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冷風呼呼吹頭好痛 小心血壓突升高

又有一波冷氣團來襲,高血壓民眾可得要小心了!除了要注意用藥劑量是否應該調整之外,尤其是在戶外活動時,一定要做好保暖,以免冷風灌頂,有可能使血壓突然升高,造成腦中風的危險。

天氣冷,會使得血管收縮,血壓就容易上升;甄瑞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表示,經常有年紀大的老人家,由於平常有清晨運動的習慣,而若是遇到氣溫下降,出門時沒有做好保暖,就很容易受涼,而此舉不只是容易感冒,更甚者則是有中風的危險。

頭脹痛恐是中風跡象

為何老人家受涼,會使得腦中風的危險性大增,甄瑞興主任解釋,因為老人家的肌肉血管多已退化,血壓往往已高達140至150,一旦突然升高,就會達到170或180,這時常會造成肌肉緊張性頭痛,頭會脹脹的痛,可就要小心恐是中風跡象。

十大死因第三名即是中風

腦中風可區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根據台灣衛福部統計,十大死因第三名即是中風,每年中風人數大約4、5萬人,因中風而死亡人數約1萬人;此外,中風也是造成殘障主因之一,最常見的是語言或表達困難及半身癱瘓。

牢記FAST辨別中風口訣

冬天時通常會調整高血壓用藥劑量,老人家除了要按時服用藥物之外;甄瑞興主任特別提醒,更要牢記辨別中風口訣FAST,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避免不幸發生。

一、「F」FACE,請患者微笑或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二、「A」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

三、「S」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四、「T」TIME,當上面三種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

 

日本人最長壽 三大關鍵見真章

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女性平均活到87歲,男性平均活到81歲,外媒CNN盤點了三大原因,認為這是讓他們長壽的關鍵因素。

一、地中海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高齡者研究董事比爾德(John Beard)表示,長壽的原因第一莫過於日本的傳統飲食。這些飲食包括,大量新鮮的魚和蔬菜。研究顯示,經常吃魚有益健康,而日本人經常吃魚,其他國家愛吃的紅肉在日本並不流行。大量的蔬菜、大米和草本茶也在日本人日常食譜中佔很大一部份,乳製品則很少吃。 義大利南部、希臘、西班牙等鄰近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也習慣吃大量蔬果、五穀雜糧、堅果、橄欖油、魚類以及少量奶類,使得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低,平均壽命也比其他歐美國家還要長。

二、醫療體系

比爾德同時指出,長壽的另一主因在於生活型態,身體健康往往源於財富,與穩定的經濟和醫療體系息息相關。比方說,日本人有關於定期健檢並治療血壓的醫療系統。日本政府提供全民醫療,雖然沒有一個制度是最完美的,日式醫療保健卻在保持國民健康上起了非常正面的作用。

三、社交活動

日本上班族的儘管工作壓力大,許多退休年齡的工人決定繼續工作,這不是因為他們需要錢,很多是因為他們感覺工作會使生活具有意義。日本人退休年齡是60歲,但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65歲以上的人還有五分之一持續就業。無論是在家庭還是社會,人們需要取的一定的成就感,保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身體自然更健康。

 

祛風寒增元氣 筋骨靈活過冬

時節由秋轉冬,時而還有秋老虎的燥熱,天氣忽冷忽熱,加上冷鋒面時而過境,帶來綿綿細雨,對於風濕患者來說,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其中的不是,苦痛不可言喻。

「風濕病」正有如門窗破損之房屋,天氣變壞時最是痛苦。 風濕病屬中醫痺症範疇,為臨床常見、多發的一種難治性疾病。風濕病的發生,主要與正虛、邪侵及痰濁瘀血有關。

在人體正氣不足時,受到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阻塞在肌肉、關節與經絡之間,使得氣血運行不順,就會出現肌肉筋骨關節疼痛、麻木、伸展不利,乃至關節腫大、灼熱、畸形,久病不癒,進而關節腫大、變形、疼痛加劇等。

