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84人確診 27宗感染源頭不明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84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81宗屬本地個案,27宗感染源頭不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增加,情況令人非常擔憂。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患者35男49女,年齡介乎12至84歲,31宗經社區檢測識別。跳舞群組再增48宗個案至累計逾410人確診,另有六宗與其他確診個案相關。

跳舞群組中,一名女患者在嘉諾撒書院任教,學校須停課14天,全校學生須接受病毒檢測。患者一名家人在德貞女子中學任教,最後上班日期為昨日,雖然同日其檢測結果暫呈陰性,但中心仍建議學校停課,待其檢測結果獲確定後才復課。

至於與跳舞群組無關的個案,其中一名患者11月23日曾到香港紅卍字會屯門卍慈小學清潔,學校須停課,全校學生須接受檢測。此外,歷山大廈8½ Otto e Mezzo BOMBANA餐廳一名廚師確診、一名侍應初步確診,餐廳須暫時停業,其餘員工須接受檢疫。

張竹君說,源頭不明本地個案大幅增加,與其他個案相關的確診患者也到過很多地方,情況令人非常擔心。她指,從公共衞生角度而言,社交距離措施越緊越好,相信政府會在考慮其他需要後作出平衡。

輸入個案有三宗,患者全為印尼籍傭工。

初步確診個案則有逾80宗。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非接觸付款資助計劃申請期延長

食物環境衞生署公布,公眾街市推廣非接觸式付款資助計劃截止申請日期延長至下月21日,以便合資格公眾街市租戶有更多時間申請。

計劃為食環署轄下街市檔位包括熟食檔位租戶,提供每檔5,000元一次過資助,以支付為顧客提供最少一種非接觸式付款方式的初期安裝費用及服務和其他收費,有關非接觸式付款方式須經金融管理局監管的持牌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或扣帳/信用卡計劃處理。

為配合推廣非接觸式付款,食環署9月透過無線網絡服務供應商加強現時在公眾街市提供的無線網絡,並把非接觸式付款服務提供者的服務計劃及資料整合,供街市檔位租戶參考。

有意申請者可親自或以郵寄方式向部門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遞交申請,表格可於各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索取。

租戶與服務提供者簽訂有關非接觸式付款方式的服務合約前須向食環署提交申請並原則上獲批准,然後提交已簽署有效期不少於兩年的服務合約。該署會進行巡查,確保安裝完成才發放資助。

新型肺炎確診者恩恤津貼接受申請

社會福利署宣布,即日起接受本地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合資格香港居民申請一筆過5,000元恩恤現金津貼。

該署表示,該津貼旨在消除可能受感染人士對接受病毒檢測的疑慮,並減少他們對因檢測而須入住公立醫院接受治療引致經濟困難的擔憂。

申請人必須獲衞生署確認在本月22日或以後在本地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現時受僱但不享有有薪病假或自僱,並因須在公立醫院留院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而面對經濟困難。

他們無須接受特定經濟審查,但必須作出符合相關資格的聲明,並就其目前就業狀況提供基本資料。

社署評核申請時會按需要向有關政府部門、醫院管理局或申請人僱主核查相關資料。

合資格申請人可向其入住的醫院醫務社工提出申請或自行申請,也可委託親屬或代理人代為處理申請事宜。如申請人未能在接受治療期間完成申請,可在康復出院後盡快提交。

如欲查詢,可聯絡相關醫院的醫務社會服務部

瑪嘉烈兒科護士初步確診

瑪嘉烈醫院一名兒科護士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醫院管理局指,該護士最近沒有照顧確診病人,局方相信該個案並非在院內感染。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今日在簡報會上說,初步確診護士沒有病徵,昨日上班時接獲其小孩送往檢疫中心的通知,隨即提交深喉唾液樣本,經測試證實初步確診。

該護士近期沒有照顧確診病人,但曾接觸一名在11月25日確診的患者。該護士及其小孩與確診者接觸時沒戴口罩,醫管局相信此個案並非在醫院感染。

庾慧玲指,該護士工作時有合適防護裝備,曾被其照顧的四名嬰兒列為密切接觸者,他們測試後結果呈陰性,會在瑪嘉烈醫院接受檢疫,而另一名曾與患者一同用膳的醫院職員經檢測後結果亦呈陰性。

有關病房的20名嬰兒沒有與該護士接觸,醫管局會通知其中七名已出院嬰兒的父母,安排他們接受測試。同一病房約50名職員獲安排測試,至今結果呈陰性,病房已徹底清潔,並暫停接收病人。

另外,屯門醫院一名骨科病人經急症室入院,測試後初步確診。患者沒有症狀,已被隔離,醫院正追蹤其緊密接觸者。

92人確診 養和或有小型爆發

本港新增92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89屬本地個案,17宗感染源頭不明,72宗與其他個案相關。養和醫院一名病人和兩名職員初步確診,病人其後離世;該院可能出現小型爆發情況。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個案患者年齡介乎2至83歲,涉及49男43女,其中23宗個案經社區檢測中心發現。與早前確診者有關的個案中,大部分涉及跳舞群組。

張竹君提到,養和醫院一名77歲女病人近日發燒氣促,昨晚檢測結果初步呈陽性,病人其後離世。30名已接受測試的醫院職員中,兩人檢測結果初步呈陽性,其中一人曾與數名醫生和護士參與搶救工作。離世病人曾入住的病房所屬樓層予以封閉,在該樓層工作的職員和另外13名同層單人房病人須隔離。

源頭不明個案方面,其中一名患者為聖公會諸聖中學14歲學生,學校須停課14天,防護中心建議全校學生和職員接受檢測。其他源頭不明個案患者分布於不同地區,包括在職和退休人士及家庭主婦。

輸入個案共三宗,患者由尼泊爾、俄羅斯和巴西抵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政府回應新冠疫苗註冊事宜

有網媒報道稱食物及衞生局指內地研發並獲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不能在香港醫療系統使用,食衞局回應表示,報道未有如實全面反映事實,可能構成特區現有藥物規管制度針對內地疫苗的偏頗印象,局方對此深表遺憾。

局方表示,香港既定的藥物規管框架和註冊制度由來已久,一直行之有效,並在2015年進一步加強和優化,確保香港市民可獲得有效、具素質和安全的藥物。該制度屬一般性規管制度,適用於所有於香港提供和使用的藥物,包括疫苗。

該局指,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屬公共衞生緊急事故。政府正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為全港市民採購符合安全、療效和質素要求的疫苗,並會視乎需要,考慮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容許緊急使用任何經證明安全和有效的疫苗,不排除在必要時進行緊急立法的可能性。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