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失業支援措施延長半年

社會福利署公布,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下健全人士申領綜援資產限額放寬一倍的安排將延長六個月,至明年5月31日,以繼續支援有即時財政困難的失業人士。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政府在第二輪防疫抗疫措施中提出通過綜援系統提供具時限的失業支援措施。今年6月1日起,社署暫時放寬健全人士申領綜援的資產限額一倍,為期六個月至今日。

政府其後宣布第三輪防疫抗疫措施,其中包括將該安排延長六個月。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已於9月28日批准有關撥款。

社署會在今年6月1日至明年5月31日的12個月內,暫時放寬健全人士,包括健全單身成人和家庭個案下的健全成人和兒童申領綜援的資產限額一倍。該資產限額明年6月1日起回復至原有水平。

此外,根據現行綜援安排,健全人士住戶的自住物業在申請獲批後首12個月寬限期內會獲豁免計算為資產。

查詢可致電2343 2255。

三檢疫設施重開 兩酒店用於檢疫

(可按這裏收看記者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增加,除既有竹篙灣檢疫中心外,政府表示已重開三所檢疫設施,並徵用兩間酒店作檢疫用途。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在記者會上說,鑑於確診者曾參與不少活動,接觸者眾多,需送往檢疫中心的人士也相應增加。政府已把早前關閉的三個檢疫設施重新開放,即位於八鄉的少年警訊永久活動中心、鯉魚門公園及度假村、西貢戶外康樂中心,可提供約600至700個檢疫單位。

竹篙灣第三期設施1,700個檢疫單位已完成基本建築,有待部分工作完竣,單位目前仍未交付使用。林鄭月娥表示,她已要求有關部門分批啟用單位,無須等候全數一起交付。

此外,政府會徵用兩間酒店作檢疫用途,其中一間為荃灣絲麗酒店,另一間稍後公布,兩間共可提供約800個房間。

林鄭月娥解釋,用作檢疫的酒店與指定酒店不同,前者為政府承包,整座酒店將成為檢疫中心,接收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後者則只供從海外抵港人士入住接受14天強制檢疫,不能接待其他客人,並需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受檢疫人士,達到封閉式管理效果。

治療設施方面,她表示,據醫院管理局匯報,目前設施仍然足夠,但深切治療部設施畢竟有限,當局希望不會因確診者情況嚴重而令設施需求大增。

羅馬尼亞列高風險地區

鑑於全球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發展和嚴峻程度,政府刊憲將羅馬尼亞列為極高風險地區。由12月7日起 ,登上來港航班當日或之前14日內曾到訪該國的人士須提供病毒檢測等證明文件。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全球2019冠狀病毒病新增個案上升,由3月底至5月中的每日七萬至十萬宗,增至本月中每日66萬宗的新高,香港入境防控措施不能鬆懈。

考慮到最新的公共衞生風險評估和疫情發展,食衞局局長刊憲維持現行條件,並將羅馬尼亞加入指明地區,下月7日生效,直至另行通知。

根據最新指明,到港人士如在登上從香港以外地區到達香港的民航飛機當日,或在該日之前14日內曾在指明地區停留,必須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報告、在香港酒店預訂房間最少14天等證明文件。

政府訂立第599H章《預防及控制疾病(規管跨境交通工具及到港者)規例》,向從極高風險地區到港人士實施檢測及檢疫條件,減低他們為香港帶來的衞生風險。

食衞局局長早前刊憲指明有關措施適用於17個指明地區,即孟加拉、比利時、厄瓜多爾、埃塞俄比亞、法國、德國、印度、印尼、哈薩克斯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南非、土耳其、英國和美國。

那打素醫院男病人初步確診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大埔那打素醫院一名男病人初步確診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醫院管理局表示,五名病人和九名醫護人員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病毒檢測結果均呈陰性,他們會接受檢疫。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質素及標準)劉家獻今日在簡報會上說,男患者69歲,昨午到大埔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患者有發燒及肺炎病徵,在急症室發燒區期間曾吸高濃度氧氣。

五名與患者同處發燒區的病人經檢測後結果呈陰性,而九名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只佩戴外科口罩,他們的測試結果亦呈陰性;各人均會接受檢疫。至於急症室16名當值人員,則獲安排接受測試。

劉家獻表示,醫管局感染控制組會檢視程序,探討改善空間,以減低病人或員工感染風險。局方已派員實地視察,並向同事提供意見。

76人確診 再有食肆現感染個案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簡報會的手語翻譯短片。)

本港新增76宗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68宗屬本地個案,其中九宗感染源頭不明,確診者包括歌舞群組和院舍人士。再有一家食肆食客和員工確診,曾到有關食肆人士須接受檢測。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今日在簡報會上表示,新增患者33男43女,年齡介乎1至85歲。59宗有關連個案中,跳舞群組再增40宗,累計約520人確診;另19宗與其他確診個案相關。