「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中醫師李深浦說,地球的氣候變化之於人體,正如外面的氣由外到內,如果我們體內的氣變弱,無法產生能量,自然就會受到外界的影響,這本來就是「自然定律」;所以,現代人該做的就是重建體內的秩序,讓它可以還原歸一,合一。 從十二歲就開始靜坐、學道的中醫師李深浦認為,人體從上到下就像是一個黑洞,食物從口入,經過發酵、分解成養份、消化、燃燒等步驟,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而後能量再一直擴散,這一股能量正足以抵擋外面的邪氣,如冷熱的變化。他舉例,兩個人走在外面,突然碰到季節的變化,一個人可能打個噴嚏,就沒事了;另一個人卻開始發抖,甚至得到感冒,差的就是體內的「氣」,或是「能量」的不同。

現代人普遍吃得太油,生活作息不正常,都是減弱自身氣的緣由;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身體的主人」,要能夠以最少的保護,用自己的身體來抵抗外界的變化,也只有如此,才能抵抗外界六氣(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 關節附近的血管比較狹窄,所承受的壓力更大,需要更大的彈性來釋放能量,重要的是疏通,讓自己的氣場變強。比如說,有些病人一開始服用中藥之時,不但無法止痛,甚至痛得哇哇叫,這正是過程;因為,治療重要的是補氣,讓你的氣場變強,增加體氣和關節所能承受的重量,它不是止痛藥,「一旦氣通了,關節的腫脹自然也就消失」。

李深浦醫師強調,根治風濕症絕對不是吃吃止痛劑就好,平日的調理飲食,每日的運動習慣都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做好自己小宇宙的主人,才能夠抵抗外界自然的各項挑戰。

 

爸媽觀念好 好孕自然到

近日明星孕事頻傳,繼賈靜雯高齡產女後,大S也經證實已懷第二胎,讓許多熟齡男女信心大增,行醫30年的資深中醫名師李政育表示,想要好孕到,首要重點是男女雙方觀念都要好。 現代人普遍晚婚,在「無後為大」的觀念使然下,長輩常會迫切希望夫妻在婚後能立馬傳出好消息。

但男女雙方隨著年齡增加,受孕機率反而下降,這項責任往往不自覺地施壓在女方身上,甚至多數公婆會認為沒有懷孕都是媳婦的問題,讓女方承受極大壓力,甚至忽略了其實男方也有責任,如此狀況如沒有即時獲得改善,則會造成更不易受孕的惡性循環。

李政育醫師指出,當事人乃至於周圍親友,都必須了解沒有懷孕問題不一定是出在女方,男女雙方皆針對不孕做治療才能產生積極作用。 要如何增加受孕機會,許多人會在時辰上下功夫,但什麼時間行房最好?最容易受孕呢?網路上更甚流傳所謂的“幸福時刻”為下午5時至7時或是晚上9時至11時,原因是據調查男性在這段時間提取的精液數量特別集中,而且快速運動的比例也比較大,這項研究看似經過試驗參照,又具有科學根據,但在現今雙薪家庭忙碌的生活中似乎難以落實,李政育醫師也表示,如行房受限於時間按表操課,可能反而在男女心情及情緒上都會形成壓力,反而適得其反,不如依據女性體溫表,在每個排卵前二三天安排休假行程,一方可以放鬆增加夫妻相處時間,也可以有好的氣氛體力行房,增加受孕機率,但要記得是高溫期(排卵)前,否則就錯過受孕期。

懷孕不止是男女一方的責任,必須是兩人一起計劃和努力,除了調適心理、做好準備外,健全的身體保健相當重要,許多男女會在拼子的過程中補充大量補品,例如女人喝雞精、男人喝蜆精,其實過量飲用,並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在於雞精的鈉含量很高,容易造成水腫;而蜆精雖然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但蜆精喝多了會造成代謝不易、肝臟毒素過高,導致肝昏迷,尿酸過高的人還可能導致痛風,專家皆不建議如此補法。

成功受孕不能只靠努力做,生出健康寶寶也不是靠運氣,最主要還是身心健康,飲食均衡,而體質的調整先決條件就是要從了解自我症狀開始。最好夫妻相方皆能至婦產科做檢查(記住最好請大夫安排時間做同房試驗),才能針對問題,解決問題,中醫用藥才能精準,否則只是太太吃了一推藥品仍不易受孕。兩人身體愈健康,女性的卵巢更穩固、男性精子的品質更好,懷孕的過程也會更順利。李政育醫師呼籲,與其花時間鑽研受孕經,不如放鬆心情,維持身體健及良好心情,在雙方愉悅輕鬆的狀況下,期待寶寶的報到。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