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運動人口逐年增加,路跑及健身也相當受國人歡迎,雖然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知名健身教練提醒民眾,切記量力而為不要逞強,否則可能會導致反效果。
名模林又立也是運動愛好者,目前正在準備參與6月份的越野超級馬拉松,挑戰250公里的戈壁極地,在每天的鍛鍊行程中,保持好的體能是相當重要的,對此林又立也有她自己的獨門妙招。
充足的水分、適當休息以及均衡飲食,是保持良好體能的金三角,做完大量流汗的運動後,別忘了適時補充礦物質及電解質,才能真正動出健康。
台灣運動人口逐年增加,路跑及健身也相當受國人歡迎,雖然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知名健身教練提醒民眾,切記量力而為不要逞強,否則可能會導致反效果。
名模林又立也是運動愛好者,目前正在準備參與6月份的越野超級馬拉松,挑戰250公里的戈壁極地,在每天的鍛鍊行程中,保持好的體能是相當重要的,對此林又立也有她自己的獨門妙招。
充足的水分、適當休息以及均衡飲食,是保持良好體能的金三角,做完大量流汗的運動後,別忘了適時補充礦物質及電解質,才能真正動出健康。
腸病毒全台就診人數再攀升!上周全台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突破1萬3千人,15個縣市超過該縣市流行閥值。疾管署預估6月底達高峰,建議民眾勤洗手才能預防腸病毒。
腸病毒就診破1萬3千人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全台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1萬3225人次,較前一周上升17.8%,其中15個縣市就診人次最多,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市、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澎湖縣、花蓮縣、台東縣。
全台進入流行期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全台進入流行期,預計6月底進入高峰,目前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但仍持續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今年已累計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都為腸病毒71型。
肥皂洗手預防腸病毒
莊人祥強調,面對3年一次的腸病毒71型大流行,各縣市已上緊發條,多位縣市首長也親赴校園,向學童進行腸病毒防治宣導,用肥皂搓洗20秒為最主要預防腸病毒措施,也建議大人工作返家抱小孩前務必更衣、洗手後再抱小孩。
總統馬英九到台大醫院進行例行健康檢查,身高一樣178公分,但變胖了0.9公斤,腰圍也變粗0.5公分,剛好達男性腰圍上限90公分,健康情況大致良好,僅有右膝舊傷、左膝有輕度骨關節炎。
赴台大醫院健康檢查
馬英九接受台大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項目,包括常規檢驗、電腦斷層、甲狀腺、心臟、頸動脈及腹部超音波、大腸鏡、肺功能等,上午7時開始至下午2時30分完成,時間總共約7小時半。
總統健康情形良好
馬英九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身高178公分、體重76公斤、身體質量指數為23.98、腹圍90公分、血壓129/59毫米汞柱、脈搏每分鐘68次。腹部超音波、心臟超音波、心電圖皆無特殊狀況,肺功能正常,血糖、膽固醇、肝、腎功能、尿酸及血清血液學等都無異常,健康情形良好。
體重腰圍血壓都增加
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表示, 總統健康情況大致良好,除了右膝關節有前十字韌帶斷裂及半月軟骨手術舊傷,左膝有輕度骨關節炎外,與同齡者相較健康。比較去年健檢數字,身高一樣、體重增加0.9公斤,腰圍增加0.5公分,血壓略有增加。
65歲陳婆婆長期有糖尿病、高血脂控制不佳,去年視力開始模糊,沒有在第一時間就診,直到連電視光線都看不到,才前往附近診所就醫,診所醫師建議病患趕緊前往大醫院檢查,否則恐有失明危機,彰基體系眼科部主任陳珊霓醫師檢查及診斷,才知道是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經眼內注射治療後改善,目前已可以自理生活。
糖尿病黃斑部水腫 發現時通常已晚
據統計,全台約有150萬糖尿病患者,研究指出,有29%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其中有大約14%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陳珊霓表示,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初期症狀,包括視力模糊、看東西色彩不鮮明,隨著病情加劇,還可能出現看東西會變形,直線變扭曲或視野中心出現黑影等症狀。患者常將早期模糊症狀誤認為自然老化現象,而且正常的眼睛會代替病變的眼睛看東西,因而沒發現眼睛已出現病變,且耽誤就醫,待發現時,病變的眼睛視力惡化已經相當嚴重了。
早期發現 可預防病變失明
目前黃斑部水腫的治療已有健保給付,並於今年2/1起,申請流程更優化,病患只需申請兩次(往年要向健保署申請三次),若健保署核通過,第一次就可給付五針眼內注射,第二次可給付三針,患者應定期回診,落實「早期發現、妥善治療,長期追蹤、全面照護」,糖尿病所引起的失明是可以預防的。
藥物治療效果佳
糖尿病是造成黃斑部水腫及視力受損的殺手,現在至少藥物可以治療、控制,讓病患視力得到進步;因此,每位糖尿病病友要關心自己的眼睛,不要等到看不到時,才要就醫。及早就醫的治療效果不錯,而且藥物的進步,黃斑部水腫經過十次或五、六次的治療之後,不會再受到此困擾,可以得到進步,甚至永遠都不會有水腫的情形,這需要患者及醫師的共同努力。
