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遇到恐怖情人 全身而退有秘訣

愛情令人憧憬,談戀愛令人感覺甜蜜而陶醉,兩情相悅互動中讓我們從中學習到人際關係與兩性相處的智慧,但是怎麼開心戀愛、安全分手呢?這些都是談戀愛時重要的學習課題。

情殺與暴力事件 已不侷限於婚姻關係中

近來頻傳恐怖情殺與暴力事件,親密暴力已不限於婚姻關係,亦發生在男女朋友、學長姊與學弟妹、舊情人等關係中。感情走到盡頭到底該如何分手?你的情人是恐怖情人嗎?到底「恐怖情人」有什麼徵兆呢?

控制愈強烈 可能為恐怖情人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表示,所謂「恐怖情人」通常有以下幾點特徵:

一、控制慾強,要求百分百了解行蹤,過度要求對方配合,不准和其他異性單獨會面、聯絡,最好杜絕一切人際關係。

二、疑神疑鬼,非常沒有安全感,固執己見並任意尖酸刻薄批判。

三、暴力傾向,被激怒後有攻擊行為或虐待小動物。

四、暴怒情緒化,或有酗酒、吸食毒品或交友複雜等狀況。

五、常威脅、恐嚇或以死相逼。

與恐怖情人分手 這些秘訣要知道

若發現對方是恐怖情人,因為關係的建立需要時間,當然分手也是需要時間,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心理健康科提供以下秘訣:

一、慢慢疏遠,而不提分手。他們將另一半視為財產、附屬品,因此提出分手,對他們就是最大的威脅與刺激。

二、溫和告訴對方合理但和對方無關的理由,例如老闆要求加班,或父母生病,慢慢減少見面的次數與機會,並且要避免指責、批評、激怒對方。

三、控制自己的言行情緒。一旦愛意已失萌生去意,當然會意興闌珊,但別表現得太明顯,更需避免在對方面前與他人互動熱情,避免引發醋意與殺機。

四、即時求援,求助專家。諮詢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較能得到冷靜可行、專業的協助。別找太熱心的人來幫忙或出頭,特別是新男友,可能激怒對方強化其衝動讓事情更糟。

愛情EQ量表 瞭解自己也瞭解對方

若想知道自己或對方是否為好情人,台北醫學大學網站有一個愛情EQ量表可以幫助瞭解自己的愛情EQ有多高,當有煩惱時,除與身邊的親友聊聊,也可以撥打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付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 (0800請幫幫救救我)。

世界捐血人日 熱血分享生命!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台灣人捐血率雖然高居世界第一,但是少子化以及高齡化的社會,使得捐血人口也受到影響;今天六月十四日是世界捐血人日,今年的世捐日主題是「為別人而存在,熱血分享生命!(Be there for someone else. Give blood. Share life.)」。台灣血液基金會特別呼籲民眾能踴躍捐血,用熱血分享生命。

少子化及高齡化 捐血人口下降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 2005年時17歲至20歲捐血年輕族群有303,595人次,到了2014年卻降到只剩185,982人次,共減少約12萬人次,降幅高達39%,捐血率也從2005年的23.7%降到14.4%。為能喚起民眾對於捐血救人的熱情,去年舉辦一系列活動,到2017年8月底止,響應捐血的17歲至20歲年輕族群共有211,868人,其中女性有105,408人佔50.25%,男性有106,460人,佔49.75%。

世界捐血人日 感謝捐血人無私奉獻

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六月十四日是世界捐血人日(World BloodDonor Day),世界各國試著透過這個節日來提高人們對血液安全和血液品質的認知,並感謝捐血人為拯救生命所做的無私奉獻。台灣血液基金會表示,其所想要宣導的重點是將捐血視為一種團結互助行為,著重利他主義、尊重、同情和善良等人類基本價值觀,强調並且支持自願無償捐血制度。

每年挽救數百萬生命 並提高生活品質

台灣血液基金會指出,血液和血液製劑每年挽救數百萬生命,而且能幫助罹患危及生命病症的患者延長生命並提高其生活品質;同時還能支持複雜的醫療和手術,對孕產婦和兒童保健方面、以及在天災人禍中也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而能夠為病患提供足量安全血液和血液製劑的血液機構是醫療系統的關鍵組成部份,只有透過自願無償捐血人定期捐血,才能確保血液能足夠供應。

養成捐血好習慣 捐血地點請上網查詢

台灣血液基金會希望能激發定期捐血人繼續規律捐血的積極性,同時鼓勵健康良好但從未捐過血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也能定期捐血,進而養成捐血的好習慣。若是想要捐血,可上台灣血液基金會網站,查詢捐血地點。

從安樂死看善終 安寧療護是嗎啡的「折騰死」?

