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陽性個案752宗 多個群組擴大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52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97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48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04宗。死亡個案增一宗。多個群組感染人數增加。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安老院舍呈報一宗個案,患者為護理員。該院舍29名員友和九名員工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當局今早接獲134宗經學校呈報的陽性個案,涉及103名學生和31名教職員,來自112間學校,其中45間學校在過去七天出現至少兩宗個案。

歐家榮指,再多五間學校在個別班別出現群組個案,防護中心建議有關班別本周暫停面授課堂。五間學校分別是香島華德福學校、西貢中心李少欽紀念學校、元朗公立中學、迦南幼稚園(富榮花園)和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幼稚園。

酒吧群組方面,中環RACKS CITY再多一名顧客感染,累計個案22宗;上環FLM則新增四宗個案,包括三名顧客一名員工,累計25名顧客和三名職員染疫。

何文田佛光街地盤群組再添一個案,累計四人染疫,當局調查發現患者共用貨櫃休息室。另有三人也曾使用該休息室,他們須接受家居檢疫。

新增群組方面,防護中心發現位於灣仔QRE Plaza 16至18樓的舞蹈中心Hong Kong Funky Dance Centre六名學生和一名老師檢測呈陽性,這間舞蹈中心會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於指明時段內曾到訪的人士須接受強制檢測。

防護中心又公布,本港新增25宗懷疑感染Omicron變異病毒株BA.2.12.1亞系的個案,其中十宗感染源頭未明。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葵涌葵芳邨葵正樓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沙田、中西區多個地點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月底前不大幅調整防疫措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本港過去一周錄得的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個案數字回升,值得關注,但疫情仍處於預期之內的可控局面,政府月底前不會再調整防疫措施。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指,新增個案數字由兩、三周前每日200至300宗,升至最近一周每日700至800宗,其他監測疫情指標,包括污水監測、強制檢測行動、社區檢測陽性個案比率,以至本地個案即時有效繁殖率等均呈上升趨勢。

儘管如此,絕大部分新冠患者病徵輕微或無病徵,住院人數維持在400以下,其中22人情況嚴重或危殆,只有三名病人須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林鄭月娥說,數據反映疫情暫未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難以負荷的壓力,又指本港超過九成12歲或以上人士已接種第一和第二劑疫苗,已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合資格人士也逾六成,在疫苗保護下,患者出現重症而入院的情況得以減少。

她重申,政府本月底前不會大幅調整或放寬防疫措施,其中,以14天為周期的社交距離措施會延續至本月29日。鑑於再下一個周期觸及新一屆政府任期,食物及衞生局已與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聯絡,由來屆政府審視和決定是否縮短周期或修訂措施。

對於有國際商會和金融機構要求政府放寬外防輸入措施,例如容許海外抵港人士無須在酒店檢疫或減少檢測次數,林鄭月娥表示,政府現階段對此寸步不讓,認為香港仍須謹慎防疫。

周四起訪酒吧須出示快測陰性證明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為更有效管控病毒傳播風險,周四起,所有顧客進入酒吧、酒館、夜店或夜總會前,必須出示在過去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陰性結果證明,否則不得內進。

陳肇始今日在疫情簡報會上表示,酒吧、酒館近日陸續出現感染群組,執法部門在巡查行動中發現部分處所負責人和顧客未有遵從防疫規例,情況令人極度關注。

她指,政府會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下的公共衞生緊急規例規定刊憲,在本月16日至29日的14日周期大致延續現行社交距離措施,但額外要求顧客進入酒吧、酒館、夜店或夜總會前,必須出示在過去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陰性結果證明,否則不得內進。

顧客可以照片作為證明,檢測棒上須寫上檢測者的姓名、檢測日期和時間。

陳肇始說,政府會繼續加強巡查各類處所,確保處所負責人和顧客符合防疫要求。

學校方面,衞生防護中心5月中至今發現超過十間學校或出現校內傳播,已要求學校停止個別班級的面授教學和活動,有學校則自願全校停課三天。

她說,校內的感染群組大多只涉及數宗確診個案,大部分受感染學生和教職員為無症狀感染,沒有重症情況。按照目前疫情,政府不會要求學校全面停止面授課堂。

此外,為防範最近出現的變異病毒株威脅,若確診者需與同住家人共用睡房或洗手間,當局會安排他們到指定設施接受隔離,以保障確診者及其家人的健康。政府又會視乎需要,重新啟用社區隔離設施。

新冠陽性個案增737宗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37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104宗由外地輸入;核酸檢測陽性個案佔305宗,經核實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個案432宗。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今日在簡報會上說,今早接獲275宗經學校呈報的陽性個案,涉及216名學生和59名教職員。

新增四間學校出現群組感染,北區曾梅千禧學校2E班錄四宗個案;德寶中英文幼稚園(黃埔花園)UKB上午班三名學生受感染;屯門建生浸信會白普理幼兒園K2班兩名學生和兩名老師染疫;北區International College Hong Kong (New Territories) 9.3班三名學生確診。

