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健康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保養脾胃 依體質挑選食物

脾胃健康在中醫養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醫認為脾經脈連胃,互為表裡;脾與胃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精微營養物質的吸收與轉輸。人出生後必須依賴飲食的營養維持生命,脾、胃合稱後天之本,具人體消化、吸收與轉輸的功能。

食物應依體質選擇

中醫科醫師李敏表示,脾胃養生重視飲食,飲食應適度適時,避免暴飲暴食、或飢飽無度;宜選擇清淡、少刺激性、易消化的新鮮食物,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生冷、烤炸、煙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進食時應心情放鬆,細嚼慢嚥。慢性胃病或胃下垂患者進餐前後不宜大量喝水,進食中不宜喝過多湯。

食物應依體質選擇,寒性體質忌冰生冷寒涼性食物,宜平性、溫性、熱性食物;熱性體質忌溫熱性食物,宜平性、涼性、寒性食物。食物依寒熱溫涼的屬性舉例如下:

‧平性食物
粳米、玉米、大豆、黑豆、菜子油、大豆油、豬肉、牛肉、雞肉、甘藍菜、甘薯、馬鈴薯、芋頭、胡蘿蔔、黑木耳、橄欖、檸檬、李子、蘋果、木瓜、葡萄、柳丁、甘蔗等。

‧寒性食物
小米、蛤蜊、蟹、田螺、茭白筍、竹筍、蓮藕、海帶、紫菜、苦瓜、洋菜、荸薺、西瓜、楊桃、香蕉、香瓜、柚子、草莓等。

‧涼性食物
小麥、大麥、薏苡仁、綠豆、牡蠣、油菜、絲瓜、黃瓜、菠菜、冬瓜、茄子、菱角、白蘿蔔、梨子、蕃茄、枇杷、橘子等。

‧溫性食物
糯米、高粱、花生油、羊肉、蝦、生薑、大蒜、蔥、洋蔥、芥菜、南瓜、栗子、香菜、荔枝、桃子、龍眼、蕃石榴、櫻桃、金棗等。

‧熱性食物
烈酒、辣椒、芥茉、花椒、胡椒、龍眼乾、榴連、油炸物、肉桂、乾薑等。

食慾不振、腹脹疼痛等症狀 不宜冬令進補

常有病人問適不適合冬令進補?李敏醫師強調,關鍵在於身體是否有虛損、補什麼。氣虛者當益氣、血虛者當補血、陰虛者當滋陰、陽虛者當溫陽,為進補原則。如果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疼痛、噯氣嘔噁、舌苔白膩或黃膩等症狀,一般不宜進補,應先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進補調理。

中醫臟象理論提到,脾胃的消化過程需要肝膽疏泄功能參與運作。經過肝的疏泄、調暢氣機,則情志開朗、消化功能正常;若肝氣鬱結、情志不遂,則消化功能亦受影響。保持心情愉快、適當疏解壓力與負面情緒,為維持消化系統健康的重要關鍵。

適當運動鍛鍊 按壓足三里穴保養脾胃

除上述應注意飲食合宜及情緒舒解外,生活起居養生亦十分重要。生活有規律,起居有常,勞逸適度,充足休息與睡眠,適當的運動鍛練,如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能使氣血流通,脾胃健運。平時可以自行按摩足三里穴位保養脾胃,位置在外膝眼下四指與脛骨旁開一指交接處。李敏醫師表示,脾虛有濕的人,容易腹脹食少、大便偏軟,身體沉重,甚至有四肢浮腫,婦女白帶較多等症狀,平日可以四神粥保養,材料包括山藥、蓮子、芡實、茯苓、薏苡仁,依體質酌量,洗淨與白米熬成粥。(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 李敏 -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中醫科醫師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星期五, 12 11月 2021 08:00

過去對慢性病的既定印象多為「三高」,但事實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全球第二大重要的流行病。根據衛福部「國民營養者賴欣平報導】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台灣近100%兒童、青少年,以及80%以上成人鈣質攝取量皆不足,可見國人還是容易輕忽保存骨本的重要性。...

健康資訊

老一輩的人都說,孩子是七坐八爬九發牙,但是現代人營養好,連寶寶發牙時間都大為提早,很多寶寶在四個月大時,就開始長牙。牙科醫師強調,寶寶口腔衛生要及早進行,才不會長滿蛀牙。 用紗布沾冷開水清潔口腔 李雅玲,...

星期二, 08 3月 2016 12:12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