罹患胰臟癌的知名主播傅達仁,不堪癌症末期的痛苦,上個月底重返瑞士,決定於6月7日在眾人目光下執行醫助自殺。這次在他終結痛苦的訴求下,再度挑起社會對「安樂死合法化」的敏感神經,也掀起大眾對死亡權的激辯。

有效減緩末期疼痛 提升生活品質

對此,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特別鄭重發表聲明指出,有效減緩末期病人的疼痛,並提升其生活品質,是發展安寧療護的核心價值;真正的安寧照顧是「當末期病人無法從治癒性的治療獲益時,給予病人疼痛控制及其他症狀的緩解,及心理、社會及靈性層面之照顧,協助病人及家屬獲得最佳的生活品質」。

由於近半年來媒體熱中報導傅達仁相關新聞,加上不久前其在粉絲專頁寫下他服用嗎啡止痛的心聲:「安寧治療就是這樣折騰死!」這句話不止引起許多人對安寧照顧的誤解,也造成各地從事生命末期照顧的安寧從業人員的委曲和不滿。

專業陪伴安寧病人 正視其內在需求

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同時是醫師也是病人的楊育正表示,這起事件我們再一次看到本基金會和安寧照顧者的責任;我們應穿透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和死亡,正視病人內在的需要,並以專業陪伴,而不是以安樂死解決問題。

安寧照顧基金會賴允亮董事重申,安寧療護是幫人解決痛苦;但是安樂死,是因為痛苦而解決人。安寧療護積極地、拚全力地維持尊嚴與照顧到最後一刻,強調在整個過程中能夠與家人道謝、道歉、道愛、道別,而且心靈有所平安,這也才符合華人文化「善終善生」的精神。

安寧照護非嗎啡注射 安寧照護是全人醫療

賴允亮強調,安寧照顧絕對不是只有嗎啡,世界衛生組織及許多醫學會皆指出,90%的患者經由簡單的藥物,就能有效的控制癌痛,而醫師用藥往往是從「最無侵入性」及「最簡單給藥時間」逐漸調整方式及劑量,讓生命末期保有一定生活品質。

2016年世界安寧日的主題,即是「活在疼痛與死於痛苦中:不應任令其發生」。安寧療護是一種「全人」醫療,在病人生命末期以專業的醫療照護,解決病人身體、心理、社會、靈性不適,維持生活品質直到最後一刻,盡力協助病人善終、家屬善生;目前世界各國莫不以「提供安寧療護服務」視為基本人權,這也是普世價值。

頭皮抗老保養蔚為風潮 專家:可搭配專業頭皮排毒理療

想要秀髮飄飄的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是愛美人士追求的畫面!但對於炎炎夏天可以說是一大難關,俗話說「牽一髮動全身」,頭皮是臉部肌膚的延伸,且頭皮還是全身老化最快的肌膚組織,連帶可能加速臉部老化、鬆弛。

頭皮比臉皮還怕老 衰老速度比臉皮和身體肌膚快

根據美國權威抗老保養品牌最新調查發現,53%消費者對頭皮抗老有興趣,而有50%消費者有頭皮敏感困擾,且成年人幾乎都有頭皮出油的煩惱。在台灣,有多年經驗的頭皮養護專家Angel老師李秋菊表示,很多人注意皮膚的防護,卻不知道頭皮比臉皮還怕老,頭皮有人體第二薄皮膚之稱,據資料指出,其衰老速度比臉皮快6倍,比身體肌膚快12倍。

壓力過大、不當飲食 毛囊根變差元兇

曾任台灣多家連鎖知名髮廊技術指導講師李秋菊,從頭髮外在造型到頭皮理療排毒養護有多年經驗;針對頭皮抗老問題,她表示,近年頭皮保養開始蔚為風潮,但頭髮的生長週期其實是反映出個人生活型態,像壓力過大或是不當飲食,是毛囊根變差的元兇,另外如氣候變化、防腐劑、藥物以及空氣污染,也都會損害頭髮的健康。

雙管齊下護秀髮 日常洗潤專業頭皮護理排毒

也有廠商將臉部抗老保養的成分技術運用於髮品上,訴求可幫助頭皮強健鎖水;李秋菊認為,大多數保養品化學藥劑成分居多,使用不當反而容易適得其反。李秋菊強調,其實,頭皮的皮下結構保持良好與否攸關頭髮生長的優劣,建議民眾可藉由日常洗、潤及簡單居家護理,達到降低頭皮肌齡外,另可搭配專業的頭皮護理療程,來進行持續而規律的排毒,雙管齊下;除此之外,頭皮跟肌膚一樣,平日養成均衡飲食與良好生活作息,才能真正有效擁有亮麗秀髮。

