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旋轉肌群病變 這些職業要當心

一名46歲男性是汽車維修員,每日長時間蹲至車底、雙手高舉手持工具作業,從學徒開始偶有工作後疼痛感,貼痠痛藥布後持續工作,右肩已疼痛多年。某次工作後,肩部嚴重疼痛無法施力,確診為旋轉肌袖破裂,經關節鏡手術治療,術後轉介至職業醫學科評估,判定旋轉肌袖破裂為職業相關。

長期反覆手臂高舉過肩 易旋轉肌群病變

郭綜合醫院職業醫學科醫師廖再緯說明,肩膀由骨骼、韌帶、肌腱和肌肉組成,而肩關節穩定性靠周圍的肌肉韌帶構造維持,近年來研究顯示,肩關節活動最重要的是跨過肩膀的一些肌肉,包括旋轉肌袖肌肉及肱二頭肌長頭。「旋轉肌袖」包括棘上肌、棘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包在肩關節的周圍,與三角肌協同運作,使我們的肩關節能夠做出複雜的三度空間動作。

旋轉肌袖症候群指旋轉肌群的肌腱病變,包含旋轉肌袖肌腱炎、旋轉肌袖撕裂傷及旋轉肌袖斷裂,主要原因為反覆的肩關節運動,上臂動作時,不良的肩胛姿勢會改變旋轉肌袖結構,減少有效的穩定作用,導致機械性夾擠,尤其是手臂高舉過肩的活動,如抬重物、寫黑板及投球等動作。

前肩到手臂外側疼痛 旋轉肌袖症候群初期症狀

廖再緯醫師說明,旋轉肌袖症候群的初期症狀,從前肩發散到手臂外側的疼痛、舉手及拿東西時突然疼痛、投球過頭引起疼痛。疾病後期會夜間自發性疼痛、手臂力量和動作變弱、手臂往背後伸展(扣釦子或拉拉鍊)變得困難。

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潛在性暴露的職業有(1)營造從業人員,倉儲運輸工作、(2)清潔人員,油漆工,汽車修護人、(3)醫護及看護人員、(4)半導體從業人員,包裝、品管作業、(5)消防隊員、救難隊員、攀岩隊員、(6)教師、(7)美髮工作者、(8)球類運動員,游泳選手。

製造業、營造業工作常見 申請職業給付有保障

廖再緯醫師提醒,反覆雙手高舉過肩常見於製造業及營造業工作。近年來,職業性骨骼肌肉疾病越來越受到重視,職業性肩部肌腱炎經常發生,卻容易被忽視沒有申請職業給付。職業病的認定,可協助個案在因病復健及後續開刀時期,都能夠獲得勞保給付,不需因為生活壓力而繼續從事可能傷害的作業,也可進而發現工作當中許多不良的作業姿勢,改善人因工程,減少職場當中的職業疾病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他突然胸悶休克 竟是兩種心臟急重症發作

兩種心臟急重症併發 醫護30小時搶救

一名58歲林先生有高血壓,去年某天從鼻樑到胸口突然感到一陣劇痛,且全身冒冷汗,緊急送醫後,不僅血壓竟低到量不到,且已呈現休克,醫師檢查發現,患者同時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與根部主動脈瘤兩種重症,經由醫護團隊緊急搶救30小時,動了兩次手術,總算順利救回病人。

兩種心臟急重症併發 需進行三大手術治療

這名患者經急救與檢查同步進行後,發現主要是因八公分大主動脈瘤,造成急性主動脈離,治療上,必須同時完成心臟外科三個主要大手術;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余榮敏指出,手術中除了必須小心剝出冠狀動脈出口的動脈瘤,且必須換主動脈瓣、升主動脈人工血管,最後還必須將冠狀動脈重新移植在新的人工血管上。

急性主動脈剝離 恐使術後出血不止

余榮敏主任進一步說明,患者因急性主動脈剝離,因此組織脆弱,這時恐會使術後出血不易止住,提高手術難度,經過24小時手術後,患者轉進加護病房,果然出現術後出血問題,隨即展開二階段六小時的止血,經由醫護人員前後超過卅小時兩次手術搶救,輸血至少一萬毫升以上,總算成功搶救病人。

若發現主動脈瓣逆流 應定期追蹤及處理

主動脈剝離發生在內皮、平滑肌以及外層等三個夾層中,夾層厚度和質地比紙來得更薄更脆弱,修補困難度高,加上急性主動脈剝離與主動脈瘤症狀通常屬於不典型,也因此治療上更為困難;余榮敏主任呼籲,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若發現有主動脈瓣逆流等問題時,除了定期追蹤,必要時也可詢問專業醫師,及早處理,才能避免面臨高風險的手術和死亡率。

擺脫情緒勒索! 如何向讓人窒息的關係說NO?