有感染個案的東華三院方樹泉日間活動中心暨宿舍前後共兩名員工和一名院友確診,並再有一院友初步呈陽性。

東華三院何玉清翠柳頤庭早前初步確診照顧員今日確診,另一員工亦初步確診;其他院友和員工已接受檢測。

新蒲崗百樂護老院一名院友初步確診,院舍院友、員工和清潔工須接受檢疫。

此外,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一名學生初步確診,學校須停課,師生須接受檢測。由於染病學生曾到九龍塘黃笏南中學參與活動,該校也須停課。

繼三間食肆出現群組感染後,上環德輔道中龍記大廈二至五樓星月樓亦有人確診,涉及一名員工和兩名食客。防護中心表示,本月中旬後曾光顧該食肆人士均須接受檢測。

輸入個案共八宗,患者分別自巴西、巴基斯坦、俄羅斯、美國、波蘭、印尼及墨西哥來港。

政府設有專題網頁,提供2019冠狀病毒病的相關資訊及健康建議。

院舍員工強制檢測即將推行

安老院住客感染的死亡率

有留意國際疫情的朋友,在今年4月初都會留意到一個難以令人相信的新聞,便是一間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的護養院,涉嫌因疫情爆發,數十名體弱長者被遺棄在院中,無人照顧,直接或間接導致超過30名長者於事發一個月內離世。在歐美各地疫情,不斷傳來有關疫情於安老設施爆發,令人觸目驚心。根據一項研究1,指出在相關資料中的21個國家,近半數(46%)的死者都是護養院住客。在香港,於多方努力加強安老院防疫工作下,可惜到7月6日仍是失守,安老院出現第一宗感染個案。在第三波疫情下,有102名安老院住客受到感染,當中30名離世。不論是安老院住客感染的死亡率,或是香港整體死亡人數中安老院住客所佔百分比都接近三成。

上述死亡率的數字告訴我們,必須要做好安老院的防疫工作,以保障數以萬計住客的生命。

院舍的病毒檢測工作

自7月14日開始,社會福利署安排為超過1,000所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的員工,提供免費病毒檢測,先後進行了五輪檢測,而第五輪檢測亦會在明天11月30日完成。在第一輪、第二輪和第五輪的檢測都發現陽性個案,特別最近的一宗個案在確診時並沒有病徵,若非在安老院為員工進行病毒檢測,這位員工便有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其他員工及住客,後果不堪設想。

第一輪的院舍員工病毒檢測,是透過安排採樣人員到訪每間院舍,為員工進行咽喉拭子採樣,員工參與率達86%。但由於要安排人員到超過千間院舍,結果用了約三個星期才完成第一輪檢測,從防疫的角度,並不理想。由第三輪開始,改用自行採集深喉唾液方法,但參與率跌至約68%。雖然68%不算低,但仍有近三分一的員工沒有參與檢測。

強制檢測

面對近期疫情的變化,加上冬天的來臨,我們必須嚴陣以待,及早準備。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及行政長官在早前已先後表明需為安老院員工進行強制病毒檢測。雖然院舍員工本身並不是高危群組,但若他們受到感染,再傳給體弱住客,則後果可以十分嚴重。為了不令香港步其他歐美國家的後塵,避免院舍病毒爆發而導致大量院友死亡,為院舍員工實行強制檢測是必要措施,目的是為保障住客的健康和生命,而比較理想的做法,應是每星期一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快將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規定所有於安老院、殘疾人士院舍及護養院工作的員工,包括全職、兼職、外地勞工、替假員工以及外購合約服務員工(如陪診員)等,須到政府設立的社區檢測中心,接受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採集的免費病毒檢測服務。員工亦可自費自行安排接受由衞生署認可私營化驗所提供同樣方式的檢測。社署及衞生署稍後會發信通知院舍有關安排及要求。由於這次是實行院舍員工強制檢測的第一輪,需給予院舍及員工時間適應安排,所以預了兩星期時間讓員工接受指明檢測。

同時,為了增加採樣的容量,及方便要接受強制檢測的人士,政府已將社區檢測中心的數目由四個增至九個,並會繼續物色合適的場地開設更多社區檢測中心或流動檢測點。視乎第一輪院舍員工強制檢測的情況和經驗,我們會考慮是否由第二輪開始,每一星期都要求員工進行一次檢測。

我們明白這會對院舍及員工帶來不方便,但面對疫情在社區擴散的風險,為了保障住客的生命,這是我們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1月2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1 Adelina Comas-Herrera et. Al.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COVID among people living in care homes”, International Long Term Care Policy Network, 14 October 2020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