傳統粽子一顆500大卡! 蒟蒻粽清爽過端午

台灣粽子種類繁多,傳統有南部粽、北部粽及客家粄粽等各式粽子,但市售粽子含豐富餡料、糯米扎實,平均一顆熱量都在500大卡以上,加上醬汁沾醬、花生粉,一顆接著一顆,不小心體重就失控。因此,在節慶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營養團隊改良傳統糯米粽,將高纖蒟蒻米取代部分傳統糯米,研發製作五行蒟蒻創意鹹粽及一口香甜高纖粽,建議民眾健康吃粽。

南部粽以滾水煮至熟透口味較清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雨潔營養師表示,北部粽的糯米會先與餡料一起爆香、拌炒後再包粿粽葉,以蒸籠的方式蒸熟;傳統南部粽將不添加醬料的生糯米與炒好的餡料放粽葉中,整串放入滾水中煮熟至熟透,因此南部粽相對熱量較低,口味也較清淡。

蒟蒻米與糯米混煮熱量相對較低

五行蒟蒻創意鹹粽及一口香甜高纖粽,是以南部粽製作方式,降低油脂攝取,利用蒟蒻米較傳統糯米熱量較低,且膳食纖維豐富的特性,與糯米1:1混合烹煮,製成外皮。製作時除了白色的糯米外,外皮顏色可分別添加竹炭粉、紅麴粉、薑黃粉及抹茶粉,即可呈現繽紛色彩的五行粽。林雨潔營養師指出,搭配粽子常用的沾醬:甜辣醬、醬油膏等,多半高油、高糖、高鹽,最好適量沾取,或者直接避免,更可吃到食材的自然特色與香氣。

沒包餡的鹼粽熱量就150大卡

甜粽也是端午節受到喜愛的口味,不論是內包紅豆沙的鹼粽,或是另一種八寶甜粽,口感香甜,都十分美味。林雨潔營養師說,沒包餡料的鹼粽約150大卡,加入甜餡料後熱量約250-350大卡不等,若再加上糖漿或糖粉,熱量則又增加100大卡!最好還是適量攝取。

粽子配蔬果適量吃並增運動量

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粽子應景又美味,但仍需要注意適量攝取、搭配蔬果一起食用,並適量增加運動時數,如每天微幅增加10-30分鐘的運動量,才能吃得開心又健康。

消除結核全球目標 疾管署分享台灣經驗

為了落實結核病防治,疾病管制署自6月11日起至7月6日,舉辦為期4週的2018新南向結核病防治國際研習營,並與越南廣寧省進行多元化的結核病研習內容,除了分享台灣防治經驗,也針對結核病防治等議題進行研討、實務交流,以及相關產業的引薦。

與越南團隊雙向合作 舉辦國際研習營

這次參與研習營的團隊包含公衛、臨床、檢驗等不同領域,是來自越南廣寧省衛生官員及醫事人員等,總共26人;疾管署表示,研習人員除了會參與結核病防治研討會,也將分組至疾管署分區管制中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等,以及擁有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體系之一的萬芳醫院,進行實務交流。

與越南增強區域聯防 降低結核病跨境疫情

藉由實地參與,讓越南的醫療團隊了解台灣,如何整合中央、地方政府、醫界到民間資源,投入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推動;疾管署表示,另方面為了落實新南向政策的人才交流,也規劃赴越南當地執行防疫深耕,希望透過雙向合作,增強區域聯防結核病的力量,降低跨境疫情的持續威脅,可望共同邁向2035年消除結核的全球目標。

我國結核病防治有成 疾管署分享新南向國家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6年全球超過1千萬人罹患結核病,其中佔64%結核病個案皆來自新南向國家,越南更同時名列結核病及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疾管署呼籲,國內多年來積極落實結核病都治計畫、高風險族群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等防治策略,2017年結核病發生率已跌至萬人以下,希望透過合作方式,和新南向國家共同對抗結核病疫情。

暑期登革熱決戰 高市祭出防疫獎勵

因應旅遊旺季即將到來,高雄市政府特別規劃暑期旅遊登革熱防疫獎勵措施,期許透過市府團隊與旅行(宿)業界跨域合作,掌握先機與及時防疫,能有效防堵境外移入病毒引發本土疫情風險。