病史長 病變機會也較高
彰基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莊智鈞表示,良好的血糖控制,對糖尿病的病情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卻不能絶對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產生。事實上,年齡與血糖的病史長短,是糖尿病是否造成眼底病變的重要因素;由於現代人的壽命延長,糖尿病病史也就越長,最終形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機會也就越高,高血壓、高血脂、腎功能不佳等,也都是病變的危險因子。藉由良好的血糖控制,再加上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並及時處理,可以降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造成失明的風險。
嚼食檳榔恐致癌?其實檳榔本身已經被證實就是致癌物,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口腔癌,雖然許多嚼食檳榔的民眾將檳榔視為一種提神物,但長久下來對身體的傷害是不可逆轉的,因此不要因為好奇,就拿自己的身體健康去嘗試。
檳榔為致癌物
嚼檳榔可以帶來短暫快感,但要付出的健康代價相當大,尤其檳榔已被證實本身不加配料就會致癌,別以為嚼檳榔只會讓人嘴巴張不太開而已,事實上這就是口腔纖維化,即出現黏膜硬化的症狀,這是不可逆的病變,口腔黏膜硬化可能會變成口腔癌,而造成口腔癌的元兇就是自己,拿自己身體開玩笑根本得不償失。
嚼食檳榔缺點多 牙齒恐脫落
嚼檳榔也會導致牙齒嚴重排列歪斜,甚至造成牙周病,最後牙齦鬆動牙齒逐漸脫落而缺牙,擔心破壞形象所以拍照不敢露牙齒,別以為這種倒楣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以身試法,事實上口腔癌的發生是歷經一段時間的醞釀,時間或長或短,醫師都不敢保證了,又何苦拿自己的生命去賭一把呢?
嚼過檳榔 應定期檢查口腔
臺南市去年有6萬7千餘名30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做口腔黏膜檢查,其中就有139人被診斷為口腔癌,為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不要因為好奇而嘗試,而正在抽菸、嚼檳榔的民眾也應趁還沒有變化,及早戒除菸檳習慣,想戒又找不到方法的民眾,不妨試試衛生所的戒菸檳班。而30歲以上曾經嚼過檳榔或現有抽菸的民眾,每2年都應攜帶健保卡至牙科、耳鼻喉科免費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杜絕口腔癌造成的遺憾。
為了照顧家中失能、失智的老人,或身心障礙的人口,台灣約有150萬的家人因此受到影響,對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號召企業成立「守護者聯盟」,希望能盡量減少照顧者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壓力,據統計照顧者普遍自我保護觀念不佳,高達6成的人有「照顧傷害」及「照顧痠痛」。
照顧痠痛 肩腰最嚴重
根據調查,照顧者平時最感疼痛的部位是肩膀,其次為腰部,主要是因徒手搬運與移動病患所致,家總陳正芬理事長也呼籲民眾要正視照顧者的高齡化及男性化等問題,陳正芬表示有8成的照顧者早上有正職工作,下班後平均還要花6個小時照顧無法自理的家人,因此希望能推動「輔具」及「護具」的應用,降低照顧者的照顧傷害。
長期過重負擔 身體無法承受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秘書長張瀞仁進一步說明,希望能將國外的安全照護觀念引進台灣,以往大家可能認為用對技巧及姿勢,就不會受傷,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因為人體最大能承受的重量平均為23公斤,而通常被照顧者的重量都遠高於此。臨床上也有因長期照顧而造成關節變形、椎間盤突出等問題,進而影響到生活及工作,因此不建議直接用手搬運,改用輔具的協助才是降低傷害風險的最好方法。
輔具配合使用 減輕照顧者負擔
張瀞仁建議照顧者使用輔具,用水平施力取代垂直失力,如滑墊、滑板,都是移動患者的好選擇,此外對於輔具的購入公部門也有2年4項的補助,甚至低收入戶補助可以到75%,可以前往相關長照中心詢問,透過軟硬體的結合,讓照顧者不至於精疲力竭。
照顧不痛操 舒緩痠痛
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常務理事簡文仁,對此設計了9個以棒球為主題的「照顧不痛操」,這套方法不受場地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在照顧患者前先以此暖身,就能稍加舒緩長期累積的壓力及照顧痠痛,僵硬刺麻的現象也得以改善。
一個目睹母親自殺、被送入孤兒院、被寄養家庭虐待、未婚懷孕選擇草草結婚又離婚、被高額撫養費追著跑的女孩,她恨老天對她不公、甚至恨兒子,她也曾想結束生命,卻驚覺「這樣她只是把母親的路又走了一遍而已」!直至接觸到「親密育兒」,改變了她的人生。在這母親節前夕,希望藉由她的真實故事,讓我們更懂得愛、更懂得感恩。
媽媽在我面前自殺 我被送進孤兒院
曾經,我憤世忌俗。我的童年很不快樂。媽媽在我面前自殺,為了工作而把我送來送去的奶奶,以及怨恨我、放任他們自家小孩欺負我、收了優渥保母費卻罵我是米蟲的奶奶的朋友。媽媽過世後,法院判定奶奶沒有照顧我的能力,我進了孤兒院,過著與孤兒們爭鬥的日子。在那裡,就像個同儕戰場,你隨時都會掉了地位,成為最低下的人,任人嘲笑與欺負。當時,我一天手臂上就會多三個咬痕,直到我幸運的擁有寄養家庭。
寄養家庭是另一個不幸 哪兒才是避風港?