酒吧群組方面,RACKS CITY新增三宗個案,累計個案21宗;FLM六名顧客和一名員工染疫,累計24人確診,涉及22名顧客和兩名職員。

醫院管理局公布,聯合醫院精神科三名護士和一名支援人員確診,其中一名護士昨日已現病徵。院方調查後發現該名護士曾出席同事聚會,並除下口罩用膳,同場23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須接受檢疫。

三名護士主要負責外展工作,醫院精神科臨床服務沒受影響,沒有病人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綜合臨床服務)李立業提醒醫護人員,疫情仍嚴峻,應避免聚餐。

另外,政府按防疫需要對屯門龍門居第4座和第11座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之劃為受限區域,相關人士須於指定時間內接受強制檢測。

鑑於南區、離島區、葵青區多處住宅的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且病毒量相對較高,房屋署和當區民政事務處會陸續向相關居民、清潔工和物業管理員工派發快速抗原測試包,供他們自行檢測。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象山邨樂山樓錄一宗陽性個案

政府完成在荃灣象山邨樂山樓的強制檢測行動,發現一宗新型冠狀病毒陽性檢測個案。

政府昨日作出限制與檢測宣告,將該廈劃為受限區域,1,610人接受檢測。

當局並派員到訪該廈約710戶,會跟進無人應門的單位。

關注疫下精神健康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撰文指,疫情為市民精神健康帶來衝擊,也為相關諮詢委員會工作造成困難。局方將繼續與各持份者合作,努力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6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我在6月9日出席了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第25次會議,與主席黃仁龍資深大律師、來自各相關界別的委員,以及各決策局/部門的代表討論精神健康相關的政策和議題。

新冠疫情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同的改變與挑戰,在小心保護自己和家人,減低受感染的機會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和身邊的人的精神健康,並努力保持心境開朗。一旦察覺自己或他人的情緒有困擾,便須倍加留意,有需要時應向專業人士求助。

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

食物及衞生局在2017年12月成立諮詢委員會,就精神健康政策向政府提供意見,並跟進《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中的各項建議,協助政府制訂相關政策、策略及措施,以提升本港的精神健康服務。

精神健康推廣及公眾教育

諮詢委員會自2020年7月起推行名為陪我講Shall We Talk的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我們希望藉計劃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了解,鼓勵市民及早尋求協助及治療,以及減低公眾對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誤解。政府每年預留5,000萬元推行計劃。市民可透過一站式精神健康網站、電視、社交媒體等途徑,獲取與新冠疫情有關的精神健康資訊和支援。

縱然市民在疫情下須保持社交距離,但我們可以定期與家人和朋友以電話傾談,互相關心,有助保持心境開朗。這亦符合陪我講 Shall We Talk鼓勵多分享、多聆聽的宗旨。

加強社區精神健康支援

因應市民精神健康受新冠疫情而受影響的情況,政府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於禁毒基金預留三億元,資助推行精神健康項目,加強社區支援並提高市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由諮詢委員會統籌的精神健康項目資助計劃已於去年7月推出,分兩期推行。第一期資助計劃今年1月批出約一億元予70個精神健康相關項目;第二期資助計劃的詳情將於今年7月初公布。我樂見各非政府機構及大專院校對第一期資助計劃的反應踴躍,並在此鼓勵各界人士積極申請第二期資助計劃,一同為社區精神健康出力。

精神健康調查

經諮詢委員會的討論,食衞局委託大學為三個不同年齡組群人士(包括兒童及青少年、成人和長者)進行全港精神健康調查。第一階段的調查已經展開,收集不同年齡組群人士的患病率數據、了解成因和康復元素等。有關調查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我們相信透過調查所得的數據,將有助政府更好規劃精神健康服務的發展。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食衞局連同醫院管理局、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自2016至17學年起推出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透過醫、教、社協作模式,在各參與學校分別成立一個由醫管局精神科護士、專責教師和駐校社工組成的跨專業團隊,與醫管局的精神科團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相關教師和社會服務單位的社工緊密合作,在校內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服務。五個設有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的醫管局聯網均有參與計劃,而參與協作計劃的學校已由2016至17學年的17間增至2021至22學年的210間。

另外,諮詢委員會牽頭成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新服務模式專家小組,檢討為兒童及青少年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的模式。專家小組去年3月底推出躍動同行先導計劃,通過由臨床心理學家、專科護士、職業治療師和社工等人員組成的跨界別及跨專業團隊,在社區為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及合併症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適時的評估、支援和介入治療。截至今年5月底,該先導計劃已為約600名兒童及青少年提供服務。

長者精神健康

食衞局連同社署和醫管局於2017至2019年間以先導計劃形式推行智友醫社同行計劃,為社區內有輕度至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我很高興看到計劃因其成效而獲諮詢委員會支持自2019年2月起恆常化,並於同年5月擴展至全部七個醫管局聯網,以及41間長者地區中心。

在過去兩年半,疫情為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帶來衝擊,亦為委員會的工作造成困難。我衷心感謝黃仁龍主席以及各位委員,為促進市民的精神健康盡心盡力。食衞局將繼續與各決策局和部門、醫管局、非政府機構等持份者攜手合作,為建立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一同努力。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