高市為國際樞紐港埠 宣導提高防疫觀念

高雄市政府蔡柏英副袐書長表示,高雄市是世界級的港灣城市,轄內有高雄國際航空站及高雄港等國際港埠,更為新南向的樞紐城市,與東南亞等各國經商旅遊等交流活動密切且頻繁。鑒於疫病的傳播風險及特性,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自105年持續推動「登革熱決戰境外計畫」,將防堵病毒入侵等邊境檢疫措施設為市府防疫重點工作。

高雄市衛生局黃志中局長特別呼籲市民朋友出國旅遊提高防疫警覺,並請旅遊業者務必宣導團員防範旅遊地點重要傳染病、返國後身體不適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接獲衛生機關進行疫情調查時協助提供相關資料。

暑假旅遊旺季夯 三大防疫獎勵出籠

由於實行策略奏效,高雄市已連續2年刷新登革熱總確診個案數新低紀錄。目前東南亞地區登革熱及茲卡感染症疫情持續延燒,因應暑假旅遊旺季即將來臨,高雄市政府祭出三大防疫獎勵方案。

一、市民參與獎勵方案:

(一)暑期旅遊防蚊拼大獎,即日起自11月30日,居住高雄市市民出國前完

成家戶自我檢查,填妥抽獎券,投入高雄國際機場出境大廳護照查驗櫃

檯後方兩翼長廊底的抽獎箱,每月衛生局抽出10位幸運得獎者,頒予每

位獎勵禮券100元,暑假期間(7-9月)每月加碼抽出知名品牌吸塵器。

(二)市民朋友自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國5日內主動通報採檢,經確診登革熱或

茲卡,頒贈新台幣2,500元。

二、機場篩檢與住院醫療:

(一)機場等待快篩報告,頒予獎勵禮券250元。

(二)入境發燒旅客配合住院醫療,免費搭乘計程車接駁。

(三)經確診登革熱或茲卡,頒贈新台幣2,500元獎勵金。

三、旅遊旅宿業獎勵措施:

(一)導遊、領隊及飯店業者主動通報疑似個案,並配合執行防疫工作,頒贈

250元禮券。

(二)通報之疑似個案,若確診加贈2500元禮券。

水痘好發國小學童 感染應停課避免群聚

依據臺北市校園傳染病通報系統監測資料顯示,今年水痘群聚事件,截至6月6日共計33件99人,群聚主要以國小最多。107年相較106年同期減少6%,其中國中生下降八成,國小與幼兒園則提升,監測結果與疾病管制署流行病學調查相吻合,近年因公費水痘疫苗接種普及,好發年齡層以3-9歲兒童逐漸後移至9-15歲,顯示水痘好發族群仍以國小學童為主。

水痘高傳染性 校園易群聚感染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水痘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自出疹前5天即有傳染力,可經由皮膚接觸、空氣或飛沫、或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傳染,學童在密閉不通風環境中,透過同儕交談、玩耍、混班上課及共同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等,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及群聚感染。

感染水痘初期會有輕微發燒、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及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紅疹,逐漸發展成紅丘疹、水泡疹、膿泡疹而後結痂,約二至四星期內痊癒。若發現孩童有水痘症狀,應儘速就醫診治並停課7天,或是直到水疱變乾為止,以避免患者與可被感染者接觸而造成疫情擴散。

另外,水痘患者應避免接觸小於1歲的嬰兒、孕婦、成人及免疫缺陷者等高危險群,因這些人感染後容易併發繼發性細菌感染、肺炎、腦炎等,嚴重時恐有致命之虞,不得不慎!

接種疫苗 勤洗手保持空氣流通

陳少卿科長提醒學校和家長,預防水痘傳播應做好防範措施,包括:

1. 接種水痘疫苗,出生滿12個月至未滿13歲,經評估無疫苗接種史,可接種一劑,13歲以上無疫苗接種史則自費接種二劑,間隔4~8週。

2. 維持良好的個人衞生,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

3. 居家及教室環境可使用500PPM漂白水消毒(1毫升市售漂白水:100毫升水)。

4.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長期處於密閉空間內。

5. 勤洗手,並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水痘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接種後約有95%的人可產生抗體,可維持至少7 年以上,目前出生滿12個月幼兒可施打一劑公費水痘疫苗,符合條件之幼兒應按時接種。不具有水痘抗體者,可在與水痘患者接觸後72小時內注射水痘疫苗,至遲於5天內接種仍可提供7成保護力,減輕疾病嚴重度。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