「我都是為了你好!」不論在家庭、親密伴侶、學校甚至是職場,經常會聽到這句,表面上是以為對方好為出發點,但實際上卻是為達到自己目的,而不顧對方的感受想完成自己的需求。當心,這些無以名狀的語句,就是情緒勒索!

具有邊緣性人格 易成情緒勒索者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敬恩表示,情緒勒索嚴格上來說不算是精神疾病,主要在邊緣性人格上最常見。因為邊緣性人格者情緒不穩定,這ㄧ秒很平靜,下ㄧ秒可能就開始憂鬱、憤怒,加上很容易遇到一點小事就感到受傷,因無法控制而出現傷害自己,甚至是傷害他人的行為,為的就是獲得他人的關注;因此,當對方沒有照著自己的意思去做,就會據理力爭或者以權威的方式想說服對方,進而出現貶低對方的情形,導致人際關係受損。

依賴性人格容忍度大 不自覺易成被勒索對象

林敬恩醫師說,邊緣性人格的人,時常會出現強烈的空虛感,因為害怕獨處而急於尋找下一段關係,但當關係建立起後,又會開始反覆出現害怕被拋棄的情緒中,因此較容易產生人際衝突;此外,像是自戀性人格者,因其自我意識較強,也較容易成為情緒勒索者。

林敬恩醫師也提到,相較之下,依賴性人格的人,處處以他人為中心,加上容易過度容忍,因此成為被情緒勒索者的機率較高。

不任憑予取予求 溝通理解是關鍵

林敬恩醫師指出,在情緒勒索這塊,通常會採認知行為治療居多;建議日常生活中,不妨可以試著多理解對方,同時說明自己的不便,進而減少被情緒勒索的機會,不讓勒索者予取予求,才能讓彼此間的關係保留下適當的距離及彈性。

女性十大死因第7位 危險因子有這些

資料顯示,105年台灣2610位婦女死於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為女性十大死因第7位。雖然在發生率及死亡率未及男性,但女性懷孕、或患紅斑性狼瘡時,比男性更需注意身體狀況變化對腎臟的影響。今年的世界腎臟日結合婦女節,關懷身邊的女性,協助婦女接受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對疾病認知,促進婦女獲得治療和改善健康狀況。

高血壓、高血糖、不運動、抽菸 導致腎病因子

引起腎臟病的原因,包含高血壓、高血糖、不運動、抽菸等。某些女性族群的高風險狀況,更需要受到重視。一名32歲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上班族女性,因疾病關係離開職場,甚至畏懼結婚生子,治療後開心完成終身大事。雙和醫院腎臟科吳美儀醫師指出,目前醫療對於免疫性疾病有很好的療效,不需要聞「狼」色變,積極治療、慎用補藥,是保護腎臟的關鍵。

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更年期後每5歲成長近1倍,女性發生心臟疾病症狀也與男性不同。105年女性因心臟病死亡人數高達8577人,列為死亡原因第2位。與腎臟病一樣,心臟病的高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及肥胖。肥胖除了產生腎臟血流改變、發炎反應,也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與心血管疾病,皆會進一步傷害腎臟。

護腎護心 遵守「曉、心、警、腎」4要訣

而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45至54歲婦女過重與肥胖比率加總為47.3%。更年期代謝變慢是肥胖主因,跟年輕人相比,生活活動量減少也是原因。國健署呼籲,更年期後婦女,照顧家人及忙於工作,別忘透過「護腎護心4要訣」,促進自身健康:

1、「曉」-知曉自己健康狀態

善用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歲至未滿65歲民眾,每3年免費1次,65歲以上每年免費1次。早期發現腎臟相關疾病,早期治療。

2、「心」-心臟問題勿輕忽

女性更年期,如果經常肩膀、背部疼痛、噁心嘔吐、氣喘、難以入眠或有腸胃道問題,這是女人才有的心臟、心血管疾病的「非典型症狀」,與一般常見的心絞痛、胸悶、冒冷汗不同。多數女性初期難將這些症狀聯想到心臟、心血管疾病,可能延誤病情,建議45至55歲女性提高警覺。

3、「警」-警覺體重增加狀況

調整生活作息、養成天天運動習慣。運動可以減少熱量囤積,增加新陳代謝率,最好由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可隨時運動來累積運動時間,建立動態生活消耗多餘熱量。

4、「腎」-護腎從日常生活做起

女性常是家庭的守護者,掌握家人的飲食、營養、生活習慣和健康照護,這些也是影響腎臟健康的重要因素。(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