沙啞好不了 竟是罕見聲帶沾黏

一名60多歲的宮先生,去年感冒過後,聲音沙啞卻一直沒有恢復,服藥治療也無法改善,就醫檢查竟發現是「聲帶沾黏」;醫師以難度極高的聲帶顯微皮瓣手術處理,病人術後復原良好。

感冒聲帶發炎 竟引發聲帶沾黏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耳鼻喉科暨頭頸外科主治醫師王棨德指出,該病患以內視鏡檢查發現雙側聲帶沾黏,且僅聲帶後半段可正常活動發聲,評估無抽菸嗜好、其他疾病,推測因是感冒聲帶發炎引發的後遺症,臨床上非常罕見。

聲帶顯微皮瓣手術 成功恢復聲帶外觀

傳統外科手術處理聲帶沾黏,成效有限、復發率也非常高。王棨德醫師改良整形外科常用的皮瓣手術,利用「聲帶顯微皮瓣手術」,將病患沾黏產生的薄膜,上下撥離成2片皮瓣,將光滑面向外,切割粗糙面朝內包覆住聲帶傷口,並以組織膠完成黏合,成功恢復聲帶平整的外觀。

術後需噤聲7天 避免抽菸影響復原

宮先生術後2個月返診追蹤,聲帶傷口已完全癒合,並且恢復正常外觀,也可以發出正常活動發聲,他自評由2分進步至9分,喉嚨沙啞情狀明顯獲得改善。王棨德醫師提醒,術後噤聲期為7天,也需避免抽菸,以免造成聲帶傷害,影響聲帶復原。

命懸一線! 心肌梗塞突襲有這些症狀速就醫

天氣乍暖還寒,慎防心肌梗塞突襲!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室日前出現兩名類似心肌梗塞患者,一名胸悶馬上就醫的婦人,在急診室檢傷時,突然昏迷無心跳,經電擊後施以心導管手術,順利救回一命;另一名青壯男子則因出現胸悶時,未立即就醫,在昏厥無心跳後緊急送醫,但到院前已回天乏術。急診及心臟科醫師表示,兩者同是心肌梗塞,生死不同命,最大差別在於搶救時機。

發病30分鐘內猝死 把握黃金救援時機

彰化醫院急診醫師吳竣維表示,因該名婦人在發現胸悶時,就馬上到院急診,救了自己一命;而另名青壯年男子則是未能及早就醫,留下遺憾。不少心肌梗塞患者在發病30分鐘內猝死,這兩起個案顯示搶救時間是最重要的。

心肌梗塞有前兆 這幾種跡象莫輕忽

彰化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何東錦指出,心肌梗塞是因為心臟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供給心肌血流中斷,心肌缺血缺氧而壞死,易引起心室顫動而猝死,發生前的典型症狀是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其中三高患者、抽菸、肥胖及家族史等都屬高危險族群,應加以留意。

何東錦主任也提到,除了天氣寒冷容易引發心肌梗塞之外,在冬春或秋冬交替之際,也常因忽冷忽熱增加心血管負擔,引發心肌梗塞,讓人猝不及防。因此,只要出現典型症狀,一定要馬上就醫,ㄧ旦稍有延遲,恐就危險了。

非典型病癥難防範 高危險族群應留心

何東錦主任提醒,有些人在心肌梗塞發生前沒有症狀,甚至有人是以肚子痛等非典型症狀呈現,這種情況更難防範,所以,高危險群自己要提高警覺,才不怕心肌梗塞奪命。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