有了寄養家庭,幸也不幸。在那個不夠開放的年代,新聞幾乎決定了每個人看世界的角度,而那時的新聞充斥著孤兒殺人。我養父母的親戚,每每調侃著我的養父母:「你們就是愛心過度氾濫,流浪狗養一堆就算了,現在連孤兒都撿回家養。你看看電視上那些,好恐怖喔!」養父母受不了親戚的譏諷,開始對我打罵、嘲諷,每當被打罵的喊到沙啞了、哭到都吐了,只想著,到底哪裡才是我真正的避風港?
我到底能相信誰?
直到我奶奶打贏了官司,我回到了她身邊,可心卻無法再去信任,總害怕我又會被丟掉。當時我寧願信任同儕、喜愛同儕,幻想與同儕會組成家庭、擁有未來。雖然我知道那裡沒有人真的把我當家人,可我又能相信誰呢?
為了有個家未婚懷孕 草草結婚又離婚
17歲時,我奶奶過世,我好害怕,今後哪裡才是我的家?而為了擁有一個家,我草草跟人未婚懷孕,再草草登記,然後嫁給了一個用混蛋都不足以形容的垃圾,還沒18歲就有了孩子,然後在兒子只有9個月時,我離開他了。
我恨這世界 甚至也恨兒子
離婚後,我被法官判的撫養費追著跑、被生活追著跑、被內疚追著跑、被思念追著跑、被怨恨追著跑。法官對我的不公平,高額的撫養費,18歲太過年輕的年紀,那時我好恨這個世界,甚至也好恨我的大兒子。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我只是把我媽媽的路又走了一遍而已。
直到認識「親密育兒」 一切改變了
成長的路上,長輩都說我是米蟲、拖油瓶,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這樣看待我的大兒子。直到我認識了「親密育兒」(將另文說明),我重新檢視自己、認識自己,不要把自己的童年傷害轉嫁到大、小兒子(我如今再婚的小孩)身上。首先,我必須懂得誠實、平靜、原諒。我開始看到了我前婆婆對我大兒子的愛,因此我不再抱著「她那樣的人教不出什麼好孩子」這種想法,而是重視起什麼對我兒子最好,也許我永遠只能偷偷的看著他,但我心甘情願,我不能讓我兒子為難。
珍惜所愛的人
謝謝親密育兒,讓我深信我也會是個好媽媽。謝謝親密育兒,每當我耐著性子安撫臭小子,當我意識到我越來越平靜,越來越懂得誇讚,當我看到臭小子跟我相視而笑,即使邊工作邊照料他讓我每天只能睡幾小時,我依舊感到幸福,且有無比的勇氣。我知道,我變了。應該是說,這才是我。當親密育兒的媽咪訴說著怎麼愛自己的孩子、擁抱自己的孩子,我就開心世界上又多了一個善良平靜且快樂健康的孩子,而我在這樣的喜悅中,更加感謝此刻的生活。謝謝我現在的先生,是他讓我有勇氣改變自己。因為愛,這個世界會更美好。一起擁抱我們的孩子,一起珍惜我們所愛的人,一起用力生活吧!
腸病毒流行期來了!上周全台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累計1萬1174人次,已突破流行閾值,正式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專家提供兩招預防,用肥皂洗水至少20秒、酒精乾洗手搓洗至乾燥,可降低感染風險。
全台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1萬1174人次,較前一周上升25.8%,已突破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其中10個縣市包括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新北市、台東縣、嘉義縣、苗栗縣、彰化縣、花蓮縣,就診人次最多。
腸病毒71型易重症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全台正式進入流行期,目前主要流行病毒為克沙奇A型,但仍持續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今年已累計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都為腸病毒71型。
兩招預防腸病毒
莊人祥提供兩招預防腸病毒,第一,洗手遵循「濕、搓、沖、捧、擦」的步驟,並使用肥皂搓洗至少20秒;第二,使用酒精含量60至95%的乾洗手液,雙手搓洗至洗手液乾燥為止,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